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某高职院校医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

2022-07-22 08:35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知晓率精神疾病

林 波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最新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 岁以上人口各类精神疾病(除阿尔茨海默病外)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16.57%[1]。自2013 年5 月1 日起我国决定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指出精神卫生工作是开展保持和增进公民精神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促进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各项活动总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 年)》明确提出到2020 年,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2]。过往研究显示,中国医学生的抑郁患病率为29%,焦虑患病率为21%,大学生的自杀计划检出率为4.4%,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为16.6%[3],大学生心理问题情况凸显,因此,大专院校的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程度的心理、精神卫生知识。2020 年我国54.4%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显示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及意识形态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贯彻执行“早预防、早识别、早应对”策略。鉴于此,开展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了解现状并分析原因,以期达到为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 年9 月—2020 年3 月选择自贡市某医学高职专科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教师在各个班级采用现场或网络的方式集中统一指导填写问卷,时间为25~30 分钟,填写过程中教师对整个问卷不做任何解释。发放问卷1 744 份,回收有效问卷1 738 份,有效率99.66%。其中男生352 人(20.25%),女生1 386 人(79.75%);三年大专1 594 人(91.71%),五年高职144 人(8.29%);中考144 人(8.29%),普通高考759 人(43.67%),对口高考257 人(14.79%),单独招生578 人(33.26%);城市户口492 人(28.31%),农村户口1 246 人(71.69%);独生子女489 人(28.14%),非独生子女1 249 人(71.86%);学过心理学知识的1 090 人(62.72%),未学过的648人(37.28%);17 岁及以下67 人(3.86%),18 岁618 人(35.56%),19 岁616 人(35.44%),20 岁311 人(17.89%),21 岁及以上126人(7.25%),平均年龄(18.93±1.12)岁。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学制、录取方式、户口性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过心理学知识。

1.2.2 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问卷采用2010 年卫生部办公厅《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制定的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知识知晓率问卷进行测量[4]。问卷1:知识问卷。共20 个条目,1~16 题答对一题计1 分,答错不计分;17~20 题答“知道”计1 分,答“不知道”不计分。总分为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得分,得分越高代表对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问卷2:病例测验问卷。由5 个病例组成,选取病例1(抑郁症)、2(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3(躁狂症)、5(强迫症)进行测量,病例1、2 是必测,以正确率为评判依据。问卷3:精神疾病态度问卷。共12题,第1、2、3、4、8、10 题勾选“完全同意”计5 分、“基本同意”计4 分、“不好说”计3 分、“基本不同意”计2 分、“完全不同意”计1 分。第5、6、7、9、11、12 题勾选“完全同意”计1 分、“基本同意”计2 分、“不好说”计3 分、“基本不同意”计4 分、“完全不同意”计5 分。总分为精神疾病态度问卷得分,分值越高代表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越正面。

1.3 统计处理

将统计数据录入SPSS19.0 进行统计分析。进行频率和百分比描述性统计,采用t、F 及χ2检验。单个条目回答正确率=正确回答样本数/样本总数×100%;总体正确率=[分类所有个体正确回答的条目之和/(样本总数×条目总数)]×100%。知识问卷回答正确条目≥12 项(≥60%)为合格的判断标准,知晓率=合格人数/总人数×100%。在病例测验问卷调查中,知晓率=正确回答该条目的人数/参与调查总人数×100%。

2 结果

2.1 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

1 738 名高职医学生知识问卷从第1 题至第20 题正确率如下:99.42%(1 728 人)、61.16%(1 063 人)、93.33%(1 622人)、70.89%(1 232 人)、95.11%(1 653 人)、80.72%(1 403 人)、83.66%(1 454 人)、90.45%(1 572 人)、82.97%(1 442 人)、90.51%(1 573 人)、98.56%(1 713 人)、81.53%(1 417 人)、93.10%(1 618 人)、90.51%(1 573 人)、58.75%(1 021 人)、93.84%(1 631 人)、64.44%(1 120 人)、93.38%(1 623 人)、46.38%(806 人)、45.51%(791 人),各条目正确率45.51%~99.42%,总体正确率80.71%(28 055/34 760),知识问卷得分区间[7,20],知识问卷总体平均分(16.14±2.15)分。从单个题项来看,“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组成部分”(第1 题)正确率最高,为99.42%;“你知道/听说过世界睡眠日吗”(第20 题)正确率最低,为45.51%。

若以个体回答正确条目≥12 项为合格判定标准,则知晓率为97.58%(1 696/1 738)。结果显示,高职医学生群体间知识知晓率男性低于女性(94.32%VS98.41%,χ2=19.957,P=0.000)、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98.98%VS97.04%,χ2=5.608,P=0.018)、学过心理学知识的高于未学的(98.99%VS95.22%,χ2=24.556,P=0.000)、不同录取方式(中考95.83%VS 普通高考98.02%VS对口高考94.55%VS 单独招生98.79%,χ2=13.981,P=0.003)差异显著,三年大专与五年高职(97.97%VS95.83%,χ2=2.039,P=0.153)、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98.58%VS97.19%,χ2=2.874,P=0.090)、不同年龄段(17 岁及以下98.51%VS18 岁98.54%VS19岁97.24%VS20 岁97.11%VS21 岁及以上95.24%,χ2=6.206,P=0.201)差异不显著。

2.2 精神疾病态度问卷

1 738 名高职医学生调查原始结果经分值转换后12 题得分平均值依次如下:(3.13±0.72)分、(3.26±0.84)分、(3.19±0.84)分、(3.13±0.98)分、(4.05±1.01)分、(2.45±0.95)分、(2.97±0.98)分、(3.02±0.86)分、(2.60±0.87)分、(3.23±0.84)分、(2.46±0.84)分、(2.81±0.87)分。从单个题项来看,“大多数人不愿意让患过精神疾病的人看管自己的小孩,即使过去一段时间他/她已经正常了”(第6 题)得分最低(2.45±0.95)分,“大多数人相信,到精神病院看病是个人失败的标志”(第5 题)得分最高(4.05±1.01)分。精神疾病有关态度得分区间12~60 分,总平均分(36.31±5.41)分,单项总平均分(3.03±0.01)分,略高于3 分,56.1%的学生低于平均分,43.9%的学生高于平均分。

2.3 病例测验问卷

1 738 名高职医学生在阅读完提供的4 种不同的标准化描述案例后,判断提供的病例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心理上有问题”的正确率为69.28%~91.83%,其中针对4 种不同病例研判为“心理上有问题”的正确率分别为抑郁症69.28%(1 204 人)、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91.83%(1 596 人)、躁狂症85.73%(1 490 人)、强迫症75.83%(1 318 人),判断出现的问题为“心理上有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为80.67%(5 608/6 952);判断“心理上有问题”时对应的“问题可能是”判断结果与对应的标准病症答案的匹配正确率为39.07%~59.26%,匹配正确率分别为抑郁症39.07%(679 人)、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55.64%(967人)、躁狂症57.77%(1 004 人)、强迫症59.26(1 030 人),平均匹配正确率为52.93%(3 680/6 952)。

2.4 单因素分析

2.4.1 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精神疾病态度得分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得分在人口学变量指标结果上显示,不同性别(t=-2.225,P=0.027)、不同学制(t=2.327,P=0.020)、不同户口性质(t=5.137,P=0.000)、是否独生子女(t=5.768,P=0.000)、是否学过心理学知识(t=6.780,P=0.000)、不同年龄(F=3.787,P=0.005)、不同录取方式(F=3.620,P=0.013)学生差异显著。

表1 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精神疾病态度得分的单因素分析(±s,分)

表1 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精神疾病态度得分的单因素分析(±s,分)

注:1)t,2)F;*P<0.05,**P<0.01,***P<0.001

项目 精神疾病态度知识问卷得分 统计量 P 得分 统计量 P性别男女年龄15.88±2.57 16.21±2.03-2.2251)0.02736.03±5.57 36.39±5.37-1.1161)0.264 17 岁及以下18 岁19 岁20 岁21 岁及以上学制三年大专五年高职录取方式普通高考对口高考单独招生中考户口性质城市农村独生子女15.90±2.10 16.32±1.90 16.08±2.25 16.20±2.28 15.56±2.39 16.18±2.13 15.74±2.33 16.30±2.13 15.95±2.46 16.13±1.97 15.74±2.33 3.7872)0.005 0.3562)0.840 2.3271)0.020-0.1601)0.873 3.6202)0.013 36.10±6.14 36.22±5.35 36.27±5.28 36.43±5.64 36.79±5.43 36.31±5.36 36.38±5.92 36.24±5.29 36.41±5.07 36.35±5.59 36.38±5.92 0.0812)0.970 16.56±2.09 15.98±2.16 5.1371)0.00036.44±5.79 36.26±5.25 0.5951)0.552是否16.61±2.00 15.96±2.18 5.7681)0.00036.15±5.67 36.38±5.30-0.7891)0.430学过心理学知识是否16.42±2.02 15.68±2.28 0.8051)6.7801)0.00036.39±5.37 36.18±5.47 0.421

精神疾病态度得分在人口学变量指标结果上显示,不同性别(t=-1.116,P=0.264)、不同学制(t=-0.160,P=0.873)、不同户口性质(t=0.595,P=0.552)、是否独生子女(t=-0.789,P=0.430)、是否学过心理学知识(t=0.805,P=0.421)、不同年龄(F=0.356,P=0.840)、不同录取方式(F=0.081,P=0.970)学生差异不显著。

2.4.2 病例测验知晓率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抑郁症知晓率测验结果显示,高职医学生群体中学过心理学知识的高于未学的(χ2=15.052,P=0.000)、不同录取方式(χ2=16.926,P=0.001)差异显著;男性与女性(χ2=3.604,P=0.058)、三年大专与五年高职(χ2=3.670,P=0.055)、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χ2=0.018,P=0.89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χ2=1.435,P=0.231)、不同年龄段(χ2=5.350,P=0.253)差异不显著。

表2 病例检验知晓率分析(%)

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知晓率测验结果显示,高职医学生群体中男性低于女性(χ2=17.528,P=0.000),不同录取方式(χ2=12.092,P=0.007)差异显著;三年大专与五年高职(χ2=2.995,P=0.084)、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χ2=0.450,P=0.50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χ2=1.136,P=0.286)、是否学过心理学知识(χ2=0.416,P=0.519)、不同年龄段(χ2=2.807,P=0.591)差异不显著。

躁狂症知晓率测验结果显示,高职医学生群体中男性低于女性(χ2=6.651,P=0.010)、三年大专低于五年高职(χ2=5.923,P=0.015)、城市户口高于农村户口(χ2=4.548,P=0.033)、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χ2=13.103,P=0.000);是否学过心理学知识(χ2=0.879,P=0.349)、不同年龄段(χ2=1.829,P=0.767)、不同录取方式(χ2=5.938,P=0.115)差异不显著。

强迫症知晓率测验结果显示,高职医学生群体中男性低于女性(χ2=12.935,P=0.000)、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χ2=6.345,P=0.012);三年大专与五年高职(χ2=1.841,P=0.175)、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χ2=0.485,P=0.486)、是否学过心理学知识(χ2=0.165,P=0.684)、不同年龄段(χ2=1.942,P=0.746)、不同录取方式(χ2=3.709,P=0.295)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3.1 高职医学生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标

既往研究中对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病例测验、精神疾病态度问卷调查甚少。自贡市某高职医学院校医学生的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为97.58%(≥12 项),各题项的总体正确率为80.71%,高于同样以大学生为群体抽查的宁波市65.3%[5]、兰州市67.3%[6]、承德市77.2%[7]、赣州市75.92%[8]、某军医大学本科生74.73%[9]、福建省某高校医学生76.65%[10]、郑州某高校在校大学生71.70%[11]、长春市某高校大学生80.1%[12],达到卫计委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 年)》中在校大学生精神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2]的要求,表明大学生群体对于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及群体普及率高的特点,但从个体正确率层面来看,若以个体回答正确条目≥16 项作为合格标准来判断,则知晓率为64.04%(1 113/1 738),高于陶钧等[13]研究中的47.74%,低于邝仕源等[14]研究中的87.5%,体现出个体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具体掌握程度不够,尤其是调查结果中相关节日知晓率较低的结果与文献[5-7,9-10,12,14-15]研究类似。伴随着国家、省市、地方及高校陆续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网络媒体的宣传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但是仍应该加强普及相关节日知识,尤其是世界睡眠日(3·21)、世界精神卫生(世界心理健康)日(10·10)等。

在知识掌握层面,被试群体中在性别(男/女)、学制(三年大专/五年高职)、户口性质(城市/农村)、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是否学过心理学知识(是/否)、年龄、录取方式上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人群中存在知识掌握程度的群体优势。本次研究显示,女性高于男性,这与文献[5,9]研究结果相同;城市高于农村,这与文献[7,16]研究结果一致;而三年大专高于五年高职、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学习过心理学知识的高于未学过的研究结果体现出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普遍认知趋势。

3.2 高职医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偏正向积极

精神疾病态度总平均分(36.31±5.41)分,单项总平均分(3.03±0.01)分,略高于3 分,处于中等水平,与闫芳等[17](35.56±5.78)分、西英俊等[18](35.45±5.91)分、王变云等[5](36.40±0.29)分、黄辛等[19](34.41±4.77)分、邝仕源等[14](38.1±6.2)分、李琪等[20](36.18±7.11)分、岳慧等[12](35.76±5.30)分采用同问卷测评结果保持一致,表明高职医学院校群体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处于积极层面。

3.3 高职医学生病例测验的研判能力为中等水平

病例测验中匹配正确率为抑郁症39.07%,与严保平等[21](32.4%)、黄辛等[19](38.0%)、王小全等[16](32%)研究结果类似。抑郁症匹配正确率在学过心理学知识与未学者、不同录取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人口学变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匹配正确率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55.64%,比严保平等[21](35.8%)、黄辛等[19](22.7%)、王小全等[16](34.1%)研究结果高。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匹配正确率在不同性别、录取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人口学变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匹配正确率躁狂症57.77%,比黄辛等[19](42.0%)、王小全等[16](49.8%)研究结果略高。躁狂症的匹配正确率在不同性别、学制、户口性质、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人口学变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匹配正确率强迫症59.26%,与黄辛等[19](54.7%)、王小全等[16](51.8%)研究结果类似。强迫症匹配正确率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人口学变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4 种病例测验中正确判断属于心理问题范畴的平均正确率为80.67%,平均匹配正确率为52.93%,正确判断到正确匹配率之差抑郁症30.21%、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36.19%、躁狂症27.96%、强迫症16.57%。表明对强迫症的研判能力高,而对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研判能力较弱。心理问题范畴判断率高指出现阶段心理问题得到大学生群体的普遍重视,但50%左右的匹配正确率表明对疾病的外在表现、典型特征、病例原因辨别不清,具有从心理学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研判能力较弱可能与个体的经历及经验少有关系。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知晓率精神疾病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普及眼保健知识
南昌市中学体育课程中保健知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