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乡愁 古镇老街里的书香

2022-08-02 13:01李晓超梁东婕何新文李雨霖张有林贾翔部分图片由云南新华书店提供
云南画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扎西书院古镇

文/李晓超 梁东婕 图/ 何新文 李雨霖 张有林 贾翔 部分图片由云南新华书店提供

云南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文化交融、人文荟萃之地,境内古城古镇较多,至今保留着大量的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不少古镇先后获得了由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授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其中有沙溪古镇、黑井古镇、和顺古镇等,这些古镇较完整地保存了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它们是可以触摸的历史,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而那些坐落于古镇老街的书店,则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了解和感受这些历史文化古镇的大门。它们坐落于古镇老街之上,既继承和保留了古镇的传统韵味,又增添了一些现代气息和实用功能,喝茶、喝咖啡、休闲、交流、放空……书店早已不再是单一的买书卖书的场所,它更接近于一种新型的交流空间,是志同道合者的交流地,是旅途奔波者的栖息地。到一个古镇,也许我们该抽出一些时间,到书店里坐坐。

黑井古镇“云上乡愁书院”

黑井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龙之乡”——禄丰市,是云南四大古镇之一。龙川江畔,群山之间,这个小镇安静得仿佛隔绝于世。

黑井因盐而兴,旧时有“盐泉”之称,素有“产盐洁白味美览城”之美誉。清末民初,黑井有盐井82口,“黑牛井”“龙泉井”“新井”“东井”“底龙井”“沙井”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盐井,现在盐业虽然已在当地退出历史舞台,但仍留存下64口古盐井。

黑井盐品质纯良,腌制肉蔬渗透力强,是闻名吃货界的宣威火腿的专用盐,自开采以来,曾经一度占据了西南百姓食用盐的半壁江山。据《黑井盐志》记载:“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间,一牛倍肥泽,后失牛,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为纪念这头黑牛的功绩,遂称此地为“黑牛盐井”,后称“黑井”。

黑井大龙祠内还悬挂着雍正皇帝所题写的牌匾,上书“灵源普泽”4个大字。此匾长2米多、宽80厘米,匾上雕有9个龙头。“灵源普泽”4字也正是雍正皇帝对当时黑井卤水惠泽普天下的评价。

也因为偏居一隅,至今黑井依然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民居、庙宇、牌坊等建筑和大量文物,风貌依旧。“王”字形的武家大院、贞节牌坊、大龙祠内雍正皇帝的御笔、飞来寺、安庆堤……特别是享誉省内外、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武家大院,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到此参观。

黑井古镇“云上乡愁书院”是禄丰市首个乡愁书院,书院以传统的建筑格局、老物件的摆放,再现了黑井悠久的盐文化,这里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书店,还是一个小型的“黑井盐文化”博物馆,在这里,可以了解黑井的文化历史,知道黑井盐的制作工序……如果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会偶遇一场书店举行的书法或者洞经音乐展演活动。

黑井云上乡愁书院不同于传统的书店,也有别于言又几、西西弗等一些城市文艺书店,它扎根乡土,挖掘乡土特色,注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反映农村的乡风文明,是一个集中国传统文化、乡土特色、全民阅读为一体的农村书院,既为黑井古镇传统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场所,也为外来者提供一个了解黑井的窗口。

石羊古镇“云上乡愁书院”

石羊古镇,又名“白井”(白井、黑井,一个位于楚雄大姚,一个位于楚雄禄丰,一黑一白,都曾经是云南省产盐重镇),古为“盐丰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距县城大姚35公里,是著名的“滇国盐都,祭孔圣地”。

听当地人讲述,石羊的名字由来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南诏蒙氏时,龙女牧羊,发现有羝羊喜欢舔一处地上的土,于是挖掘下去,得到了可以提取盐粒的卤水,还挖得一块石头,形状似羊,所以后来就把这里叫作石羊。

历史上,石羊因盐而兴,西汉时期石羊古镇就已经生产食盐,是云南省主要的盐产地之一,最兴盛时盐产量占云南全省的40%以上。曾几何时,南疆数省,边陲邻国,都以能吃到白井盐为荣。

白井盐造就了石羊的繁荣和发展,现如今,这里还能看到盐业发展留下的痕迹。盐文化博物馆内完好地保存了庆丰古盐井。庆丰井是用于取卤水的,井深33米,开凿于汉代,距今已有千年之久。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千年古井,历经开采,至今还能取出卤水。

石羊镇有一文庙,在当地颇负盛名。石羊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历经600多年的风雨。文庙建筑格局完全按中国古代宫殿式衙署规模布置,以大成殿为主体,另有朱子阁、诵经阁、乡贤祠、月拱桥、大理石壁画、石刻等。石羊文庙里有孔子铜像,铜像铸于康熙年间,历经9年铸成。高2.3米,净重2.5吨,头戴琉璃玉冠,手执象牙朝笏,正面端坐于大成殿正中。其体积之高大,形态之逼真,铸工之精妙绝无仅有。

史书记载,石羊镇在明清两朝就考取了2个翰林,7个进士,69个举人,100多个贡生。据说,就是因为石羊有如此规模的孔庙和孔子铜像才使石羊人才辈出。所以,到这里拜谒先圣孔子的学子们络绎不绝,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时还会在这里举行规模宏大的祭孔大典。当地人也十分重视教育,每年对高考成绩优异的当地学子有一定的奖励。如果不是亲自到过这里,也许你很难想象一个深山之中的小镇竟有如此浓厚的文化氛围。

石羊古镇“云上乡愁书院”正是以石羊当地的古盐都文化、孔子文化、彝族文化为背景。走进书院,就能感受到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一个个老物件,似乎在无声地讲述着曾经的历史,一本本书籍,带领我们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泡上一壶茶,翻开书页,就能与历史对话。

诺邓千年白族“云上乡愁书院”

层层叠叠的屋舍,依山而建;青石板的老路,至今仍有马蹄经过。沿着石板路爬到半山腰的大青树下,吃一根老冰棍,享受村子里的悠闲时光。这里是千年白族古村落——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本来曾经因盐而兴,后来因为《舌尖上的中国》里的美食诺邓火腿而广为人知。

从有明确记述的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南诏时期“细诺邓井”的盐业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到明朝中后期,五井提举司年上缴中央政府的盐课银达38000多两。由于盐业经济的发达,诺邓村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在嘉靖《大理府志》所列市肆中有着重要地位。

古代诺邓的商路驿道,东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茶马古道”通兰坪、丽江、西藏。其时四方商贾云集,百业昌盛,物尽其美,货畅其流。村中集市每月“赶”四次,逢初一、十五“赶大街”,初八、二十三为“赶小街”,街道都因山就势,虽然路面不宽,但北向山坡一面开的店铺也有二三十家。

因诺邓地处山谷,几面山坡上到处构建着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风格各异的民居,院落形式犹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四合院”等。由于山势较陡,前后人家之间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往往是前家楼上的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村巷村道都是清一色的石板铺就,且三步一阶、五步一台,谁也数不清全村总共有多少级台阶。

来到诺邓,一定要品尝下诺邓火腿。诺邓火腿之所以备受人们的青睐,不仅仅是《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的“蝴蝶效应”,更是因为其独有的风味。诺邓火腿做工精细、选料认真,利用千年卤井盐进行腌制,其肉质细、油脂薄、瘦肉多,吃起来色、香、味俱全。在诺邓村,家家户户都会腌制火腿,堂屋大梁、墙壁悬挂火腿随处可见。所以,即便是初来乍到者也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好吃的诺邓火腿。

山间岁月悠长,诺邓千年白族“云上乡愁书院”正适合闲度这悠长时光。书院是在古村原建筑盐局古院落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文物古建的原有风貌,又增添了很多实用功能,喝茶、喝咖啡、和当地人聊聊天,在乡愁书院里感受乡愁。

团山“云上乡愁书院”

团山古村,是地方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历史遗存众多,整体格局风貌完整,真正的传统风貌型历史文化名村;是“完整保存19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和“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是云南建水的一个安静而未有太多人打扰的地方。2006年,团山村入选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名录。

团山村历史上曾是彝族人的居住地,至今完整保存了19世纪滇南乡村的特色风貌与社会人文环境,村中现存的古建筑由传统的汉族青砖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汉彝结合的瓦檐土掌房三类建筑组成。

团山民居的布局和装饰与江南民居有相似之处。所有建筑一律坐西朝东,屋面为青瓦,白灰粉饰外墙,青砖作墙裙,每座房屋都以天井为核心,大门多在主体建筑一侧,通过形状不一的过道,到达主体院落,有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平面布局包揽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等主要形式。

团山民居各户人家的宅院修筑得紧凑舒适,尤以梁柱窗棂间的精细木雕著称。木雕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姿态、植物纹样、几何图形,都根据各种形体采取不同的雕琢方法,穿镂与浮雕相结合,面面俱到,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团山“云上乡愁书院”书院位于古建筑内,该建筑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现存大门、月宫门、前殿和两厢,为二进院建筑,在清代是村民烧香拜佛之地,民国时期经张氏族人商议,在庙内开办小学和初中。

古建筑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流淌着生活的宁静,书院设在这里,相得益彰。这是一个与团山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具有当地多元文化特色元素的乡愁书院。书院有一步一景的中国园林的灵动秀美,在书香萦绕的氛围里,忆一段浓浓乡愁,拢一份属于自己的情感及精神寄托,感受到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书卷多情,乡愁如海,建水团山“云上乡愁书院”,浓缩了一座古镇的文化,到了当地一定要去看看。

南诏胡同“云上乡愁书院”

巍山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座具有浓郁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它地处云南西部哀牢山麓,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公元649年,南诏始祖细奴逻就在巍山建立了开创了南诏基业。古城始建于元代,现存的巍山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巍山是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是云南省设置郡县最早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茶马古道重镇和“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众多寺观庙宇,与多姿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巍山古城内街道以拱城楼为中心,呈标准的“井”字结构建设,共有25条街道,18条巷,全长14公里,城内房屋基本保持了中式结构,南、北主轴线两侧的房屋则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代的建筑式样和风格,房子朝向为南偏西15度左右,结合了当地的最佳采光方式,以弥补“四合五天井”光线不好的一面。

大理巍山文物古迹荟萃,风景名胜众多,有巍宝山、巍山古城、玄龙寺、圆觉寺等,但其中最值一提的就属南诏胡同,它汇聚了巍山古城的精粹。

根据史料记载,儒家学派在古代南诏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南诏胡同在重塑南诏古都文化记忆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国儒家学派之精髓,将文化脉络深深印刻在了南诏胡同的每一寸土地之上。

南诏胡同建筑多为大理传统的土木结构,明清建筑风貌较多,沿途至今还保留着不少茶铺酒楼、食馆、特色小吃、书刻碑店、裁缝铺、理发铺、纸烛店、马具店等传统商业,是一条“活着的古街”。

巍山拥有汉、彝、回等多个民族世居于此地,多元化的民族元素在此碰撞,也因此拥有各种充满地域特色的民族节日和风俗。其中,彝族打歌,舞姿粗犷豪迈,热情奔放,在火把节那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都聚在一起,围着火堆打歌的情形最为热闹。巍山彝族打歌队曾到北京参加会演,还曾到日本献艺。巍山民间的“洞经音乐”,也受到好评。巍山的扎染具有民族传统工艺特色,曾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扎染艺术之乡——巍山”。

巍山的美食也颇具特色,如粑肉饵丝、素鸡、太极八宝饭、巍山米酒、巍山咸菜、五彩饭等。

南诏胡同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众多文人墨客踏访之地,为了让多元的文化在此得到交流与碰撞,南诏胡同“云上乡愁书院”在此落地。从房屋的建筑到屋内的陈设,都以仿古装饰为主,几张木质长桌、几把条形长凳、一件老旧的蓑衣……让书院镀上了几抹乡愁的气息。拾一本书,在浓浓的书香下,品尝几道香气袭人的特色小食,在闲适与安逸中,开启阅读之乐。

乡愁淡忘了行走的焦虑,却升腾了心中的那份情怀,南诏胡同“云上乡愁书院”的建成,不仅丰富了巍山县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文化品位,也让那份乡愁有所安放,让文化有所传承。

那柯里“云上乡愁书院”

深深浅浅的马蹄印在这里刻下了百年历史的印记,也揭开了那条神秘的百年茶马古道之路。

那柯里,原名“马哭里”,取自傣语发音,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同心镇。从唐代开始,古普洱府(宁洱)就因普洱茶和磨黑盐的产销成为商贾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重镇,而那柯里则是这条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一个驿站,百年的荣发马店接纳过无数南来北往的马帮。目前,我国保存下来的相对完好的古道驿站已经非常少了,而那柯里是这条茶马古道上少有的、保存比较完整的古驿站。

随着便捷交通的发展,马帮古道已不再使用,但小镇仍保留了古朴的风貌,这里青山绿水,环境优美。当年的驿站遗址和马帮使用过的马鞍、马铃、马灯、石缸、石槽、炊具、铡刀等旧物器件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加之近年来,那柯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打造出以茶马古道文化、马帮文化、民族风情文化等为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使古老的茶马驿站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吃一口火烧干巴,品一盏古法烤茶,尝一桌特色的马帮菜,骑上骏马走一段古道,感受古道的沧桑和历史的悠长。

“风雨桥上听风雨,人生路上话人生”,沿着石板小路往前走,经过一座历经岁月的风雨桥,倚桥远眺,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那柯里“云上乡愁书院”。这是云南首家景区书院,古朴的马帮驿站建筑、别具匠心的室内陈设,马背驮铃,环佩玎珰,炒茶声、汤沸声、马蹄声、竹叶穿林声在耳畔交织回荡,书院“大隐隐于市”,消弭了俗世烦扰,却保留下人间烟火的温暖,是另一种兴味的“桃源之家”。

走进书院,错落有致的书架、一盏马灯、几把老旧的犁、具有年代感的凤凰牌自行车、普洱茶冲泡展示区……听着老人们讲讲村里的往事,再翻看几页家乡传记,在品茗阅读的同时更留下了一份久违的乡愁,在这里拉近了时光,更拉近了人与人、人与书之间的那份情愫。

从红色故事到民族文化,再到旅游风貌,那柯里“云上乡愁书院”里的千余册藏书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精神食粮,更为人们打开了探索封尘已久的茶马古道之门。

通海“云上乡愁书院”

通海县是玉溪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人口众多,是省内人口密度较大的县,同时也是云南省蒙古族聚居地,烤烟高产县之一。境内的旅游景点有云南四大名山之一、“秀甲滇南”的秀山和河西圆明寺、里山仙人洞、通海文庙等自然人文景观。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杞麓湖畔生息,唐代南诏开辟“通海城路”,置通海镇,设通海都督,统摄滇南地区,启通海人文之风。后晋天福二年,通海属大理国领地。宋代,大理国在滇南置秀山郡,通海是郡治所在地,为滇南军事、政治要地。元代始建通海县,通海称县从此开始。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十万蒙古铁骑进入云南,在云南设立行省并在通海设立曲妥关都帅府(军事重镇)。从此,通海开始入驻了北方的蒙古族同胞,兴蒙蒙古族乡就是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

目前,通海县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蒙古族、哈尼族等多个民族,由于民族众多,各时期多民族的文化交融让通海璀璨文化的底蕴更加深厚,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成就了通海“礼乐名邦”“秀甲南滇”和“冠冕南州”的美誉,名山秀水孕育出人文荟萃,通海明清两代就有举人230余人、进士44人,选入翰林院4人,且大都出省为官。通海先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物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华诗词之乡”等荣誉称号。

通海的曲艺说唱历史悠久,曲种多样,曲目丰富,曲调动听,形式不拘一格,地方特色浓郁,深得人们的青睐。明代,说书、讲故事就跟着迁入居民出现。清代及民国年间,先后在通海城乡活动的曲种有圣谕宣讲、善书说唱、渔鼓说唱、扬琴说唱、花灯说唱、花鼓说唱以及评书、快板、数来宝等17个,并在民间融入本地的乡土气息,具有鲜明的特色。

阅读能致远,书香能修身。吸取百年文化之精髓,传承“礼乐名邦”之名号,通海“云上乡愁书院”坐落在河西镇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仿古桌椅、文房四宝、巨型木雕……古色古香的陈设,让书院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通海文人辈出,每到节假日,书院还成了文人墨客交流书画、诗词的雅聚之地。选一本名著,静坐在书院的一角,闻着清淡的墨汁香,在书画名家的作品下,翻看几页书,让时光与历史相互碰撞,似乎有种穿越之感,与先贤对话,共品盛世佳作。

郑营“云上乡愁书院”

石屏县郑营村素有“云南第一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美誉。

郑营村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340米,依山面水而建,背靠古木繁茂、清幽宁静的青山,面朝碧波荡漾、风光旖旎的赤瑞湖,民居以土木结构四合院为主,整村青瓦白墙、青石铺路,古朴典雅、文风厚重。村子三街呈东西向横贯于村中,九巷呈南北向纵穿于村中,经纬交织,街巷四通八达,回环连贯,形成三街九巷的古老村落格局。

从前的郑营好似一个完整的小城,四周筑有围墙,东西南北各建有一道栅子门,西南向还建有二层楼的炮台。“城”中建有郑、陈、武等姓氏的宗祠。如今围墙不在了,炮台不在了,但宗祠犹在,呈东西走向的青石板路还保留着,并在两头新修了古色古香的村门。村内还保持着原有三街九巷的古老格局。

郑营内规模最宏伟的建筑是村西段的陈氏宗祠,宗祠建于1925年,占地2577平方米,坐北朝南,为明清风格的两进四合院文物保护民居。建筑雄伟壮观,四处透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高位不以荣,卑官不以耻”“合为贵,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荣”“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双双瓦雀寻书案,点点杨花落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老几多时”“我本山中人,在说山中话,三月卖松风,人间恐无价”……漫步在郑营的青石板路上,进出在好客的村民家,满眼看到的都是积淀着深厚历史文化的诗词、警句、对联。

青砖黛瓦、古景如旧,在藏着诗一样的郑营里,伴着百年宗祠的厚重历史,郑营“云上乡愁书院”就选址于陈氏宗祠。进入书院,开阔的四合院映入眼帘,穿过高耸的石牌坊,两方水池静立院中,鱼群在水中嬉戏,三幢古屋围着水池而建。东牌楼为村史馆展示活动区、西牌楼为图书陈列阅读区、中殿为书院阅读交流中心和当地文化展示区,根据原建筑的布局,书院细分三个区域,让百年乡愁在这里得以驻足,也让文化传承与先进思想的交流在这里得到延续。

午后的阳光洒在庭院中,倚门而坐,借着门外的日光,翻看厚重的书籍,一边追寻百年郑营的历史,一边感受这四方院落的静谧时光,伴随质朴的乡风民俗,那份曾经梦回千百的乡愁在这里交织。

威信老街“云上乡愁书院”

威信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全县共有226个旅游资源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以天台山溶洞等喀斯特溶洞、水域风光为主要特色;红色旅游资源以扎西会议系列旧址为主要载体,拥有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会议会址、花房子会议旧址、庄子上会议旧址、扎西会议陈列馆、扎西红军烈士陵园、两合岩红军长征古栈道)等红色景区景点;历史文化旅游以观斗山石雕群、僰人悬棺等古迹建筑为主要内容。

威信县城的扎西,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很久以前叫九龙溪,据说有九条清澈如镜的溪流从环绕的四山汇入扎西坝子。明朝时,九龙溪改称九龙坝,有著名的风水学先生说扎西是块风水宝地:坝子四周九条山脉如龙环卧,山川秀丽,人杰地灵。

作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扎西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1935年初,红军长征途中,党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这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央一渡赤水,由川南叙永、古蔺地区,转折至威信县城扎西镇。中共中央在威信县期间,召开了三次会议,即政治局常委会议(水田寨召开)、政治局会议(大河滩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扎西镇召开),“扎西会议”就是这几次会议的统称。

扎西古镇是一个以老城为轴心呈放射性发展的城镇。老城中多穿逗式木结构坡顶建筑,空间变化丰富,街道尺度得当。有的老街至今仍保持着红军长征时的风貌,十分耐人寻味。

扎西古镇有着引人入胜的古典风情与红色魅力,红色扎西“云上乡愁书院”就位于威信县老街,是邓小平和王稼祥长征路居旧址。书院以木质建构为整体建筑风格,书院内陈列了不少老物件,有红军戴过的斗笠、毛主席像章、老旧照片、电话、水壶等,仿佛打造了时光隧道,让大家通过这些老物件回到那些峥嵘岁月,将起到转折性作用的“扎西会议”故事贯穿其中。

红色是书院主打的基调,除了老物件,书院还收藏了两万余册书籍,将党的历史及革命烈士的传记收录其中,还融合了威信“红色文化”“农耕文化”。

书院里的一砖一瓦、一书一画、一景一物寄寓着乡愁,更不断赋予乡愁新的时代内涵。翻看一本泛黄的老书,走进一段旧时光,用心守望乡愁里的“文化国度”。

猜你喜欢
扎西书院古镇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光福古镇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你好,岁月
如果
见与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