郝 明,刘晓辉,姚晓伟,潘 铄,曹 冉,曹建辉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石家庄 0500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为老年骨质疏松症人群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可给患者的运动、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目前在临床上,手术是OVCF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具有手术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和疗效佳等优势,成为OVCF的重要术式,可迅速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机能[2]。然而,PKP术尚不能根治骨质疏松,部分患者术后可再发骨折,故OVCF患者术后需继续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3]。恒古骨伤愈合剂是以彝族古方为基础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气活血和消肿止痛的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折治疗中[4-5]。本研究将恒古骨伤愈合剂应用于OVCF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中,观察其对患者骨代谢、骨密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择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行PKP术的OVCF患者66例。纳入标准:符合《实用骨科学》(第4版)[6]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X线、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单个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无恶性继续塌陷;符合PKP术的适应证;年龄55~80岁;患者或其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创伤性骨折患者,或有先天性骨代谢疾病者;伴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或有骨肿瘤、脊柱感染、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低钙血症等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或有精神类疾病史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质疏松症病程、骨折位置和椎体压缩程度等一般资料相似,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均进行PKP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以椎弓根单侧/双侧入路,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应用0.5%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借助C臂X线机明确骨折位置,并确定穿刺针进入到骨折椎体的位置;在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过程中,先通过球囊对椎体进行扩充,再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4 mL,用于填充骨折处的椎体,预防“蛋壳样效应”;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标准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即碳酸钙D3片(规格:600 mg)口服,1次600 mg,1日1次;骨化三醇胶丸(规格:0.25 μg )口服治疗,1次0.5 μg,1日2次;鲑降钙素注射液(规格:1 mL∶50 IU)肌内注射,1次50 IU,1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恒古骨伤愈合剂(规格:25 mL),口服,1次25 mL,每2 d给药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
(1)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2)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离心半径8 cm)离心10 min,取血清冷藏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和尿-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U-TRAP)水平。收集患者晨起第2次尿液,以邻甲酚酞络合酮法检测尿钙水平,以改良氯氨丁法检测尿羟脯氨酸水平,以苦味酸法检测肌酐水平,计算尿钙/肌酐(U-Ca2+/Cr)、尿羟脯氨酸/肌酐(U-HYP/Cr)水平。(3)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L2—4、股骨颈骨密度。(4)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出现椎体骨折新发情况。
显效:骨折彻底恢复,临床症状消退,压缩的椎体基本恢复正常的高度,骨密度也有显著的改善;有效:骨折基本愈合,部分压缩的椎体恢复正常高度,骨密度有改善,但偶有疼痛感;无效:病情无改善[7]。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较对照组(87.88%,29/3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8,P=0.039),见表2。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82.52±8.2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9.09±1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11,P=0.000)。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LP、BGP、U-TRAP、U-Ca2+/Cr和U-HYP/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P、BG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U-TRAP、U-Ca2+/Cr
和U-HYP/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U-TRAP、U-Ca2+/Cr和U-HYP/Cr水平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腰椎L2—4、股骨颈骨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L2—4、股骨颈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2—4、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
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有1例新发椎体骨折,对照组有6例。观察组患者新发骨折率为3.03%,较对照组(18.1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46)。
随着骨科外科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PKP术逐渐被用于OVCF的治疗且获得了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其能使患侧解剖结构得到纠正恢复,但术后再发骨折概率较高[8]。相关研究报道,PKP术后再发骨折的原因可能是手术不能有效解决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根本原因——骨质疏松,术后的骨密度、骨量无显著改善[9]。再者,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本身存在骨代谢异常,故术后有再发骨折的风险[10]。鉴于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指南》[11]推荐PKP术后合理服用可增加骨密度、纠正骨代谢异常的相关药物,以进一步改善椎体稳定性,防治椎体再骨折。临床常用的标准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钙剂+骨化三醇+降钙素)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无法缓解骨量流失的情况,致使骨密度改善效果有限[12-13]。
在中医学中,OVCF属于“骨枯”和“骨萎”的范畴,病位在肾、肝、脾。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足则髓足。肾虚,骨髓生化不足,可导致骨枯。同时,脾虚,水谷运化无力,可导致肾精失养,久之则引起精亏骨髓不足[14]。因此,该病治疗应遵循健脾益肾、强筋骨的原则。恒古骨伤愈合剂源于云南彝族古方,主要由陈皮、红花、三七、杜仲、人参、洋金花、黄芪、钻地风和鳖甲配伍而成。其中,人参、黄芪相互配伍,具有补气益肾的功效[15];鳖甲可滋阴潜阳;杜仲益精补髓、强筋骨;钻地风可益肾补阳;红花、三七活血化瘀[16];陈皮行气镇痛;洋金花消肿止痛;上述诸药合用,补肾填髓、接骨续筋,发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杜仲总黄酮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使骨形成增多,骨密度升高,有利于保持骨微结构完整[17]。三七所含的皂苷、黄酮类物质也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和骨小梁的面积[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腰椎L2—4和股骨颈骨密度均较对照组更高,且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与梁薛辰[19]的研究结果相符,提示恒古骨伤愈合剂对促OVCF愈合有显著的效果。研究结果发现,恒古骨伤愈合剂能够改善局部骨膜反应,促进骨折处钙盐沉积,使骨折处的结构网架完整并更加坚固,进而有助于提高骨韧度,发挥显著的强筋健骨作用,有利于提高骨密度,进一步增强疗效[20]。同时,恒古骨伤愈合剂能够促进骨折处小血管增生,使骨小梁快速成熟,骨痂形成较快,故其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21]。
目前临床用于评价骨质疏松程度的生化指标有骨形成指标(ALP、BGP)和骨吸收指标(U-TRAP、U-Ca2+/Cr和U-HYP/Cr)。ALP为成骨细胞活跃程度的特异性标志物,在骨形成阶段,体内有大量ALP分泌;BGP为成骨细胞释放的活性多肽物质,其表达水平与成骨细胞活跃程度密切相关[22]。U-TRAP、U-Ca2+/Cr和U-HYP/Cr均由破骨细胞分泌合成,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且能够反映机体骨吸收情况的生化标志物,其中,TRAP主要存在于破骨细胞中,参与骨基质的降解;Ca2+由骨盐所分解;HYP由骨基质所分解,其仅在发生骨吸收的情况下才会释放进入血液,并经肾脏排出,故测定U-TRAP、U-Ca2+/Cr和U-HYP/Cr水平有助于临床了解患者机体破骨细胞的活性以及骨细胞吸收情况[2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P、BGP水平较对照组更高,U-TRAP、U-Ca2+/Cr和U-HYP/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年内新发椎体骨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恒古骨伤愈合剂有促进骨形成、阻止骨吸收的作用,有利于预防椎体再发骨折,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恒古骨伤愈合剂的多种成分具有抗细胞坏死,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同时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向成骨细胞分化等作用有关[24]。角建林[25]的研究结果发现,恒古骨伤愈合剂中的杜仲能够通过抑骨吸收、促骨形成的途径,使得机体处于骨形成>骨吸收的正平衡;而且,钻地风也可以形成骨痂,促使软骨组织增殖、分化为骨基质,有助于骨修复以及骨形成,这可能是恒古骨伤愈合剂促骨折愈合的机制,但具体生物学机制有待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恒古骨伤愈合剂能够显著促进OVCF术后患者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对于促进早日骨折愈合和预防椎体再发骨折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