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智浩 BAO Zhihao
随着上海本轮旧城改造任务的完成,大规模旧城改造已经成为历史。上海的城市建设开始由外延扩张转为内涵式发展。重视城市既有建筑保留利用和更新改造,建立健全城市既有建筑保留利用和更新改造工作机制,构建全社会共同重视既有建筑保留利用与更新改造的氛围[1],成为城市发展新的侧重点。
经过多年的梳理甄别,上海划定了12 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留存了较多具有保留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这些历史建筑不应该成为摆设,而应当随着现代人和现代技术的注入重新焕发活力,并且留下当代人应有的痕迹[2]。因此,如何修复和利用这些历史建筑是这个阶段主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五坊园四期项目中的一幢历史建筑来探讨保留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方式。
2001 年,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 年—2020 年)》,划定中心城区内11片历史文化风貌区,总用地面积约13.85 km2;2003 年,又对原有规划进行补充,确定了中心城区总用地面积为26.96 km2的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3]。
本项目涉及的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中心城区整体性最好、规模最大的一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留存有上海700 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蕴藏着各个城市发展时期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遗存。本风貌区边界明确、形态独特,区内道路交错密布,巷弄蜿蜒曲折,街巷景观多变,建筑类型众多,是典型的自然发展形成的格局。
历史建筑按重要等级分为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和一般历史建筑。其中,保护建筑为法定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截至目前,上海市共公布了5 批优秀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是指建筑本身为历史建筑,但由于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般,保护级别较低;保留历史建筑则是保护建筑的下一个级别,其建筑或者建筑元素本身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不可忽视,艺术价值较为凸显,一般存在于保护建筑附近,或成群历史建筑形成的历史街区、巷道、风貌区内。
根据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及完好程度,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保留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可分为以下3 类:①保护修缮,主要采取原址保留方式,注重保留建筑的原有立面特征及有价值的构件和风格,做到应保尽保;②保留改造,可采取原址保留或移位的方式,保留大部分有价值的构件,并保持原有建筑体量和风格;③更新改建,即对建筑形态进行优化,保留部分有价值的构件,并保持原有建筑风格。
五坊园四期项目属于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扩区,地块内建筑密布,形式多元。老城厢的风貌保护考虑从现状出发,采用点面结合的模式,以优秀的建筑单体为核心,辐射周围,对所在的区域进行综合保护。
本文选取的单体为地块内保留价值较高的民居建筑,其修复再利用的原则为:在保持建筑外貌和环境风貌的基础上,提高其居住标准、住宅成套率,增添居住生活现代设施,以及完善和提高地段的整体环境质量,处理好老城厢风貌保护与现代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4]。
五坊园四期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豫园社区HP-287A 地块,北侧紧邻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项目所在区域历史上曾通过水路(今跨龙路和中华路)与上海旧县城的大南门连接,是当时县城内外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开埠前城墙以外经济最为繁华的区域之一。2017 年9 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将黄浦区131 处第二批风貌保护街坊列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扩大名单[5]。本次研究的街坊紧邻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属于第二批风貌保护扩区,编号为HP-51-Ⅱ,为局部保护街坊。因此,需按照《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规定,加强保护管理。
经详细甄别,筛选出下列23 处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图1)。其中,红色为保护建筑,由于当前仍处于使用状态,不在本次开发范围内。其余历史建筑中,有3 处保留历史建筑及若干一般历史建筑。经对比,位于东江阴街上的这处保留历史建筑(单体编号:51-17)体量较大、现状保存较为完好,将作为本次研究案例。
图1 地块内历史建筑分布现状
51-17 位于东江阴街211弄8~10 号,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住宅建筑(图2)。建筑整体呈现出非常显著的装饰艺术派特点,依据风格年代,判断为1927 年前后建造,整体保存情况较好。经实地测量,建筑面积为693 m2。
图2 51-17 现状
该建筑为三联花园住宅,东侧两单元为间半式双拼,亭子间同前部通过天井内木楼梯错层相接;西单元两开间相对独立,无亭子间,设内天井,弧形主楼梯二层以上部分拆除。
建筑外立面通体水洗石材质,屋面为机平红瓦双坡屋面。其中,西侧双坡屋面同贴邻建筑相接,东侧四坡屋面。原沿东江阴街路一侧为主立面,是整栋建筑中装饰最为精美的立面,整体装饰设计逻辑清晰、尺度适宜;其余立面装饰简洁大方,主要位于窗门套及山墙顶部。
经甄别,该建筑外观保存情况较好、艺术价值较高,判定保护级别为保留历史建筑,可从规划和建筑两个层面提出保留建议。
(1)在规划层面上,由于建筑的位置处于规划方案中的高区,可考虑将此建筑迁移到合适的位置,但是应保证整体方案的协调性和合理性。另外,由于年久失修,建筑质量欠佳、结构安全性较弱,建议对房屋采取保留改造的方式,重塑房屋承重构件,并保留大部分有价值的构件及原有建筑体量和风格。
(2)在建筑单体层面上,建议延续建筑的基本平面布局,并根据现代化功能需求进行合理适度的优化。从外观来看,尽可能保留风貌特征较好的南侧立面,重点保留修缮南立面门窗、阳台,尽可能恢复门窗阳台的位置、尺寸、样式等细部特征;同时,维持建筑外立面饰面材料、色彩及特色装饰样式不变。
51-17 位于地块南侧规划方案的高层区域,在初步设计中,考虑将其移位至中华路沿街。这一做法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华路为风貌保护道路,将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尽可能布置在中华路一侧,便于集中展示历史风貌;二是规划方案中初步确定北低南高的总体布局,将其留在原有位置与初步的规划意图相违背,故考虑移动到北侧低区。经过调整,51-17 和另外两栋保留历史建筑51-07 和51-08 并排布置在中华路东侧(图3)。同时,为了提升中华路沿街面风貌效果,考虑将51-17 的南立面转向中华路,便于来往的人群欣赏建筑南立面上精致的门窗、阳台、栏杆等价值构件。
图3 初步设计中的位置选择
随着方案的深入和对保护设计理解的提升,项目对中华路风貌的保护应遵循原汁原味保留的原则,而非风貌浓度的最大化,因此,将51-17移位到中华路非但无法达到优化中华路的目的,反而会造成历史风貌的失真。经过规划布局的调整,最终将51-17 归位到东江阴街,也将风貌还给东江阴街(图4)。通过这一调整,原方案中高区和低区之间的割裂感得以缓解;51-17 和北侧的会所、别墅形成一条贯穿南北的轴线,有效地削弱了地块东西方向偏长的问题。总体来看,这个平面更接近老城厢自然发展形成的格局。
图4 调整方案后位置选择
51-17 的原有功能为居住建筑。经策划,建筑保持原有的居住功能和三单元的基本格局,平面布局根据现代人的居住需求进行调整。
原有格局中,平面布置以居室为主(图5)。以东侧两单元为例,一层有3 间居室,二层有4 间居室,而卫生间仅在二楼设有1 处。居室的舒适度和可达性明显不符合现代居住需求。考虑到现代家庭结构以三代同堂为主,4 间卧室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家庭的居住需求,剩余的面积可置换为更多的独立卫浴空间。通过优化设计,在一层保留1 间卧室(老人房),二楼布置1 间主卧(父母房)和2 间次卧(考虑二胎),且每个房间配置独立卫浴以确保隐私;另外,在一楼加设1 处公卫(图6)。
图5 51-17 改造前各层平面图
由于原有建筑内存在多户共住的情况,平面布局中缺乏家庭公共空间。考虑到今后单户的生活模式,客厅功能十分必要。设计中,结合南侧后花园打造6.6 m 开间的大客厅,并围绕客厅布置餐厨空间,形成客餐厨一体的家庭核心区。由此,家人们的用餐、烹饪、休闲、互动等行为基本发生在几个视线贯通的空间内,大大提升了家庭成员互动的机会,进而增加情感交流。
此外,室内交通进一步优化。原建筑内设有2 部楼梯,在新的布局中显得较为多余,故减少为1 部;同时,考虑到无障碍需求,每户增设1部电梯。此外,将原有后天井改为露天内院,不仅可以改善因进深太长导致的采光不佳问题,还可以提升北卧和餐厅的景观价值(图6)。
图6 51-17 改造后各层平面图
经过以上调整,51-17 在保留建筑体量和平面格局的前提下,内部空间的舒适度提升。
对于建筑立面的修复,应尽可能保持原有建筑的风格、材质,最大限度地复原门窗、阳台等外立面细节。结合专业团队的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外立面的复原。
(1)建筑外轮廓应做到尽可能还原。建筑东、西、南立面较为平整,但北立面有凹口,可考虑用院墙进行围合,使建筑轮廓更规整。为保证建筑体量不变,建筑檐口高度按原状保留;屋脊高度可根据室内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微调,但应保证屋面坡度的调整不超过5°,且与沿街总体屋顶坡度协调。
(2)立面材质尽可能复原。建筑外立面主要为灰色水洗石饰面,屋面为机平红瓦,这两个基本颜色应保留;入口局部的黄色石材和阳台蓝色铸铁栏杆,也建议保留原有材质;对于门窗样式、屋面封檐板及排水管,应保留其样式与质感特点。所有装饰细部需进行测绘脱模,以确定尺寸与材质构造层次(图7)。
图7 马赛克地坪测绘图
(3)立面布局、装饰细部应按照原样恢复。门窗位置可根据室内功能调整,但其样式与尺寸保留;阳台栏杆、栏板外侧、下方装饰需按原样恢复;入口石条保留,可缩进至立面门斗内;北侧烟囱作为装饰构件保留,且立面山墙与女儿墙的装饰线脚应予以保留。
修复后完成的51-17 与原有建筑相比体量相当,风格一致,细节保留程度高(图8)。
图8 51-17 修复后南立面
51-17 建筑内外留存部分值得保留的历史构件,如户内的木制楼梯、马赛克条石和特色门窗,可考虑原件回用或复建回用两种方式。通过专业团队,对这些历史构件进行拍照、扫描和测绘,便于后期的恢复工作;同时,深入研究其保留利用的方式,预先制定卸解方案(表2)。
表2 51-17 价值部位的保留方式及卸解方案
保留历史建筑是风貌地块内重要的建筑遗产。本文通过对五坊园四期项目中51-17 建筑的系统性分析,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保留历史建筑的改造设计的全过程案例。从这一建筑的实践过程可以看出,规划布局和立面修复是风貌保护的关键,应做到应保尽保;建筑内部的格局应当根据现代生活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价值构件的修复和回用则是建筑内部的点睛之笔。
保留建筑的修复与利用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相比于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的修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通过移动位置提升历史建筑的昭示性和可达性;也可以通过调整内部格局等方式,赋予历史建筑新的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还可以通过修复外立面,提升历史建筑的吸引力和可读性。相比于一般历史建筑,保留历史建筑更为稀少,且带有更深厚的城市风貌和时代印记,更值得研究。
从城市角度来看,适宜的改造不仅可以延续传承社会历史及城市文化,也是对社会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6]。也许有些遗留在现在看来价值并不大,但从整个城市发展过程来看,每一个保留历史建筑都是重要且独特的一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便能让历史建筑成为一座城市文化积淀的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