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 宇 赵 亮
2021 年 7 月 19 日 ,经国务院批准, 天津成为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城市之一。展望“十四五”,天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中,迫切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全新城市消费格局,打响消费城市品牌。 在此背景下,基于城市比较的视角,量化研究天津消费现状及提升路径, 对于充分发挥消费对天津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培育建设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三大需求的角度,对比投资贡献率、 净出口贡献率的变化趋势, 图1 可以看出, 消费对天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近年来始终在50%以上。
图1 2001—2017 年天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按照贡献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乘积计算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图 2 可以看出,2013 年之前,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稳定, 弱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在三大需求中居于第二位;近几年,消费的拉动作用稳中有降, 与其贡献率的趋势有所背离, 但在三大需求中,基本处于首位。
图2 2001—2017 年天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额)是反映商品消费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社零额增速作为消费增速的代表, 从图 3 可以看出,近20 年来,天津的消费增长形势以2008 年为分界线,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 整体变化趋势与全国及京沪渝穗等同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基本一致。“十三五”以来,天津消费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下滑趋势较为明显。2021 年上半年,天津消费增速大幅提升至17.20%, 但仍不及全国和京沪渝穗增速。
图3 2001—2021 年上半年天津与京沪渝穗及各地社零额年度增速(%)
结合天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变 化 来 看 ,2001—2013 年, 天津消费增速基本快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 5~10 个百分点;2014—2020 年,消费增速大幅下降,并始终低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2021 年上半年, 消费增速慢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的势头开始得到逆转。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 消费对天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凸显, 但天津的消费增速低于其他重点城市, 也低于天津自身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 这显示出天津的消费增长仍然有巨大空间。
国际经验表明, 消费中心的形成与城市本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关联。 本文选取和天津同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北京、上海、重庆、广州4个城市以及深圳、成都、青岛3 个国内代表性城市作为比较对象,参考汪婧(2020)、魏颖(2020)等文献的国际消费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10个维度共20 个指标,量化研判当前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劣势。
图4 2001—2021 年上半年天津社零额增速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往往依托持续增长的、 庞大的消费市场。 为比较研究各地居民生活、 旅游文娱等多种形式社会消费品的市场规模, 本文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国内外旅游收入作为消费市场规模的代表指标。 表 1 显示,天津社零额在北方城市中居于前列,但与北京、上海差距较大; 国内旅游收入处于中游位置,不及北京、重庆、上海、成都,与广州相当, 但国际旅游收入不佳, 这显示出天津的外来消费吸引力不足, 消费需求的国际化态势不明显。
表1 2019 年各地消费市场规模与消费实现能力
为比较研究各地的居民支付能力和购买力, 本文选取人均GDP、人均消费支出、常住人口密度作为消费实现能力的代表指标。 横向对比来看,天津的消费实现能力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 天津人均 GDP 在 8 个城市中仅高于重庆, 人均消费支出和常住人口密度均位于中游水平。
国外的消费中心城市普遍重视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通过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 完善消费硬件环境,来吸引消费资源的集聚。为比较研究各地与消费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支撑力,本文选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2021 年夏秋航季机场国内外通航城市数量作为交通网络的代表指标, 选取星级饭店数量作为餐饮的代表指标, 选取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作为人居环境的代表指标。表2 显示,与其他城市相比, 天津交通网络的2 个代表性指标的数值仅与青岛相当, 城市内部交通便捷度和城市间交通连接度均较低;星级饭店数量约为京沪渝穗四市的一半;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与上海、重庆相当,但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可见,天津在吸引消费资源集聚的硬件环境打造方面较为不足。
表2 各地消费设施支撑力
优质的消费吸引物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大规模消费集聚的根本条件。 根据消费种类和形式的不同,本文选取实物性消费吸引物、服务性消费吸引物、 线上线下消费潜力、 业态创新发展度4 个方面的8 个代表性指标, 来衡量各地消费吸引物竞争力。从表3 可以看出,与其他城市相比, 天津仅在中华老字号企业数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上排在中上水平, 其他项目均比较落后,特别是和北京、上海相比差距巨大。这显示出,天津在传统文化消费吸引物上具有优势, 但在奢侈品等国际消费品、直播电商、时尚消费、 年轻商业创新等方面布局不足,在5A 级景区、到店消费潜力上仍然挖掘不够。从整体上看,天津的消费引领和创新度不够, 消费吸引物竞争力偏低。
表3 2021 年各地消费吸引物竞争力
优良的消费服务环境是城市吸引消费者持续消费的软实力。 本文选取城市消费者满意度、 受理消费者投诉件数作为代表指标, 比较各地消费服务竞争力。从表4来看, 天津的城市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得分优于重庆、 广州和深圳,与其他城市相当,受理消费者投诉件数远低于其他各城市。整体来看,天津的消费服务竞争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表4 2020 年各地消费服务竞争力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生活态度的改变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高品质、智能化、健康化逐步成为消费发展的新趋势。
“互联网+” 时代兴起的即时性线上线下消费模式,目前主要包括以直播电商、社交电商、 小程序电商等为代表的“新电商”,以便利蜂等零售店为代表的 “无接触消费”,以京东到家等线上线下商家合作为代表的“到家+到店”模式等。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云看房等依托互联网的在线生活服务消费模式将迎来蓬勃发展。
在大众点评、 小红书等分享式社交媒体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启特色化的文商旅融合消费模式。 例如北京、上海引进环球影城、迪士尼等主题公园, 浙江乌镇打造戏剧节特色小镇,山东烟台依托张裕酒庄博物馆建立工业旅游基地等, 以特色主题吸引外部客流消费。这类文商旅融合消费模式对年轻人群吸引力大, 同时由于消费者驻留时间往往较长, 对当地的消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从全国来看,2020 年我国消费品进口额达1.57 万亿元,同比增长8.2%,高于同期进口整体增速8.9 个百分点。 其中,首饰、化妆品进口增长30%以上,箱包、钟表超过20%。就天津而言,携程集团《2019 国民旅游消费报告》显示,天津居民旅游消费力在全国排名第9, 出境购物人数排在全国第8, 外向型高品质品牌消费需求巨大。 未来,进口跨境电商、奥特莱斯店、 免税店等消费市场将持续扩大。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我国有60 岁及以上人口2.64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8.70%,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较长时间内的基本国情。目前,各地积极布局养老健康消费市场, 包括以体检养生、慢病管理、健身康复、 医疗旅游等为代表的健康服务,以老年电商、直播购物为代表的新兴消费, 以旅游、 文化娱乐为代表的休闲消费等模式。
国际消费中心已成为城市必争的战略高地, 天津必须客观研判自身的优劣势,充分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切实把握 “国际”“消费”“中心” 三个要素, 在消费国际化、交通便捷化、供给多样化上做好文章。
充分发挥国际港口和区位优势,提升城市枢纽地位。建设多式联运交通综合口岸, 打造天津港国际中转货物集散地,构建面向“三北”地区市场的商品供应链基地、仓储基地。积极探索京津冀跨省通办、 相互认证等政务便利化措施。 搭建“通道+贸易+服务链”的国际性口岸商圈,发展平行车进口、汽配等特色专业市场集群。 推出重要商品行业 “晴雨表”,增强天津在全球流通中的采购分销、展览展销、新品发布、价格发现、仓储物流、检验检测、金融担保等服务功能。培育跨境电商发展, 便利化通关服务体系, 支持保税仓直播、 线上展会等新型进出口模式快速发展。
加快完善客流交通体系, 借鉴东京都市圈交通规划的“优先公共交通”原则,加快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商圈交通网络建设, 分析研判各大商圈各时段各区域的人口密度, 适当加大对重点商圈轨道交通建设的倾斜支持力度。同时,提升地面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 完善商圈间的交通联系, 推进对外联动交通项目建设。
树立天津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新时尚,打造具有津沽韵味的消费项目。依托互联网技术,充分挖掘“中华老字号”、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尚潮流文化的结合点,构建消费新场景,推进传统老字号店铺向老字号文化展示中心、 定制体验中心、技艺见习中心、网络直播中心等新场景发展。 拓展传统消费的新服务, 鼓励开发与网络游戏等泛娱乐消费相配套的传统文创产品或服务。加强文化传承,设立老字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 支持天津传统品牌向市外发展。 加快开展城市整体营销,充分利用各类赛事、会展、节庆活动,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推广。
以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 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为核心载体,搭建数字商圈服务平台,引导商品流、 信息流等汇集天津, 提升城市消费的便利性和吸引力。 支持优化社区商业新供给,积极引进集零售、社交、餐饮、配送等为一体的新零售业态。 完善社区便利店、智能自提柜、小区驿站、养老助医、 家政维修等网点布局,打造15 分钟便民生活商圈。 激活公共交通、 地铁站、 公共场所附近的小微商业生态,鼓励发展小店经济,探索线上线下互动购物模式。
充分发挥天津古今中外文化交融的特点, 建设一批具有天津特色的地标商圈。依托历史, 充分挖掘天津租界文化遗产, 引进不同国家的文创产品、餐饮小吃、服饰等, 增加具有世界不同风格的国际性消费服务场所的配套能力, 适时推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海外文化艺术节等, 建设海外商业文化街。面向未来,积极支持跨境电商、首店、潮流娱乐、电竞运动等全球时尚业态供给,建设智能导航购物、 虚拟化妆间购物、 数字橱窗等丰富立体的无边界零售场景,大力引进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 促进旅游消费。
做优做精商业流通载体, 丰富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拓展天津既有的54 条繁华商业街区、3 个国家级电子商务基地等良好的商业流通市场, 积极支持商圈打造中高端综合体验型消费场景, 丰富国际知名中高端消费品和服务供给。 大力培育本土知名时尚消费品牌,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 充分发挥国家会展中心 (天津)作用,策划全球性会展、文体赛事、时尚演出等活动。注重依法改善城市消费环境, 加强消费维权保护、 消费安全保护, 营造良好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形象。
聚焦养老服务, 构建老年消费产业聚集地。 加强医疗健康资源研发及引进力度, 打造综合性医疗健康产业聚集区。 高标准建设一批老年人服务社区,构建医疗+养老、医疗+康复、健康社区+呼叫等多样化“医疗+”模式。加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引进力度, 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供给水平, 优化银发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