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莉 广州市黄埔区玉泉学校 刘道梁 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中提到:“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描述历史,解释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才能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历史学是“有中生有”的学问,历史教学就要传承历史学的优良品质,使历史知识与概念在史料(或材料)探究的基础上产生。本文以区内教师的一堂示范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以下称课例)为例展开探讨。
要对历史作出合理的解释,应秉持求真的态度,通过可信的史料,探寻历史的本真,在无限接近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史观、原理来对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影响或者意义进行理性且系统的叙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史料实证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历史史料浩如烟海,再丰富的史料,不加精选的话,必然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应顾不暇,进而失去探索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对史料进行筛选。
课例中,授课教师给本课确定的中心主题是“内忧外患的盛世”。为突破“盛世”这一主题,教师精选了《清明上河图》作为贯穿全课的主体史料。学生仔细观察《清明上河图》,从画卷中随处可见的酒肆得知酿酒的粮食非常充裕,体现出宋朝农业得到了发展。紧接着,学生从城郊农村的画面中找到了正在耕作的农民,此时教师补充了《宋史·食货志》中的材料“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稻”。材料简洁不繁琐,难度较低,同时也对画面中不充分的信息进行了有效补充,引出农业发展的其中一个表现“占城稻的引入”。酒肆的繁盛除了体现农业的发展以外,还反映出宋朝哪些经济领域的繁荣呢?手工业以及商业。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触碰”历史,教师现场还展示了自己带来的宋代瓷器,使学生不仅感受到宋朝瓷器的精美,更是深刻体会到宋朝制瓷业的发展;在讲述宋朝海外贸易发展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展示了《宋代海外贸易图》,从空间变化的角度让学生熟知宋朝商船所及之处,并且补充“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点出宋朝政府在海外贸易方面的态度、实际措施与成效……通过史料研读,教师一步一步领着学生找到了宋朝经济繁盛的方方面面:商业贸易的时空限制被打破,造船业的发展,制瓷业的兴盛……如此,主题中“盛世”的知识点得以突破。
有人说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场所”。“对话”是师生在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谈话、倾听而开展的双向沟通以及学习的过程。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其开展合作对话,是历史课堂中知识生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讲授“经济重心南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出示了宋朝经济分布示意图,并开始了“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从宋朝经济分布示意图发现了宋朝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生:农产品主要产区、手工业发达地区都集中在南方地区。
师:是的,从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见南方地区的经济明显超过北方,经济重心经过几个朝代的变迁,最终在南宋完成了南移。
教师继续追问:你们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会出现经济重心南移吗?
生:从唐末开始的战乱导致了北人南迁,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
师:仅此而已吗?会否还有其他的因素加持?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出示材料:
材料一: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南方湖泊增多。
材料三: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比例西汉 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 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 1122476062.9%662429637.1%
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之后,得出经济重心南移的几个原因:1)北方战火频繁,南方安定。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劳动力。
在这样的课堂中,知识不再是由学生简单复述教科书中已有的叙述或者评价而获得,而是以史料为支撑,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为基础,以师生的合作对话为途径产生。
在原有的教材知识框架中,《宋代的经济发展》一课主要是从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三大方面对两宋时期的经济进行阐述,通过罗列两宋时期经济的方方面面呈现宋朝经济的发展特点。授课教师在设计此课时显然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上文提到,教师利用了《清明上河图》作为主体史料,呈现出了一个“盛世”下的宋朝,如不继续深挖,教师在课堂中生成的知识体系与教材并无二样。但是教师在分析教材与史料的时候,看到了“盛世”下潜藏的种种危机。
依然围绕《清明上河图》,教师领着学生对画卷中的种种繁盛场景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在画卷最中心最重要的部分,汴河上过往船只络绎不绝,一艘大船即将从虹桥底下穿过,但任凭船夫如何努力,船只都似乎要与桥相撞了;桥上熙熙攘攘的小商小贩占道经营,骑在马上的武官与坐在轿子上的文官因争道而吵得面红耳赤;汴京的酒肆林立,御林军坐其中紧紧看护着自己的酒,生怕被山野盗贼给抢走;城门外唯一的几个看守要么一副颓像要么呼呼大睡……种种画面,让人产生的不是生在“盛世”的愉悦,更多的是“隐忧”。学生重新解读了这“盛世”之后,调整了自身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更是调整了对教材中宋朝经济发展的片面看法,归纳出盛世之下的内忧外患:贫富分化严重、重文轻武、市政管理混乱、军备松弛、行政效率低下、军事危机(辽、西夏的威胁)——原来,千年画界神品《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简单描绘北宋社会风情的风俗画,而且还是一幅饱含忧患意识的盛世危言图。有了这一番重新解读,教师便可顺势向学生抛出“生活在盛世下的我们,能从宋朝的历史中获得什么启示?”这样耐人寻味的思考。
由此可见,新课程历史知识的产生来自于师生共同的历史解释,教材仅仅是一种教学情景。教师可尝试对教材进行重新建构或者补充新情景,如此这般,在课程的生成过程中,学生的解释素养也会悄然地提升。当学生学会了解释历史,便也逐渐地学会解释现实的世界,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这便是历史教育的意义。
[1][2]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5页。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54—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