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平印象记

2022-08-02 10:33黄华
时代报告 2022年6期
关键词:宋玉楚辞教授

■ 黄华

“广平欧巴”“广平伯伯”,在湖南科技大学校园经常有学生这样亲切地称呼该校人文学院中文系吴广平教授。提到他,许多人都赞不绝口,大家都非常喜欢他的课和讲座。这位湖南科技大学“魅力四射,星光逼人”的明星老师,这位学生喜欢、领导喜欢和同事喜欢的“三喜牌教授”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丰硕厚重的科研成果

吴广平是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先唐文学与文化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他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楚辞研究,特别是宋玉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流行音乐研究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辞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湖南省

吴广平讲座剪影 ▲

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宋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辞赋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湘潭市文联兼职副主席,湘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湘潭市全民阅读协会副主席,湖北省宜城市宋玉研究学会名誉会长,湖南省临澧宋玉研究会首席顾问,主要从事文学和音乐的研究。

网站上这样介绍吴广平教授,令人对吴广平教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屈原的求索精神、范仲淹的忧乐情怀、任弼时的“骆驼精神”被奉为岳阳三大精神,而作为岳阳汨罗籍的吴广平教授对屈原、宋玉和《楚辞》的研究,则是对屈原精神做的最好的诠释、对家乡名人做的最好的宣传,对汨罗文化做应尽的贡献。

吴广平撰写出版的楚辞著作 ▲

湖南科技大学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让作为教师的吴广平如鱼得水。39年来,他始终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根据专业需要,不断拓宽教学领域,践行“人才培养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培养出优秀学生是大学教师应尽的职责”这一崇高理念,在海内外众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出版《宋玉研究》《宋玉集》(校注本)、《楚辞全解》《屈原赋通释》等著作20余部,参与编写《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两部教材(均为副主编),《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北京大学学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刊物多次摘要、转载其论文,《东海大学文学院学报》(台湾)、《船山学刊》《古籍整理研究情况简报》以及国学网、中华古籍网、中国文学网、荆楚文化网等众多媒体也发表过有关他著作的书评。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晓明先生选编的《楚辞二十讲》一书中,第十五讲专题介绍了吴广平教授的楚辞研究成果。

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

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吴广平教授一分为二地分析道:教学包含着“如何教”和“教什么”两个方面,而科研对“教什么”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科研与教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还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科研的对象与教学的内容要基本保持一致,或者是直接来源于教学内容;二是科研中应该有“教学研究”这一板块,而不仅仅指专业学术研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教师,做好科学研究是吴广平教授的永恒追求。他始终认为教师自身学术强,教授学生时才能有底气,才能真正做到传道解惑。

吴教授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与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他做学问非常注重考证,用词讲求准确,用语讲求适度,这种考究的细致功夫,同样深深地嵌入了他撰写学术著作的过程中:为了撰写《五十九部宋玉研究著述解题》一文,他收集了国内外出版的宋玉研究著作,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分析,以期达到概述全面、准确的效果。

他的这种严谨治学精神也被“学界大腕”深为认同,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汤漳平先生在《中州学刊》发文认为,吴广平教授校注的《宋玉集》是具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著名辞赋学家、辽东学院中文系教授毕庶春先生称道,《走进宋玉城》一书,在开拓学术领域,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在塑造特色城市诸层面,为人们树立了光辉的楷模;楚辞学者、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教授苏慧霜博士以“奇文解楚骚,妙理注宋赋”为题,高度评价吴广平教授的著作《宋玉研究》《楚辞全解》;湖南科技大学李德辉教授的《看似寻常最奇崛》对吴广平教授的学术精神赞叹有加,“他的眼光,并未仅仅限于楚辞学一隅,搜罗范围遍及考古、金文、石刻、民俗、人类学、神话学诸多领域”;湖南科技大学张晚林教授则直抒胸臆,“然幸有广平先生的《宋玉研究》可读,使得才子之风流亦可依稀飘忽在字里行间,不亦乐乎”;宋德发教授的专著《大学教学名师研究》第八章《吴广平的教学艺术》和鲁涛博士的论文《楚辞普及与宋玉研究的新境界——吴广平楚辞研究述评》(《云梦学刊》2013年第2期)则对其教学和科研进行了专题研究。

吴广平率13位弟子参加学术会议 ▲

吴广平教授的著作都是在“高标准、严要求”下产生的,因而也获得了社会的肯定。他校注的《楚辞释》获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颁发的“2013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注译的《楚辞》(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获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和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的“第五届湖南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奖”;撰写的《楚辞全解》获中共湘潭市委、湘潭市人民政府联合颁发的“湘潭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他不为人知的呕心沥血,长年辛劳。

潜心钻研的科研探索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先唐文学与文化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吴广平教授不只是在自己的研究方向硕果累累,他在学科教育方面也倾注大量心血,尤其主编了《文学教育新视野》一书,从操作层面彰显出“在语言文学实践中提升语言文学素养,在语言文学运用实践中提升教育素养”的教师教育特性,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吴广平教授对自己上课要求精益求精。他讲解的作品,如《离骚》《归园田居》等,首先他要背诵下来,达到倒背如流、至少滚瓜烂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一个字一个字地细读课文,字词的训释,都要烂熟于胸,翻译更要反复推敲。能够找到的相关论著尽可能找来做参考,取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后再上讲台。他认为,讲课和写论著的区别在于:写论著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哪怕这些观点并不是最好的;上课则是要讲最好的观点,哪怕这些观点并不是自己的发现。要多讲“好的”东西,就需要老师尽可能博览群书,见多识广,能够通过比较,发现哪些才是最好的,这其实也是一种学术研究。当掌握了大量的素材之后,他还精心组织、设计这些素材。吴广平教授将每堂课当作一部短篇小说或者一部微型电影,精心设计其情节。在他看来,大学课堂的每一节课,就如同写一个科研课题,需经过设计,开篇、发展、论证和总结,每一步都需要反复揣摩,论点充足、论证充分,令人折服,让人喜爱。

在长沙市一中讲座后合影 ▲

德高为师的科研品德

吴广平教授不仅学术水平高,思想有境界,而且人格魅力强。虽然他有多个头衔,但他坦言更喜欢学生称呼他为老师。他时时刻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

吴广平教授工作繁忙,但摆在首位的却始终是学生。出于对学生的关心,他教了39年书,当了32年班主任,通过走访学生宿舍、谈心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心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吴教授把班主任工作概括为三部曲:第一步是跑到档案室借来他们的档案,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成长经历、性格特征、特长爱好;然后一一做好记录,这样在新生入学之前,就对他们有了基本的了解,迎新时,他到寝室挨个儿看望他们,就能叫出班上大多数同学的名字;最关键的是第三步,他让每一个学生交一张电子照片,以便记住每一个学生,在日记中随时记上他们成长的点滴,做到对每个学生的信息都很熟悉,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故事,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哪怕过去10年20年,也不会忘记。

2018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马艳,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学语文学科教学的研究生,来校复试时,吴广平教授得知她是山西农村的孩子,兄弟姊妹多,经济困难。不久,吴教授在她的朋友圈看到她为赚取学费,在面包厂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每天劳动近20小时,已经坚持了近3个月的信息,于是将这则信息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进行了转发,湘潭在线新闻网从吴广平教授的微信朋友圈上发现了这则消息,马上在权威新闻网站上播出,立刻引起了海内外朋友的广泛关心,短短一小时数以千计的人点赞留言、支招帮助,在上海工作的校友李林、胡昊第一时间每人资助1000元,接着大家纷纷献出爱心,人们感动于马艳的刻苦求学精神之余,更多的是为吴广平教授的仁义大爱之心而赞叹。

吴广平教授关爱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学生们对于他这种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常常感慨,没有长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对学生无私的关怀和热爱,是很难在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里表现出如此情怀的。也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真正体现了吴广平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优秀品质和职业素养。

吴广平教授积极为文学社团主办的刊物撰写卷首语,和学生探讨文学的意义,文学在精神生活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开展文学活动等。久而久之,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文学创作为媒介和平台,培养一批批有志于提升写作能力的学生。吴广平教授利用他丰富的人脉关系,和40多位本土作家保持紧密的联系,他们出版的作品吴广平教授会在第一时间得到,然后指导学生来写评论。与此同时,他在学生和报刊之间牵线,将他们的评论文章推荐发表。吴广平教授发现和引导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帮助他们实现了文学梦。

吴广平教授经常带弟子外岀参加高端学术研讨会,近距离接触学术大家,聆听前辈教诲,这是他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之一。2017年5月28日,吴教授率他的研究生参加“中国汨罗·2017年屈原文化高峰论坛”,吴广平教授应邀在大会作了发言,他本人被聘为汨罗屈子文化园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他的著作被列入《屈原文化研究丛书》并由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资助出版。大会会务组专门为吴教授的三位研究生编辑印刷了一部装帧精美的论文集《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屈学论文集》,为吴广平教授的研究生们提供了极好的学习交流机会,这是对吴广平教授为屈原文化做出卓著贡献的肯定与回报。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成果丰硕,吴广平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首届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获奖教师”“2009年湖南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湘潭市第三届‘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湘潭市第七批优秀专家”,湘潭师范学院“首届十佳授课教师”,湖南科技大学“首届师德标兵”,第一、二届和第六届“十佳魅力教师”,“第三届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彰显了吴广平教授不仅是一位执着敬业的科研工作者典范,更是一位名副其实明德惟馨的师德标兵。

厚德载物的科研奉献

作为教师,吴广平教授认为应该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这样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优秀。一年完成600多个课时,指导三个方向的数十名研究生,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教学和科研几乎成了吴广平教授的全部内容。

学生收获成绩的同时,常常感慨得益于吴广平教授认真备好每一章节,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耐心指导学生每一次论文。他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他的言行举止真正体现了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在课堂上,吴广平教授告诫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大爱、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脚下有华彩。吴广平教授秉持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吴广平教授看来,真正做到爱为教育之本,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他提出,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教师应怀有博爱之心,他深知教育是爱的事业;他认为,思想道德的高度和境界决定人生的高度和境界,也决定着教学的高度和境界,他始终践行“用心用爱做好教育事业”这条真理。

吴广平教授在39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从未停止求索和奉献的脚步,时刻保持着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执着和严谨,深入教学一线,勤奋探索,积极创新,用一个党员的实际行动,不断地感染和教育着身边的人,树立起一面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旗帜。

不遗余力的科研推广

吴广平教授的教学不限于三尺讲台,他把他的思想、他的理念、他的成果向社会讲坛纵深普及和推广。吴广平教授曾应邀到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吉首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学院等众多高校,长沙市一中、广州市二中等众多中学,湘潭市委、汨罗市委等众多机关,广州图书馆、衡阳电视台、莲城读书会等众多文化单位,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湘潭供电分公司等众多企业进行讲学、作报告,讲座内容包括《〈易经〉的智慧》《走近老子与〈老子〉》《走近庄子与〈庄子〉》《走近宋玉及其辞赋》《屈原的道德追求与人格魅力》《辞祖与辞圣》《走近陶渊明及其田园诗》等,引领我们走向智慧和经典。

吴广平教授学识渊博,讲课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激情澎湃。他那丰富的面部表情、大幅度的肢体动作、诙谐幽默的语言、独具特色的汨罗普通话、大量运用当下年轻人都熟悉的网络热词等,让高大上的哲学思想变得通俗易懂,让抽象的概念变成富有生命力和灵动感的人与物而妙趣横生。他高潮跌宕、精彩纷呈的脱稿讲座,时而逗得听众开怀畅笑,时而引发听众凝神沉思,时而博得听众拼命鼓掌。在这不断迭起的笑声、凝思和掌声中,在领略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文学奥妙和享受一场场学术与艺术盛宴的同时,听众跟随他的声音,一起好奇、紧张、开怀大笑。一饱耳福的听众收获的不仅仅是他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讲课魅力,还有一生难忘的师者风范。

在39载科研教学工作中,吴广平教授始终保持着年轻、健康、乐观的心态,他的辛勤和汗水都凝聚于科学研究、高校教育的真知灼见之中,凝聚于辛勤耕耘终得桃李满园的成就之中。他希望,在这个充满浮躁功利的时代,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培养出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国家发展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因为科研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奉献。

猜你喜欢
宋玉楚辞教授
人见人爱的“子”
这是个什么字
爱过的人会殊途同归
开心格格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
说“看”不用“看”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以《诗》释《骚》
诗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