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叙事

2022-07-25 02:44阮阅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咏史咏史诗极端化

阮阅

核心考点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其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能够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高考阅读题引导考生探讨中国传统叙事,帮助考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因此,考生要深入探讨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理解。

能力检测一

中国古代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阐释传统。史书中的原始记载与早期论赞往往建构起了历史阐释的传统见解,而文人所作的咏史诗却能因其私人性与灵活性而获得广阔的历史阐释空间,有的还将一些传统见解翻转过来,也就是“翻案”。如果将史书中的正统观念视作历史阐释的正面,那么咏史诗中的“翻案”现象则可称为历史阐释的背面。

翻案写法与咏史诗的写作传统并非同时产生。中国最早的咏史诗出于班固之手,其《咏史》一诗铺叙缇萦救父之始末,开创了咏史诗的“纪事传统”。西晋的左思和东晋的陶渊明创作出一系列独具个人色彩的咏史之作,借古人情状浇今人块垒,开创了咏史诗的“抒情传统”。到中晚唐,咏史诗的议论色彩得以加强,诗人们开始乐于在咏史诗中发表对历史的看法,形成了咏史诗的“议论传统”。这些议论中还多有翻案之见,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皮日休等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形成了咏史翻案现象的第一次高潮。

人们在讨论中晚唐咏史诗这一做法转向的时候,往往将其当作“以议论为诗”在中晚唐呈现出萌芽状态的又一例证。但历史题材与其他题材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它直接关乎“思想”。可以说,对历史的反思与“以议论为诗”是天然的盟友,在历史题材中掺入思想表达是一件无比正常的事情。我们要考虑的,应该是中晚唐咏史诗中的议论往往是带有颠覆性的,甚至对主流历史认知有所违背。作为“以议论为诗”的典范形态,宋诗议论的基调仍是刚健中正、质朴务实,且符合主流的儒家价值观。如王安石在《明妃曲二首》中提出了极具颠覆性的看法,对儒家所提倡的华夷之辨、君臣之义思想构成挑战;而欧阳修的《再和明妃曲》虽然也很具有批判性,却只批评君主不能识别贤才,与儒家尚贤思想如出一辙。在当时,欧诗得到一致的赞誉,王诗却遭到一边倒的唾弃。可见翻案未必就是“以议论为诗”的主流,它应是中晚唐社会土壤中开出的一朵奇葩。咏史翻案在中晚唐的集中出现,我们认为应主要归因于思想领域的解放。

首先,盛唐以来,思想世界的权威失坠、边界模糊的状况早已经出现,这导致唐人的思想世界带有浓重的实用主义色彩,对经典与权威的质疑成为平常之事。如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称赞隋炀帝修筑大运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显然与儒家正统学者的批判相异,这完全是以一种实用主义的论调来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其次,中晚唐士人普遍面临着理想失坠的尴尬处境,文人风气开始从豪迈刚健向狂狷放诞的方向转变。很多著名诗人都有性格放肆的一面,而这与他们在咏史诗中表现出来的翻案倾向是一致的。其中等而上者,借古人古事发泄自我悲愤,对古代的英雄事业与忠贞志节提出怀疑,代表了中晚唐知识分子普遍洋溢的磊落不平之氣。再次,中晚唐社会危机丛生,道德秩序崩塌,稍有正义感的文人都会对朝政弊端或道德堕落加以批评,借古讽今在所难免。因对现实有过于极端的愤怒,形之于诗,则往往贯穿着同样极端化的思维习惯。

如果说功利思想与理想失坠相当于中晚唐文人价值世界中“极右”的一面,那么极端化的道德批评则相当于“极左”的一面。这些看似悖反的思想倾向同时作用于同一批诗人的身上,未必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那样一个充斥着社会危机和思想异动的极端化的时代,文人的心中也会充满着相互矛盾的极端化思想,而这些都是翻案作为一种历史阐释习惯的社会根基与思想源泉。

(摘编自马昕《历史阐释的背面:中国古代咏史诗的“翻案”现象》)

【训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史书的原始记载和评价所代表的历史阐释传统相比,咏史诗有着更为广阔的历史阐释空间,有的还有新奇独特的阐释见解。

B.咏史诗的写作传统经历了纪事、抒情、议论三个阶段,其中议论色彩的加强最终促成了咏史诗翻案现象在中晚唐的集中出现。

C.咏史诗的翻案现象呈现出实用主义、理想失坠、极端化的道德批评等思想倾向,这种现象与当时思想领域的解放存在着关联。

D.在充斥社会危机、思想异动的时代,诗人往往将对现实的极端愤怒形诸咏史诗,而在历史阐释中又呈现出矛盾的极端化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提出中国古代史学的历史阐释传统,意在引出古代咏史诗的翻案现象这一话题。

B.文章第三段先破后立,并采用举例和对比论证,指出咏史翻案在中晚唐集中出现的原因。

C.文章在分析咏史诗的翻案现象在中晚唐集中出现的主要原因时,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D.文章阐述古代咏史诗翻案现象,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历史阐释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独具个人色彩的、以抒情为主的咏史之作,往往借古人情状浇今人块垒,因此无法将一些传统的见解翻转过来。

B.以议论为诗歌的典范形态,在历史题材中表达颠覆性思想,甚至违背主流历史认知,是咏史诗翻案构思的主要特点。

C.皮日休和王安石的咏史诗都具有颠覆性思想,王诗却遭到一边倒的唾弃,可见翻案构思成为主流需要一定的社会土壤。

D.对项羽不肯过江东之举,前人多有缅怀之意,而杜牧《题乌江亭》却对此进行了理性思考,是翻案诗的“等而上者”。

能力检测二

在中国先秦时期,已有数种对古代经典注释的书,这里我们先取三种不同的注释方式作一分析。

第一种我们把它称为历史事件的解释,如《左传》对《春秋》的解释,当然还有《公羊传》与《谷梁传》,这两种对《春秋》的解释与《左传》不同,这里暂不讨论。据杨伯峻推算《左传》成书的时间,我们可以说《左传》是目前知道的最早一部对经典进行解释的书。《春秋》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这句话有很长一段叙述注释。《左传》的叙述单独也可以成为一段完整历史事件的叙述,但它确确实实又是对《春秋》经文的注释。像《左传》这种对《春秋》的解释,对中国各种史书都有影响。

《易经》本来是古代作为占卜用的经典,虽然我们可以从它的卦名、卦画、对序的排列以及卦辞、爻辞等等中分析出某些极有价值的哲理,但我们大概还不能说它已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系辞》把《易经》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它作了整体性的哲学解释。这种对古代经典作整体性的哲学解释,对后世有頗大影响,如王弼的《老子旨略》是对《老子》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周易略例》则是对《周易》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如此等等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

如果说《左传》对《春秋》是一种叙述事件型的解释,《系辞》对《易经》是一种整体性哲学的解释,那么《韩非子》对《老子》的解释则主要是一种社会政治运用型的解释。在《韩非子》的《解老》和《喻老》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到,其主要部分是为其“法、术、势”的法家思想作论证的。在《韩非子》的《解老》中大都是用法家的社会政治观点来解释《老子》。《喻老》则是更为鲜明地对《老子》作社会政治运用型的解释,篇中大都是用历史故事说明统治者的成败、国家兴衰之故等等来解释《老子》。

如果我们再从先秦典籍中找其他有关“解释问题”的方法,也许还可以找到若干不同的解释形式,但我认为上述三种可能对后世影响最大。

最后,我必须再次做点说明,本文只是想对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注释作一粗浅的梳理,以揭示“解释问题”对当下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等诸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种梳理的工作对建立“中国解释学”或有若干意义,或无甚意义,有俟贤者之批评了。

(摘编自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训练】

1.议论要有针对性,写议论文既要“为时而著”,有现实针对性;又要“目中有人”,有读者意识。请据此分析材料议论的针对性。

答:

2.材料呈现了汤一介先生对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探索过程。请结合材料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

猜你喜欢
咏史咏史诗极端化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中国去极端化的立法起点及发展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相关内容评述
浅探纳兰性德咏史诗论
《宋前咏史诗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