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

2022-08-02 00:52钮钦杨洋
中国国情国力 2022年7期
关键词:消费品智能手机消费

钮钦 杨洋

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催生产业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费变革。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为代表的科技消费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也带动了全球科技消费品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全球领先市场研究机构GfK的调查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消费者居家生活时间的增加促进了2021年全球科技消费品市场12%的创纪录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科技消费品的最大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由此可见,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培育壮大科技消费品市场,对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繁荣数字经济、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科技消费品市场的特征与潜力——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

在华为、小米等领先科技企业的带领下,我国科技消费品市场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不论是存量规模还是增长潜力都有着显著优势。

从市场规模来看,当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科技消费品市场。以智能手机为例,调查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为13.5亿部,其中我国以3.43亿台的出货量和25.4%的市场份额,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了4G智能手机的发展高峰后,2017年以来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处于高位徘徊、微幅收缩的状态。我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波动趋势与全球市场基本保持一致。从市场份额来看,基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机构对2017—2021年全球和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统计数据分析可得,除去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外,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始终在25%以上,其中2017年占比高达31.6%。

从消费群体来看,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构成了全球最大网民群体。在网络覆盖方面,全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99%,互联网普及率达70%以上,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据统计,2021全财年,阿里巴巴在我国零售市场的年活跃用户数达到8.11亿,其中新增用户的七成以上来自下沉市场。随着互联网普及和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更多我国群众得以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全球最大科技消费群体逐步形成。

从消费结构来看,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升级类消费的需求持续释放,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态势明显。2021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4.6%、22%和18.8%,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3.7%、15%和12.1%,其中,科技类智能通讯、文娱产品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商品。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3156元,比上年增长14.3%,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1%;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599元,比上年增长27.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8%。

从消费习惯来看,我国用户更换科技消费品的频率也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赢取智能手机市场的换机用户》报告显示,通过对我国、美国和英国等国近5000名消费者的调研发现,美国消费者的平均换机周期为41个月,英国消费者为38个月,而我国消费者则为28个月。这也意味着存量市场的我国科技消费者相较于英美等国,有着更强的科技消费品置换需求。

二、我国科技消费品市场潜力释放的制约因素

尽管我国在全球科技消费品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也存在诸多隐忧,体现为产能不足限制了需求,创新不强难以创造需求,体验不佳压缩了需求。

(一)从生产端来看,供给冲击下本土科技消费品的产能不足限制了市场的持续扩张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科技产品消费国、生产国和出口国。自2020年底以来,全球半导体芯片供应紧张,对科技消费品制造业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时间延长和大国博弈向高科技领域蔓延,我国科技消费品制造产业面临的芯片等生产要素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本和价格上涨等问题愈发突出,对科技消费品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极大隐患。此前,我国领先科技企业遭受的关键核心技术“断供”危机,更加凸显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极端重要性。随着俄乌局势升级,本已不堪重负的全球供应链遭受到新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科技消费品的生产困局。

(二)从需求端来看,本土科技消费品创新不足降低了国内消费者的换新需求

随着我国和全球科技消费品市场从增量时代逐步向存量时代转变,能否通过科技创新来创造需求、引导消费,成为本土科技消费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1—4月,在科技消费品细分品类(个人科技、居家科技、办公科技和出行科技)中,唯有办公科技保持了6.0%的同比增长,其他品类都出现较大跌幅。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面对已经进入“红海”的智能手机市场,当前的本土智能手机品牌在技术上难见明显的突破和创新,中低端手机市场走上了堆配置、扩屏幕、提像素等依靠参数比拼的不归之路。在细分市场创新方面,尽管我国已有近2.6亿“银发科技消费者”,但科技企业仍然对这一群体较为冷落,简单易用、安全温馨的适老化科技消费品的开发紧迫而重要。此外,针对收入较低的人群,科技消费品的包容性创新也有不小空间。

(三)从场景端来看,5G网络和应用体验不佳降低了购买者的消费热情

自2019年进入5G商用时代起,我国5G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我国5G终端用户数已达5.18亿,其中5G入网用户数为3.55亿。但由于网络覆盖和信号质量不佳、功能体验不够丰富、使用资费相对较高等原因,其他非5G用户对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需求已逐渐出现了疲态。中国电信研究院2022年3月发布的《5G用户用网感知质量测评报告》显示,当前5G网络虽已满足用户基本需求,但由于网络覆盖不足等问题,5G网络离代际升级性的体验尚有一定差距。此外,用户也反映,当前5G特色应用缺乏、新颖体验不足,用户在5G网络和终端的感知基本与4G无异。如何进一步激活消费者的5G终端购买热情,考验着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创新智慧。

三、推动我国科技消费品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提升创新能力,以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稳固市场供给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加快构建科技消费领域自主可供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一是组织协同攻关,针对科技消费品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需求,依托产业链领航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突破芯片、显示屏、操作系统等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元器件的供应链瓶颈,打通产业链堵点断点。二是加快示范应用,通过建立政府奖励和风险共担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的协调作用,支持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系统解决方案的首批次转化应用,形成产学研用密切配合、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机制。三是强化平台支撑,通过公开竞争方式,遴选行业领军企业布局设立一批亟需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完善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重点科技消费领域的产业技术支撑条件。

(二)挖掘细分市场,以“产品+政策”创新创造科技消费新需求

科技消费品市场已从标准化产品市场进入到差异化产品市场的发展阶段。当前可重点面向健康养老、下沉市场、存量市场等领域,探索将成熟的技术应用于智能手机、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计和开发有针对性、差异化的科技消费品,以产品创新和政策创新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一是发掘金银发经济市场需求,引导企业更加重视适老化科技产品开发设计,服务于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群体生活娱乐、健康管理和日常照护,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二是挖掘下沉市场,引导各地区借鉴“家电下乡”政策,结合实际制定科技产品的消费支持政策,鼓励科技企业针对农村和小镇青年消费习惯和特征开展产品创新,更好地释放下沉市场消费潜力。三是发展粉丝经济,借助用户论坛、企业自媒体等渠道,广泛邀请用户参与讨论产品的研发设计,不断修正和丰富科技消费产品的前期设计,通过用户创新和价值共创,更好地满足更多最终用户需求。四是关注存量市场,适应我国科技消费者特点,鼓励企业利用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传统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加快发展新型科技消费品。继续推进科技消费品以旧换新优惠政策,引导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回收渠道建设,提升科技消费品循环利用的便利性。

(三)完善消费生态,以信息环境和服务场景优化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一是加快新型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在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建设和商用步伐,加强特大超大城市中心城区5G网络的深度覆盖,进一步扩大科技消费品潜在用户规模。全面推进建筑、交通、水务、环境等市政公共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设泛在智联的新型公共设施,营造良好的科技消费环境。二是发展“产品+服务”的科技消费新模式。完善“产品+服务”科技消费生态体系,加快推进“智慧商圈”“智慧商场”等新型消费场景建设。鼓励平台型科技企业应用虚拟现实、交互娱乐等技术,积极筹建新型科技消费体验馆,促进科技消费新产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培养新消费模式下的消费习惯。三是探索科技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鼓励地方结合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科技消费扶持政策。引导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地,将科技消费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前沿技术在大众消费领域的应用发展,探索开发一批发展前景好、示范效应强的示范项目和消费场景,推动科技消费试点示范城市的创新发展。

(四)扩大双向开放,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成就更大规模国内市场

一是拓宽优质进口科技消费品的供给。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扩大科技消费品进口,鼓励全球知名科技消费品牌在我国中心城市首发或同步发售新品。对接中欧班列运力资源,畅通跨境电商平台零售渠道,构建全球商品贸易流通体系,进一步增加我国国内市场的优质进口科技消费供给。二是提升本土科技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基于小米、OPPO等本土智能手机品牌在海内外市场的优势地位,丰富和拓展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科技消费品类,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代表全球领先水平的科技品牌。通过提升本土科技品牌国际竞争力,既满足全球科技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又推进我国国际科技消费品创造中心、体验中心和贸易中心建设。三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市场监管环境。适应我国科技消费品市场的国际化趋势,聚焦科技消费领域存在的区别对待中外消费者等各类问题,统筹发挥市场、政府、社会等各方作用,深化科技消费品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国际合作,提高市场监管体系现代化水平,形成更加有序、安全的科技消费品市场。

猜你喜欢
消费品智能手机消费
1—5月,餐饮收入实现17789亿元,保持稳定恢复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2020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
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展开幕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缓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智能手机今年拼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