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设计研究

2022-07-28 06:55商皓为
北方建筑 2022年3期
关键词:康养吉林省老年人

金 莹,商皓为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0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同时更要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农村康养产业带动经济振兴,经济振兴的同时带动农村康养产业全方位发展,两者的发展呈现相辅相成的趋势。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提升,对康养产业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康养生活从原来高端的生活追求变成了大众日益关注的焦点。在此形势下,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以康养产业的发展为切入点,进行康养建筑设计分析和研究。

1 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的发展前景

1.1 乡村振兴战略对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的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长期的农村空心化导致的人才缺失和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快速老龄化对吉林省未来农村发展提出了挑战。在吉林省农村发展全新的产业,吸收人才、留住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强有力的助力。康养建筑在吉林省农村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地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可以为农村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农村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对农村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产业繁荣,发展乡村地域性产业,推动绿色生态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康养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实现建设美丽生态宜居村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塑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为康养建筑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软实力。

1.2 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发展优势

生态上康养产业天然适合在农村发展,康养产业的主题是健康,农村相比城市自然环境受到的污染更少,生态环境更加和谐,能够给人与自然提供更多的“交流”。吉林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 值)为70.19,等级为良。在空间分布上,EI 值自西向东呈增高趋势。EI 值的空间分布情况明显受自然条件影响,与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基本吻合。全省县域EI 值处于48.84~88.56 之间[1],位于全国前列。

吉林省农村发展康养建筑在政策上得到了相应的支持,农村康养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的背景下正朝着产业化发展,能够形成独立的产业闭环,同时带动医疗、养老、旅游、文创、农副产品产业共同发展,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康养建筑应为整个康养产业发展提供助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吉林省发展战略研究院分别在其官方网站上,自2021 年开始,多次发布借助康养产业带动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的文章,彰显出政府部门对于在农村地区发展康养建筑的认可和支持,走访中乡镇政府也表示会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支持农村康养建筑的建设和开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发布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 年)》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了将鼓励发展乡村康养产业作为乡村新型服务业,同时也提出将打造社会投资农村农业合作平台,为社会资本投向“三农”提供规划、项目信息、融资、土地、建设运营等“一揽子”、全方位投资服务,促进要素集聚、产业集中、企业集群,实现控风险、降成本、提效率[2]。

2 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的现状分析

2.1 吉林省农村康养设施现状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目前吉林省农村的公共服务基础建设是相对缺失的,设施停留在小超市、小饭店、小诊所,但成规模的酒店、洗浴、医院、汽车站、维修机构等基础服务设施普及度低,并且多数是个人经营,受到如天气、季节问题等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不能保证随时提供有效服务;商品相对匮乏,市政管网系统向农村辐射幅度相对较低,社会资本因为农村相对消费力较低也不愿意主动进入农村投资。

吉林省内康养项目之间缺乏关联,由于吉林省的康养项目审批受到环境保护和土地政策的双重制约,国内一部分地区对于康养相关项目的审批采取有条件的放宽政策,吉林省则采取高标准的严格审批政策,这类项目需要的点状供地审批政策在吉林省虽然已经出台,但是整体审批涉及自然资源、林业等多个部门,手续繁琐。导致现有的如神鹿峰度假区、查干湖度假区等大型项目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彼此相对孤立地存在。而聚集在一起的临江雪村风景区内的康养项目又存在路线含混不清,配套不足等问题,游客很难长期留驻,并且农村还存在乡村康养机构数量少、服务标准低、相关从业人员素质差等现实问题。

2.2 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存在的问题

1)缺乏总体规划

吉林省农村地区大部分康养建筑存在总体规划不充分的情况,设计或建设过程中对老年人核心需求考虑不充分,配套服务设施水平和数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大部分康养建筑与外界相连接的道路交通不完善,周边道路老化或受损严重,内部交通流线混乱,存在人车混行的情况,给老年人的出行增加了风险。

2)康养建筑功能配置不全

吉林省农村地区的康养建筑处于匮乏状态,大多以传统养老院的形式存在,仅能够提供基础的老人日常照料服务和基础医疗服务。其功能配置过于简单,且对于吉林省农村地区长期务农的老年人,仅基础医疗服务不能满足养老需求,这些老年人需要的是系统的康复医疗和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

3)室内空间布局缺乏灵活性

大部分养老建筑内部以养老单元、医疗单元和餐饮区域为主,缺乏系统的室内休闲娱乐区域。吉林省处于我国严寒地区,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充分的室内休闲娱乐空间能满足老年人在冬季的娱乐活动需求,放松身心。省内多数养老建筑内部设计采用住院楼式设计手法,过于传统和死板,给老年人增加了心理压力。

4)室外环境设计不充分

吉林省农村现存康养建筑以“一楼一院”的布局较为普遍,室外活动空间有限,无法满足老年人更多的室外活动需求;庭院内缺乏专人管理,存在一些肆意生长的植物和随意摆放的器具;没有明确的区域划分,这种现象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此外,外部空间缺乏适老化设计,吉林省冰雪天气较多,更应注重老年人的出行安全,降低老年人出行的风险。

3 乡村振兴视角下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设计策略

3.1 吉林省农村康养设施总体规划

因为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大多数存在缺乏总体规划的情况,所以在设计前期要做好整体规划,农村康养建筑总体规划要注重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在建筑总体规划过程中应当以满足老年人的综合需求为核心[3],降低老年人出行障碍、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焕发其精神活力,优化健康养老生活环境。

1)配套设施

通过对康养建筑周边环境的分析,确定其配套服务设施的数量,让康养建筑与周边配套设施协调使用,避免资源重复利用,降低生产建设成本,以期通过低成本产生高效能。

2)交通分析

交通分析的重点在道路布局、流线及出入口等方面,为建筑功能分区、布局形式等提供基础条件。在康养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将建设用地和原有交通线路联系起来,对原有道路加以利用和改造,创造更加便利的交通环境,以期让更多在城市中生活的老年人易于到乡村养老。

3.2 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功能设置与分区

1)完善的功能配置

为了更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需要对康养建筑的功能进行多样化配置(见图1)。居住区域以保障老年人健康的生活起居为核心,除此之外还应增设种植绿地。通过种植绿地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种植瓜果蔬菜的平台,让老年人在康养生活中能够体验种植的乐趣,采摘自己劳动的成果,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丰富生活内容。种植绿地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吉林省农村地区自然景观的优势,让老年人一边享受种植的快乐,一边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使老年人的身心得到大自然的滋润。除了居住功能,文娱活动功能也必不可少。老年人在娱乐活动中可以锻炼身体,在互相交流中获得认同感和存在感,为消解老年人孤独、愤懑等不良情绪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图1 多样化功能布局(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合理的功能分区

居住生活区是农村康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保障空间的私密性,又要具备充足的日照时间和良好的自然景观朝向。娱乐活动区域主要由室外区域和室内区域构成。室外娱乐活动区是为老年人提供体验农耕和亲近自然的种植平台,以及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室外锻炼器材和场地的娱乐广场。室内娱乐活动区是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区域,可创造棋牌室、老年聊天室、歌舞厅等室内活动空间。

由GAP Architects 设计的圣米歇尔老年中心(见图2)位于德国柏林东南郊的一个倾斜台地上。该建筑融合了当地特色,采用台阶式设计方法。建筑南侧是景观绿化区。米歇尔老年中心的医疗服务依赖于东侧老年病医院。建筑的地形和独特的阳台设计为老年人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建筑中心为功能性公共空间,由咖啡厅、小教堂等空间组成,可作为老年中心的交流场所。左、右是4 个完全连贯的护理单元,沿倾斜的轴线排列,作为2 个设施之间的公共空间,包括更衣室、公共厕所和护理人员厕所。左、右两部分均开设单独的出入口,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便利。

图2 圣米歇尔老年中心平面图(图片来源:《全球老年住宅:建筑设计手册》作者改绘)

3.3 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的空间组合

1)平面形式

平面形式的组合要增加灵活性。农村康养建筑的居住层平面主要包含老年人居住单元及相应的活动空间[4]。在平面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到场地特征、周边环境、建筑体量等多种因素。农村康养建筑在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的组合上要注重老年人的心理行为特征,使老年人来此康养能获得居家康养的感受。农村养老建筑最初定位于以自理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但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其身体状况会发生改变,在建筑设计之初,要为未来的变化留出空间,保证平面布局形式的灵活性。

2)居住生活空间

居住生活空间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老年人的养老体验有很大的影响。第一,起居空间要方便老年人日常活动、聚会交流等,其面积不宜过大,确保充足采光和自然景观的渗透,丰富老年人的视觉感官,充分发挥吉林省农村地区优美的自然景观优势;第二,配置独立的厨房与就餐空间,使老人在自己居住单元内满足饮食需求;第三,设置充足的景观阳台,为老年人享受自然风光提供广阔视野;第四,充分满足建筑适老化要求,每间卧室配有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在每个居住单元内创造最适宜老年人生活的条件。

3)休闲活动空间

农村康养建筑中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对老年人日常活动有较大的影响。在设计时可将活动空间结合主要交通枢纽,水平集中设置,保证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将公共活动空间主要入口和走廊结合设置,方便老年人参与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也能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效率。

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的圣安娜护理中心(见图3),是一个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护理服务的老年护理设施。1 层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2 层以上空间为护理病房,各科室围合形成大型活动空间,为老年人提供相互交流的场所[5]。住宅公寓向公众开放,1 层设有日托中心。两座建筑通过多功能公共空间相连,所有咨询服务、休息室和教堂都集中于此。

图3 圣安娜护理中心平面图(图片来源:《建筑创作》作者改绘)

3.4 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的室外环境设计

康养建筑的室外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吉林省地域特点,优化不合理的室外活动区域。康养建筑要充分发挥吉林省农村地区充足的自然环境优势,设计合理的景观环境和活动场所的形式,让自然景观拥有良好的渗透性,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确保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获得全面满足。建筑内部空间与庭院空间存在紧密联系,庭院空间应规划合理的路网系统、景观小品等,创造宜居的室外空间。康养建筑具有使用人群为老年人的特点,且吉林省处于我国严寒地区,拥有较长时间的冰冻期。因此,吉林省农村康养建筑的室外环境设计要着重适老化设计,防风防雪设计需处理得当,降低老年人在室外活动的风险,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

西藏拉萨城关区社会福利院(见图4)是清华大学周燕珉居住建筑设计工作室援助设计的项目。建筑与村庄的和谐共生是该项目的主要设计原则,同时也注重建筑适老化的总体设计,尊重当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图4 社会福利院平面图(图片来源:周燕珉博客)

4 结语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进程加剧、养老资源匮乏,提升康养体系服务品质,深入研究以农村地域特色为基础的康养建筑,促进农村老龄产业多元化发展,是缓解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吉林省农村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农业产品丰富多样,为康养建筑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将老旧建筑与农村产业的开发建设相结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农村的乡土特色,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依托康养建筑设计,根据老年人的身心需求,营造室内外空间环境;合理设计空间大小,精心布置老年人设施;合理规划,符合当地特色。协调建筑周边环境、自然景观和整体生态环境的关系,完善养老配套设施。在保障老年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康养建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带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康养吉林省老年人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奔跑的小浪花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