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伟大目标需要大批热爱农村、心系农业的知识分子与技能人才。当前,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任务,人才培养任重道远,除需各专业教育的不懈努力外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一以贯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他们投身乡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本文将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 一書,分析乡村振兴融入大学生思政课的现实可能性,并探索乡村振兴融入思政课堂的内容与方法,以期激发学生的乡村情怀,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有志青年。
一、乡村振兴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现实可能性
乡村振兴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也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政课,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又能为农村农业发展输送更多有情怀、有抱负的适农人才,二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
(一) 目标契合:乡村振兴与思政课在目标取向上趋于一致
思政课在育人上承担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历史重任。从现实“培养什么人”的角度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破除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现实难题,努力使乡村成为安家的乐园、农业成为致富的产业、农民成为吸引力足的职业。其根本着力点与立足点是人民,通过塑造懂农业、爱农村的技能型和知识型人才,带动一批又一批人就业、乐业,以此促进乡村发展,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样,高职思政课教育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受教育者正确树立就业观、择业观,提升就业质量,引导他们投身到为国家发展、群众幸福而服务的工作实践中,在艰苦奋斗和脚踏实地中实现人生价值、承担社会责任,两者在现实目标上一致。从发展“为谁培养人”的角度看,乡村振兴目标长远且布局广阔,是党和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与必然选择,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带动劳动力培育和发展,最终服务于民族复兴伟业。思想政治教育这项生命线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堪当大任的时代人才,归根到底也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两者在发展目标上也一致。
(二) 需求契合: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思政课来培育学生正确观念
我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农业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起着安天下、稳民心的重要作用。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并影响现代化进程,因此,农村环境、产业、文化等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然而不论是乡村产业发展,还是生态环境与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人才支撑,特别是甘愿在农村扎根的人才。能否留得住人才,既需要相关政策支持,又需要个人思维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将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中,既能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生动性和实践性,又能从思想上培育学生的“三农”情怀,引发他们关注“三农”问题,发掘乡村的美丽、优势与潜力,从而产生走进乡村的愿望。同时,通过思政课相关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将乡村振兴与学生专业实习相结合,使学生切实体验农村工作,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进而收获服务乡村、奉献社会的真情实感。
(三) 价值契合:乡村振兴和思政课教育为广大学生提供成长空间
党中央在取得脱贫攻坚工作决定性胜利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乡村振兴,乡村发展风头正劲,投身乡村建设大有可为。目前,数字化网络普及使智慧农业、云端管理、机器人采摘等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逐步增多,各地电商农业、生态旅游、规模化产业等纷纷涌现,这些转变对新型技能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有报告显示,“未来5年,全国农业经理人需求150万人左右,无人机驾驶员需求100万人。”[1]各地政府积极实施精准帮扶政策,为“新型农人”的培养锻造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为广大以技术型为主的高职学生提供了成长舞台。思政课作为时事政策的一种传播媒介,在帮学生分析当前农村形势、向学生传输农业及乡村发展时事政策等方面意义重大。一是借助思政课有关内容向学生灌输“三农”知识。二是借助思政课育人性、导向性等功能,引导学生主动去乡村寻找发挥才干的广阔空间。通过思政课教育,能够培育学生的兴农助农情怀,为他们的精神成长提供动力源。
二、乡村振兴融入高职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乡村振兴融入思政课教育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在宣传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厌农”“轻农”情绪和乡村振兴与思政课怎样融合两个方面。
(一) 学生的“厌农”“轻农”情绪
教育部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职业院校学生超70%来自农村”[2],这是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有利条件。然而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仍受传统观念束缚,认为农民的职业荣誉感较低,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走出大山、脱离农根,毕业以后更愿意去大城市工作生活而非回到农村扎根乡村建设,因而导致乡村难以聚集人才。高职院校也有部分学生对农村缺乏科学认识,与较快较好的工业、服务业和新兴行业相比,没有看到我国建设发展全局中农业农村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农村发展前景不够光明,从而产生轻视农村的想法。还有学生对农民这一职业认知没有及时更新,认为农民身处基层,工作累、收入低、幸福感不强,进而产生“厌农”情绪。
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学生对自身专业理解较为狭隘,认为自身所学专业不适合在乡村发展,没有看到农村农业强大的包容能力和隐藏的各种就业创业机遇。
(二) 思政课与乡村振兴融合难的问题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难以使学生关注到乡村振兴战略。二者融合的过程中,在乡村振兴中融入教学虽切实可行,但就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不可能只针对某一板块或某一主题。乡村振兴想要占据一定篇幅并收获较好的育人效果,就需要有机融入特定的教学设计,而不能只是将二者简单相加。但具体融合在哪一章节,怎样实现课本内容与乡村振兴的协调,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启发学生“爱农”“亲农”情怀,还需要相关教师做大量课程调研与教学尝试。
同时,乡村振兴主要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大问题为根基,涉及乡村产业、生活、生态等五大方面建设。通常情况下除涉农相关专业外,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直接联系并不大,因而不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甚至对此置之不理,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因而需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但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灌输为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摆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前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教学吸引学生关注乡村,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乡村振兴的科学实践中,启发学生服务乡村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乡村振兴融入思政课的路径
高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授课的方式来进行,因此,本文在探索融入路径时主要着眼于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上,教材主要选用《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德法》),该课程是高职学生入学后第一门思政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道德品质等,与乡村振兴有很多可衔接点,故选用此教材。
(一) 把乡村振兴融入思政课教学目标,引发学生“爱农”情怀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预先确定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效果,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在开展教学前要有理有据地将乡村振兴融入到教学目标之中。一方面,应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内容要点,特别要注重系统的学情分析。教师可通过简易问卷或其他形式,对所授班级的专业、学生的乡村认知情况以及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度进行了解和调研,为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到原有教学目标中,引导学生关注“三农”问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通常思政课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可能有所欠缺,因此,应着力与专业课课程思政相结合,将重点放在学生情感价值目标之上,通过对每章节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将学生“爱农”情怀点燃并升温,以情怀促行动,收获教育实效。具体见表1。
(二) 把乡村振兴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系农”情节
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服务于教学目标,并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将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中。一方面,着力挖掘乡村振兴与《德法》在内容上的联系,使之有效融合。思政课教师应通读教材熟悉教学重难点,罗列出《德法》每章节中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知识点,以课本原有内容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重组、利用与补充,增加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把乡村振兴战略的意图和理念融入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中,让学生关心乡村发展、心系农村建设,重新认识农村并正视农民这一职业,鼓励他们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具体见表2。
(三) 將乡村振兴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触发学生“为农”实践
思政课教育实践可理解为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践操作为主,采取原著阅读、研究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和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3]能够极大提升教学效果。将乡村振兴融入思政课教学,并收获良好教育效果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双重奏的过程,因此,在授课中教师在借助讲授法、创新案例、课堂问答等形式开展教学时,还应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带来的更深层次影响,主动探究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办法。在组织开展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操性,另一方面要密切结合学生实际,包括专业实际、能力实际等,确保所开展实践不超出学生能力范围,且活动开展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具体见表3。
结语
通过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乡村振兴有机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教育潜移默化功能的充分发挥,在不知不觉中触发学生的爱农情怀和助农实践,激励学生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所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