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构的思考

2022-07-25 09:13:00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彭靖涵喻焕冰
成才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培训

■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 彭靖涵 喻焕冰 李 娟

1 问题提出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此意见提出要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那么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家长来说,对此意见有何看法,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困惑和压力呢?在《双减意见》颁布的背景之下,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可以有何作为,与《双减意见》形成合力?本文旨在对上述问题做一探讨。

2 “双减”背景下,家长的心态和诉求

在“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承担者,肩负起更为重大的责任。本次研究调查了在教育新环境下,家长的心态和诉求。

2.1 受社会各因素影响,家长存在着普遍的焦虑情绪

由于教育场域内的不公平竞争,教育场域外的不正义制度,教育作为争夺稀缺资源途径的必要性,当今众多家长存在“教育忧虑症”。“鸡娃”现象和各种择校补课等表现恶化了教育生态,也使家长陷入了恶性循环中。本次调查中,11.39%的家长表示自己在辅导孩子进行学习时有很大困惑,39.87%的家长表示自己有困惑。“双减”政策颁布后,学科培训机构停办,导致很多家长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图1 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的相关情况

2.2 家长存在很多困惑,渴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拥有着不同的身心特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在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不同的困惑。调查中可知,家长在“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支持孩子的学科学习”等方面都存在困惑,并希望得到专业的帮助。其中家长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社交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困惑程度较大。该结果表明家长对小学阶段学生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等相关教育知识已有所了解,但在实践方面仍存在较多疑问,在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上仍需要获得指导与建议。

表1 家长对家庭教育困惑的问题排在首位的情况一览

3 对目前现状的原因分析

3.1 对“双减”政策的实施缺乏正确解读

“双减”,不减家长责任,不减家庭教育质量,不减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但是有些家长以为“双减”就是“不让孩子学习”了,怕孩子在竞争中失利,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在调查中,有23.42%的家长表示愿意报班辅导,只有18.99%的家长表示不愿意报班辅导。其中,有12.66%的家长表示在“双减”政策下,仍非常愿意给孩子报学科类的(数学、语文、英语等)兴趣辅导班。以此可见,家长对“双减”政策仍存在理解的偏差,对于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缺乏正确认知。同时,受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子女的兴趣培养让位于智力发展,显露出对于孩子学业成绩的焦虑心情。

3.2 家长教育策略的缺乏

家长由于陪伴孩子时间的限制、自己学业指导能力的不足及艺术等综合素养培训费用的负担,缺乏正确的教育培养策略,产生了对家庭教育普遍的焦虑情绪。随着社会发展,双职工家庭逐渐增加,双职工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时间的不足导致对孩子了解较少,自己的付出与需求无法对等。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家长对于学业辅导上的困惑存在因家长学历水平的显著性差异,其中非高等学历组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业时的困惑指数要高于非高等学历组的家长,这也导致众多非高等学历家长因自己学业指导能力不足产生焦虑情绪,而将教育需求寄托于机构。

3.3 缺乏系统的“触手可得”的家庭教育课程资源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家长面对家庭教育的困惑,采取的解决措施主要为阅读育儿书籍以及与有经验的亲友交谈,实际上很少有家长可以方便地搜索学习到系统家庭教育的课程并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无法得到解决。而且由于大部分家长没有正确的育儿理念,但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便盲目地为孩子报许多兴趣班。这不仅扣杀了孩子的天性,同时也增加了家长自身的焦虑。

4 教育建议

4.1 增强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同,建立政府意见反馈机制

教育政策执行需由政策执行者在理解政策后,将政策内容转化为教育实践。目前中国的政策执行者群体主要包含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不仅类别众多,而且规模庞大,统一思想和步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半数以上的家长对双减政策仍然了解较浅,对政策理解也存在较多困惑。因此,提升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和认同有利于政策的实施。中国政府教育政策宣传主要形式为三种,内部传播系统、通过媒体中介的传播和与公众的直接传播,传播途径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发展。宣传形式多样化和传播途径改革可以使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更趋科学化、民主化。政府应完善政策宣传路径,增强家长对政策的认同感,通过广播、电视、抖音等自媒体多种宣传形式进行政策科普。同时,政府应建立政策意见反馈机制。例如接受意见反馈的互联网途径可大致分为四种:邮箱、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途径,听取广大政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推动双减政策趋于完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4.2 构建家长培训机制

在调查中,87%的家长愿意接受家庭教育的培训,且大多数愿意接受线上培训或是线上线下培训。81%的家长也愿意接受培训学分考核制。因此,可以看出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大多家长是可以接受的。

为此,可发挥政府部门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组织和服务功能,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指导,加大家庭教育投入,提升全社会家教水平。家长培训用到的主要培训资源有两种,即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针对家长需求,结合学校实施线上课程的特点开发适合于家长进修的校本课程是教师的长项,因此,家庭教育培训所需求的课程资源不是问题,且政府可领导并联合各单位积极规划家庭教育机构体系,将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建立家庭教育学分考核制。针对家长的需求,积极搭建家庭教育服务平台,明确家庭教育公益性原则,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4.3 建构家庭教育课程“大体系”,细化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

家长在教育子女时面对多种困惑,我们的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良好品性的培养、心理健康等家庭教育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在科研调查基础之上,规划家庭教育课程这一“大体系”,完善家庭教育各模块,包括亲子沟通、孩子问题行为识别与指导、孩子各方面发展等相关课程内容。我国目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实施机构多种多样,主要有幼儿园及中小学、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社会力量(非营利社会组织、营利机构等)及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如书报、广播、电视、网络等)。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资源,提升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度,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培训方式,包括讲座、工作坊、学习共同体等,并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建设家庭教育指导的在线学习与反馈平台。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培训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