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者在场与否对《老残游记》叙事整体性的影响

2022-07-23 15:00左嘉淇
科学导报 2022年43期
关键词:视点小说文本

关键词:老残游记;叙事整体性;“游”者

《老残游记》的叙事者一改传统公案小说中全知全能的“优越姿态”[1],以近似自白者的身份将故事娓娓道来。叙事者的身份之所以得以转型,一个重要条件是“游”者的活动轨迹构建了作品的叙事线索。“游”者,即老残,作为故事的主体、事件的主要聚焦者,他应一直在场,却出现了例外的情况。不过,“游”者虽然在出场与离场之间反复切换,但这并未对作品叙事的整体性造成消极影响。

第一回伊始,老残以游客的身份出场。从游大明湖到听白妞说书,从医治高家小妾到前往曹州,从治玉贤之弊到挫刚弼之气,故事的叙述都随老残的游迹铺开。“游”者在场,帮助生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叙事功能——他所目睹的、所耳闻的,成为了故事的基本内容。

老残视线之内,是充满镜头感的场景。在第二回,老残出了金泉书院,想要寻访黑虎泉。“顺着西城南行,过了城角,仍是一条街市,一直向东。这南门城外好大一条城河。河里泉水湛清,看得河底明明白白。河里的水草都有一丈多长,被那河水流得摇摇摆摆,煞是好看。走着看着,见河岸南面,有几个大长方池子,许多妇女坐在池边石上捣衣。”[2]随着“游”者脚步的移动,“游”者的视域产生变化。映入他眼底的事物,既有宏观方位上的概览,更有微至妇女的手部动作。经由叙述者的描绘,細腻的画面感同时被赋予了动感与美感。写鹊华桥上的热闹,老残先见到一簇簇人,再见到仆人奔跑,最后把目光聚焦到母子谈话上。按照“面——线——点”的顺序观望,老残眼中的画面展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情。再如观察黄河结冰的景象,老残先大观黄河流向,再具体看上下游的情状,整个过程体现明显的视点流动。细致有序地交代“游”者目之所及的场景,增强了“游记”的真实感,深化“游”这条明线。

老残所听闻的,即故事中其他人物的声音,既是情节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有力引擎。文本花了大量篇幅铺叙玉贤和刚弼两名清官“乱作为”,而将老残和他们联系起来的,正是他者的言说。北柱楼里,席上两人闲聊玉贤的酷虐,给老残心中种下求其详实的种子。刘鹗在《老残游记》第三回自评中,便直观点出老残的心理活动:“北柱楼一席话,各人俱有不满玉贤之意。只以‘路不拾遗’四字美名,无人敢直发其奸。亦由省城距曹州较远,未能得其确耗。”[3]不满和求实,是老残前往曹州府城的心理动因。店家老董绘声绘色地描述于家和王氏惨案,还原玉贤的神态、嘴脸和话语,塑造出玉贤作为“强盗兵器”的冷血形象,激化老残嫉恶如仇的情绪。马村集车店店伙告知掌柜收尸的前因后果,让老残深感苛政的可恨。种种道听途说,道出“游”的必要性,也才有了下文劝刘仁甫出山的故事。刚弼事件亦同理,其发端是黄人瑞交代贾魏两家惊天动地的冤案。随后,老残进行干预。为解决冤案,他在齐东村重摇铁串铃。人物声音在文本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叙事者的处理技法,毕竟它是连接“游”者与世事的一条恰切的桥梁。在运用人物声音时,作者也颇注重言说的可信度,如老残追问移赃强盗产生悔意这件事情的信源,这一问,使得老董的言说更具有合理性,也侧面衬托出陈仁美等人的仗义。在交代翠环的悲惨身世时,提议废除民埝者的来历由身处官场的黄人瑞提供,而水淹的情状则由亲历者翠环讲述,信息出处既符合人物身份,又符合情理。

综上所述,“游”者的在场体现鲜明的主体意识,其所见所闻搭建起叙事逻辑的基本骨架,老残之“游”这条主线将小说的各个情节联通一体。

在桃花山游历与白太尊审案两个主要情节中,“游”者是不在场的,故事的聚焦者分别让位于申子平和白子寿。

学界尤其关注前者这种突兀的例外,对该“失误”的解释大致有三:第一,《老残游记》创作缘由是赠友人稿酬,文章以连载形式发表在报纸上,这样的起因与创作过程自然对小说结构产生一定影响[4]。这一解释与《<老残游记>写作缘起新考》相异,苗怀明认为,刘鹗创作《老残游记》的念头起源于为《邻女语》写评语[5]。不过,小说以连载形式发表实为定论,其创作过程非一气呵成,由此造成视点转移也不足为怪。第二,作为游记体小说,无论观察的视角在老残还是在申子平,观察者都是“叙述者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他的‘传声筒’”[6],依然遵守着“内视角的叙事要求”[7]。这是针对叙事视角而言的。第三种解释,也是最富于文化意蕴的解释,即桃花山作为理想社会,是不能被为时弊把脉的医者老残所看见的,老残“眼中看的只能是现实的社会情景”。“刘鹗之所以不惜牺牲结构的统一写出老残视线之外的桃花山,是要更清楚地写出自己的未来想象。”[8]这一观点,将桃花山及山人言论背后的意蕴、叙事者叙述与作家创作的应有考量深深联系在一起,从小说的人文内涵与时代意义的宏观层面上关照聚焦者的变化,是具有新意的洞见。

然而“结构的统一”,应指小说将老残的视点一以贯之;对“结构的统一”的“牺牲”,也是针对表层上的视点转移而言的。视点的转移,实际上并没有破坏文本深层的叙事逻辑。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文本的现实效果上,第二种解释仍然有效——即使“游”者消失,故事仍要继续、仍然处在连环情节之列。只要聚焦者是符合叙事逻辑的、能推动情节发展的,聚焦者是谁并没有非常重要,第十九回中王二与许亮的交集就是一个例证。何况纵观小说,“游”的主体依然是老残。在桃花山游历中,由于申子平是沟通老残和刘仁甫的中介,视点让渡既自然又合情合理。另外,在叙事成效上,胆怯俗气的申子平和玙姑等人相形见绌,突出了玙姑和黄龙子的高雅及其言论的哲理意味,加强了思想碰撞的对冲效果,也在客观上利于刘鹗输出太谷学派的理论见解。

在白太尊审理贾魏两家冤案中,叙述者将画面集中在公堂之上,老残消失在叙述者的视域之内,并在案件审理完毕后出场。从主旨和情节渲染的层面上说,这样的安排是应然的,它突出了白子寿的清正廉洁,反衬了刚弼的刚愎自用,揭露鞭挞了酷吏政治;从主角“游”者的身份定位上,它又是必然的,因为老残是“退居二线”的匡扶正义者,他不适合也不愿意在明面上出场。这样看来,该情节的视点失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符合与加深了文本原有的叙事逻辑。

以“游”者在场的听闻为线索,《老残游记》的基本情节得以铺开,让小说构建叙事的整体性成为可能。“游”者的隐退与视点让渡摆脱了视角的单一化,为小说开辟了另一个阐发文本思想意蕴的重要空间,并无破坏叙事的整体性,反而让叙述逻辑更加流畅、错落有致。这实质上是小说的叙事者在发挥其至高无上的力量,叙事者通过调控他的视点,以便更好地介入故事、表述立场。

参考文献:

[1]苗怀明.从公案到侦探——论晚清公案小说的终结与近代侦探小说的生成[J].明清小说研究,2001(02):47-66.

[2](清)刘鹗.老残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2.

[3](清)刘鹗.《老残游记》自评[G],刘德隆,朱禧,刘德平,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75.

[4][6]黄丽珍.试论《老残游记》的层次与结构[J].明清小说研究,1997,(01):166-173.

[5]苗怀明.《老残游记》写作缘起新考[J].文献,2019(05):168-180.

[7]杨彬.叙事:在模式与效果之间——论《老残游记》的叙事艺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133-140.

[8]程文超.“游”者的视线内外——《老残游记》的文化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2):32-38.(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 左嘉淇)

猜你喜欢
视点小说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微视点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环境视点
寻找新的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