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翠翠,刘 丹,郑 香,陈雄辉,朱 婧
(1.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6;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6;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江苏 苏州 215006)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致残和死亡的常见原因。急性脑梗死(ACI)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所有脑卒中病例的80%[1]。尽管在ACI的急诊管理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仍然处于前三位[2]。我们对ACI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更好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在ACI的病理过程中,炎症反应始终伴随其中。白细胞作为一种常见的炎症指标在临床上常规使用。在ACI的研究[3]中发现,白细胞水平与ACI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常见的两种亚型,是ACI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介质。中性粒细胞是ACI后血液中最早作出反应的细胞之一,它会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脑水肿和脑损伤。在ACI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加与卒中、心肌梗死和血管死亡风险的增加独立相关[4]。ACI后的机体的免疫抑制可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减少,有利于ACI后炎症反应的发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反映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状态,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5~6]表明,NLR可作为一种廉价的检测手段和易于使用的指标,以评估炎症反应情况。本研究通过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在ACI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ACI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与ACI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0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ACI患者60 例(ACI组),其中男45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55.9±12.5)岁。同时纳入健康体检者30 名(对照组),其中男21 名,女9 名,平均年龄(53.3±11.5)岁。所有ACI患者入院48 h内使用头颅CT或MRI进行诊断。排除标准:(1)近3 个月有感染病史;(2)既往有免疫系统疾病病史;(3)既往有血液病病史。
1.2 研究方法 急诊采集发病24 h内ACI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肘静脉血2 mL,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测采集样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计算NLR。统计ACI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NIHSS评分。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进一步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对ACI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在ACI患者及对照组间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血清中性粒细胞、NLR在ACI患者中水平上升(P<0.05或P<0.01),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淋巴细胞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在ACI患者及对照组间水平比较(±s)
表1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在ACI患者及对照组间水平比较(±s)
指标 ACI组(n=60) 对照组(n=30) t P中性粒细胞(×109/L) 8.11±1.63 6.10±1.30 16.209 <0.05淋巴细胞(×109/L) 2.35±0.70 2.21±0.67 2.287 >0.05 NLR 3.91±1.50 2.84±0.98 4.627 <0.01
2.2 血液中性粒细胞、NLR对ACI的诊断价值 建立ROC曲线,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P<0.01),对ACI的诊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NLR其AUC为0.712(P<0.01),对ACI的诊断亦具有预测价值。(图1,表2)
图1 ROC曲线图
表2 ROC曲线分析
2.3 血液中性粒细胞、NLR与ACI严重程度NIHSS评分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与NIHSS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705,P<0.01,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NLR与NIHSS相关系数为0.026,P>0.05,无相关性。(图2,图3)
图2 中性粒细胞与NIHSS的相关性
图3 NLR与NIHSS的相关性
ACI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症,由于其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所以关于ACI的诊断、治疗、评估等方面一直在不断研究中。研究[7]表明,炎症反应是参与ACI重要的病理过程。ACI发生后的炎症反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与患者的预后、高医疗成本和住院时间密切相关[8]。ACI发生后,脑梗死诱导的免疫抑制是导致炎症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产生的免疫抑制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迅速减少,单核细胞的功能失活,导致脑梗死患者的易感染性增加[9]。
白细胞作为一种常见的炎症指标,在脑梗死区域白细胞的聚集加重了神经细胞的损伤。急性脑缺血诱导多种分子和细胞促炎机制的发展,包括神经组织和血管系统。许多研究[10]证实了白细胞浸润缺血区与炎症的严重程度、脑梗死面积的大小与神经系统损伤的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缺血脑组织释放强促炎趋化因子,激活白细胞,增强它们向炎症部位的跨内皮细胞迁移[11]。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白细胞中两种重要的细胞亚型。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可引起局部炎症损伤,是最早浸润局部的炎症细胞之一。ACI发生后数小时内,中性粒细胞即可进入缺血区,渗入损伤的神经细胞,产生大量自由基,并进一步加重和促进脑损伤,导致神经细胞的凋亡[12],有助于梗死面积的扩大[13]。进一步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神经细胞的凋亡、梗死灶的增大以及患者免疫功能的降低,成为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14]。本次研究发现,ACI患者较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对ACI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在ACI病情严重程度的分析中,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患者的病情程度NIHSS评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用于对ACI病情的评估。
在既往研究中,中性粒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在脑缺血的神经病理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10]主要围绕三个方面:(1)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存在于缺血组织中,伴随神经元死亡的整个过程;(2)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有时与减少神经元细胞缺血损伤有关;(3)防止白细胞血管粘连和外渗进入脑实质的治疗可以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聚集和结合可以堵塞流经梗死贫血区的血管,从而进一步限制血流量,加重缺血损伤。中性粒细胞可以渗出到脑实质,重新分解细胞毒性物质和各种细胞因子进入缺血组织,直接参与对神经元细胞的破坏。
淋巴细胞在中风后24~48 h内出现在脑组织中,与ACI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15]。本次研究发现淋巴细胞数对ACI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能用于ACI的辅助诊断。考虑本次研究对象为发病24 h内的ACI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在ACI后脑组织中的反应相对较晚,待进一步行不同时间节点淋巴细胞数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
NLR是一种预测ACI患者急性期预后的简便、廉价的生物标志物[16]。NLR已被证明是脑卒中的一个高危因子[17]。此外,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16]结果显示表明NLR升高也与缺血性中风后继发性出血风险增加有关。先前的临床研究[18]表明,NLR可能对预测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有用。意大利的一组研究[19]表明,预后不良的患者NLR较高。另研究[19-20]表明,入院NLR越高,患者死亡率越高,出院和3 个月时的功能预后越差,住院时间越长,不仅缺血性中风、而且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费用也越高。本次研究中发现NLR可以用于ACI的辅助诊断,但其与NIHSS无相关性,NLR与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不相关。
白细胞检测作为一项最基本的临床检测项目,其应用得到广泛研究,但又容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本次在ACI的研究中,我们选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NLR为研究指标,结果显示早期中性粒细胞、NLR可以用于ACI的辅助诊断,中性粒细胞计数亦可以用于ACI疾病严重程度的辅助评估。接下来,将进一步进行脑梗死发病不同时间节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