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敏,贾瑞棋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2015年,联合国第七十届大会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呼吁各国积极采取行动,为今后15年内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而努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对世界多个领域的战略和行动产生重大影响,大学也不例外。[1]一方面,大学自身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要求大学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涵盖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这些挑战要求人们改变现有的人类与地球的互动方式。作为社会的“灯塔”,大学要率先探索人类前进的方向,向世界提供知识基础和价值引领。另一方面,当今时代大学的发展机遇也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大学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实践可以彰显其负责任的社会形象,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参与更多领域的研究项目,获得更广泛的资金资助甚至更高的世界排名。2022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就将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排名指标中。[2]
2015年以来,荷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持续取得新进展。2015年9月,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总理马克·鲁特(Mark Rutte)申明,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荷兰现行的国家政策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计划在未来15年内陆续将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现有的国家政策框架中。[3]2016年,荷兰发布了世界上首个关于本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准衡量指标。[4]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荷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上不断进步。2019年,荷兰统计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SDSN) 和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Stiftung)联合发布的《第四届荷兰全国可持续发展报告》(Fourth Dutch National SDG Report)显示,荷兰得分为80.4,排名世界第九。“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还与欧洲环境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European Environmental Policy, IEEP)合作,发布了2019年的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Europ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其中荷兰以71.8分排名第七。[5]2020年,荷兰统计局发布的《福祉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年度监测报告》(Annual Monitor of Wellbeing &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指出,荷兰在可持续发展目标1(无贫困)、目标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目标10(减少不平等)、目标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目标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方面的表现领先于欧盟其他国家。[6]
值得关注的是,大学是推动荷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力之一。研究表明,荷兰的大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目标3(良好健康与福祉),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和目标14(水下生物)三项中尤为突出。[7]当前大学在推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时,普遍面临着如何将理念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转化为具体实践的难题。本文将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三维度予以探讨。
大学开设可持续发展课程可以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荷兰多所大学开设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课程,使学生能对每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题领域有基本了解。如,伊拉斯谟大学(Erasmus University)在本科阶段开设“可持续性发展”课程,向学生介绍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理论、理念及行动;在硕士阶段开设名为“商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慕课,与学生讨论可持续发展与商业行为的关系。[8]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开设名为“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能源”的选修课程,与学生探讨世界能源问题。[9]瓦格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开设名为“食品环境与健康可持续饮食”的在线课程,引导学生解决与零饥饿目标相关的食品生产及消费问题。[10]
除新设课程外,更多的大学在已有课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现有的资源、课程、教师进行充分的整合,进行项目式学习。例如,在伊拉斯谟大学传统的能源课程中,学生主要学习关于各类能源的基本科学技术原理。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后,学生需要讨论能源体系是如何受到市场和政策环境影响的,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中的认知学习目标,了解政策如何影响能源的生产、供应、需求和使用。[11]在与水科学相关的课程中,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驱动因素,也需要学习水资源与社会系统功能的相互作用。因此,课程将地理知识、生物工程、土地与水源管理、经济发展与立法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整合在一起供学生学习。[12]通过融合式的课程设置,可以培养学生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交叉技能和关键能力,包括系统思维、批判性思维、自我意识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前瞻性、规范性、战略性、协作能力及创造力;创业精神、好奇心、设计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单纯的课程学习并不足以培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具备复合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荷兰的一些大学设置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本科、硕士学位项目。如乌特勒支大学在本科阶段开设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科学项目。该项目为期三年,学生毕业可获得理科学士学位。学生将在更系统、深入的可持续发展语境下学习科学问题。在经过第一学年的通识教育后,学生在第二学年选择具体的课程方向,分别是水、气候与生态系统,能源与资源,治理与社会转型以及商业创新。第三学年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的课程方向提交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涉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解决方案及实践措施等。[13]
乌特勒支大学在硕士阶段设立了五个有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学位项目,学制两年,分别是能源科学、可持续发展商业与创新、可持续性发展、创新科学以及水科学与管理。能源科学项目主要研究能源生产、转换、运输、存储、分配和最终用途。[14]在可持续发展商业与创新项目中,学生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商务案例,学习可持续性创新、生命周期评估、生态效率和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变革以及可持续性管理等主题。[15]可持续性发展项目从多学科角度研究和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包含能源与材料、环境转变与生态系统、地球系统治理以及国际发展四个专业。[16]在创新科学项目中,学生探讨技术创新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其带来的重大社会挑战。[17]在水科学与管理项目中,学生通过科学知识和实际案例,了解水文过程、气候变化、水足迹、水安全等主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学习现代水管理技术和水政策。[18]
也有一些大学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开设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学位项目。如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2018年开设全球责任与领导力本科学位项目和三个硕士学位项目。硕士学位项目为可持续发展企业伙伴关系、数字社会下的治理与法律以及气候适应与治理。[19]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2018年开设了全球化与发展研究硕士学位项目,重点关注全球化动力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20]通过系统性的学位项目训练,学生能够成为解决某一方面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门人才。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研创新,科研创新能够转化为生产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生产、应用、再生产的双循环。2021年,荷兰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The Netherlands, VSNU)公布了2015年至2020年期间,各所大学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科研成果数量。(见图1)从中可见荷兰的大学越来越注重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的学术研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创新、证据基础及解决方案。由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往往涉及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所以在进行科研创新时,既需要大学内部各个专业进行跨学科研究,也需要大学之间进行跨领域校际合作。
图1 2015年至2020年荷兰各大学发表的与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科研成果数量
伊拉斯谟大学在2018年开展“包容性繁荣的动力”研究项目,旨在研究使经济增长广泛惠及人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实现这一研究目标需要不断协调政府、企业、公民的需求。因此,伊拉斯谟大学法学院、管理学院和哲学学院建立了多学科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在不同层次的立法和监管导向背景下,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参与者如何互动以实现包容性繁荣。[21]该项目包含三个研究主题,分别是全纳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以及普惠性金融系统。这些主题和可持续发展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目标13(气候行动)以及目标10(减少不平等)密切相关。
乌特勒支大学于2018年设立了名为“通往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综合性科研项目,其目的在于通过大学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人类社会通往普惠、公正、可持续的未来。该项目由哥白尼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海洋与大气研究所、经济学院等13个校内研究机构联合发起,并承诺要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共同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术共同体以促进新的研究合作,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目前项目主要涵盖五大研究主题,分别是:未来食品研究、产业能源转型研究、城市转型研究、水、气候与未来三角洲研究以及循环经济社会研究。具体而言,未来食品研究致力于解决居民饮食结构和地球生态环境相冲突的问题。[22]产业能源转型研究的目的在于催生新的产业理念,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并推动产业根本转型。具体包括荷兰第二代生物燃料和负排放技术、负排放的碳捕获和存储技术及与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经济、法律和政策等子研究。[23]城市转型研究致力于为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方案,通过实证分析以及变革性技术,将城市中“孤立的”系统(水、能源、固体废物、运输等)进行整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泛的基础。[24]水、气候与未来三角洲研究致力于确保世界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三角洲的自然系统功能知识与空间规划、土地和水源治理的立法框架与弹性三角洲管理策略等子研究。[25]循环经济社会研究通过研究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的循环、可持续发展。[26]各个主题的研究在共同原则指引下,相互交叉,解决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大学之间需要进行积极的合作以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促进不同维度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实现经济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上,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伊拉斯谟大学以及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于2016年联合成立可持续发展中心,专注于可持续的生产循环经济和利用城市化社区资源的研究。三所大学作为科学、技术和商业领域的知识中心,通过参与跨领域研究小组的联合项目,共同制定共享的研究路线图,将基于研究的知识转化为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心共有三个研究领域,分别是城市研究、园艺研究和循环产业。城市研究致力于实现循环、有弹性、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城市建设;园艺研究主要应对食品、健康、气候、能源等领域的全球挑战;循环产业主要促进南荷兰省(Zuid-Holland)制造业的发展建设,帮助当地传统制造业向循环材料和产品升级过渡。[27]
在实现社会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上,乌特勒支大学、莱顿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埃因霍芬理工大学(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格罗宁根大学等14所荷兰顶尖高校于2017年共同签署《数字社会研究议程》,联袂进行系统研究。该议程旨在使荷兰应对全球数字挑战,在以人为本的信息技术领域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议程有七个研究主题。第一,公民与民主:如何重塑信任、对话与决策;第二,负责任的数据科学:如何充分和负责任地使用大数据;第三,健康与福祉:如何让科技带来更长久、更健康的生活;第四,学习与教育:如何让数据有意义地参与生活的各个阶段;第五,工作与组织:如何让公司和员工为经济增长做好准备;第六,数字城市和社区:如何建设智慧城市;第七,安全与安保:如何保护数据、人员和自由。[28]这些主题分别与可持续发展目标3(良好健康与福祉)、目标4(优质教育)、目标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以及目标16(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密切相关。在合作中,各大学派出信息技术、法律、政策研究和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加强联合以助推相关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产出。
在实现环境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上,拥有健康食品、环境、能源、医学研究领域全球顶级专家的瓦格宁根大学、埃因霍芬理工大学、乌特勒支大学以及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中心于2020年进行合作,开展环境、能源、食品健康等领域的联合研究。[29]以上四家机构借助平台和资源的优势,整合科研团队,致力于实现下述可持续发展目标:目标2(零饥饿)、目标3(良好健康与福祉)、目标6(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目标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目标13(气候行动)、目标14(水下生物)和目标15(陆地生物)。
总之,无论是在大学内部还是大学之间,荷兰的各所大学能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并进行资源互补,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球化时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也需要进行扩充和转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各有关主体之间应建立更加广泛的伙伴关系,这些主体涉及教育机构、大学、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等一系列社会行动者,伙伴关系的形成也应是多元、多样的。[30]因此,在影响世界各国、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大潮中,荷兰的大学也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求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形成多层级、多结构的社会服务模式。
荷兰的大学主动走出象牙塔,和政府、非政府部门、企业进行合作以推动本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首先,荷兰的大学和政府部门进行合作,通过创建新型的“大学-社区”关系、派遣学生实习、协力解决市政问题,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例如,格罗宁根大学推行的“城市校园”理念倡导大学和当地社区形成良性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当地可持续发展事务,服务于吕戈登市(Leeuwarden)的可持续发展。[31]在全球责任与领导力本科学位项目的实习环节中,学生与公共部门负责人一起工作,学习如何将现实世界中的难题转化为适合的学术研究问题,并在进行研究后,将发现转化为有效的建议。目前该项目与荷兰中央计划局和环境部门进行合作,学生可以从事有关社会经济变革的相关研究,或参与减排二氧化碳、推广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相关工作。[32]再如,瓦格宁根大学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与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进行合作,通过城市规划设计、系统分析、政策研究的方式,将水、能源、废物、食品、人口数据等研究主题进行整合,旨在解决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化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3]
其次,大学和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推动某一具体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例如,格罗宁根大学和人权组织进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参与性研究,帮助荷兰的青少年增加社会资本,实现人权保障,[34]以实现目标10(减少不平等)。瓦格宁根大学与非政府组织——应用研究组织(The organizations for applied research)进行合作,旨在加强荷兰产业和贸易部门的创新能力,提高竞争优势,并在政策问题上为政府提供实质性支持,[35]以推动目标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的实现。
最后,荷兰的大学和相关企业就学生实习和产品研发等事宜进行合作。在学生实习方面,提斯大学(Fontys University)、埃文斯大学(Avans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汉斯大学(Hanz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等多所大学自2019年开始与荷兰的部分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商业伙伴关系,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行动计划”(SDGs on stage),为大学生提供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实习机会。例如,学生可以去宝马集团在荷兰设立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绿色塑料、残障人士关怀以及可持续性财务发展等项目进行实习,推动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36]宜家(IKEA)家具集团开设了回收牛仔裤项目供学生实习,将牛仔裤回收后制成沙发以减少水污染。[37]在产品研发方面,瓦格宁根大学与海尔德兰省(Gelderland)的多家食品企业进行合作,于2020年共同制订了“食品谷2030”(Food valley 2030)计划,旨在通过农业和营养领域的创新来实现可持续和健康的未来。这些研究可以推动荷兰食品和农业生产的升级和发展,以促进健康、可持续的食品消费。[38]
面对当今世界性的复杂难题,荷兰的大学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一体性,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伊拉斯谟大学于2019年5月在深圳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双方就全纳城市建设这一主题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迄今进行了两项合作,第一项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致力于将大湾区建设成具有社会和环境包容性的城市;第二项合作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与机构进行研究。[39]再如,乌特勒支大学与南非进行了两个项目合作,共同研究南非的水、能源与粮食关系,以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第一个项目是“利用水、能源和粮食提高开普敦市区的复原力”研究,旨在提高居民和当局对开普敦资源危机的应对能力;第二个项目为“南非的水、能源、粮食社区建设:社会正义与行动者关系治理”,重点关注南非的穷人和妇女,探讨水、能源以及粮食生产对社会正义的影响。这一项目由荷兰政府推动进行,荷兰国家科研基金会(Netherlands Organiz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和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South Africa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共同资助。[40]
除进行国际合作外,荷兰的大学也积极履行全球社会责任,为解决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技术援助。在三角洲升降(Rise and Fall)项目中,乌特勒支大学研究湄公河三角洲加速沉降的原因,帮助越南防控三角洲沉降并提供缓解策略。[41]在瓦格宁根大学牵头下,荷兰的四所大学联合帮助非洲地区研究抗疟疾与食物的关系,以实现零饥饿和良好健康与福祉目标。疟疾每年给非洲造成高达12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支出和农业生产损失,寻找一种不使用杀虫剂也能有效防治疟疾的方法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四所大学新开发的诱饵陷阱使肯尼亚携有疟疾病毒的蚊子数量下降了70%,这种方法也为解决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提供了一种方案。[42]此外,四所大学合作的“非洲大豆固氮项目”(N2AFRICA)帮助非洲农民通过使用接种剂和肥料的方式种植豆类固氮谷物,惠及了23万名非洲农民,促进了非洲地区零饥饿目标的实现。[43]
荷兰的大学通过转变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实现国家、地区以及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贡献,也推动了自身的变革与发展。荷兰的经验表明,大学要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确立理念和探索实践路径缺一不可。
大学的发展战略应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结合,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精神。在一个日益复杂的变革世界中,大学不仅要传播知识,更应指引社会形成积极且具有前瞻性的价值,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学会如何在这个时代生活,使学生能够立足于尊重和平等,促进正义、社会公平和全球团结。在观念上,大学应重拾人文主义,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4]在科学技术和全球冲突同时与日俱增的当今社会,愈发需要价值观的指引,帮助人们反思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未来的方向。因此,大学应引领社会对全球冲突、环境污染等议题进行充分反思,向社会传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可持续发展内涵进行深度诠释。在教育教学上,大学应将其教育视为全球共同利益,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培育,使学生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未来公民,为全人类的共同福祉而奋斗。因此,大学应积极寻求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的突破和转型,进行跨学科、问题导向、实践性的教学。这意味着大学课堂需要营造互动式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气氛以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采用基于行动的、自主的、协作的学习方法,并把正规与非正规学习联系起来;通过批判式的教学法,促使学生反思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争议和悖论,在教学中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大学的研究要围绕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研究者需要积极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进行知识产出。研究在人类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通过研究可以对当前最紧迫、最复杂的社会问题和自然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其次,研究将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有效决策,以促使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世界各地的实现。最后,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要找到适合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佳途径需要通过研究进行建模和回溯。但这一切都离不开相关的资源支持。因此,大学需要为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研究提供资金、设备、人员的支持,出台相关的科研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的研究团队积极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研究。同时,也需要提高研究人员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认识,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他们目前的研究是如何与各种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联系的,并培养研究人员跨学科、跨领域、多方法的研究能力。总之,研究是知识共享,知识发展,知识流通和知识转移循环链上的起点和终点,大学要通过研究,为解决地区、国际可持续发展问题贡献知识成果。
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大学并不是一座孤岛,而是需要寻求广泛、多元的合作。首先,大学要依托其资源和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和辐射作用,与政府、非政府部门、企业及群众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带动全社会建构一个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体。在荷兰政府成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盟中,大学积极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带领1000多个社会组织、青年团体、市政当局、金融机构、教育和知识机构以及居民,一起致力于实现某一项具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伊拉斯谟大学负责目标1(消除贫困),邓博契学院(Avans Hogeschools-Hertogenbosch)负责目标2 (零饥饿)等。[45]其次,大学合作的关系网要打破地域限制,积极寻求地区和国际性的合作关系。在就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国际合作时,要批判性地考察不同地区的价值观和权力体系背景,以满足弱势群体如非洲北部和澳洲南部欠发达地区和原住民地区的实际需求。最后,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学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地方、国家和全球公共事物治理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大学要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贸易问题、发展问题、种族问题、妇女问题与和平问题等,服务于国际理解、社会团结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