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
摘 要: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以重回历史场域、寻访人性之美、强化身份认同的话语策略,不仅生动再现了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工匠的惊人创造,记录了几代石窟守护者的虔诚奉献,还全景式地呈现出中国石窟群由惨遭破坏到被精心修复再到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数字化保护的过程,清晰勾勒出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鉴于此,本文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促进文化自觉,多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呼吁。
关键词: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话语策略;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2)03-0099-04
2020年,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策划出品的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播出,该片历时两年精心打造并首次采用4K超高清画质进行呈现,分为《石窟鼻祖》《敦煌丹青》《东方微笑》和《国家宝藏》四集,全方位地向观众展示了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石窟走廊。该片通过寻访古代工匠和现代石窟守护者,不仅延续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文脉,使中华文化得以创新和发展,还强化了中华儿女的身份认同意识,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重回历史场域,坚定文化自信
一直以来,旨在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都是纪录片题材中的创作重点。自1954年起,中外媒体不约而同地将摄像机对准了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的中国石窟走廊,相继拍摄了《敦煌壁画》(1954年)、《敦煌之恋》(1985年)、《敦煌莫高窟美之全貌》(2008年)、《敦煌》(2010年)、《龟兹·龟兹》(2012年)、《对话龟兹》(2013年)、《敦煌画派》(2016年)等一系列展现石窟艺术之美的纪录片。相比较而言,《中国石窟走廊》的立意显然更为开阔高远。创作团队以故事切入、情景再现、口述历史等方式带领观众重回历史场域,在贯穿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浩瀚时空坐标中,探访了凉州石窟群、敦煌石窟群、天水石窟群、陇东石窟群、新疆克孜尔石窟、大同云冈石窟以及洛阳龙门石窟等重要石窟的艺术风貌,并深入挖掘和剖析造像背后的千年历史和传奇故事,展现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的来龙去脉,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中国石窟走廊》以1959年研究人员在抢救天梯山石窟(担心水库修建损坏石窟)时所发现的两幅具有印度风情的北凉壁画为契机,揭开了一路追踪北凉造像的传奇历程,并寻找对中国石窟产生影响的因素。创作团队以故事切入的叙事方式,再现了极度崇佛的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统一河西走廊后,迁都凉州大兴寺庙、供养高僧译经传法并采取印度方式开凿石窟的历史影像,沉浸式的观影体验把观众带回到风云突变的历史场域中。创作团队辗转千里,从龟兹到河西,从祁连山到黄河之滨,历尽艰辛拼接成了完整的凉州造像版图。高鼻深目、丰乳厚唇的菩萨,直鼻大眼、身躯健硕且身体呈现V字形的飞天,在马蹄寺石窟群、敦煌莫高窟、新疆克孜尔石窟群等洞窟内被不断发现,这些造像通过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整个河西走廊的早期洞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来自西域造像的影响。中国石窟鼻祖的重大发现,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十六国和北魏中期以前石窟造像难以严格区分的难题,还完整展示了中国石窟造像艺术从凉州模式到平城模式再到龙门模式的中国化嬗变轨迹,使研究人员对中国石窟的研究向前迈了一大步。
“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朝代不断更替的具象而有形的实体中国,以及一个不断传承中华文化的抽象而无形的文化中国”[1]。通过影像呈现可以发现,中国石窟走廊中遍布着中文、梵文、古藏文、回鹘文等古老文字,涉及政治、历史、宗教、民族、文学和艺术等各个领域,可谓包罗万象。数以万计的晋唐绘画、栩栩如生的飞天塑像、巧夺天工的各式佛像,以及描绘出播种、收获、乐舞、嫁娶、杂技等现实生活场景的经变图,构建出熠熠生辉且经久不衰的中国文化景观。然而,如此瑰丽的文化遗产却屡遭破坏,创作团队以口述的方式,讲述了20世纪英国人马尔克·奥莱爾·斯坦因与法国人保罗·伯希和,以巧取豪夺的伎俩骗走经卷和绢画、以野蛮粗暴的手段砍凿佛像和揭取壁画的往事。中国石窟遭到非常严重的肢解和破坏,凝聚着万千工匠心血的中华瑰宝也不幸流散海外。该纪录片将分割成块的壁画、残肢断体的菩萨像以快速剪辑和图像定格的方式呈现于众,带给观众巨大的视觉冲击。
在以口述方式生动再现中国石窟兴建和被损坏的同时,纪录片还穿插新闻史料,着重叙述了现代人守护和修复石窟的动人事迹。例如,常书鸿在巴黎看到从祖国流失的《敦煌石窟图录》画册和唐五代绢画真迹时,一方面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出于强烈的文化主权意识,扼腕叹息,毅然决然地前往莫高窟修复残损多年的壁画,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石窟艺术;李云鹤择一事终一生,在他六十多年的精雕细琢下,一幅幅残缺不全的壁画和一尊尊残肢断体的佛像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冯国瑞不遗余力地终生奔走在庞大的麦积山石窟群中,不仅编写了详细的科学考察报告———《麦积山石窟志》,还在即将辞世时把毕生收藏的金石篆刻、古籍文献和名人字画全部捐给了麦积山石窟,使麦积山石窟走出“深山密林”,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之列。跟随创作团队的镜头,观众能够再次重温他们守护和修复石窟的历史影像,缅怀和敬仰这种绵延不绝且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重回历史场域,站在人类文明的视角对过去进行归纳与反思,能够对苦难保持尊重,形成清晰的认知;立足现实,将遥远的历史记忆回溯为一种日常生活图景,可以对创伤保持感怀,汲取前行的力量。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的中国石窟文化,是紧密团结、自强不息的历代中华儿女共同创造出来的。一代代无私奉献的石窟守护者和修复者,在既定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重构鲜活有效的现实经验,中国石窟走廊才得以重放异彩、惊艳世界。可见,中华文化是形成文化自信的源泉,文化发展则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国智慧的释放,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寻访人性之美,推动文化传承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護,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2]。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中国石窟走廊凝聚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闪耀着人性之美的光辉。
以人性塑佛,是中国石窟走廊的显著特色。麦积山的北魏小沙弥,穿着不太合身的袈裟站在佛祖旁边听法,细长的眉毛笑成了一对弯月;莫高窟的北魏禅定佛,弯弯的长眉和上翘的嘴角流露出内心的欢乐。这些微笑的佛像寄寓着人类对理想之境的憧憬和盼望,体现出佛教思想的喜乐性。为了让百姓免遭生灵涂炭而香消玉殒的西魏皇后乙弗氏,在工匠精细入微的刻刀下被塑造成蛾眉凤眼、朱唇微启、和蔼可亲的主尊佛像,她充满慈悲的微笑足以荡涤人间的贪婪与丑恶,体现出经历苦难后的从容与淡定,蕴含着工匠们对慈悲大爱佛陀的敬仰和尊崇,体现出佛教思想的利他性。创作团队还将手中的摄像机对准了释迦牟尼佛与罗侯罗的父子塑像,罗侯罗首次见到父亲时的胆怯,释迦牟尼佛眼神中的怜爱和深情,都被工匠们刻画得生动传神,佛界的父爱让世人产生同理心,体现出佛教思想的生活性。人类心怀愿景塑造佛像,佛像又反过来慰藉和庇佑人类,冰冷的泥巴和石头被镀上了人性的光辉,照亮了艰辛岁月中芸芸众生的心灵,拉近了佛国与人间的距离,体现出佛教思想的人间性。可以说,每一尊佛像都散发出慈悲为怀的普照佛光,定格了存善心、积善德、施善行的人性之美。
战争的摧残、岁月的腐蚀以及人为的破坏,使中国石窟文化的保存和延续遭受了极大挑战。文化传承最关键的是人,因此,创作团队在拍摄过程中精心选取人物,并努力挖掘人物所承载的人性之美与工匠精神。中国美术学院的副教授何鸿,追随导师史岩先生的脚步,几十年来数次对甘肃石窟进行实地考证和详细勘察,主编出版了大型画册《麦积山佛影》,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敦煌研究院修复专家李云鹤,年轻时跟着常书鸿、李承仙、段文杰、史苇湘等美术专家学习剥壁画,到了退休年龄依然和儿子李波一起修复被水淹而损坏的天梯山大佛,父子二人利用仅有邮票大小的古老照片,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破解了佛头的立体成像问题,大佛在李云鹤父子手中得以重获新生;美术名家常沙娜自幼随父亲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将敦煌艺术研究与现代艺术理念进行结合,参与设计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人民大会堂和民族文化宫等经典建筑设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印记。在这种师徒/父子/父女之间的代际相承中,师傅言传身教,徒弟用心揣摩,发扬着至公无私和淡泊名利的人性之美,延续着爱岗与敬业、爱国与为民、传承与创新以及学道与弘道相结合的工匠精神。他们以高超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追求革新的理念,共同推动了中国石窟的文化传承。
该纪录片的导演安秋说:“这条伟大的走廊,安放着一座座神圣的佛龛,也安放着一个民族的信仰和最长情的告白”[3]。在风雨飘摇的历史时空中,工匠们怀着虔诚的爱和信仰,用手中的刻刀定格时间,创造了年代久远、朝代完整、异彩纷呈的造像,赋予佛陀们温暖的微笑,使得中国佛像艺术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在日复一日的时光更迭中,中国石窟走廊的守护者代际相承,用技艺定格时间,以赤子初心竭力抵抗岁月对石窟的侵害。在世事繁杂的现实生活中,创作团队潜心探访中国石窟走廊的前世与今生,用影像定格时间,记录造像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艺术理念和文化价值,带领观众认知、破解和研究潜藏的中华文明。可以说,无论是石窟的创造者、守护者,还是记录者,他们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定格时间,延续中华文明的历史文脉,使中华文化得以创新和发展。
三、强化身份认同,促进文化自觉
身份认同,指的是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表征个体或群体对自我在文化上某种身份的确认。关于文化自觉的定义,费孝通先生曾概括为:“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4]。在文化认同问题不断凸显和文化交流日趋紧密的全球化时代,只有不断强化身份认同,促进文化自觉,才能使中华文化充满自信地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道路。
佛教艺术刚传到中原时,菩萨的面容延续着西域的模样。从隋代开始,工匠们开始对佛像进行中国化改造,去掉了胡须,穿上了华丽服装,柔软的腰肢和丰美的体态,呈现出慈柔明媚的女性之美。这种由被动模仿到主动创新的行为,不仅体现出工匠对完美佛像的积极想象,也折射出中华儿女的民族化审美心理和中华文化认同。除了菩萨像的中国化改造,古代工匠们还在70米高的麦积山顶端,修建了目前国内最大的七间八柱崖阁庑殿式石窟;在甘谷县大像山的山顶上,跨越北魏到盛唐三百多年的历史建造了高达23米的大佛;在泾河北岸的王家山石崖上,打造了容纳七个身高达6米大立佛的七佛窟;在宕泉河畔1600多米的崖壁上,留下了735个洞窟、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两千四百多尊彩塑等。在历史长河中,无数工匠们怀着虔诚的信仰,夜以继日地创作出这些精妙绝伦且扬名于世的中华文化瑰宝,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磅礴力量。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国石窟走廊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历史文脉,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文化密码。在历史镜像中,兰登·华尔纳、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与保罗·伯希和等人觊觎中国石窟走廊美妙绝伦的艺术造像,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砍凿佛像、剥取壁画,肆意夺取和破坏这些藏经洞中的“国家宝藏”,践踏了我国的文化主权和民族尊严。而我国刘半农、向达、王重民、姜亮夫等人远渡重洋寻回遗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竭尽全力抚平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文化伤痕。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守护者借助高科技手段几乎实现了石窟的永久性保护,并运用先进平台和技术优势不断推出系列化、多元化、高质量的数字创意文化产品,让千年石窟富有时代气息,在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基础上对话世界,折射出中华儿女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
一大批艺术家们还努力从石窟艺术中汲取创新变革的灵感,激活中国文化记忆,用普泛化的精神價值触动世界共情。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在敦煌寻觅到失传已久的晋唐绘画,他将敦煌壁画的线描、色彩技法与文人画的写意传统相结合,将中国画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段文杰面对模糊不清的供养人像,仔细对比唐代同类壁画的线描和色彩处理方法,查阅并考证大量记载古代服饰的文献,复原了经典的《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段一鸣借鉴充满生活气息的麦积山“童男童女”塑像,创作出率真淳朴的“踢毽子”“跳房子”“打沙包”等现代天水儿童系列雕塑;何鄂用生命参悟佛陀的微笑,雕刻的大型石雕《黄河母亲》成为了兰州的城市标志,并成为中国当代最经典的雕塑之一。此外,大型时装歌舞表演秀《绝色敦煌之夜》、舞台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敦煌神女》《相约千年》等在国际舞台上连番上演,为国内外观众献上了一场场美轮美奂的中国石窟艺术视觉盛宴。可以说,中国石窟走廊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激发灵感的不竭源泉,坚定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同样,艺术家们不断强化身份认同,促进文化自觉,在创作中积极融入家国情怀和传承精神,以小切口呈现时代大主题,合力将举世无双的中国石窟艺术推向国际舞台,创造新的时代辉煌。
四、结 语
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以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自然流畅的结构编排以及形象生动的解说词,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地带领观众领略和探析中国石窟艺术的流变历史和文化价值。全景式呈现了中国石窟群由惨遭破坏到被精心修复再到借助高科技手段实现数字化保护的过程,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石窟文化凝聚中国力量,清晰勾勒出中华文明的发展线索和传承脉络。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促进文化自觉,在多重维度上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三千里石窟走廊始终闪耀着明亮灿烂的中国文化光芒。
参考文献:
[1] 蒋海.中华民族:积淀五千年的文化自信[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
[2] 新华社.习近平: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J].法音,2019(9):4.
[3] 安秋.发现石窟里的精彩中国[N].甘肃日报,2020-05-11(08).
[4]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5.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