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将、少将泛滥成灾相对应的,是国民党对于上将军衔的授予慎之又慎。在上将和中将之间,蒋介石设置了一种名为“中将加上将”的奇特军衔。放眼古今中外,恐怕是仅此一家,也算是蒋介石的一大发明了。
蒋介石指挥下的国民党军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兵多将广,不仅兵力多达数百万,就连将官数量也是极其庞大。因此当时有“少将多如狗,中将满街走”的戏称,不仅军统(保密局)特务们一堆中将局长、少将站长之类的满天飞,就连杜月笙、黄金荣这样的上海滩黑帮大亨,也能被蒋介石封一个“少将参议”的头衔耀武扬威。
与中将、少将泛滥成灾相对应的,是国民党对于上将军衔的授予慎之又慎,有极为严格的人数限制。但有意思的是,在上将和中将之间,蒋介石设置了一种名为“中将加上将”的奇特军衔。放眼古今中外,恐怕是仅此一家,也算是蒋介石的一大发明了。
北洋军阀时期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军队军衔制度极不正规,手上有几千人就敢自称司令,自封上将者更是多如牛毛。后来,国民政府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决定重整军衔制度,规定所有军衔的授予、晋升均由军事委员会铨叙部(主管组织人事的部门)统一负责,严格晋衔制度。
其中又对上将军衔的人数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把关。国民党军队在授衔时将上将划分三个等级,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其中特级上将仅一个名额,不用说,这是蒋介石独有的。一级上将名额9 人,二级上将名额12 人,但在实际授予中,一级和二级上将的人数都略超过名额,分别为12 人和23人,直到国民党1949 年败退台湾时,这个数字都变化不大。相对于国民党军队的庞大规模以及诸多的中将少将来说,上将的数量其实不仅不多,还有所偏少。
汤恩伯终其一生都没能“候补”成功,直到病逝后才被蒋介石追授二级上将
因此,能被授予一级上将军衔的,全都是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阀中资历颇深的元老级首领人物,比如何应钦、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张学良等,二级上将也都是各方资深级的“大佬”,如顾祝同、刘峙、白崇禧等人,而且只有在职上将退役、逝世、免职等情况下才会替补新人。
但这种情况毕竟要等上多年还要“碰运气”,这样就使得大量的国民党中将无法继续晋升。而“中将加上将”这个看起来奇葩又独特的军衔,就此应运而生。
“中将领上将衔”其实就是介于上将与中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军衔。授予此军衔者,可以享受部分二级上将的待遇,比如军服领章上可以有三颗将星,看起来和二级上将并无区别,可以被授予二级上将担任的职务,在二级上将出现空缺名额时,可以比普通中将有优先递补的资格。但是其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正式档案里还是中将,工资待遇也只能拿中将的上限。因此,也可以认为此类将军是“准上将”或者“候补上将”。
“中将加上将军衔”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民党军队制度方面的弊端。首先,便于授予此衔的将领指挥作战。毕竟国民党军队对中将名额没有限制,集团军司令、军长甚至师长有中将头衔的大有人在。如果战区级别的高阶指挥官仅仅也只是个中将,那么指挥起来就没有那么名正言顺、得心应手。
因此像胡宗南(1945 年被任命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汤恩伯(1946 年被任命为京沪警备总司令)等战区级指挥官都一度被授予此衔,以便其能得心应手地指挥其麾下的众多中将们进行作战。
其次,也可以便于蒋介石对于嫡系将领封官许愿。很多蒋介石的嫡系将领,虽然深受宠信,身居要职,但苦于资历不够,所以暂时无法晋升上将。因此,将这些心腹将领授予此等军衔,大大提高其政治地位,也使得他们在同僚中脱颖而出。
最后,对于一些军事才能出众的非嫡系“杂牌”军将领,授予此衔也起到了一种拉拢作用。比如粤系名将薛岳,就被授予此军衔。在抗战时期担任33集团军司令的张自忠也被授予此衔,后来他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殉国,被国民政府追授为二级上将。他也成为抗战中国民党军队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尽管该军衔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弊端。首先,自1936 至1949年,只有45 人被授予该军衔,数量还是偏少。这使得“中将的上级的上级还是中将”这一奇葩局面常态化存在。
比如淮南战役期间,国民党第74 军(整编74 师在孟良崮战役被歼灭后重建)军长邱维达是中将,其上级第2 兵团司令长官邱清泉是中将,而实际负责整个战役指挥的徐州“剿总”副司令长官杜聿明也是中将。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指挥作战,甚至出现军令不畅、指挥不动的现象。
其次,也并非所有此军衔将领最后都能成为真正的上将。在这45 人中,最终也只有10 人如愿以偿晋升为上将,大部分人也就在“预备上将”原地不动了。
比如胡宗南虽然在1945年就被授予此衔,但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才被实授二级上将。而此时的他也早已失去了蒋介石的宠信,被“发配”到远离台湾的澎湖列岛做了一个靠边站的守卫司令。因此,这个姗姗来迟的军衔也只能算是一种安慰。
汤恩伯则是终其一生都没能“候补”成功,直到病逝后才被蒋介石追授二级上将。可见实现从候补到实授的跨越难度还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