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焊花木兰”易冉,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2022-08-01 08:33闻之
伴侣 2022年7期
关键词:电焊技师班组

文/闻之

苦练技艺,一举成为电焊“金星”

铁路运输是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对于铁路货运和中欧班列,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人们往往只关心一节节车厢里装了什么货物、运到哪儿去,却不会注意到货车本身。其实,货车的性能与铁路运输的质量息息相关,我国在重载、快捷货车研制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些铁路货车可谓是“大国重器”,保障着国内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的安全。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大国工匠易冉,就是一名从18 岁开始便跟铁路货车打交道的女焊工。

易冉,1982 年出生于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15 岁时,初中毕业的易冉进入技校学习电焊。当时的易冉根本不知道电焊是干什么的,也没想到自己今后会成为电焊领域的顶尖好手。

2000 年8 月,技校毕业的易冉来到株洲车辆厂的底架转胎班从事电焊工作。最初的体会就是脏、累、热、烫,手臂和脖子经常酸痛难忍。易冉所在的底架转胎班是车间里劳动强度最大、焊接量最大、工作条件最艰苦的班组,每人每天的焊接量是125米。时值盛夏,班组里的男同事都累得快要散架,瘦弱的易冉穿着宽松的工作服,每天汗水都要把工作服浸湿好几遍。

但困难没有吓倒这个倔强的女孩,在意识到自己效率很低,和优秀的同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之后,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成为一名技术高超的焊接技师。于是她开始没日没夜地学习,放弃所有的休息时间进行练习。其他电焊工从到车间实习岗最后到顶岗,需要3 个月的时间,而易冉只用了半个月。通过半年的付出和努力,易冉成为了车间里的业务能手,后来被选派到电焊骨干集训队。在集训队里,易冉跟着湖南省技能大师杨卫东苦练技艺,她每天都是最早一个来,最晚一个走。在集训队的一年,易冉在焊接技能应用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参加工作的前3年,电焊技艺稳步提高的易冉连续将工厂的年度比赛冠军收入囊中,一举成为电焊“金星”,实现了5年前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立下的志向——成为了中国南车最年轻的电焊技师。紧接着,她又获得株洲市技能大师、湖南省技术能手等称号……26岁时,她成功升级为湖南省最年轻的高级电焊技师。之后又拿下国际焊接技师证书,成为所在领域里的权威。短短8年,易冉完成了从普通青工到高级技师的转变。易冉说:“电焊工的确比较辛苦,女性也都爱美,我也不例外。不过,我还是很热爱电焊这个职业,我觉得自己在技能方面有天赋,更适合电焊工作。”

通过付出和努力,成就卓越人生

焊接是组装的一个步骤,组装又是整条流水线的一环。因此,易冉的工作可以说再平凡不过。然而,再小的螺丝钉,做到极致也会迸发千钧之力;再平凡的工作,坚持用心也会成就不凡。对焊接这样的工种而言,一天125 米的焊接量是什么概念?20公斤一盘的焊丝每天要消耗一盘半!这样的工作不仅繁重,而且枯燥,哪怕换做一个小伙子也绝不会轻松完成,更何况是个柔弱的女孩。

“我曾担心这么秀气的女孩会难以忍受电焊工作的辛苦,没想到她悟性这么高、这么能吃苦。”当年易冉所在班组的班长欧清莲,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易冉在车间吃苦耐劳、挥汗如雨的情形。

在中国南车试制新产品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常常需要技师们通宵达旦地去解决,年轻的易冉从不退缩。2012年,澳大利亚PN煤车的试制任务难倒了众多技师。车间同事想到了易冉,一个电话把在家里休假的她请到生产现场。当时,所有在场的技师都举棋不定、不敢动手。仔细地询问了情况后,易冉果断地将电流调整为140A、电弧电压调整为19V,用小月芽形的摆动手法开始焊接。连续作战几天后,焊接成果双面成型均匀,完全符合外方监理对质量的要求。

易冉深知,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师父欧清莲的谆谆教诲。当她遇到焊接难题时,师傅会手把手指导她如何摆动手,防止焊处鼓包;当她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师傅会鼓励她:“老师傅都没有你焊接的好。”从师父欧清莲那里,易冉学到的不仅仅是手艺、技术,还有对“心枪合一”工匠精神的追求和执着。易冉常说:“一人强不算强,大家强才是真的强。”为此,她在注重自身技能提升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帮助身边的同事提高技能。

“记得有一年我考高级技师,一个比我大10 多岁的徒弟考初级技师,为了备考,我们经常一起通宵练习实操,坚持了1 个月,最后都顺利通过了考试,这种感觉特别好。”易冉说,她并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工作10 多年,每到一个班组,她都会将操作技能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徒弟朱丽群说:“易师傅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将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下了班,她还在班组陪我们练习焊接技术。”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取得诸多成就以后,不少人都会选择功成身退,到办公室做管理人员。但易冉不仅坚守在电焊工的岗位上,还担任组装车间女子焊工班班长,培养了一个又一个高级电焊技师。

易冉当然知道,坐在空调房内办公比蹲在火炉般的车间内舒适,但她选择了坚守和传承,这样的选择所展现的正是80后的担当。

从18 岁到40 岁,是一个女性最美的年华。然而易冉这个皮肤白皙、貌美如花的女子将自己的22 年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焊枪,终日在焊花飞舞的车间里挥汗如雨。到现在,易冉已经干了22 年电焊工作,成长为高级电焊技师、中国中车资“高铁工匠”、全国首届“十佳最美职工”、全国劳动模范等,还被德国媒体亲切地称为“中国电焊花木兰”。她的事迹被收入由国资委、中车工会编著的《一线英雄传》《高铁脊梁》两本书中。

22年来,易冉不断攻坚创新,在同事眼里,没有她解决不了的难题。2007年,当时世界上最大轴重的澳大利亚FMG 敞车开始试制。作为车间新产品电焊班长,易冉带领团队负责核心零部件中梁的焊接攻关。面对客户苛刻的要求,易冉与同事通宵钻研,从焊接设备、参数、工装胎膜、操作手法等多角度反复试验,一星期后终于成功。外方监造竖起了大拇指,将她所焊的焊缝标记出来,作为“示范焊缝”进行展示。类似的攻关对不服输的易冉来说,不胜枚举。

在试制C80BH 新型重载高速不锈钢敞车时,面对世界上第一次在流水线生产中使用仰角焊工艺的课题,她摸索出的“小摆快频仰角焊法”,入选为中国中车绝招绝技。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敢打敢拼的易冉又开始了新的超越。她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承担起了培训焊接机器人的任务,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与机器人焊接结合在一起,扬长避短,运用数字化新技术让我国的铁路货车在国际上有更强的竞争力。入职22 年来,从易冉手中交出的铁路新型货车超过8 万辆,目前都奔驰在国际国内的物流大通道上。

易冉说:“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工作以来,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不断超越自我。”自参加工作以来,易冉始终随身携带笔记本,将每次产品开发特殊案例、比赛得失、工作总结等都记录下来。近几年,易冉独创的《“小摆快频”操作法》《小口径管全位置对接“单道焊双面成型”技巧》《克服焊接盲区设置“过焊孔”操作技巧》等,分别成为绝招绝技,并被行业广泛推广。

用心方能成功,独具匠心才能成就精彩人生。在参加工作的22 年中,易冉在工作中一直讲“心”,凭着对平凡工作严谨专注,凭着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凭着对从事职业热情忠诚,虽然铁路货车的车型、焊接技术多次换代,但易冉始终脚踏实地丈量前行的道路,用“匠心”演绎公司“第一车”试制人的出彩人生。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新时代铁路新征程上,愿更多年轻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才能像易冉一样,用焊枪绘就高铁发展的美丽画卷,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猜你喜欢
电焊技师班组
技师学院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空中杂技师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电焊王
每一步路都有意义
夯实班组文化
浅谈企业如何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建设
开封技师学院:主持召开河南首届技工院校职业素养教材建设研讨会
特别的电焊面具
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