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荟捷
(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杭州 310013)
图书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是记录各类成果的主要工具,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们传承经验的主要载体。高质量的图书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但若包含有政治问题、多种差错的图书面世,不但会给出版社带来不良的声誉影响,也会给读者带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宣扬封建迷信、邪教内容等政治导向错误的图书发行,就会使人迷失方向,不走正道,一步步走入违法犯罪的泥潭;差错频出的教材、教辅图书和助学读物则会误导学生,误人子弟;出版的医学图书中存在错误药物剂量和用法等问题,会导致医疗事故,以至演变成家庭悲剧。作为出版社的编辑,对出版物负有重要的编校把关职责。这是因为编辑承担的工作要求我们既要具有对书稿件内容尤其是政治内容、价值导向等方面的辨别能力,又要具有发现和纠正书稿中文字、词语、语法、知识性方面的差错和语言逻辑错误等的职业敏感。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经验并借鉴其他一些图书编辑中的案例,对如何做好图书编辑工作,谈几点思考和感悟。
编辑的政治素养重在平时加强政治学习,关心国内外大事。除了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编辑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要更强。编辑要把正确对待世界、人物、事件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书稿里,把好政治舆论导向。这是做好图书编辑工作的先决条件。
所以,编辑的政治素养是其综合素养里的核心,是各项素养里最重要的素养。如果编辑不能站在政治的角度看问题,站不稳政治立场,分不清政治是非,做不好内容取舍,就有可能产生大问题,在事业上栽大跟斗。作为一名出版社编辑,其政治文化素养既是一种工作水平,也是一种职业能力,应该扎扎实实地把政治教育意识、大局意识、责任管理意识落实在选题和书稿里。一本书一旦在政治原则、政治倾向上有问题,对党和国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无法估量的,对一个出版社来说,可能就是灭顶之灾,砸了牌子;对编辑个人,更是自毁前程。
例如一本书稿中提到某次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北京召开,其中出现了21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国家元首和政商精英的表述,产生了严重政治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中包含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它们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用“成员国”,更不能用“国家元首”。由于编辑政治素养高,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正,避免了这一重大的政治性差错。所以,我们说,编辑无小事,每一件事都要讲政治。编辑应该充分认清政治思想、方针政策在处理选题、书稿时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把政治思想、方针政策摆在首位,这样才不会背离党的宗旨、走偏政治方向。
为了提高政治素养,编辑在平时要加强政治学习,重点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尤其是表述这些方针政策的演变过程,要根据最新的官方表述来审看书稿。例如,一本书稿的作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开始写稿的,在十九大闭幕后才完成书稿并送到出版社。于是,编辑就应该去核查最新的与之相关的官方文件,避免出现同一事物前后表述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再举一例,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如果某书稿中在叙述2016年7月1日以前发生的事情时就说“四个自信”,那就错了。所以,编辑对书稿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地点、时间、重要引文等与政治有关的内容,都要根据官方的表述,认真核对原始出处,检查清楚,不能凭想当然、凭感觉去判断,否则容易出错。
编辑要爱岗敬业,要有一种严谨细致的工作学习态度和奉献社会精神。这是干好事业的必备条件。爱岗是工作的动力。编辑是统领书稿的核心人物,对确保图书质量负有重要责任,要尽自己全部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稿的编校当中。如果没有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编辑工作一定是做不好的。
例如,某历史书中有这样一句:“朱元璋的弟弟朱棣发动政变,带兵打进了南京,篡了侄儿的帝位……”如果编辑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应该知道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而不是弟弟。即使拿不准,也应该查一下资料,以避免这种史实性的错误。不认真、不细致、粗枝大叶的工作态度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某社编辑出版的一本小学教科书,在编校过程中将一邻国首都标为了“北京”。该书出版后,该国驻华使馆立即照会我国,认为我方对其有领土要求,要求做出负责任的解释。编辑怎么也想不到一处标注的错误竟然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外交事件。一系列的案例再次警示编辑,编校书稿尤其是编校涉外内容时务必要严谨、认真,切不可掉以轻心。
书是人类进步之梯。编辑工作的责任重如泰山,但使命光荣,为读者贡献高质量的精神食粮责无旁贷。编辑要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事业责任感,严谨细致、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无论面对什么内容的书稿,编辑都应于细微处显水平,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体现在编辑出版工作中。
作为一个编辑,光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还应具备扎实的业务基本功和广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在书稿中找出错误加以改正。认真负责的精神与严格把关的功底是通过平时的学习工作实践磨炼而成的。
首先,编辑要加强学习,不断钻研,使自己成为知识渊博的杂家。编辑要想给书稿挑错,就一定要有功底、有水平,如果对书稿所涉及的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是不可能查错纠错的。尽管对什么知识都了解是一种苛求,但一定要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样才有发现书稿差错的可能。
例如,浙江嘉兴乌篷船和绍兴乌篷船是有差别的,如果我们编辑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或缺乏敏感性,在一本介绍绍兴诸暨乌篷船的书稿中配放了嘉兴乌镇的乌篷船照片,就不可能提出质疑,也就不可能发现差错。
编辑怎样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笔者认为,向书稿学习知识。编辑书稿是一种动力,也是学习的机会,迫使我们去学懂弄通书稿中涉及的知识。编辑书稿越多,积累的知识就越丰富,查错纠错的能力就越强。
其次,编辑要对书稿全篇审查,重要内容要反复审查。笔者对担任书稿编辑的经验感受可以概括为:全书审看,不留死角;重要章节,反复审看。就是拿到书稿,从头到尾审看一两遍,边看边改;有关政治性、知识性等的重要章节内容要重点审看、反复审看,查证核实,敏感内容还必须字斟句酌。这样做的前提是要自压担子,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和隐患。对全书做到心中有数,不漏改任何一处差错,尽最大可能地确保书稿质量。
第三,编辑应对书稿内容有警觉、质疑、查证意识。编辑查错纠错有多种方式,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知识去审看书稿内容而查找出差错,而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就只能通过质疑、查证去发现,对没有把握的知识要有警觉意识。对一些问题警觉了,才有可能去质疑、查核。
从内容层面看。编辑对书稿内容有个感觉问题,对比较普通的书稿,容易疏忽大意、放松警惕。但是,书稿出版后是逃不脱读者的眼睛的,容易被读者发现问题。因此,我们对任何内容的书稿都应认真审看,不能掉以轻心。
从差错层面看。对于信息时代的各种知识,编辑个人的知识储备也是有限的,而编辑工作的性质恰恰要求我们多发现差错,这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冲突。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一是通过强化学习弥补知识的不足,二就是靠警觉、质疑,也就是要有刨根问底的执着,有质疑、核查的品质,不放过任何差错疑点,直至核查清楚。
第四,编辑应有意识地记忆看过的内容,完整把握全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语言和文字可以使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引发思考。实际上,编辑查错纠错过程也是对语言文字产生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我们完全应该借助这个机能系统储存信息。在编辑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记忆就是一种具体的体现,因为对大量客观信息的记忆是思维的基础,是归纳、分析、判断的先决条件。
笔者平时养成了有意识地记忆看过的书稿内容的习惯。因为在书稿中顾此失彼的表述不在少数,如果有记忆的话,把书稿再前后翻阅一下就可以找到答案了,这完全得益于对先前的内容有印象。
书稿中的差错往往掩盖在一行行语言文字中。编辑应该做的,就是多分析原因,做好复盘记录,多总结经验,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然后提升自己的辨识能力。所以,只要政治素质过硬,各种知识丰富,工作态度认真,差错就很难漏网。
另外,还要讲一点,编辑对没有把握的书稿内容一定要核实清楚,不可轻信作者所写。有位编辑在审阅一本书稿时发现,书中说音乐家聂耳当年是在昆明的滇池游泳时溺亡的,理由是聂耳墓就在滇池边上。编辑记忆中好像聂耳不是在滇池溺亡的,在与作者沟通时,作者固执地表示,聂耳就是在滇池溺亡的,因为他在滇池边看到过聂耳墓。后来编辑查了资料以及聂耳墓碑上的碑文得知,真实情况是:聂耳1935 年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海滨游泳时溺水遇难,1938年归葬昆明。此例表明,不论作者说得多么肯定,编辑必须有自己的主张,即必须查证清楚才能出版发行,否则,以讹传讹,不仅损害作者的名声,也毁了编辑和出版社的声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逻辑”一词有三层含义,分别是:①思维的规律;②客观的规律性;③逻辑学。也就是说,逻辑是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对书稿而言,语言逻辑主要体现在应符合人们正常思维习惯的——顺理成章,这是基本的要求。书稿中出现的语言逻辑问题,基本都是在写作时缺乏逻辑思维或思维不符合逻辑所致的。
例如,有本书先说“中国的印刷术开始于唐代”,随后又说“中国的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经过查证,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而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促进了印刷技术发展。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两个概念,产生的朝代也不相同,不同混为一谈,改成“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就不矛盾了。笔者多年编辑的经验表明,书稿中的这种自相矛盾的问题虽说不是俯拾即是,却也屡见不鲜,既有违背三大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也有其他方面的语言逻辑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所谓同一律,就是甲是甲,乙是乙,前后的概念要统一,不能混淆不清。前面那个印刷术发明时间就是违背同一律的。所谓矛盾律,就是说好了甲是乙,可转而又说甲是丙,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排中律的意思是甲是乙或者甲不是乙,两种说法只能采用一种。某书稿引用一段学生的叙述,说雷锋是他学习的榜样,分别用助人为乐、艰苦朴素、名誉地位来形容雷锋。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甲)是雷锋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可“名誉地位”(乙)绝不会是雷锋个人想追求的。因此,在这句话的语境下,甲和乙的表述是相反的,并列使用就违背排中律了。如在“名誉地位”的前面加上“不追求”三个字,表述就统一了。
国内一些著名的逻辑学家和语言教育学家曾发出过感叹和呼吁:市面上图书中的语言失范现象和逻辑思维混乱现象,令人担忧,应该引起重视。书稿中的语言逻辑问题带有隐蔽性,不像错别字那样容易发现,但成书后仔细一推敲,就有问题了,直接影响内容的可信度,也就直接关系到图书的信誉。编辑不是作者,虽然不能从源头上杜绝它,但可以在编辑过程中发现它,在成书之前就将其处理掉,以尽到编辑职责,但这需要相当的功力——学好逻辑学,这样就能更多地发现和纠正书稿中的语言逻辑问题。
编辑对图书出版负有重要的编校把关职责。如何才能做好图书编辑工作,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经验并借鉴其他一些图书编辑中的案例提出深层次的思考感悟: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从政治的高度对图书进行编辑和审读;必须具有严谨细致的敬业精神和广博的知识,炼出找错改错的“火眼金睛”;必须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书稿中不合逻辑的隐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