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钰
当前, 国内新一轮区域创新格局加快调整, 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十四五”时期,天津面临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 必须发挥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作用,依托比较优势,加速科技赋能,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本文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剖析天津创新能力发展水平, 围绕相对弱势指标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为持续提升天津区域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以下简称评价报告)以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采用2019年数据,对31个省(区、市)创新能力进行跟踪研究,为加强地方政府对本地区创新能力的了解提供参考,有效支撑了区域创新规划和政策制定。
评价报告借鉴了《世界竞争年鉴》《全球竞争力报告》《全球创新指数》《创新型联盟指数》《国家创新指数》等国内外主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经验, 基于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特征, 构建了四级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5 个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40 个三级指标和138 个四级指标, 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并从实力、效率、潜力三个层次反映地区创新能力发展的存量、相对水平和增长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各省市的创新能力情况。 其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表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近年来, 天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为打造京津冀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表2 综合指标情况显示,2021 年, 天津创新综合效用值为26.94,在全国排名第 15 位,与上年持平。 天津依托港口城市的地理优势和作为直辖市的行政优势,在2002—2018 年期间,创新能力始终保持在全国前7 位,领先优势明显。但自2019 年起, 天津创新能力排名呈现明显下滑态势, 与广东的差距逐渐拉大,在2019 年被重庆超越, 成为4 个直辖市中排名最低的城市,从2020 年起跌出前10 位,创新驱动发展和转型面临较大挑战。
实力指标层面, 天津综合实力排名第16 位,比上年下降1 位, 其中知识创造实力指标排名、 知识获取实力指标排名、 创新绩效实力排名均高于综合实力排名,分别为第 15 位、 第 10 位、第15 位。 企业创新实力排名第19 位,创新环境实力排名第17 名, 低于综合实力排名。实力指标排名如表2 所示。
效率指标层面, 天津综合效率排名滑落至第6 位,比上年下降2 位, 被江苏和浙江超越, 作为直辖市在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方面优势缩小。 知识创造效率提升2位至第8 位。 知识获取效率方面, 天津表现突出位列第3,高于综合效率排名。 企业创新效率排名第10 位,下降3 位, 与综合效率排名差距较大。 创新环境效率位列第5 位,比上年下降 2 位。 创新绩效效率方面, 天津延续下降趋势, 从第5 位下降至第9 位,低于综合效率排名。 效率指标排名如表2 所示。
潜力指标层面, 天津综合潜力排名31位。 知识创造综合指标潜力排名由29位下降至31位, 知识获取综合指标潜力排名提升4位至26位,企业创新综合指标潜力排名上升2位至29位,创新环境综合指标潜力由31位上升至28位, 创新绩效综合指标潜力上升1位至30位。潜力指标排名如表2 所示。
表2 2020—2021 年天津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情况
表2 所示的5 个一级指标中, 天津知识创造排名全国第 19 位, 较 2020 年上升1 位。 知识获取指标相对突出,排名第 8 位,与 2020 年持平。 企业创新排名22 位,较2020 年下降6 位。创新环境排名第 21 位, 较 2020 年下降7 位,降幅最大。创新绩效较2020 年下降1 位,至第14 位。 一系列数据表明,天津在知识创造、 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等方面遇到发展瓶颈,创新突破的压力较大,图1 所示雷达图可清楚看出天津当前创新能力现状。
图1 2020 年、2021 年天津创新能力雷达图
天津知识创造能力排名第19位, 落后于综合指标排名,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从表2所示的知识创造的3个二级指标来看,天津的研究开发投入、专利综合指标表现较弱。 其中政府研发投入76.55亿元,较上年下降25.12%,排名下降5个位次至第17位, 被重庆反超。 政府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为0.54%, 较上年减少0.22个百分点,位次下降3位至第7位,政府研发投入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92502.1人年, 排名由上年14位下降至18位,被江西、重庆超越,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增长率延续上年负增长趋势,为-8.05%,排位下降2位至第30位, 科技人力投入需进一步提升。从总量看,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实力略有下滑, 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不含企业)19898件,较上年减少8.40%,发明专利授权数5025件,被河北超越,位次下降1位至17位。 从效率看,每万名研发人员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1383件, 排名上升10位至第6位, 超过了江苏、浙江、四川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研发效率显著提升。
天津知识获取能力相对突出,排名第8 位,高于综合指标排名。 从表2 所示的知识获取3 个二级指标来看,外资企业投资方面表现优秀,科技合作、技术转移排名稳中有升。 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内部支出额中来自企业资金的比例增长6.08 个百分点, 为 21.99%,位次上升4 位至第 3 位,超过了浙江、湖南、重庆,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内部支出额中来自企业资金增长率为1.77%, 排名提升4 位至第27 位,企业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密切。 技术市场交易金额(按流向)表现突出,增速达32.78%, 排名由16位上升至13 位,技术市场企业平均交易额 (按流向)409.26 万元/顷, 位次上升 3位至第15 位,较上年增长了9.6%,技术流动活跃度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内技术成交金额 14627.9 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内技术成交金额增长率7.28%, 位次上升 17 位至第 12 位, 国内技术获取能力增强。 人均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资金中外资部分9839 万美元,居全国第 3 位, 较上年增长9.20%,外资利用效率领先。
天津企业创新能力排名22位, 严重滞后综合指标排名, 成为天津区域创新能力的短板。 从表2所示的企业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来看,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设计能力、新产品销售收入综合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326552.4亿元,较上年减少29.23%,排名下滑6位至第26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技术改造经费支出67.8万元/个,较上年减少36.93%,位次由第7位下滑至第25位,企业技术提升能力亟待提升。企业研发人员投入能力及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减弱, 创新重视程度不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数排名16位,为66307万人,较上年减少18.2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比重下降1.29个百分点至6.74%,排名由第1位降至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213.43亿元,较上年减少15.6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13%,被安徽、上海、北京超越,排名降至第12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排名下降2位,较上年下降10.90%,为20856件,企业核心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0.72%,排名第27位, 新产品开发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天津创新环境排名第21位,较上年退步明显,如表2所示, 主要是金融环境相关指标下滑导致。此外,创新基础设计、劳动者素质、创业水平综合指标表现较差。其中,从基础指标看, 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能力减弱, 科技企业孵化器当年获风险投资额22711.3万元, 排名第17位,较上年减少33.93%, 科技企业孵化器当年风险投资强度排名第26位, 为108.67万元/项,较上年减少26.35%;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基金总额26769.4 万 元 , 同 比 减 少68.75%, 排名下降4位至25位, 平均每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基金额下降11位至28位,为330.49万元,仅为上年的27.77%。 科技企业孵化器当年毕业企业数下降9.39%至328家, 排名降低2位至22位,平均每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当年毕业企业数为4.05家,位次下降4位至第21位, 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下降。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例4.50%, 较上年增加0.15个百分点, 位次上升3位至第16位, 政府对于人才培养重视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6.65%,位次下降1位至第3位,被上海反超,科技服务水平领先优势缩减。
天津创新绩效排名第14位,较上年下滑1位,高于综合指标排名, 如表2所示,主要是产业结构、 产业国际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综合指标排名下滑导致。 从基础指标看, 第三产业增加值8949.87 亿 元 , 较 上 年 下 滑18.84%, 排名由15名下滑至20名, 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823.82亿元, 较上年减少24.03%,排名下降2位至第15位, 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30.29%,排名由第7位下降至第14位,较上年下降10.37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发展放缓。 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率-6.50%,排名上升1位至第29位, 产业带动就业效果不显著。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4962.71百万美元,较上年降低68.61%,排名下降2位至第11位,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减弱。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价值)0.41吨标准煤,排名下降1位至第6位,被上海反超, 可持续发展领先优势收窄。 每万元GDP工业污水排放量排名下降7位、每亿元GDP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排名降低6位,环境污染压力较大, 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深化。
近年来, 天津作为以传统工业、 制造业为基础的地区,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但受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影响,GDP 增长放缓,加之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政策的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人增速不高,在招商引资、 企业培育等扶持政策上有些 “力不从心”,存在研发投入力度不足、企业创新活力不强、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不够、 科技对经济支撑不强等短板, 一定程度影响了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任重道远,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 未来, 天津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发挥政府在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优化完善创新生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持续发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努力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在经济转型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市区两级财政应当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 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将财政科技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以及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等创新链关键环节, 提升财政R&D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增强研发策源能力,使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投入力度。
高质量推进海河实验室建设, 瞄准天津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特色的领域,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其他科学研究实验基地。推进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项目地震模拟振动台建设,支持天津的科学家和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和牵头组织大科学建设工程; 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的开放共享。深化部市会商合作,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津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建立与北京大科学装置联动机制,融入北京“三城一区”建设,用好北京的大科学设施,支持北京大科学设施在津建设分基地。
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 积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和转型能力的创新企业,分类打造企业创新的梯次发展格局,发挥企业创新决策、创新投入、 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 引导高校院所与企业全面合作, 加大技术创新平台在企业中的布局力度,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 鼓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引导企业、 高校和科研院所有效互动,打造体系化、任务型协同创新模式。 聚焦企业推动各类创新政策落地见效,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发挥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的积极引导作用,针对重点企业加强政策宣讲和辅导服务。灵活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围绕 “制造业立市”,以产业链需求为牵引布局科技创新资源, 推动信创、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10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充分发挥新型研发平台、 龙头企业以及驻津科研院所在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强国内外智力引进和科技人才培育, 强化高水平人才资源供给, 为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针对天津布局的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 制定包含资金支持、人才凝聚、重大专项组织等方面可实施性强的细则,推动政策的具体落实。
积极融入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高质量承接北京优秀科技企业转移和重大成果转化, 吸引创新要素向天津集聚。 进一步理顺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链条,推进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对接协作, 推动区域间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分布, 构建上下游联动机制。 支持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引进北京人才、 成果、项目、产业化基地落地园区,促进两地企业开展应用场景共建、产业创新联动、企业迁移布局等合作。 进一步深化部市合作、 院市合作、 校市合作,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计划, 对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持续深化 “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机制, 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创新创业投资规模化、集聚化、链条化发展,壮大引导基金规模, 形成 “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直投基金—产业基金” 全链条股权融资链。 遵循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强化激励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提升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住房安居、健康守护、法律咨询等方面保障,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生态,吸引人才来津发展。 实施一批重大成果转化示范工程,探索科研众包、 创新挑战赛、揭榜挂帅等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完善创新政策和法规体系,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改革科技项目组织和形成机制、 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打破旧有路径束缚,加快实施节能环保工程, 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创新效率。 加大对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 碳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等的支持力度, 加大对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攻关,改进高耗能领域节能与能源效率关键技术, 带动节能产业发展。 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发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 绿色、 服务方向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坚持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盈利环节由价值链中低端迈向高端, 占据行业制高点。 推动企业坚持需求导向开展渐进式创新, 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瞄准颠覆性技术,形成拳头产品、杀手锏产品,保持产品竞争力, 依靠自主创新树立企业的科技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行业影响力,不断提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