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四芽
(福建省交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州 350004)
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大众旅游和自驾游快速兴起,旅游公路是交通运输支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7 年,交通运输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交通运输体系已成为公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1-2]。 同年,福建省发布《福建省普通干线绿色公路建设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根据《意见》和《实施细则》的精神,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交旅融合发展与建设。 本研究依托福建省交旅融合项目,从旅游资源调查、“快进慢游”旅游干线网布局和选线、景观主题段落划分及公路配套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主题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交旅融合创新设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旅游公路、旅游风景道等的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旅游干线公路设计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沿线现有旅游资源进行详尽、系统地调查,如:国家级、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A 级以上景区;具有开发前景、代表调查区形象的旅游资源单体等。 依据福建省旅游资源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等性状对调查收集的旅游资源进行归纳分类,结合现场踏勘调查结果,南靖县绿色环线公路沿线的旅游资源总结为8 个主类、19 个亚类(表1)。
表1 南靖县绿色环线公路沿线旅游资源调查
(续表)
旅游干线公路将公路单一的交通功能转换为具有整合旅游资源功能的公路,其布局应以公路网为基础,结合沿线周边景点分布,确保旅游干线与旅游资源相协调。 具体选线应遵循:(1)通达性原则。 旅游干线首先起着运输功能,因此通达性是选线的首要原则,要以到达半径分析为基础,减少游客在途时间。(2)连贯性原则。以研究区域内旅游资源分布为基础,尽可能减少总路线长度,将分布在各处的旅游景点串联在一起,使游客可以系统性游览区域内的旅游景点。(3)游览性原则。景观质量是吸引游客的直接因素,选线时应充分考虑沿线景观的游览性,以人类活动半径分析为基础,从旅游干线本身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通过划分沿线景观价值等级、制定和比选沿线旅游资源选线,根据沿线资源视觉价值、自然价值、历史价值、娱乐价值和文化价值5 个观测指标进行分析。 对路线和节点采取分层布局的方法对旅游干线网进行“快进慢游”相融合布局。 首先是构建“快进”干线路网,将景区和景区群作为节点,并根据旅游资源的重要度确定道路等级,构建不同等级相配合的干线到景区(群)、景区(群)到景区(群)的快速到达公路网布局;在此基础上构建“慢游”旅游干线,串连景区群内部景点,形成旅游环线,最后叠加形成“快进慢游”相融合的旅游干线网布局方案。 根据公路景观价值等级划分后,形成南靖县绿色环线公路旅游选线图,并标示出了项目路线与旅游资源的位置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南靖县绿色环线公路旅游选线
完成旅游选线后,应根据沿线自然概况、旅游资源特色和空间感受等划分景观主题段落,不同的主题段落对应不同的主题色调和植物选择。 南靖县绿色环线公路将全线分为茶言竹语、 土楼乡情、烟水忆古、 雨林胜境和寻窑觅踪5 个景观主题段落,各段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根据不同的景观和文化元素主题开展景观设计。 土楼乡情段景观分段示意图见图2。 土楼乡情段全长约21 km,包括书洋镇到梅林镇之间,是土楼的集中分布区域,沿线串联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塔下土楼群等著名土楼, 并包括云水谣景区和待建的云水谣庄园、笔仔尾风情一条街等特色景点。 土楼已经成为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更是台胞、海外侨胞的乡情寄托和谒祖之地,该段将土楼作为核心元素,体现人文特色,吸引海外桥胞回乡游。
图2 南靖县绿色环线公路土楼乡情段景观分段示意图
路线确定后,应对配套服务设施进行详细的布局选址研究。 完善的服务设施是解决游客停车、如厕、投放垃圾等基本问题的需要,也是提供特色展销、餐饮、住宿、休闲的重要旅游服务场所[3]。配套服务设施包含:(1)公路红线范围内的公路配套设施,包括服务区和停车区、观景台、路域景观、标识系统、管养设施等,应拓展其旅游功能以满足交旅融合的最新要求;(2)公路红线范围外的旅游服务设施,包括旅游驿站、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慢行道等,应结合项目主题和定位选择合适位置。
3.1.1 服务区和停车区
服务区和停车区的选址应临近旅游资源、靠近城镇、满足用地需求和符合市场需求。 资源分布和价值是选址的首要因素,选择自然环境优美和临近风景旅游资源的地点修建, 既能满足游客休闲需求,也可为旅游景区吸引客流量,达到双赢局面;靠近城镇选址,一方面是交通量较大,服务需求也较大,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可充分利用城镇资源,节约运营成本。场地的地形影响服务区和停车区的建设难度及成本, 应尽量选择较为平坦的荒地、空地,避免选择农用耕地、高填深挖路段等。 此外,服务区和停车区的布点、数量及规模的确定要依据沿线客流量的大小、 人群服务需求、旅游市场等进行合理布置,达到供需平衡。
古田县翠屏湖环湖公路停车区(图3) 结合驿站、观景台等服务设施和其他路线较长且没有服务设施的区域,在周边景色优美地段设置停车区和观景台,满足游客停车休息及观赏深山峡谷、茂密深林植被等景观需要,打造“处处是景、景景相连”的旅游公路。
图3 古田县翠屏湖环湖公路停车区意向图
旅游干线公路服务区和停车区除以临时停车休憩、获取旅游信息为主要功能外,应进一步拓展旅游功能。 S503(联十五线)东山生态环岛公路湖塘至新厝段按旅游、展示、购物和休闲不同功能进行了分区设计(图4):(1)旅游功能区。 项目地处东山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当地旅游业,服务区设置旅游疏散中心, 将站区融入当地旅游规划,统筹建设。 (2)展示功能区。 服务区人流众多,是很好的宣传展示窗口,结合当地物质、文化、景点、特产设置展示、销售区。 (3)购物功能区。 服务区贴近乡镇,购物功能向超市拓展,满足过往司乘人员、游客的购物需求。 (4)休闲功能区。 服务区结合周围环境设置休闲、娱乐园地和设施,有效消除司乘人员旅途疲惫,恢复良好驾驶状态,利用地形,设置慢道(人行步道)及观景台等生态园林和地方特色文化广场。
图4 东山生态环岛公路湖塘至新厝段服务区功能分区
3.1.2 观景台
景色优美、 视野开阔是观景台选址的首要因素,应通过景观评价技术深入挖掘干线公路沿线景观资源,在旅游路线上选择能欣赏到该地区最具特色、最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色点,提供良好的观景空间。 观景台建设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如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空间, 不受道路上正常行驶车辆的干扰,也不会影响其行驶安全,并确保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 观景台注重灵活布设,没有固定要求,因地制宜,可依托道路养护场站等既有设施,但应具备观景、眺望、亲水、临时休息及获取旅游信息等功能。立面布置在满足观景条件的同时,顺应地形,避免破坏自然地貌,场地平坦且视觉条件较好时可采用水平型布置方式,场地为起伏的丘陵或坡地时可采用出挑或高架平台等垂直布置方式。 观景台配套设施应结合服务区和停车区统一设置,休憩及信息服务设施宜设置于观景台或其附近。
平潭环岛公路怡岚石厝观景台(图5)借鉴当地石头厝风格,以深、浅黄、咖啡色为主色,以简单线条打造中国传统风格景观平台,外形象明朝帆船。华安上坪至大地土楼群公路福裕满堂观景台(图6)取材于洪坑土楼群福裕楼, 融入高山族文化故事。霞浦县东冲半岛风景观光道积石至闾峡段临海观景台(图7),选择最佳观景视野及最佳的景观点,视野开阔,把每个分段最好的景观点尽收眼底,成为网红打卡点。 观景台配备停车场,供给游客停留观景,每个景观点根据现场场地来设置栈道、台阶、平台、景观小品、廊架等相结合,采用智慧道路与文化结合让游客了解地域文化。
图5 平潭环岛公路怡岚石厝观景台
图6 华安上坪至大地土楼群公路福裕满堂观景台
图7 霞浦县东冲半岛风景观光道积石至闾峡段观景台
3.1.3 路域景观
路域景观应遵循功能优先、生态安全和融入地方原则。 结合具有地域标识和景观提升功能需求的区段设置点位,选择路侧荒坡荒地、空闲空间,结合路侧边坡,避免占用农田林地等,与公路边线具有安全距离。 同时,结合地方城乡既有绿地空间,兼顾其城市旅游、绿化发展规划,统筹布设点位。
华安上坪至大地土楼群公路根据沿线自然文化特色设计路域景观(图8),以观乡土植物景观为背景,花叶植物点缀为原则,采用自然式栽植,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整体效果。 因地形高差起伏较大,建设后存在许多现状挡土墙,对沿线挡土墙进行主题设计,以高山畲水广场为界,前半段用畲族文化结合齐云楼、日新楼、雨伞楼为主题绘制3D彩绘壁画,后半段以高山族文化结合南阳楼、东阳楼、二宜楼为主题绘制3D 彩绘壁画(图9)。 国道G205 上杭县陂下至东坑段公路(图10)对主要节点、视觉焦点山体部分及山体开挖坡度较大的护坡,结合当地红色旅游文化元素,通过钢板墙或者摩崖石刻等方式烘托场地文化氛围。
图8 华安上坪至大地土楼群公路路域景观提升
图9 华安上坪至大地土楼群公路路域挡墙提升
图10 国道G205 上杭县陂下至东坑段公路边坡景观
3.1.4 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感受, 以人为本,深入研究旅游目的、行为和心理,力求满足其旅游需要。 解说设施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景区的环境景观,在做到与环境融合的基础上,还应刻画个性景区表情,创造鲜明特色形象,增强景区魅力。 现代旅游心理学研究表明,旅游者往往对那些特色比较鲜明的解说设施更加注意,因此标识系统应当简洁明了。 同时,要突出品味,注重表现旅游干线公路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 华安上坪至大地土楼群公路模拟土楼的圆形形态设计标识系统(图11),包括门户标识、识别标识、导向标识、解说标识。
图11 华安上坪至大地土楼群公路标识系统
3.1.5 管养设施
根据公路管理、 交通和旅游服务管理需求,设置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可单独设置管理站,也可与旅游公路管理处、 旅游驿站和停车区合并设置,场地布置应符合服务设施总体设计要求。 养护设施应根据养护业务需求设置养护工区。 有条件时,养护工区宜与管理站合并设置。
3.2.1 旅游驿站
旅游驿站应同时具备旅游服务和交通服务功能,成为集“旅游服务基地、特色旅游产品、区域整合平台”功能三位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服务设施。 应依托沿线区域内景区、少数民族村子、特色小镇等景观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布局,各项服务系统设施应靠近交通便捷地区,尽量结合现状已有服务设施进行,如尽量靠近景区或景点服务区、乡镇等。 按照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驿站的点位布局在方便游客使用的同时应与特色小镇、自然风光较好的村落有合适的间隔距离,便于经营管理与减少干扰,充分发挥旅游服务设施效益。 古田县翠屏湖环湖公路全线设置红曲小镇、休闲农业、山水禅意三大景观主题段落,分别以砖红色、青灰色、黄色为驿站主题色调。 红曲文化主题驿站设计与红曲制作工艺、红曲酒文化、红色调元素相结合,面材采用红砖红瓦、红色毛石、锈钢板、红色木头等。 农业主题驿站(图12)设计融合乡土元素、粗犷感以及菌菇元素,面材采用青灰色石材、茅草、木头、竹等。 禅意主题驿站设计融合禅文化、圆瑛文化(佛教)元素、山水元素,面材采用木头、黄色石材、土砖等。 华安上坪至大地土楼群公路的七星景年驿站(图13)取材于河坑土楼群“北斗七星”,结合华安当地土楼雨伞楼、齐云楼打造土楼景观壁画,创造丰富多元的特色景观旅游设施和体验活动,打造主体驿站广场。
图12 古田县翠屏湖环湖公路农业主题驿站
图13 华安上坪至大地土楼群公路七星景年驿站
3.2.2 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结合项目条件,营地布局应综合考虑辐射范围的合理性,治安、水电、通信的配套情况等,要求:(1)交通便利。 优先发展省道或旅游通道畅通且建设完善的线路。 (2)距离就近。 选取重点景区、重点市场的周边位置进行建设,既为游客的旅程提供休整服务,又方便其顺利到达旅游目的地。 (3)景区密集。 优先考虑景区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地区进行选址。
3.2.3 慢行道
旅游公路慢行系统包括慢行道及相关设施,应具有旅游观光、生态体验和运动休闲等功能,具体布设时要求:(1)不破坏环境。 尽量避开或减少生态保护区内的穿越长度,减少对周围植被的砍伐破坏,选择生态环保材料,降低施工污染,保护自然环境。(2)靠近景观。所经之处尽可能做到两侧有景可观,步移景异,避免景观单调平淡。(3)因地制宜。根据现场情况,建设自行车道,行人步道、加宽路肩等多种形式,也可利用现有或规划绿道进行慢行系统建设。 (4)便利性。 充分结合沿线地形地势,优先选择平整步道、纵坡步道,减少连续台阶、较陡坡道的设置,使游客便利到达目的地。
古田县翠屏湖环湖公路慢行系统的建设包括自行车道(图14)、登山步道(图15)和景观栈道(图16)等不同方式。 自行车道主要选择在沿途风景好、地势相对平坦、适合骑行、沿线有景可观的路段,让游客在慢游骑行中感受古田县地域风情。 登山步道设置于在沿线民居丘陵地方,充分利用原有小路,根据沿线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改造为石板路形成登山步道,局部困难地段采用生态架空走廊形式,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保证连通性。 滨水栈道和平台主要选择在视域良好、景色优美地段,结合水面设置线性的景观木栈道并局部设置亲水平台、观景平台等,营造舒适、宜人的游憩小空间,为游人“纵情山水、亲近自然”创造条件,结合翠屏湖水文条件,在全年最高水位、平均水位和最低水位处形成三个不同的栈道层级,各季节均有景可观。
图14 古田县翠屏湖环湖公路慢行自行车道示意图
图15 古田县翠屏湖环湖公路登山步道示意图
图16 古田县翠屏湖环湖公路滨水栈道和平台示意图
本研究基于交旅融合理念,介绍了近年来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交旅融合的勘察设计探索与实践,提出在项目区域旅游资源详尽、系统调查的基础上,要研究分析旅游资源类型和重点特色,使用规划方法,对旅游干线网进行“快进慢游”布局和选线,将公路与沿线旅游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划分景观主题段落,突出地域特色;同时应综合考虑上位规划、临近景观资源、城镇资源、用地需求、市场需求、交通量及游客量等多方面因素,对公路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 布局选址和规模测算,并根据现状环境情况、文化主题特色和各类服务设施的功能要求等, 对沿线配套服务设施进行细致的主题化设计。 通过分享经验做法,以期为旅游公路、旅游风景道等的设计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