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希
但是,当孩子们逐渐迈向青春期的门槛,一切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一般女孩在10 岁前后、男孩在12 岁前后,就会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的亲子关系往往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长的父母,会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强、一直停留在原地的父母,更容易与孩子发生严重的冲突。大量孩子离家出走、自杀的悲剧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个年龄段前后。
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强制、严厉、简单粗暴的家长作风式教育,只能让孩子的心离家长越来越远。或者说,不能与孩子的现有心理特征相匹配。
家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亲密、最可依恋的对象,而孩子却不愿回家或故意拖延回家时间,请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先不要想孩子怎么不听话,先静下心来,从自身找找原因,这与家长长期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关。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自我意识感和自尊心都增强了,他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被肯定,他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需要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的家庭环境来包容他。
如果家庭不能给他提供温暖、平和的成长环境,父母依然采用过于严厉、简单说教的方式,那么,等于在激发孩子的逆反意识,是把孩子逼向家长期望的反面,导致过激行为的产生。
所以,在孩子长大之前,所有父母都有必要了解一下,不远的将来,你将面对一个怎样的孩子,又该如何应对。
青春期孩子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大部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形式。他们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错误也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
2016―2017年实施的湖南省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项目,按全面更新和快速更新模式[1]进行,实现了全省范围1∶10 000数据的统一,现势性大幅提高,重要要素现势性普遍达到2016年,其成果已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与治理、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父母注意让孩子独立,充分挖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养成处理自己生活琐事的习惯,事事代劳,反而会与他自我意识的觉醒不断增强相矛盾。
其次从权威的影响向客观的分析引导过渡,因为社会的迅猛发展,父母常常一开口就显得很外行,权威性渐渐丢失。要避免指令式的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难、问题、挫折之后,只是需要来自父母的客观分析和引导,而且,这种分析和引导还应该是平等的。
再次,要耐心持久地与孩子一起做他喜欢做的事,接近孩子,发现优点,给予鼓励,并学会示弱,为孩子创造超越家长的机会,凡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都要夸赞,进一步引导孩子学习,注意万不可只重视学习。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对事物的自我辨知能力,做父母的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仍像以往一样,让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路线走,自然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有意跟家长对着干。要与孩子融洽相处,父母就得正确认识孩子,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孩子小时候对事物的认知性不强,这就需要父母的提醒与帮助。孩子渐渐长大,父母习惯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忽略了孩子成长,依然对孩子指手画脚,当然会让孩子厌烦。
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如此一来,便会在孩子心中形成这样一个观念——父母的爱是应该的。因此,要向孩子索取爱,让孩子学会感恩。
一般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比如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适当地提更多要求,聪明的妈妈不妨撒撒娇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让孩子认识到家长的不容易。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敏感,所以父母不要开口就是下命令,“你应该……”“你不能……”如此一来,在孩子心里,你只是一个领导,而不是家人。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当成大人,渴望受到尊重。
偷听孩子打电话、偷看孩子日记,或者是上网看孩子的留言等美其名曰是为了解孩子的行为,千万不要有。事实上,这是破坏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的首要杀手。可以和孩子签一份“保密合同”,写下哪些事情是父母可以知道的,哪些事情属于孩子的秘密,然后双方违规会怎么样。
对于同一错误,千万不能老调重弹,这会引起孩子的厌烦情绪。在批评中要切中要害,也要避免过多“廉价”的表扬,使孩子对表扬失去敏感性,从而让表扬失去激励作用。
接下来,请多寻找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欣赏孩子、表扬孩子。让孩子进行新的积极的自我定位,建立孩子的自信系统。通过这种积极的方式去影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关注,孩子才能重新回到家长的身边。心近了,沟通渠道畅通了,才有谈教育的资格。
要想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关键的是,家长的观念一定要改变。这好比我们对待朋友,你对他和气,他一定没理由对你不和气,你对他尊重,他没理由不尊重你。
亲子间关系也一样,请从高低式的教育模式转换为平等式的教育模式,这样会比现在更好,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会有所改善。
总之,在青春期孩子寻求自主性的过程中,冲突和权利斗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大多数孩子和父母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在维持彼此间积极情感的同时,重新调整双方的关系,使之变得更为平等。
而那些特别叛逆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原地踏步、不肯成长的父母。所以,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觉察和成长都至关重要。
这个世界上父母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每个人都是未经培训直接上岗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面对孩子会束手无措,为了孩子,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家庭教育的关键在家长,家长的方法和态度直接决定了能否和孩子融洽相处,能否使孩子顺利、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人生中的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