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页岩油水平井“测定导”一体化技术应用

2022-07-22 09:35柏爱川赵占钊侯玉文刘雨烟丁海琨
石油科技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安钻具甜点

柏爱川 吉 人 张 宇 赵占钊 侯玉文 刘雨烟 丁海琨

(1.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物资装备公司;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事业部;3.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国际合作处)

全球页岩油资源丰富,页岩油革命方兴未艾,产量持续增长。中国页岩油资源潜力大,近年来加大理论、技术攻关力度,在细粒沉积与纳米油气连续型聚集规律与富集理论、致密储层体积改造与“工厂化”作业模式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准噶尔、鄂尔多斯和松辽等多个盆地开发试验及示范区建设获战略性突破,成为国内原油稳产增产的关键领域[1]。

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具有埋藏浅、保存条件好、地层压力系数高等优越条件,发育层系多,具备立体勘探优势。暗色页岩主要发育在东岳庙段、大安寨段和凉高山组。按照总有机碳含量大于1.5%标准计算,侏罗系大安寨段页岩油资源量为70×108t[2-3]。该地区页岩油气形成主要受岩相和燕山期古构造控制,大安寨段和凉高山组的烃源岩上下紧邻厚层致密岩石,形成封闭系统。燕山期油气生成后以吸附和游离方式赋存在烃源岩地层中,不受局部构造控制,背斜、向斜和单斜都产油气[4-6]。主要为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的致密储层,常规手段难以进行经济有效开发[7-10]。为了提高页岩油优质储层钻遇率,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本文围绕水平井地质导向钻井作业,开展“测定导”一体化技术创新与实践。

1 四川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

自1958年以来,四川盆地侏罗系油区相继发现凉高山组、大安寨段和东岳庙段油层。勘探初期,研究对象主要为大安寨段一亚段(简称大一亚段)、大安寨段三亚段(简称大三亚段)介壳灰岩。介壳灰岩非常致密(孔隙度为0.97%,渗透率为0.07mD),厚度薄(5~20m),储集能力有限。页岩主要发育在大安寨段二亚段(简称大二亚段),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物性好、分布稳定、含油气性好。针对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油气,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自 2017 年始开展前期评价,提出川中地区大安寨段具备湖相页岩油气成藏条件。

2020—2021年,侏罗系页岩储层勘探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工艺取得重大进展,页岩油气实现产量突破。中国石化在泰页1井测试产油9.84t/d,产气7.5×104m3/d;中国石油在平安1井测试产油112.8t/d,产气11.45×104m3/d,展现了四川盆地侏罗系页岩油气的生产潜力和勘探前景。

2 “测定导”一体化技术

2.1 基本概念

地质导向钻井将地质要求与工程目标相结合,既保证优质储层钻遇率,又给后续完井作业提供良好的井筒环境。“测定导”一体化技术是以地质综合分析为基础,结合随钻测井、定向井工程等专业,利用钻井过程测量的地质、工程参数,实时识别地层与流体性质,通过定向钻井工艺,引导钻头向地质目标钻进。

(1)“测”的关键是仪器优选。可靠的仪器作为作业人员的“眼睛”,可及时准确掌握井下地质、工程情况,为了确保“看得清”,需要依据地质目标结合仪器测量原理及其适用性开展仪器选型,并确保仪器刻度符合相关规范。(2)“定”的要点是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轨迹优化设计、钻具组合选型、钻井参数优化、工程风险识别等,通过工程控制,确保钻头抵达目标位置。(3)“导”的核心是地质评价。涵盖多个环节:前期主要是收集已有地质综合研究成果,包括地震、钻井、录井、测井等资料,识别区域地质特征,建立地质模型;中期主要是在实钻过程中进行随钻资料解释,对井下地质情况进行再认识,尤其是动态修正地质模型,为钻头走向提供决策;后期完钻对比分析,通过翔实的电缆测井资料、完钻试油成果,对随钻资料实施再认识,为后续井的钻遇率、钻井时效提升及风险控制积累经验(图1)。

图1 “测定导”一体化实施框图

实施过程中,地质导向人员根据储层类型与地质工程特点,基于区域地震、测井、录井、测试相关数据建立地质模型;仪器操作人员根据所钻井眼地层伽马、电阻率等参数选择适应的随钻测井仪器,为地质导向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定向人员依据地质决策优化井眼轨迹。各专业之间有机融合,在最大限度保证优质储层钻遇率的情况下,兼顾井身质量和后续施工环节。

2.2 关键技术

2.2.1 地质建模与“甜点”确定

地质建模是通过地震资料、区域实钻井资料、地质认识成果建立地质模型,利用地震资料的横向约束,测井资料的垂向控制,最大可能逼近目的层的真实情况。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富油气段的纵向分布(甜点段)及地质、工程特征,选择合适的甜点区域(甜点区),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型,以满足地质导向作业需要[11-12]。

页岩油气“甜点段”是具有连续厚度、高TOC、高孔隙度、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含油气特征的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段。四川盆地陆相黑色页岩分布广泛,“甜点段”发育,横向连续性较好。侏罗系页岩累计厚度为160~260m,“甜点段”厚度为50~90m。以自流井组大二亚段页岩油为例,储层孔隙度较高(总孔隙度为4%~6%),成熟度高(Ro主体介于1.0%~1.4%之间,处于正常原油—凝析油气阶段),脆性矿物含量高(长英质、钙质脆性矿物含量为51%~73%,平均为65%),页理裂缝发育(构造缝、页理缝、生烃超压缝发育),保存条件好(上下均为致密介壳灰岩,顶底板条件良好),埋深适中,非常利于页岩油气源内聚集[7,13-16]。

根据“甜点段”地质特征和平面变化,在资源有利区中优选厚度大、品质好、保存条件优的地区作为页岩油气“甜点区”。现实“甜点区”应测井和地震可识别、工程可作业、经济有效益。借鉴北美Eagle Ford、Permian等海相页岩油气“甜点区”评价经验,结合四川盆地侏罗系页岩油气地质要素,优选黑色页岩热演化程度高(Ro大于1.0%)、富有机质页岩成规模(TOC大于1%的黑色页岩,厚度大于20m)、埋藏深度小于4000m作为大安寨段页岩油气“甜点区”评价的3个最重要参数[17-19]。经评价,大二亚段页岩油气“甜点区”富有机质页岩厚度为20~50m,面积超过2×104km2,目的层埋深为4000m以浅[20-21]。

2.2.2 轨迹优化设计与钻具组合

轨迹优化设计时需对地质风险与工程风险进行筛选和综合分析,并量化评估。其中,地质风险包括地层厚度变化、地层倾角变化、地层识别标志特征不清和储层位置变化等,工程风险包括井壁稳定性、岩石可钻性和仪器安全性等。根据目的层埋深、地层倾角及优质储层横向展布规律,选择钻进方位,设计合适的造斜点、着陆点、着陆井斜角及靶前位移。

确定井眼钻进方位,需考虑两个条件:一是井壁稳定性较好,减少井下复杂情况发生;二是与最大主应力夹角较大,最大概率钻遇天然裂缝,有利于后续压裂改造。造斜点应避开岩石破碎带和裂缝发育带等易漏失层段,尽量选择在井壁稳定性较好层段。造斜段要选取合适的全角变化率,全角变化率较大会给后续完井施工作业带来困难。造斜段与水平段由于工程目标不同,对钻具组合的要求也不同。造斜段主要目标是增斜,使钻头到达目的层时,井眼轨迹与地层走向保持一致,钻具组合需具有较强的造斜能力。水平段主要目标是追踪优质储层,要求钻具组合在复合钻进时稳斜稳方位,减少定向井段。

螺杆与旋转导向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井眼轨迹控制工具。影响轨迹控制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螺杆弯角及螺杆扶正器直径、旋转导向工具类型、地层软硬程度等。为了降低井下施工风险,提高钻井时效,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岩屑返出情况、钻具摩阻等参数,优化设计下部钻具组合,必要时增加旋流清砂器、水力振荡器等钻井辅助工具。

2.2.3 实钻跟踪与轨迹调整

水平井导向以确保优质储层钻遇率为目标,准确着陆和水平井轨迹精细控制是关键。着陆阶段主要采用逐层逼近的方法进行轨迹控制,标志层设定由“宏观”到“微观”,越接近目的层,选取点越密集。水平段精细跟踪的关键在于沿井轨迹方向地层倾角计算,依据实钻的岩屑录井、气测、钻时、随钻测井等信息实时分析对比。例如采用等时旋回对比技术解释钻进层位、地层倾角、轨迹状态,明确井斜角与地层上切、下切关系,实时微调井斜角,把轨迹控制在设定箱体内。依据地震资料,从整体构造识别变化趋势,提前微调井斜,避免滞后调整导致狗腿度偏大。

实钻地质导向时,随钻测井数据及录井资料是跟踪钻头在地层中所处位置的主要依据。随钻测井仪器选型必须满足两个特征:一是测量参数能敏感地识别甜点,准确判断储层顶、底界面及钻头在储层中的位置;二是测量参数能识别储层流体,钻进过程中通过判断储层流体性质的变化及时调整钻头走向,保证储层钻遇率。随钻测井作为实时判断地层钻遇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参数主要有自然伽马和电阻率。随着技术进步,测量方式不断丰富,已从常规随钻测井仪器发展形成了方位伽马成像、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探边、方位侧向电阻率成像等多类型随钻测井仪器,能够更加清楚地判断地层界面[10]。

3 “测定导”一体化应用实例

本文以LA1井为例,阐述四川盆地页岩油水平井“测定导”一体化实施方案。通过导眼井分析进行箱体优选,设计轨迹控制方案;结合导眼井和水平段储层工程地质特点,完成地质导向施工方案、钻具组合方案及随钻仪器选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1 箱体优选

LA1井大安寨段岩心分析:地层以页岩为主,页岩与石灰岩互层,脆性矿物发育(含量为35%~77%),均值为57.2%,膨胀性矿物少。页岩厚50m,灰黑色页岩总孔隙度为4.89%~7.13%(均值为5.54%),灰黑色含介壳页岩孔隙度为2.37%~6.13%(均值为4.06%),介壳灰质页岩与泥质灰岩互层孔隙度为3.57%~4.7%(均值为3.99%),介壳灰岩孔隙度为1.19%~2.65%(均值为1.92%)(图2)。

图2 大安寨段不同岩性孔隙度直方图

LA1井大安寨段页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为主,其次为黏土矿物晶间孔、有机孔和微裂缝(图3)。孔径分布范围较广,微孔孔径主要分布于20~100nm,核磁共振和氮气吸附实验测试的两个样品孔隙均以介孔为主,2~10nm孔隙占比最高,10~20nm次之;同时存在一定的微米孔。

图3 LA1井大安寨段页岩显微照片

大安寨段页岩有机质Ro主要分布于0.9%~1.5%,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LA1导眼井8个岩屑样品(井段3633~3675m)洗油后进行Ro测定(表1),Ro分布在1.36%~1.95%之间,平均值为1.5%,与区域认识一致。

表1 LA1井岩屑样品镜质组反射率

LA1导眼井侏罗系钻进过程中共见12次油气显示,其中7次位于大安寨段。3511.2~3514m井段持续后效19次,TG峰值为98.9%,组分峰值C1为63.5%,槽面气泡含量为5%~10%。岩心分析表明页岩含油饱和度较高,3482~3522m井段为含油饱和度高值区(图4)。

图4 LA1井大安寨段含油饱和度纵向分布

基于核磁共振T2谱,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分析,LA1井大二亚段3503~3513.5m处孔隙度最高(图5),均值为5.0%~5.9%,最高可达8.2%,TOC均值为1.0%~1.6%,最高可达3.7%,含油孔隙度均值为0.7%~0.8%,有效含水饱和度均值为48.5%~51.3%,计算RPI油气可采指数均值为0.03~0.032,储层品质较好。交叉偶极声波测井及电成像测井分析显示,快横波方位大部分稳定在110°~120°之间,电成像有明显崩落现象,走向为20°左右,综合判断LA1井最大主应力方向为110°~120°。井轨迹钻进方向选择中,原则上要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保持较大夹角,朝大安寨段湖盆中心方向,水平段尽可能兼顾天然裂缝。结合最大主应力方向、大安寨段湖盆沉积特征及平面TOC反演分析,钻进方位确定为200°,井轨迹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接近垂直。

图5 LA1井综合解释成果图

综合分析含油气性、储集性、可压性等,认为水平钻进箱体为导眼井大二亚段a小层—大二亚段b小层测井解释油气层段(3505~3515m),箱体厚10m,岩性为灰黑色页岩、介壳灰岩,钻进方位为200°。

3.2 “测定导”一体化施工

3.2.1 地质导向建模

地质导向建模过程中,利用导眼井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以此标定地震记录,显示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大安寨段顶界为较连续弱波峰下零值点;大二亚段a小层为强波峰反射;大二亚段b小层为强波峰下零值点;大安寨段底界为连续强波峰(图6),导眼井实钻大安寨段各亚段底界和厚度与地震剖面层位误差在-3~2m之间,基本吻合;页岩储层纵向主要发育在大二亚段a小层,横向连续稳定分布,箱体页岩段呈连续强反射特征,箱体顶界为波谷底部,箱体底界位于强反射波峰极大值处,页岩储层预测剖面与导眼井测井评价较为一致。地震剖面显示沿井轨迹方向地层基本水平。

图6 导眼井合成地震记录

分析导眼井实钻测井资料,设置导向标志层,建立轨迹关键控制点。从侧钻造斜点至箱体,自然伽马变化特征标志明显(图7),能够满足层位识别,通过与导眼井及地震剖面结合,计算地层视倾角。利用导向软件,结合导眼井自然伽马特征,从造斜点开始对地层随钻测井曲线进行预测,建立先导地质模型,并结合井壁稳定性、靶前距要求,设计钻进轨迹方案(图8)。

图7 地层自然伽马变化特征

图8 先导地质模型及轨迹设计方案

3.2.2 地质导向轨迹控制措施

(1)造斜段控制措施。通过标志层跟踪,逐步标定地层垂深变化,优化调整轨迹,确保以最优井斜入靶(图8)。针对钻时慢、井壁稳定性差、井径扩径段(沙溪庙组一段、凉高山组下段泥岩段),为防止垮塌,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以复合钻方式钻进。

(2)水平段控制措施。参考地震剖面提取地层倾角,钻进方向水平段前段地层倾角基本水平,水平段后段地层以1.5°左右下倾。在实钻过程中,根据随钻数据求出实际地层倾角,将轨迹控制在箱体中上部。

3.2.3 优化钻具组合方案(1)侧钻段及造斜段钻具组合方案。造斜段钻具选用复合增斜效果好的钻具组合,减少定向进尺,提升轨迹平滑程度。LA1井侧钻点位于沙一段,岩性为砂泥岩互层,井眼尺寸为311.2mm,比215.9mm井眼尺寸大,在螺杆输出扭矩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钻头破岩体积大,效率低;钻具刚性较强、弯接头支点力度不够,易导致侧钻起砂慢;井下螺杆振动会破坏刚形成的划槽,因此钻头使用侧向切屑能力较强的复合钻头。钻具组合:φ311.2mm复合钻头+φ216mm单弯螺杆1.5°×8.64m+φ203mm回压阀+φ203mm MWD循环短节×0.83m+φ203mm无磁钻铤×9.36m+φ203mm钻铤×3根+转换接头+φ139.7mm加重钻杆×30根+随钻震击器+φ139.7mm钻杆。侧钻成功后,井斜增至10°左右时,根据钻头使用情况提钻更换PDC钻头。

(2)水平段钻具组合方案。进入页岩箱体后,钻进以小幅度井斜调整为主,钻具选用复合稳斜效果好的组合。钻具组合:φ215.9mm PDC钻头+螺杆1.25°+回压阀+无磁承压钻杆×1根+随钻测井仪器+悬挂+φ127mm加重钻杆×4根+φ168mm随钻震击器+φ127mm加重钻杆×1根+φ127mm钻杆×3柱+水力振荡器+φ127mm普通钻杆×4柱+φ127mm加重钻杆×4柱+φ127mm普通钻杆×50柱+φ139.7mm加重钻杆×12柱+φ139.7mm普通钻杆。

3.2.4 优选随钻测井仪器

导眼井测井曲线分析可见,从造斜点至箱体,地层岩性变化明显,自然伽马区分度高,可满足层位识别。水平段箱体内,自然伽马值从上到下呈降低趋势,与地质导向软件配合可以准确求出地层倾角;底部为介壳灰岩,标志层明显,利用自然伽马可以准确区分储层。页岩水平段钻井容易发生垮塌、卡钻等复杂情况,区域内NC2H井大安寨段发生卡钻回填侧钻,在区域施工认识较少的情况下宜简化钻具组合。LA1井随钻测井工具组合为常规MWD+GR随钻仪器组合。

3.3 “测定导”一体化施工成果

(1)LA1井完钻井深4700m,“测定导”一体化作业总进尺1718m,水平段长1000m。钻井过程中动态更新地质模型(图9),大一亚段较导眼井地层浅4.1m,计算地层倾角为上倾0.6°。根据自然伽马变化特征,结合录井岩屑及气测显示、实钻地震跟踪,将水平段轨迹控制在箱体中下部优质页岩段。

图9 完钻地质模型图

(2)水平段测井资料与导眼井对应关系较好,综合解释A点到B点Ⅱ—Ⅲ类页岩油层1000m,箱体钻遇率达100%。3666~3873m、3913~4085m、4305~4366m井段,斯通利波能量衰减较明显,测井计算TOC平均含量为1.3%,孔隙度平均值为5.6%,含油饱和度为49%,脆性矿物含量平均值为39%,与导眼井结果基本一致。排液试油获油2m3/d、气3000m3/d,大安寨段页岩突破出油关。

(3)根据实钻情况,及时优选钻头,造斜段机械钻速由0.49m/h提升至2.02m/h,时效提高4倍。水平段滑动与复合段长度比例为1∶2.8,作业时长比例为1.1∶1,提高了钻井时效。实际钻进过程中,仪器操作工程师发现自然伽马值升高后,立即反馈至地质导向工程师,根据曲线变化对比分析,提前4.1m钻遇设计地层,定向工程师重新规划后期入窗轨迹,造斜率由4.4°/30m提升至5.8°/30m,地质导向工程师向业主方汇报新的入窗方案,获得同意后按新方案钻进施工,整个过程在30min内完成,“测定导”一体化施工显著提高了决策时效。

(4)造斜段全角变化率最大为5.3°/30m,水平段全角变化率最大为2.2°/30m,井眼轨迹平滑,后续施工顺利。

4 结论

(1)箱体选取目标为地质与工程甜点,即具连续厚度、高TOC、高孔隙度、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含油气量的富有机质页岩集中段。井轨迹钻进选择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成较大夹角的方向,尽可能兼顾天然裂缝。

(2)井震结合建立钻前地质模型,以识别甜点段、控制井下风险为目标优选随钻测井仪器组合,结合导眼井实钻岩性特征、井壁稳定性、靶前距要求等,优化设计钻进轨迹与下部钻具组合。

(3)四川盆地页岩油水平井勘探开发前景广阔,“测定导”一体化技术可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保证箱体钻遇率和井眼质量,有利于储层改造,有助于页岩油高效经济开发。

猜你喜欢
大安钻具甜点
基于应力分析的钻具设计方法优化
敞口坛
深部水平井随钻扩眼钻具震动控制在A4H井的应用
新疆玛湖油田水平井低摩阻导向钻具组合优选与应用
甜点世界
搞怪的甜点
平南采风暨平南文友会大安分会成立
分析钻具的使用与管理
大灰狼的甜点屋
甜点师 美丽不止多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