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芳,张丽娟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如果文化兴盛国运就会兴盛,文化强大民族就会强大。中华民族如果没有繁荣昌盛的文化,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会实现民族复兴[1]。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观念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高校处于思想文化教育的前沿,所受冲击更为明显、直接。大学生作为传承思想文化的主力军,只有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去伪存真,找到正确发展方向,成为社会主义真正的建设者、接班人。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对自身所持有的文化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主要体现为:在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生命力具有坚定信念[2]。如图1所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可以表现为由文化认知到文化体悟、进而由文化认同再到文化承创这样一个循序渐进、循环提升的逻辑过程[3]。
图1 文化自信的形成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伟大的社会实践探索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战争时期的革命文化以及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文化”),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是国家的精神基石,更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底气。大学生只有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史有了全面的认知,才能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构建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大都是由学校到学校,由一个课堂到另一个课堂,很少有走出教室到社会锻炼的机会,对社会生活现象的理解大都停留在书本层面。为了弥补大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状况,高校管理者精心设计各种文化展示形式,促使大学生主动参与文化实践,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生机,感受中华文化的内涵及价值所在,在实践体验中对中华文化产生共鸣和认同,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是不同的文化个体(大学生)对所属的共同文化群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中形成的认可与肯定,是建立在个体文化对群体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基础之上的,是文化自信的核心[4]。大学生必须认识到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在本质上具有一致的价值追求,二者最深层次的认同就是价值认同。在实践中,大学生要用中华优秀文化中提炼的核心价值观来涵养品质、凝聚共识,为中华文化自豪,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
文化承创包括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两个方面。文化传承是建立在对“三大文化”的认知和体悟的基础上,从内心真诚接纳相关文化价值理念,形成文化认同的过程。文化创新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文化要有持续的生命力就必须既守住传统又保持活力。大学生应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实践,把“三大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推向世界,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实现文化自信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图1所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对“三大文化”的知、情、意、行逐步推进,循环提升的逻辑过程。
党的十八大把“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第四个自信”,进一步确立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总体状况是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多是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所获得,文化内容往往停留在孝顺、诚信、尊老爱幼这一层面;对于历史故事背后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深刻内涵都知之甚少。近几年,不断出现的大学生“恶搞”英雄人物等行为,也反映了个别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认同度低,理解狭隘。我们必须通过健全制度法规、改进教育方法、文化展示方式等措施来提升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
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新闻信息、了解各种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互联网的生动、快捷、便利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将个人英雄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价值观借助于电影、高科技进行隐蔽或公开的推销,使部分学生推崇西方文化,丧失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因此,我国的意识形态主管部门要在丰富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获取渠道的同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大学生的文化辨识力加以主动积极的引导。
目前,大学生的文化认知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考试等方式获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大多数学生因为课程设计单一、内容单薄而把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停留在为考试而学上,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体悟感差。高校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和体验式实践,增强学生的文化体悟,帮助学生化理论为理想,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影响力无处不在,网络对大学生的“三观”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些网络平台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推卸自身的社会责任。如一些在线教育平台发布与学习无关的信息,甚至发布色情、暴力、赌博、诈骗等不良信息。网络监管部门应当严厉打击网络平台各种不良行为,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清朗、安全的网络环境。
大学生在文化自信形成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它既受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也与我们的制度环境、教育导向有关,更与大学生成长的每个家庭环境相连。为此,在构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机制时,要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多角度考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各类课程在教学上要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课程承载思政,思政融入课程的“三全育人”目标。针对大学生在文化认知上的片面性,高校除了在思政理论课上开设与“三大文化”相关的专题来提高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外,其他课程也要坚持“种好责任田”的原则,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来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如在理、工、医等学科的教学中,将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文明、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融入教学,帮助大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激发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信心。
社会实践是文化得以衍生的“源头”,也是大学生感受文化、对文化形成自信的“活水”[5]。文化具有精神、标识、景观、建筑等各种形态,高校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志愿服务、举办重大历史纪念日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三大文化”的精神,了解中国的国情、民情,提升个人与社会、与国家的紧密联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既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又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辩证看待外来文化,在反思与比较中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价值成果。
在社会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新时代,文化认同往往是在不同文化、不同群体的交流比较过程中产生的。大学生对于文化的认知、获取,文化价值观的表达离不开网络,高校管理者要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熟练掌握网络传播的规律与特色,加强网络沟通渠道(如微信、微博、客户端)建设,增强学生对校园网络平台的信赖和参与度,实现高校管理者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有效提升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接受度、认同度,帮助大学生确立文化身份和群体归属,对中华文化充满信心。
制度是一种秩序化的结构安排和行为规范,以制度为核心构建的文化环境,对人的教化、引领具有持久性。大学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意外性的事件,会面临价值观选择的困惑。社会上经常讨论的话题“老人跌倒了扶不扶?”新修改的《民法典》第184条关于见义勇为后助人者责任豁免的规则,即“好人法”条款,针对人们普遍困惑的价值选择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由此可见,良好的制度营造既合法合理又符合逻辑的温馨的社会秩序,也是大学生进行文化承创的有效保障和基本动力。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构建,可以从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入手,夯实大学生文化认知的基础,再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形式、有效的文化沟通渠道,深化大学生的文化体悟,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和创新,将中华文明的价值以更自信的态势推向世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寻求共同价值,使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充分释放,实现中国和世界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