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混合教学设计
——以“氯碱生产技术”为例

2022-08-02 06:35种延竹张爱文
安徽化工 2022年4期
关键词:精制盐水混合

种延竹,张爱文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如何才能得到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可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者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让广大师生看到了方向。以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为载体的课程,能有效关注课程教学的每一环节,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每一知识点(技能点)学生的达成度进行实时反馈,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管理效率,为教师实施诊断、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了强力支撑[1]。网络教学平台中有许多的资源,其中视频资源是最直观的给学生提供接近生产实际的教学资源。理工类项目化课程线上视频资源的建设主要以实践项目为主,每个项目是相对独立的,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训练学生熟悉企业标准、生产工艺和流程,掌握规范的工作步骤,培养学生相应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线上视频资源以知识型微课和实景的教学片为主要形式[2]。但是,单纯的依靠网络教学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教学的要求,所以目前开发出比较热门的混合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在混合教育思想、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混合教学环境中,教学系统要素在时间上的动态展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安排[3]。在已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基础上,构建“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混合课程开发模式,充分关注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过程,结合经典教学设计模型与混合教学设计模型,尤其是4C/ID这一充分反映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特点的教学设计模型,最终形成工作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混合教学设计模型[4]。

“氯碱生产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与学生就业岗位锲合度非常高,前期经过探索研究使用的是工作课程系统模式。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指在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强调把实际的工作过程经过3次以上的教学化处理,演绎为3个以上的有逻辑关系、用于教学的工作过程,即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至少3个学习情境构成,且每一学习情境都是独立的完整的工作过程,各学习情境之间具有“平行”“递进”和“包容”三种逻辑关系[5]。结合“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混合课程开发模式[4],本课程推出适合现代学生发展需要的工作过程导向混合教学设计方案。

1 混合学习单元开发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一线生产操作能力,使学生未来能够胜任氯碱企业班长等基础管理岗位工作。能力具体包括:能绘制氯碱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图,能对氯碱生产整个过程进行生产核算,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掌握氯碱生产的主要设备及操作,具有安全操作的能力;能对生产过程的一些常见事故进行一定的分析和处理,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和学习新技能的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分为四个学习情境,每种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见表1)。

表1 “氯碱生产技术”学习任务

2 学习任务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以“一次盐水精制”情境中的“任务2 一次盐水精制”为例进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2.1 学习者分析

在学习准备方面,学习者已经学习了“化工图样识读与绘制”“基础化学”“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备”等课程,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在学习风格方面,高职学生喜好动手,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基础薄弱,迫切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复杂性技能分解

本学习任务的复杂性技能包括:理解反应原理及控制指标,识读并绘制工艺流程,熟悉岗位操作和判断排除异常情况,操作一次盐水精制仿真软件。符合前言中提及的3个以上的逻辑关系,其中前三个本身属于递进关系,它们又共同为第四个服务,都与第四个形成递进关系。

2.3 学习任务分析(图1)

图1 一次盐水精制工序学习任务组结构

2.4 复用性技能、非复用性技能及其相关知识分析

在本节任务中没有相似性高的教学活动,但是每个工作任务之间存在非常高的相似性,基本都能分解为“2.2复杂性技能分解”中显示的四方面。一次盐水精制工序复用性技能、非复用性技能及其相关知识分析见表2。

表2 一次盐水精制工序复用性技能、非复用性技能及其相关知识分析

2.5 教学环境分析及技能练习设计

无论是复用性技能还是非复用性技能的相关知识点都应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重复出现,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达到知识记牢、技能熟练的程度。如“识读并绘制工艺流程”中涉及复用性技能的“各管道使用线型”,要求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找其他的化工方案流程图、带控制点的化工工艺流程图等反复练习,可以用到这些技能的迁移能力。课前、课后的练习主要依靠网络教学平台来完成,给出相应题库反复练习。课堂则主要注重教学环境及技能本身,需要仿真软件练习的将在机房完成。一次盐水精制工序教学环境分析及技能练习设计见表3。

表3 一次盐水精制工序教学环境分析及技能练习设计

2.6 支持性信息/即时性信息呈现设计

非复用性技能是本节课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技能,需要课前提供支持性信息,如理解反应原理及控制指标的非复用性技能“一次盐水精制剂选择”“一次盐水精制控制指标”。课前应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以ppt 和讲义的形式呈现“酸碱中和、沉淀、膜过滤”“溶解度及溶解速率”,让学生在技能练习前自主学习。针对复用性技能,需要在技能练习过程中提供即时性信息,如“理解反应原理及控制指标”中“化学基本反应原理”,在技能训练时提供“钙、镁、硫酸根、游离氯、铵的除去”。一次盐水精制工序支持性信息和即时性信息呈现设计见表4所示。

表4 一次盐水精制工序支持性信息和即时性信息呈现设计

2.7 合成训练策略

选取两个典型的学习任务,把技能练习与信息呈现设计进行整合,得到教学活动过程链,如图2、图3所示。

图2 识读并绘制工艺流程的教学策略合成

图3 操作一次盐水精制仿真软件的教学策略合成

2.8 学校及企业教师角色设计

该课程是“现代学徒制第二批专业”的改革试点课程,具备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的基本条件。

四个学习任务的复杂性技能目标不同,理解反应原理及控制指标、识读并绘制工艺流程、操作一次盐水精制仿真软件的技能成果都可以在线观测,企业人员只需要通过线上网络平台参与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在线答疑即可。对于熟悉岗位操作和判断排除异常情况,企业人员则需要面对面指导学生实操。

2.9 开发与实施

根据前述分析与设计过程,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课程的开发和实体课堂面授教学环境的准备,并完善设计相应的学习资源。

2.1 0 评价与修正

课程通过两方面进行评价:一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获得小测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占总成绩的50%;二是通过样板的评价模式进行期末测评,占总成绩的50%;此外,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并得到修正教学过程的反馈意见,有助于进一步修正学习任务设计、练习设计和信息呈现设计。

3 结束语

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混合教学模式课程,符合“氯碱生产技术”的工艺类课程特点。学校应与企业深入合作,共同开发符合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通过混合教学模式把这些内容让学生学会、学懂、学精,培养更多为企业所用的高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精制盐水混合
混合宅
混合运算大篷车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九思膜过滤技术在一次盐水精制中的应用
基于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与使用的思考
中药口服液提取工艺的现代研究
为什么菠萝要在盐水中泡过才好吃
大树“挂盐水”
泉水与盐水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