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创新试题 培育核心素养
——以历史全国卷图示类试题为例

2022-07-22 03:26陕西唐业森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性试题考查

陕西 唐业森

近年来高考历史创新性试题的考查频率不断提升,考查形式日趋多样,试题难度稳中有进,尤其在试题设计、命题情境、视角选取、评分量表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创新性试题旨在落实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考查要求,已成为检测学生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掌握程度的基本参照,成为选拔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依据。

创新性试题种类较多,按照命题情境划分可包括趣味逻辑类、公式证明类、多元开放类、活动推理类和图示类等题型。本文以图示类创新性试题为例,试析“一核四层四翼”视域下创新性试题的分类依据、考查特点和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更好地引导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备考,更好地发挥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挑战。

一、图示类创新试题的考查分类

1.图文绘画类

例1.(2020·全国卷Ⅰ·25)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C)

图 步辇图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根据材料可知,《步辇图》取材于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这一外交事件,因此这幅绘画对于研究唐朝时期的外交政策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解读画面信息可知,唐朝官眷服饰华丽、发髻讲究、体态丰满,这与唐朝国力强盛、社会开放、文化繁荣的情况密不可分,而吐蕃使臣便显得相形见绌,这更进一步衬托出唐朝一片雍容华贵、国泰民安的太平气象。可见,《步辇图》也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所以C 项正确。但根据作答反馈情况来看,A 选项错误率依然较高,一是因为学生对史实认识不清,把吐蕃当做西域,二是因为学生只见其形未见其实,未能认识历史本质,即单纯以文化论文化,没有发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联。B、D 选项与材料无关,故不选。图文绘画类题型对学生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要求较高,属于难度系数较高的创新性试题。

2.数文表格类

表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例2.(2021·全国乙卷·25)

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A)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表格反映的是西汉末期至东汉中期部分地区的民户数量变化,这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首先,学生应对表格反映的地域进行分类,代郡、太原等郡位于北方,豫章、零陵等郡位于南方,南阳、汝南等郡介于南北方之间。第二步解读数据,代郡、太原等北方地区的民户数量在减少,而豫章、零陵等南方地区的民户数量在大幅度增加,人口呈现出自北向南迁移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末年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吸引了人口迁移,客观上有利于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故A 选项正确。B、D 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 选项中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在南宋经济重心南移以后,与时空不符。数文表格类题型命题情境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变,对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要求较高,属于难度系数较高的又一图示类创新试题。

二、图示类创新试题的考查特点

图示类创新试题出现的频率较高,难度系数较大,为提高学生应对这类题型的能力,笔者认真整理了近五年来全国卷对此类题型的考查情况,并专门选取了上述两道试题,深入解读后发现这类试题在命题设计、视角选取、评价量表等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坚持理论引领,顺应时代潮流

创新性试题坚持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理论引领,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比如2020 年全国卷Ⅰ第25 题,以《步辇图》为命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视学生历史学习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必备知识为载体,基于知识又超越了知识,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必备知识,又要具备欣赏美的眼光,更要掌握一定的解读图文表格的方法,突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目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内容和“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顺应了深化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潮流,致力于选拔出真正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2.紧扣《课程标准》,注重多元评价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是历史教学重要的参考依据。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已成为发挥高考核心功能的重要途径,并与历史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考查融为一体,同时强调多元评价。比如2021 年全国乙卷第25 题,既考查了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史料实证素养和跨学科整合知识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应试心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发挥高考真题对知识、能力、思维、素养和品质的多元评价功能。这本质上反映出历史学习的价值在于掌握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进而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服务。

3.夯实基本知识,强调关键能力

试题创新主要体现在命题情境、考查形式和设问方法上,形有千变、本质不变,其本质主要体现在“知识为基,能力为重,核心价值引领”,即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在于找到核心价值引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示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和解读,最终得出正确答案。2020 年全国卷Ⅰ第25 题,核心考点为盛唐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及时空观念素养,核心价值体现在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021 年全国乙卷第25 题,核心考点为两汉时期的人口迁移与南北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素养,同时又融合了地理、数学等跨学科知识。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统一的整体,民族融合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现实的选择。为有效应对此类题型的考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提升历史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三、突破图示类创新试题的策略

图文类创新试题是创新性试题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试题,研究这一类试题的命题规律、考查方向和应试技巧,对于解决其他创新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根据图示类试题考查的特点和命题规律,笔者认为在二轮复习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以期更好地达到“以考促教、以练促学、教学相长”的目的。

1.回归教材,夯实图表史料解读

“一本历史书即是一本图画史”,历史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图像史料,有些图像史料甚至多次重复出现。比如《秦始皇廿六年诏版》,既在人民版教材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出现,也在人民版教材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中出现,这反映出图像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和教学价值。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认真阅读、解析教材辅助栏目提供的图表史料,了解其反映的时代面貌,领悟其隐藏的深刻内涵,在解读图表史料信息的过程中渗透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2.回归考点,关注史实纵横关联

图示类试题以知识为主干,以情境为载体,以思维为侧重,强调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脉络、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的掌握程度。比如2021 年全国乙卷第42 题,图示为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要求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原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大会议较多,既有中共一大至七大的党代会,也有八七会议、遵义会议、西柏坡会议等专题会议,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每次会议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要了解各个会议之间的关联,全面认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发展脉络。图示类试题涵盖的知识面广阔,突出重难点的考查,在二轮复习中教师要回归考点,突出重点,建构知识网络,强化学生对阶段特征的理解性记忆。

3.回归主体,培育审辩思维能力

学生作为检测的主体,在二轮复习中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二是由“知识中心”向“素养中心”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铺路、追问激疑、搜证求解、缘据立论”的审辩式教学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理性精神和审辩思维。比如在学习《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一课时,课本上展示了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作为浪漫主义绘画的典型代表,教师可以追问,画面上的女性象征着什么、她的身旁站立了哪些人、为什么要手握三色旗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绘画背后反映的时代背景的认识和理解,助力深度学习。在解读图示类试题时,教师应注意多补充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当学生走进这些问题的时候,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便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4.回归训练,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熟能生巧,在夯实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有效地训练才能提高能力。图示类试题主要分为图文绘画和数文表格两大类,此类试题以图表为载体,并借助一定的数字信息,重在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能力,体现出较强的抽象性和思维性。在训练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做到“一分二看三注意”。“一分”即根据图表类型进行分类,如表格数据图等、曲线数据图、柱状数据图、饼状数据图等,“二看”即看表头、出处和项目,“三注意”即注意时空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总体特征或趋势,注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具体操作时可遵循以下流程: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在坚持有效训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应对此类试题的能力。

四、应对高考创新性试题的实践反思

创新性试题变的是形式和情境,不变的是对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在二轮复习中,为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深度学习,教师要做到:回归教材,夯实图表史料解读;回归考点,关注史实纵横关联;回归主体,培育审辩思维能力;回归训练,掌握基本解题方法。教师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得出新认识,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进而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服务。如此,“立德树人、以史为鉴”的教育理想便化为可能。

猜你喜欢
创新性试题考查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