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永
—基于学习场景,助推学生的学习进阶— 策划 本刊编辑部 主持人 刘伟林
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本刊编辑部特别策划此专题,展示当前优秀教师的教研成果,以期让众多教师有“法”可循,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效。
摘 要:基于“学”的背景,教师要精心创建基于“洞穴”隐喻、“水源”隐喻、“山顶”隐喻的场景,从而促进学生展开“自组织”、合作性、社会性的场景学习。场景学习构建了学生“全视角”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进阶,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小学数学 场景建构 全视角学习
在教育教学领域,借助互联网,运用大数据、新技术、新媒体等,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工具、媒介等结合起来,有助于共构一种学习场景。这种场景,可以是“在线在场”的场景,也可以是“离线离场”的场景。在本文中,笔者借鉴“洞穴”“水源”“山顶”隐喻,来建构学生的多样态场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视角学习。
一、创建“洞穴”隐喻的“自组织”场景
“洞穴”是一个隐喻,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巨著《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我们每天所见到的世界如洞穴的影子一样是虚幻的,而理念的世界才是实实在在的世界。借助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来指代学生的一种“自组织”学习场景,这种场景是自主管理,是自主性、能动性的学习。置身于“洞穴”场景之中,学生能自我管理、自由畅游。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构“洞穴式”的“自组织”学习场景,赋予学生自主性的独立时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创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数学知识,体会人类探索数学知识的艰辛。“洞穴”隐喻的“自组织”学习场景,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笔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经验性思考。再如,在教学“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时,笔者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生活场景:“商店里有一件上衣的定价是80元,一双袜子的定价是5元,妈妈买了10双袜子和一件上衣,一共需要付多少元?”“师傅每小时做零件50个,徒弟每小时做30个,师傅工作3小时、徒弟工作5小时,一共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通过唤醒、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当学生借助生活场景建构了运算顺序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比较,从而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笔者反其道而行之,出示一些运算式子,引导学生赋予算式的生活意义,从而实现“式子运算”与“生活场景”之间的无缝对接。
在“洞穴”隐喻的“自组织”学习场景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内省,要引导学生反观自我的学习方式、学习样态、学习结果。“洞穴”隐喻的“自组织”学习场景是一种“一对一”的、“己对己”的学习模式。
二、创建“水源”隐喻的合作性场景
從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就是寻找“水源”的过程。“水源”是一个隐喻,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将诸多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研讨、协商、互动、合作式的数学学习。互联网的存在,为合作性场景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下,学生的合作性场景不仅是指学生在同一个时空中,还包括学生在网络之中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展开线上交流、研讨等。互联网时代的合作性场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广泛性”的学习。
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创建了包容性更大的“学习共同体”。在“水源”隐喻的合作性场景之中,学习主体在互动中寻找生长点,在合作中学习社交技能,在家校同频共振中建构新型的“家校共育”。比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为学生合作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方法基础、策略基础。因此,笔者将这一部分内容放置到班级群中,应用网络平台将学生集结在一起展开课后互助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学生不断地接受来自他人的挑战:“如何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如何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三角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聆听他人,更表达自我。师生、生生互动,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学生不仅对“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形成了深度的研讨,而且还提出了许多的猜想,如“所有的图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多边形面积的基础”“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看成是上底为0的梯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看成上下底相等的梯形的面积”,等等。笔者跟进学生的网络互动研讨,借助互联网,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场景为学生的数学创新提供更多的“水源”。在“水源”隐喻的合作性场景学习中,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勇敢地与他人沟通。
“水源”隐喻的合作性场景,昭示着师生、生生以友好的、互助的、合作的态度展开积极的对话、交往。在“水源”隐喻的合作性场景中,学生的视界能获得一种“澄明”和“敞亮”。在合作性的场景学习中,学生彼此进行学习经验的分享,从而展开高品质的学习。相比较于“洞穴式”的数学学习方式,“水源式”的数学学习,更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创建“山顶”隐喻的社会性场景
“山顶”是数学学习的又一隐喻。“山顶”这一隐喻,就是要求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出发。因此,“山顶”的学习场景具有一种社会性的意义。基于“山顶”的隐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跨越学科边界,从而实现课程整合、学科链接,助推学生的跨界学习。基于“山顶”隐喻的社会性场景,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而且能发展学生的综合性素养。
乔布斯说,设计不是依靠外表、感觉,设计是内在如何运作。创建基于“山顶”的社会性场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具有统驭性意义的“高观点”场景,从而让学生在“山顶”中领略美丽的风景。基于“山顶”隐喻的社会性场景建构,能实现学生与环境、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等的深度融合。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侧面积”等相关内容之后,笔者就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创设了“盖房子的场景”。置身于这一场景中,学生动态直观地看到,随着一层层的砖头(长方形的周长)不断堆积(生长),“长方形”逐渐演变成了长方体的侧面积。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动态的想象:三角形的周长动态生长会变成三棱柱的侧面;圆的周长动态生长会变成圆柱的侧面;梯形的周长动态生长会变成四棱柱的侧面。对此,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长方形的面积动态生长是否就形成了长方体的体积?圆的面积动态生长是否就形成了圆柱的体积?”正是借助这一鲜活的社会性场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超越了“这一课”,进而走向了“这一类”。
基于“山顶”隐喻的社会性场景,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微妙关系。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一种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学习体验。从“洞穴”到“水源”,从“水源”到“山顶”,构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全视角”。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先让学生进行“洞穴”的“自组织”场景体验,再引导学生进行“水源”的合作性场景体验,最后引导学生以攀登“山顶”的方式实践,从而让学生建构“高观点”,并且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不断进阶,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张秀花,黄红成.数学学习须要真实发生和直观展示[J].教学与管理,2019(2):33-34.
[2]彭亮,徐文彬.论小学数学教师教材分析素养的要素[J].教学与管理,2021(17):56-59.◆(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双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