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澜戈(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西周中晚期,统治者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对各级贵族享有的待遇有严格的规定,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说明了西周各级贵族是按级别享有随葬用品的。青铜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制也不断发展,逐渐变得精美华丽。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其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行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笔者从设计社会学角度出发,尝试从更深层次发掘后母戊鼎乃至青铜器其所蕴含的社会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青铜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后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根据铸造痕迹,鼎身和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图1)。鼎耳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的。制作如此大型的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过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后母戊鼎的铸造,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后母戊鼎被誉为“青铜器之最”,其艺术设计特征对后世青铜文化的发展以及学术研究有重要作用。
图1 后母戊鼎
商代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已知我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其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画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 000千克,可见制作工程之大。
后母戊鼎装饰纹样精美丰富,看到的人,无不感叹古人高深的智慧。后母戊鼎一共有两个鼎耳,其侧面纹饰叫作虎噬人纹,两只老虎张大嘴巴衔住一颗人头,作将咽未咽的形象。然而被衔住人头的神态安详、平静,似乎一点都不觉得恐惧,人们推测其身份是巫师,虎噬人纹表现的是巫师借助老虎的神力进行祭祀祈福的场景。鼎耳下面是牛头纹饰,主体是两个惟妙惟肖的牛头;鼎体四面是夔龙纹,一条条龙盘踞在鼎体上,显得神秘而威严;四个鼎足上的纹饰为羊首纹,羊在商朝被看作一种吉祥的动物,在祭祀时常常被作为牺牲。用羊来驮负整个鼎显出铸造者的匠心独具。后母戊鼎上的纹饰无一不展现着后母戊鼎的粗犷、原始、狞厉、深沉之美。
在古代,鼎不仅是用来烹煮食物的器具,还是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古代人用鼎做饭,鼎是用来煮肉或盛肉的炊具。一开始,人们用陶鼎烹煮食物,后来多用青铜鼎。古代烹煮肉食并不像现在将肉切成小块进行烹煮,而是将牲畜整只或分解为若干大块放入鼎中煮,鼎的大小随场合而定。一般情况下,贵族每餐都要烹煮几种肉食,会用到多个鼎,这叫作“列鼎而食”。然而,列鼎的数目要按等级来定,如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已不遵守这些规定,用鼎的数目逐步升级,如诸侯九鼎,卿大夫七鼎;同时,进餐时还要鸣钟奏乐,因此就有了“钟鸣鼎食”一词。鼎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鼎很大、很重,所以“鼎”又表示很盛大。后母戊鼎是商武丁时代的王后妣戊的儿子为祭祀她所建造的。鼎常有一些特别的动词,如“鼎立”“问鼎”“鼎盛”“一言九鼎”等词成为庄严尊贵的指代。由于“鼎”的重要性,古人又常用鼎比喻王位和帝业,鼎逐渐成为象征国家和权力的传国重器。
殷商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朝的青铜主要用于制作祭礼器和武器,青铜器是其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重要存在与见证。这种设计特征只是“表象”,青铜器受到多种社会因素影响而具备了各类价值。因此,笔者将从后母戊鼎的艺术设计特征分析其所具备的设计社会学价值。
中国人重礼,古代人认为死后可以在地下生活,所以讲究厚葬。后母戊大方鼎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最基本的现实主义实用意义,更体现了殷商时期人民的精神需求与意义。祭祀时华夏礼典之一,是儒家礼仪的重要部分,祭是会意字:指代人手捧肉食、玉帛供奉于碑牌前,表达敬畏之意。《礼记·祭统》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如今,我们祭孔、祭黄帝、祭炎帝等风俗,都是通过祭祀缅怀先人的功绩,在先祖面前保持谦卑谨慎,自我反省。随着殷商中期经济繁荣,在都城情况相对和平的状态下,人们在满足社会生活基本需求之后,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对过世先人的祭奠。古代一个部族、一个国家最重大的两件事情是祭祀和打仗。这种观念至少从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事实上,中国上古的信仰,除了新石器时代,更为突出的特点是祖先崇拜,后母戊鼎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在母亲去世很多年以后,统治者为了缅怀母亲,不惜花费许多人力和时间制作一口方鼎。
相传,后母戊青铜大方鼎是商武丁时代的青铜器,关于这段历史,有一段令人的动容的传奇故事。据史书记载,武丁的第一个王后叫妣戊,她有一个儿子叫族庚,被武丁立为太子。后来妣戊死后,武丁又娶了一个妻子,并且很宠爱她,他们育有一子名叫族甲。因为其母受宠,所以武丁想要重新立族甲为太子,族甲则认为废兄立弟是不仁义的行为,他不赞同这个做法,所以归隐山林。之后,族庚继位,在位仅十一年,兄弟二人一起为母亲建造了这个后母戊青铜大方鼎。后世人说对母亲的爱有多大,这口鼎就有多大。其实不然,对母亲的爱岂止是这一口鼎所能衡量的?这口鼎中包含的还有族庚和族甲令人赞叹的兄弟手足之情。
后母戊青铜方鼎上使用了各类纹样,如饕餮纹、虎噬人纹、牛头纹等。在民众的认知中,饕餮纹象征着对政治权力、地位与财富的占有,让人望而生畏。大部分学者认为,商周统治者使用青铜器纹饰的“狰狞恐怖”,意在表达王权的“神秘威严”。每一种纹样都寄托着族庚对先母的尊敬和爱戴。这种形式便一直传承下来。考古研究发现,后母辛鼎与后母戊鼎的纹样、样式相似度极高,只是外形小于后母戊鼎。“辛”是妇好(中国第一个女将军)的谥号,她也是武丁的妻子。这两座鼎的风格像是出自一个人之手。这有利于促进血缘关系情感的提升,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认知与教化是指以青铜器的设计为媒介,发挥其蕴含的教育价值,使社会民众认知、了解社会历史及传统文化,体现了设计的潜在作用。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是历史发展的重要部分,对后辈认识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都可能是推动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后母戊鼎也不例外。故事发生于安阳,当时甲骨文刚被发掘出来,甲骨文出土地周围的村民们都跃跃欲试,期待在地里挖出有价值的宝藏,没想到他们真的挖出了东西,那就是司母戊大方鼎。为了防止日军掠夺,他们只能晚上挖,挖了三个晚上,吴培文号召40多个村民把“司母戊大方鼎”挖了出来。他保护好这个方鼎,并在抗战胜利后交还给了国家。也许是因为这个鼎上承载着特别的精神,他们在看到这个神圣的大鼎时,就下定决心不能让其落入日本人之手。郭沫若先生通过观察鼎身,发现内壁有正看是“司”反看是“后”的字样(图2),因此他认为这个鼎应该叫“后母戊鼎”,意思是用来祭奠母亲戊的鼎。对于这个名字,学者们出现了争议。有学者认为,在古代“后”和“司”是一个字,文字是镜面对称的,例如“q”和“p”。商朝的帝王一般被叫作后,还有一个意思是皇后的后,后母戊鼎就是祭拜尊敬的母亲戊的意思。不论它叫什么名字,它都对后辈的认知和教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我们内心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图2 鼎内壁文字
后母戊青铜方鼎作为殷商时期灿烂青铜文明的一个重要见证,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一个母亲戊来说,它代表着两个儿子对她的尊敬与爱戴,表达了族庚和族甲深厚的爱母之情。对商朝的百姓来讲,它代表着君王对百姓最好的教化。君王的言传身教是对百姓们最好的教化。任何民族或部落,如果统治者能使百姓安居乐业,那么百姓就会爱戴他。如果君王孝顺自己的母亲,尊敬自己的祖先,百姓则会纷纷效仿,这对于一个国家养成良好的尊亲敬祖的社会风气十分重要。对于中国而言,这个鼎是国家历史文物,是青铜器之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物背后的故事对于历史学家研究当时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今天的中国也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对于国家来讲还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通过描述后母戊青铜大方鼎的设计特征,论述、说明了后母戊鼎的社会学价值,指出后母戊鼎除了实用功能之外,在社会前进和发展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笔者希望通过分析后母戊鼎的社会学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历史和故事以及所具有的价值,能让更多的人在看到一件文物外观的同时,用心去分析它的社会学价值,这不仅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更是我国发展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