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章
莎士比亚这位语言大师妙笔生花,言近旨远,善于运用简单而普通的词语表达深远的意思,有时使文字难于理解和翻译。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哈姆雷特》中“to be,or not to be”这个脍炙人口的表达。《英语世界》杂志在2020年第8 期中转载了我探讨此句译法的文章《“to be,or not to be”到底怎么译》,我经深入理解和详细分析,将其译为“偷生,还是抗争”。现在我再将《哈姆雷特》中的一些词语进行分析理解并做出翻译,与读者共享,不当之处,请指正。
Ghost (Beneath)Swear by his sword.
Hamlet Well said,old mole! Canst work i’th’earth so fast?
A worthy pioner! Once more remove,good friends.
Horatio O day and night,but this is wondrous strange!
day and night,如果按词典的释义译为“日日夜夜”或“夜以继日”,那么根本前言不搭后语,所以朱生豪先生干脆将其省略,只译出“嗳哟,真是不可思议的怪事!”;卞之琳先生则仿效《刘伯温碑记》中“天有眼,地有眼,人人都有一双眼”的前两句,译为“天有眼,地有灵”,意思是说天公有眼,明察秋毫,地有神奇的力量,威力无边,但似乎与day and night的意思无关。
记得英国一位语言学家说过,英语词语的确切含义由上下文来确定。那么,我们只能从上下文语境的思维逻辑来判断。前面的剧情是:霍雷肖和另外两位守夜人,目睹了已故国王夜半戎装显灵,便邀哈姆雷特在夜间和已故国王的鬼魂相见密谈,但天亮时雄鸡一鸣,鬼魂消失,接着又听见哈姆雷特与其父鬼魂谈话,自己却既看不到鬼魂的影子,又听不见鬼魂的声音,鬼魂在白天和黑夜竟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令霍雷肖十分诧异,遂发此感慨。
我的译文是:
鬼魂 (在下)对着这把剑发誓!
哈姆雷特 说得好,遁地老人!您竟能在地下穿行得这么快?
好一个开路先锋!好朋友们,再换一次地方。
霍雷肖 啊,(鬼魂)昼隐夜现,这事奇怪得使人不可思议!
Ophelia O,what a noble mind is here o’erthrown!
The courtier’s,soldier’s,scholar’s,eye,tongue,sword,
Th’expectancy and rose of the fair state,
The glass of fashion and the mould of form,
Th’observed of all observers,quite,quite down.
如果把这里的rose 译为“玫瑰”或“花朵”,显然与哈姆雷特的其他高尚品质不相配。译文逻辑不通,肯定是对原文理解有误。难道rose 还有深层意思?我联想到,在第五幕第五场,奥菲利亚最后一次出场时,虽已神经错乱,但仍能准确说出几种花的花语,并且还给在场的每个人不同的花,而各自的花语都与赠送对象的特质相吻合。于是我相信,rose 的花语就是奥菲利亚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古希腊神话中,rose 是美与爱的化身,翻译时用其花语来替代“玫瑰”,可能让对花语知之不多的某些中国受众更能清晰地了解作者的原意。
基于这种考虑,我译为:
奥菲利亚 啊,一个才智如此高尚的人被毁灭了!
廷臣的慧眼,军人的利剑,学者的巧舌,
礼仪之邦的希望之星和美与爱的化身,
名流志士的明镜,行为举止的楷模,
所有崇拜者心目中的偶像,全然陨落了!
Ophelia O,woe is me
T’have seen what I have seen,see what I see!
这是例二台词所在段落的结尾。这段台词典型地体现了英语写作的段落思维模式:首先提出“一个才智如此高尚的人被毁灭了”的观点,然后悉数列出哈姆雷特以前的高尚之处和奇特才能,及被毁灭后的癫狂。这里所引用的就是此段笼统概括的结尾。之所以说笼统概括,是因为使用了两个关系代词what,前者是概括“以前看到的状况”,后者是概括“现在看得到的状况”。至于什么状况,前面已言明,这里只是虚晃一笔算作结尾。
卞先生将虚就虚,笼统地译为“看到了昨日,偏偏又看到了今朝”,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可能还会产生误解;朱先生则化虚为实,译作“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把前一个what 译为“繁华”,后一个what 译为“泥土”,使人感到言不及义。中国人的写作思维模式一般是平铺直叙,将结论放在最后,以免头重脚轻。为了让中文受众清楚明了,我觉得还是化虚为实的好,给两个what 各自充实上点睛的一笔。
于是,我译为:
奥菲利亚 以前曾看到过的绝世英才,现在看到的却是癫狂痴人,
啊,我悲痛欲绝!
Ophelia You are as good as a chorus,my lord.
Hamlet I could interpret between you and your love,if I could see the puppets dallying.
Ophelia You are keen,my lord,you are keen.
Hamlet It would cost you a groaning to take of mine edge.
Ophelia Still better,and worse.
“Still better,and worse.”,朱先生译为“说好就好,说糟就糟。”,可能指哈姆雷特的精神状况;卞先生译为“更妙了,更糟了。”,但不知“妙”与“糟”指的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短语还得通过上下文的剧情脉络来判定其确切意思。这段对话有点儿像是情人间的打情骂俏。哈姆雷特介绍了剧情,奥菲利亚取笑说他可以当解说员了,哈姆雷特便拿她个人打趣,奥菲利亚于是怪他嘴不饶人,哈姆雷特进而以露骨的性爱措辞挑逗她,奥菲利亚似是浸沉在以前热恋时的旧情之中,并没有恼怒,反而半夸半嗔地说“Still better,and worse.”,夸的是哈姆雷特反应聪敏,更精明了,嗔的是他反讥犀利,更坏了。这里的“坏”,是调皮的意思,如同影视剧中女方怪怨男方时说的“你真坏”一样。
基于这一理解,我译为:
奥菲利亚 您可以当解说员了,殿下。
哈姆雷特 如果我看到木偶扮演你和你的情人调情,我也可以进行解说。
奥菲利亚 您嘴巴太毒,殿下,您嘴巴太毒。
哈姆雷特 要想把我的毒火发泄出来,你非得费力哼哼上一阵子不可。
奥菲利亚 越发精明过人,坏得出圈儿。
Hamlet “As by lot,God wot,
...
It came to pass,as most like it was.”
哈姆雷特念的这首小诗,用的都是简单、普通的词语,内容暗指奥菲利亚。朱先生译为“上天不佑,劫数临头。偏偏凑巧,谁也难保。”;卞先生译为“天知道,命不好,一朝出了事,糟糕。”好像都是签语,并且还都是下下签,很可能是受奥菲利亚悲惨结局的影响。
但我却认为,如此诅咒般的判词绝不可能出自哈姆雷特之口。虽然自他发誓为父亲报仇后,为掩饰自己,开始装疯,为了避免殃及奥菲利亚,放弃了和她的爱情,但他心里仍然深深爱着她。在这之前,哈姆雷特曾用双关语conception 提醒奥菲利亚的父亲他的女儿已经怀孕,之后又劝诫奥菲利亚“你为什么要生养出一群罪人来呢”,“进修道院吧”。因为如果他出事,她在修道院里不仅可以受到宗教的佑护,还可以避免因未婚先育而受到世俗的歧视。他心有苦衷,不能言明,看似满口荒唐言,其实用心良苦。
因此,我对这首诗的理解是:as by lot 是“如同抽签占卜”,God wot 是“上帝知道”,It came to pass 是“签语实现了”,也就是“算命算得准”的意思,as most like it was 是“大多如此”。我认为,哈姆雷特是利用这首小诗点化奥菲利亚的父亲去求神灵保佑其女儿。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译为:
哈姆雷特 “ 问卜吉凶,祈求神明。
……
神机妙算,大多灵验。”
Hamlet The body is with the king,but the king is not with the body.
The king is a thing—
Guildenstern A thing,my lord!
Hamlet Of nothing,Bring me to him.Hide fox,and all after.
如果将a thing 按字面译为“一件东西”,不仅指向性不明,也容易造成误解,因为汉语中骂人,习惯说其“不是个东西”,也就是说他不是好人。如果将The king is a thing 译为“国王是一件东西”,在汉语受众中岂不理解为国王是坏人,这不符合作者的原意。a thing of nothing 按字面意思译为“空无所有的东西”,也体现不出哈姆雷特对杀父仇人的鄙视和憎恨。
其实,这句话是滑稽模仿《圣经》中的Man is like a thing of naught(有的版本则为Man is like a breathing),《圣经》中文版译作“人好像一口气”。这口气是清气,而在哈姆雷特眼里,那个为人所不齿的国王只不过是人的下体排出的一股浊气,也就是“屁”。《现代汉语词典》对“屁”的释义之一是“比喻没用的或不足道的事物”,这也正是a thing of nothing 的含义,所以译为“屁”恰如其分。在后面的第三场中,哈姆雷特也当着他叔叔的面说过类似的话:Nothing but to show you how a king may go the progress through the guts of a beggar(没有什么意思,只是告诉您,一个国王如何可能在乞丐的肚子里穿肠而过),言外之意是国王会变成乞丐的“屎”和“屁”。
因此,我的译文是:
哈姆雷特 尸体与国王同在,但国王不与他的身体同在。国王就是
一股臭气——
吉尔登斯滕 一股臭气,殿下?
哈姆雷特 一个屁。带我去见他。狐狸藏起来,所有人追上去。
从上面的译例可以看出,有时候,最普通常见的词语,若按着词典上的释义翻译,则译文于理不通。所以除了深刻理解词义外,还要深入分析上下文的语境或全文其他地方的有关提示,领悟出合乎逻辑、符合情理的深层真实含义,并将其艺术性地传达给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