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菜市场优化策略
——以武汉市为例

2022-07-27 10:03汤宇霆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流菜市场武汉市

文/汤宇霆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徐 伟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通讯作者)

沈 雄 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2019 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菜市场在疫情传播中经常处于高风险状态。以北京新发地市场为例,从2020 年6 月11 日开始,仅两三天的时间,北京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已达7 例,而这7 例本土确诊病例均与新发地市场有关[1]。现在国内疫情基本稳定,但卫健委指出近期频繁发生本土疫情,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

目前菜市场的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环境数据研究菜市场规划布局[2];基于互联网优化菜市场配置方式[3];通过对菜市场现状及空间分析结合城市发展,提出改造思路[4];加强食品进口管理,完善相应的菜市场法规[5]。然而现阶段常态化的疫情导致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的主要关注点,这无疑对菜市场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这也必然引起对菜市场的优化研究。

本文以武汉市菜市场为例,探究其空间分布,并选取几个人流密度较高的菜市场对人流特征、内部环境和管理水平进行调查。结合疫情传播的风险,提出:形成组团布局、管理好集中购物时间段的人流、完善通风体系、建设数字化菜市场。据此策略,优化菜市场的整体环境,维护城市的健康发展,为后续我国城市的治理提供借鉴。

1 武汉市菜市场空间分布

根据武汉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公布:至2020年全市建设727 个标准化菜市场。本文共汇集了其中的689 个,基于标准差椭圆将武汉市标准化菜市场划分为了三个层次:第一个红圈椭圆占武汉市标准化菜市场总数的68%,可以看出武汉市菜市场主要集中于武昌、江岸、洪山等中心区域;第二个蓝圈椭圆占了95%,主要分布于各个远城区距离市中心较近的区域;第三个紫圈椭圆包含了99%,相较武汉市中心最远的黄陂区及青山区标准化菜市场数量最少(图1)。

基于核密度分析法对武汉市的标准化菜市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菜市场由武汉市中心发散到四边,中心区域菜市场呈现出密集发散式分布,周边区域菜市场呈现出点状分布(图2)。由于武汉市的常住人口可达1400万人,为超大型城市,规划合理的菜市场是城市民生的保障。人流量往往是菜市场规划的依据之一,本文对武汉市人流进行汇总并绘制成人口热力图,将其与标准化菜市场核密度图对比,可知武汉市标准化菜市场与武汉市人口在中心区的密度基本吻合,但是在武汉市内乡镇区域吻合度较差,反映了菜市场城乡发展不平衡(图3)。

2 武汉市菜市场人流特征及内部现状

2.1 样本菜市场的选取

由于菜市场大体分布依据人口密度构建,而人口密度也与新冠肺炎传播的续发性呈正相关[6],所以本文选取武汉市人口密度较高区域的四个菜市场(武汉市人口密度约为1308 人/km2[7]),分别为(1)鲁港生鲜市场(900m2),位于卓刀泉街道(11851 人/km2);(2)华鲜生鲜贸易市场(3200m2),位于卓刀泉街道(11851 人/km2);(3)关南生鲜菜市场(3740m2),位于关东街道(2662 人/km2);(4)沙湖边市集(1500m2)位于徐家棚街道(16156 人/km2)。四个菜市场消费者数量较多,地理位置靠近武汉主城区中心,且已完成标准化改造,数据来源为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文从样本菜市场的人流特征、内部环境状况、管理水平情况等方面开展调研。

2.2 样本菜市场人流特征

本文针对菜市场进行人流特征统计,调查其不同年龄段人数以及购物时间,从中得出:(1)菜市场50 岁以上消费者比例最高为46%;(2)菜市场人流购物时间呈现早晚双高峰,早市消费人群最多且主要为50 岁以上人群,10 点以后菜市场人流明显下降,直到晚市消费人群再次增加,主要人流为30 ~50 岁的中青年(表1)。

2.3 样本菜市场内部环境与管理措施

由于武汉市政府于2020 年4 月提出《武汉市农贸市场(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实施方案》,所以笔者在进行菜市场调研时,发现样本菜市场与之前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改进,但是仍存在部分问题。

2.3.1 内部环境

图1 标准化菜市场位置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标准化菜市场核密度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 武汉市人口密度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由于冬季疫情容易暴发,所以本文以冬季测量数据为准,从测量中得出:经过标准化改造后菜市场间距均满足防疫需求。从菜市场内部环境测量数值可以看出菜市场内部温度普遍比室外高,这主要是菜市场内人员多而密集造成的(表2)。其次,最低的菜市场二氧化碳浓度是室外的两倍左右,而二氧化碳浓度可侧面反映出室内通风状况,华鲜生鲜贸易市场二氧化碳浓度最高达到1386ppm。而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00ppm 时,空气品质明显下降,已有研究表明此时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可能会产生毒性作用[8]。在通风方面菜市场内部大多采用高侧窗以及配合出入口通风,但是据笔者调研,基本上菜市场都不开启高侧窗导致室内通风不足以满足标准。

2.3.2 管理措施

当疫情发生时,政府对大量菜市场进行了管理整治,中国政府良好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速度。后疫情时代也应继续保持警惕,并优化管理措施。现有的管理措施主要分为两类:(1)隔离传染源,如菜市场食品可查询溯源以及对来访消费者进行测温登记;(2)切断传播途径,如进菜市场必须佩戴口罩以及再次暴发时做好线上线下衔接。本文主要根据这两类管理措施进行调研,为能更有效直观地对武汉市菜市场管理措施水平进行探究,包括样本菜市场在内,笔者共对武汉市随机的30 个菜市场进行调研,发现大多菜市场都能做到进入时进行测温,并设有管理人员(图4)。但是在食品溯源系统方面拥有率很低,以及线下线上衔接薄弱。因此目前武汉市市场管理措施仍需继续完善并增强。

3 菜市场疫情传播风险分析

3.1 菜市场分布存在问题

随着武汉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积增加,武汉呈现出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多个远城区跟不上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发展,从而出现了集中式产业布局的现象。集中式的布局虽然有助于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也使武汉市远城区往中心城区的跨区域流动增加,而便捷快速的交通也增加了流动的速度,从而使疫情蔓延加快。

3.2 菜市场人流特征具有风险

从人流特征可以看出7 点到10 点菜市场内具有最高的人流,并且此时老年消费者最多。而现有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6岁,重症患者平均年龄为66 岁[9],所以说7 点到10点时间段内菜市场聚集大量50 岁以上的易感人群,如果不进行良好的人流密度管控也容易加大菜市场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

表1 菜市场人流特征(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表2 菜市场内部环境(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图4 菜市场各管理措施拥有率(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3 内部环境需要整治

冬季菜市场内部温度比外界温度普遍要高,根据现有研究发现,温度升高能降低新冠肺炎感染的倍增速度[10]。菜市场内部湿度也受外界影响较大,所以温湿度并不是使菜市场成为疫情传播高风险地区的主要因素。

目前从对样本菜市场内部环境调研可以得出其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平均高于外部3 倍,菜市场内部二氧化碳浓度能直观地反映出通风性,其内部通风不足导致菜市场整体呈密闭状态,从而有助于菜市场内部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和扩散,因此通风不足是疫情传播最主要的风险因素。

3.4 管理水平不足

图5 集中式与组团式布局比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传染病传播过程主要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目前针对菜市场,防疫策略只具备针对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这两项对应管理措施,并未有相应措施针对如何保护易感人群。根据笔者调研,菜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年龄主要为50 岁以上,这无疑增加了菜市场内流动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在隔离传染源方面,菜市场极少提供食物溯源系统。在隔绝传播途径方面,菜市场线上线下衔接不足,如果新冠肺炎在某一区域再次大规模暴发,现有的菜市场线上系统提供的商品量并不能满足一个区域内居民的需求,导致居民依旧需要到实体店进行购物,从而增加了新冠传播风险。

4 后疫情时代下菜市场优化提升

4.1 改善菜场规划,形成组团布局

拥有良好的规划布局是菜市场防疫最基础的环节,然而据调查全国40%的菜市场都不足以满足居民15 分钟的服务需求[11],其主要原因是菜市场过于集中在城镇中心,使远城区的菜市场覆盖率偏低,导致远城区居民买菜时的通勤增加,并且大多人流集中于一个区域,这并不利于后疫情时代下的防控。因此,建立服务设施与职住相平衡的组团式布局更适合疫情防控,将菜市场与工作居住人流结合,分散成一个个组团,以满足大多数人口在组团内15 分钟的服务需求并在组团内提供其他配套服务设施,从而保障远城区人口的购物需求。组团式的布局既方便居民购物,又减少了买菜时的大规模、大范围人群流动,防止人流集中于一个区域。

4.2 降低人流密度,管理好集中购物时间的人流

在人流管理方面,据上文分析,目前菜市场人流主要集中于7 ~9 点并且主要以易感人群为主要消费者,所以优先考虑集中管理好7 ~9 点人流。在该时间更需要做好卫生处理,保证室内通风,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分流以及引导人群快速找到所需菜品,减少购物时间,并重点对该时间点消费者进行测温,保证其进入必须佩戴口罩,该时间点后进行统一消毒,从而促进对疫情的防控。

4.3 完善通风体系,加强空气流通

菜市场内部通风水平低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合理地完善菜市场内部通风体系有助于后疫情时代菜市场的优化。加强菜市场内部通风最重要的是政府制定出与菜市场通风相关的具体规范,可以采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作为参考,使其低于一定的范围以满足室内空气通畅,委派专门人员定期检查并要求菜市场需打开侧高窗通风。其次目前菜市场的通风系统大多为内部循环回风,容易产生交叉感染,所以应改善其空气过滤装置采用中高效空气过滤器,以保证日常条件下的基本通风,同时满足防疫要求。

4.4 完善管理措施,建设数字化菜市场

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足以对后疫情时代的菜市场进行进一步全面精细的管理,而大数据具有量化、全面、精准的功能,可以提升管理[12],所以应采用大数据与菜市场融合的模式,建设数字化菜市场。首先在易感人群方面,依据上文提到的组团式布局,在每个组团中建立社区应急医疗服务设施,并收集易感人群健康档案对其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其次针对传染源,每个菜市场需配备食品溯源系统,使食品产地及运输能够数字化地展示给消费者,还应配备测温系统;最后在传播途径上,必须增加菜品的线上线下衔接,可以大力采用电商直播模式,既能使消费者看到农产品的源头环节,又能方便通过手机或电脑快速下单实现无接触菜品购买及配送,进而减少传播途径。周边菜市场也能通过数字化系统依附“饿了么”“美团”等软件,使附近居民实现无接触买菜,并配送至固定物流配送点,从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结语

优化好后疫情时代的菜市场是民生保障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设计和规划的视角出发,并结合医学、社会学等领域,提出菜市场的优化策略,为政府管理和社会防疫提供了思路。本文讨论了武汉市菜市场的具体状况,指出菜市场防疫并不能只是简单规划及管理,应从多个方面分析疫情风险,要以新冠肺炎疫情风险为切入点,进而具体讨论菜市场规划、人流和内部环境及其管理等方面的防疫策略。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发展,新冠肺炎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威胁会一直存在,因此需要规划建设好菜市场,这样不仅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活需求,也能防范各种病毒的传播。

猜你喜欢
人流菜市场武汉市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一种多形式计划生育宣教结合心理护理在降低人流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应用研究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成都最生活——逛菜市场
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
女性无痛人流手术一生最多能做几次
热闹的菜场
浅谈PAC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影响
买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