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仕女形象对现代工笔人物创新创作的影响

2022-08-02 08:28王洋洋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7期
关键词:仕女画仕女工笔

王洋洋(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一、唐朝工笔人物画的研究

(一)传统仕女人物形象的分析

唐朝是工笔人物画发展的鼎盛时期,例如佛教人物画、历史故事画和仕女画,声名远扬。其中,仕女画是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中以女性造型为基础原型的中国古代绘画。随着朝代的更替变换、社会环境中整体的文化风尚以及政治需求等的变化,工笔人物画表现出来的具体绘画风格、面貌有所不同。既然提到了工笔传统仕女人物画,就不得不说唐朝的工笔仕女画。在唐代的工笔画中,仕女们都“活了过来,仿佛有了生命”,开始以鲜活的、独立的、感性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眼前。这一时期我国仕女画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绘画语言及风格特点,其奢侈华丽、飘逸柔软的服饰、浓丽丰艳的面部妆容,无一处不展示出他们的生动。盛唐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男女老少都非常崇尚肥美的体态。这不仅体现了当时上层社会妇女们安然闲逸的生活状态,也微微表露了其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这里便可以隐隐看出唐朝仕女雍容华贵的生活状态背后的故事。

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 粗绢本设色画 辽宁省博物馆藏

唐 张萱《捣练图》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唐朝仕女画的代表画家有周昉、张萱等。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和《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现今也依然有仕女画家,如王叔晖、何家英。

在唐朝画家张萱的笔下,女性的面部整体圆而饱满且丰润动人,体态皆是丰腴而健硕,这样的笔触将大唐女性身上的华贵之美完全展现了出来。画面中的女性身着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人物的整体形象显得飘逸灵动,并且用笔细劲有神,线条的走势看起来流动多姿。其浓丽厚重的设色让人物头发的勾染、面部的晕色以及衣着服饰的描绘都极其精美,把贵族女性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衣物轻盈的质感描绘得自然且华丽。画作以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为灵感来源,将平日里休闲娱乐的贵族女性,描绘得雍容华贵,这表露出当时贵族一种闲适、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女性的娇、奢、雅、逸等个人气质和柔软的体态皆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赋予了整幅作品鲜明的时代感。同时对当时愉快而又略带慵懒环境氛围的渲染,合理地展现了那个时代整体贵族的日常生活状态。贵族女性表面上享受着奢侈的物质繁华,背后却隐藏着内心深处无处发泄的凄寂和无奈。整幅作品充满厚重的时代特色,是中国传统绘画史重要的组成部分。

整幅画描绘了唐朝时期妇女劳动时的情景,有的人在捣练,有人理线、熨平、缝制,画面看起来既和谐又充满乐趣。画面中的人物动作流畅舒适,例如扯绢布时由于用力而使身体后仰倾斜,细节刻画自然生动,人物脸型丰满,端庄丰腴。线条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工细遒劲,用笔肯定,服饰设色富丽,艳而不俗,不同人物的仪容和性格刻画得细致入微,把“丰肥体”这样的人物造型深刻地印在了大众的心里,这些人物也是唐朝仕女画中的经典形象。人物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层次分明,充分折射出盛唐人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观。

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创新形式种类众多,大众的审美水平及趣味追求也在不断地提升,现代工笔人物画无论在题材、构图和造型上都有所突破。现实社会与个人的理想抱负都融合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画面主旨也从热衷于表述当时社会意义向注重表达个人内心情感体验的方向转变,体现了现代人内心一种物质与精神平衡的心理状态,这也让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关系更加客观和谐,同时也在向大众传达出一种现代社会特有的特征和个人内心丰富的情感。艺术家们在独立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同时也完善了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

作品所透露出的自我个性及思想传达也非常重要。在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进程中,画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题材去转换不同的绘画方式和表现手法,应有所指向。同时,技法是为表现画面中的“生活”情感而存在的,只有技法扎实,才能充分而准确地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内心所悟。技法是绘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积极因素,不能抛开技法谈内容。

(二)传统用笔技法的研究

工笔画主要用笔技法叫作白描。在工笔人物画中,线条是传统造型创造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是画面的灵魂。物体需要依靠线条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进行多种多样、丰富生动的表达,笔的大小粗细和用笔的力度不同,所画的线条带给人们的感受也截然不同,因为勾线本身的线条会产生抽象的审美效果,带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其中有高谷游丝描(顾恺之《女史箴图》)、流水描、铁线描(元代《永乐宫》)、琴弦描(唐代周昉《听琴图》)等。《八十七神仙卷》是整个唐朝时期白描技法最高成就的人物长卷代表,画家采用道教故事作为题材进行创作。作品描绘了以扶桑大帝、东华帝君、南极帝君三位为首,带领列队行进的八十七位神仙,用线条的方式描绘出了八十七位神仙出行时的宏伟场面。人物形象神态、韵律刻画得细致入微。画面看起来自然舒适,动势优美,用笔灵动洒脱且力量适中,每一根线条似乎都“活”了过来,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线条看起来行云流水,韵律感十足。服饰上飘逸的长弧线与头部、面部的短线条相互对比衬托,使得整体形象灵动清秀而又富丽多姿。

“师法古人,造化自然”,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学好中国画(工笔),重要的是临摹前人的精品画作,学习其中的绘画用笔等技法。用笔力量的控制来源于学习之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训练和对纸张、绢本、颜料等材料性能的掌握,以及对手中画笔的控制能力。其实,纵观中国画的人物绘画史,很多画坛的重要人物都是在吸收前(古)人的精华基础上再次进行“还原自我”的,他们从中发掘造型的独特魅力,产生了思想共鸣。

二、当代工笔人物的创新创作

唐朝的工笔仕女画家们发现他们没有办法用魏晋时期“秀骨清像”的人物造型对贵妇和仕女们进行深度刻画和描绘,于是他们开始重新调整视图。画家们塑造了贯穿整个盛唐时期雍容华贵的仕女形象,成为当时社会绘画造型的审美风尚。英国画家珍妮·萨维尔曾说过“我感兴趣的是超越当代生活的身体”。国内画家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在描绘人体时,注重表达人体的韵律。珍妮·萨维尔则创造出独特的绘画特点,即画面中人物身体形态具有原始感,这充分展现了其鲜明独特的自我特色,也蕴含了深刻的自然生命力量。

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曾经说过:“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语言的发展过程虽然曲折,但同时又是坚不可摧的,因此绘画更应该展现出时代性特征,即在继承传统绘画观念的同时,创新与创造必不可少,也是不可缺失的。不断进行思想改革和绘画创新是让当代工笔人物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艺术家们应在实践中去学习和思考如何解决传统继承以及创新问题。创新是在东方文化深厚底蕴基础上的拓展与改变,不仅要有对切实生活的体验感悟,还要与周围的环境、文化息息相关。长期的修改加创作是不断探寻和发掘独特性的心理过程。当我们真正地融入生活,去感受和体验生活与自然的时候,能在另一种状态下发现生活的别样美,这种微妙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生活之美更能打动人。由此产生的冲突又和谐的自然之美,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媲美的。重新审视工笔人物,换一种看法与思想,能够从不一样的角度,传达不一样的看法,描绘不一样的情景状态,眼睛看到和内心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

艺术最可贵的本质在于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也在日益变化。工笔人物画只有不断地更新改变,才能更贴合实际地反映时代精神,并且保持绘画作品永恒的生命力。创新不只是艺术表现形式的改变,更是时代观念的更新换代,因此必须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追赶上时代的脚步,不断调整自我的知识结构,努力开阔眼界,升华艺术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深刻地审视传统,进而推陈出新,从而寻找到新世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道路,融入创作的自我心得,体会不同人物、事物造型的表达特点。因此,在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新与创作中,应当开创一条既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人物画,又有与当代艺术发展相互协调并且能充分发挥艺术家才能的特色创新之路。

三、结论

自20世纪以来,中国画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不容易看到的是中国绘画的实质和成长,这是一个大宝藏,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其进行开发和研究,在古典范畴内针对当代精致审美趣味的变化,对古今中国工笔人物画进行学习与研究,从诠释个人情怀到可以作为社会公益活动的大型壁画,从传统到现代,都需要不断创新。现代社会的绘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画家们都保持着“变化”的思想理念。关于唐朝仕女画的创作观念和传统的绘画技艺以及绘画材料,并没有被完全摒弃,这既是对唐代仕女画的认同,也是后世给予继承唐朝仕女画的重要承诺。艺术家们要勇于开拓新型的艺术发展路线和方向,在继承传统中国人物画精髓和精神的基础上,引用现代的艺术元素和创作理论。对当代艺术进行改革以及创新,将现代工笔绘画理论与传统工笔人物的精神内涵相结合,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绘画方式的同时,通过作品更加明确地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悟,带给大众不一样的视觉与心理体会,从而使观众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我们不能因一味地追求改革与创新,而失去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魂”。

猜你喜欢
仕女画仕女工笔
张鹏国画作品
高原秋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江南佳丽
——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展
浅谈木雕中的仕女创作
首届“工笔新经典”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选登
“礼教下的光斑”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唐代人物画述评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