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涛
已届耄耋之年的著名版画家南京艺术学院张树云教授,今天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正是长期投身艺术、不懈努力的结果。
一、1937-1949年。画画的爱好与地方木刻的氛围,使他自少年时代起就结缘版画;国难当头与抗日救国的热忱,使他的版画一开始就成为“战斗的艺术”。
张树云1921年3月生于浙江瑞安。他的青少年时代正是祖国多灾多难、阴霾弥布的非常岁月。初涉木刻领域的他,一开始就让艺术附丽上浓郁的政治色彩。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正在就读瑞安初中的少年张树云,一腔爱国热情,加入了校外瑞安战时青年救国服务团、城区党的外围组织“一干读书会”,以自己爱好的漫画、木刻为手段,边学边用,服务于“救国”。使他的版画向前推进的机遇是他1939年考入温州中学高中部后。1940年,为人民、为社会的中国现代版画——“新兴版画”,被“MK木刻研究会”的著名版画家金逢孙,带到了温州,其光明亮化了“温州”的校园上下。“木刻”遂成为战时“温中”指定的教育课,并由金逢孙担任指导在全校铺开。当年的高中生张树生,画得多、刻得快,被大家公推为“温中木刻研究社”社长。他身为进步组织“五月读书会”成员,在地下党领导下,除了组织创作、刻印张贴之外,还要主办《学生木刻》,联络其他学校,促进木刻运动。他的艺术潜质,在热血沸腾中被激发出来。1939年,他创作的《捍卫》和1941年创作的《上前线》作品的内在精神与黄自《抗敌歌》完全一致:“须奋起,大众合力将国保”“努力杀敌誓不饶”。那幅《上前线》可以说与著名版画家李桦的《怒吼》构成了抗日宣传版画的姐妹篇。
1943年,他考上国立东南联合大学艺术专修科,受到名师谢海燕、潘天寿、倪贻德、俞剑华等人的教诲和影响,艺术显有长进。其间仍坚持木刻与漫画创作,针对时弊,在1946年6月16日《文汇报》第一版上发表政论性漫画,题为《得意官僚资本家》,受到关注。1949年6月在家乡瑞安,他被推选为瑞安艺术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时代使然,他的绘画,一开始就是“战斗的艺术”。
二、1949-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发展起来。他身怀艺术本领进入教育领域。先山东后江苏。画种涉及版画、连环画、年画。执教之余,他的刀笔、画笔主要指向“歌颂的艺术”。60年代初期,江苏水印版画的兴起,他是开拓者之一;70年代早期,他受命创建南京艺术学院版画专业。
开国大典后的两个月,他北上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干部训练班学习。执教者有胡一川、罗工柳、徐悲鸿、艾青、王朝闻、李桦、蒋兆和等名师大家。在那里他全面、系统地受到了正规的基础训练,同时也开始学习新的创作方法。同班同学有雷正民、李唤民、张建文、闻立鹏、戈沙、佟树珩、苗地等人,他们以后都成为名世的业务尖子、专家学者。就读期间大家不忘创作。张树云曾与李唤民合作一部连环画,又单独创作了年画《土改分农具》,用画面谱写了一曲“土改”的颂歌。他曾荣获红五月创作奖,并经复制作为在捷克举行的世界青年联谊会礼品。
结业后,1951年上半年他被分配到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科担任助教。“而立”之年血气方刚。在从解放区革命传统美术教育向社会主义美术教育模式转换、探索中,美术为人民、为政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使命感激励着他。他曾辅导同学创作了《一贯道害人内幕》36幅挂图,并由山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很有震撼力。又曾指导学生编绘连环画《郝建秀》,出版后也受到了社会好评。在山大只一年多时间,他便随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而转来设在江苏无锡的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继任美术系助教。教学中他曾提议开设生活记录画课,作为基础训练与创作课之间的桥梁,试行后,颇见成效。
结合教学,他曾创作过三部连环画,构思、构图和造型能力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更令他欣喜的是,1955年全国版画开始繁荣,他迫不及待地拿起搁存几年的木刻刀,创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幅木刻作品《锡山远眺》。这幅画不仅在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版画展,而且被中国美术馆选中收藏。
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就的时代氛围,使学校重视鼓励教师深入生活、挥笔创作。张树云多次驱步钢厂,观察、体验,创作了系列作品。其中代表作为1957年的《出钢》。图像歌颂了工人战高温、夺高产的忘我劳动场面。为更好地表现题旨,作者变流畅的刀法为用力的碎刀、涩刀;让火之至的白色强光,被大面积的橘红和黑色烘托着,一下突现出“出钢”的那种兴奋和热烈。此画问世后广受好评,先在《版画》和《解放日报》发表,继在全国六家报刊刊登,还被外文版的《人民中国》与中学语文课本用作封面,接着于1959年入编《十年来版画选》大型画册,后来又被国家文委选中作为“中国现代版画展览”的作品之一,赴日本、巴基斯坦展出。
1959年学校迁址南京,1959年升格为南京艺术学院。那是“大跃进”热火朝天的年月。他被下放吴江锻炼一年,回宁后在工作之余立即投入了创作。他先后推出了《苏南风光》《打草鞋》《丰收》《夏种》等版画作品。其中以《苏南风光》为代表,1959年11月《苏南风光》入选“第四届全国版画展”,《人民日报》刊用并作了重点介绍。这幅画还被1960年由中苏友好总会组织的“中国近代版画展”选用赴苏联展出。作品的风采在于,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综合了苏南水乡景观,使用浑厚的刀法,奏刀直刻,写意性地融入人物的表现。
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版画情结驱使他利用一切时间倾注创作心血。1961年寒假,他还曾自费深入浙江瑞安北麂岛写生。1962年6月13日的人民日报首次发表了他的水印套色木刻《出海》。画面上舟船乘风破浪的那份昂扬、自信,尽收刀端。这里必须交代的一个背景材料是,60年代,江苏组织了一批专业版画创作骨干,深入生活,并集中在中山陵藏经楼进行创作。当时的张树云与陆地、吴俊发、黄丕谟、张新予、朱琴葆共六人为学习班导师,他们也是众所公认的江苏现代水印版画的开创者。六位先生带领大家共同探索运用中国传统水印木刻技法,创作现代版画。《渔港》和《海上战斗》正是张树云“拓荒”和深化探索水印特色的可喜产物,是以刀、版谱写的人与大自然关系的一曲高亢的赞歌。1962年创作的《渔港》,以特写的镜头,厚重的刀痕,将渔船与港湾、渔民与浪花那种相偎相依共同生发出来的生命壮丽感,摇人心旌地传达出来,作品也因此获得了经久生命力,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并被收藏。1983年4月,在日本大阪市美术馆举办的《近代中国版画展》中,该画被选作展览会的海报,代表中国现代版画作品被广为宣传;另一幅作品《海上战斗》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上再现了渔民们迎风浪、收渔网的紧张“战斗”场景。作者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片断,气氛热烈,伟力弥布。构图、造型、形象刻画、黑白处理、水印套色技巧的运用都可谓之“上乘”。然后在1964年创作的《同劳动共商量》中,作者用艺术对干部踏实的工作作风作了肯定和颂扬。此面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后为江苏省美术馆收藏。这也是他在“文革”前最后一幅相当成功的作品。
“文革”中他曾被下放到宝应几年。1973年返回南艺。时值学校受命于“江苏省革委会”恢复招生阶段。版画专业创办并招生的重担,落到张树云肩头。在缺少设备、资料和教师的情况下,要开张一个新专业,一切就要靠克服困难从零开始。时年已52岁的他,硬是靠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劲头,一步一步将这个专业建树了起来。为了办出特色,结合创作教学,他进一步探索水印木刻技法的表现空间。从传统《十竹斋画谱》、民间年画那儿汲取营养,加以拓宽和丰富。例如,经过长期摸索,他将水印木刻的彩色套印工艺性复印技法,提升到难度性较大的创作性的印法,独创纯色浓淡法和积色积墨混合法,取古法中彩晕墨化天然之韵,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在拓印中运用水、纸干湿对比,取刀痕、木纹走向,随形幻变,使画面上既现厚重感,也见透明感,水色滋润,韵味别具。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周一清、杨春华及之后毕业的陈琦、万子亮、张放、刘波等初期的版画专业毕业生,现都成为专业上的骨干人才,而著名艺坛。
三、1979年之后,躬逢盛世。在继续尽心培养版画接班人的同时,他的水印木刻画的创作,未敢稍怠。吮吸时代雨露,在不断丰富的技艺中,他的作品更强调形式美,注重艺术境界的探索,可谓之“审美的艺术”。
张树云在南艺力创的版画专业,其办学特点首先是,重视规范教学,精密制订教学总纲与实施计划,绘画基础、技法基础、创作基础都在内容安排中,建立起完善的系统化的版画教学体系;其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高标准物色教师,保证教学质量。在他与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教学环节中由当初的一版(木刻)为主,而逐渐达于四版(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并存的局面。由于以创作课为教学核心,不少同学在学习期间的作品,就参加了全国美展、版画展、建军全国美展与省版画展,且有多幅作品获奖,声誉日甚。他当年的学生们回忆说:“张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为人亲切、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在张树云老师的影响下,水印木刻在每一届不同学生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奇光异彩。”“当时同学们习惯晚上在画室作画,经常11点多钟,张树云老师还会从家里到画室来看我们的创作草图,并和我们一起讨论。”其学生的深情忆恋,已足以说明张树云在版画教育领域辛勤耕耘的可喜成果。可以说,他造说培养的水印木刻优秀创作人才,不少已享誉国内外。中央电视台十套《美术星空》栏目,在播放江苏水印木刻时,除推出江苏版画院外,曾浓墨重彩介绍了张树云及其弟子们。
与之同时,他并未停顿版画创作的步伐。创作与教学是并举同进的双轮,缺一不可。1979年的《春满山谷》《古刹秋色》,1980年的《春江》,1982年的《龙脊寨子》,1983年的《笛声随月来》,1984年的《姑苏春早》《春雨江南》,1986年的《鲁迅》,1989年的《花瓶与果子》,1992年的《古瓶新姿》《长城明月》,1994年的《迎霞初放》,2002年的《春》,2004年的《水仙花》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版画佳作与上述版画教学联袂,都是张老创作与教学两不误的明证。不仅“不误”,两者还具有明显的互动和互补作用。就版画艺术考察,从20世纪30年代的油印黑白木刻《捍卫》到90年代的水印套色木刻《迎霞初放》,半个世纪的艺术跋涉和跨越,其变化、其发展、其提高、其升华,在日就月将中趋于圆满。置身改革开放后充满阳光的盛世,其作品的形式感、艺术感、抒情感、空前强化。感应心灵的形象,奔放自由的刀法,变化多端的拓印,韵味丰盈的画面,都是他生命力老而弥坚的艺术金曲。张树云教授曾写下这样的体会:“从早年到晚年,我的创作心路离不开时代背景,大致可以这么说,从追求力之美与表现现实之美,走向主体意识与诗化意境的结合。”这正是他艺术人生步履的轨迹,也是他创作心路历程中运变的金色旋律。1991年9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与中国版画家协会为纪念鲁迅诞辰110周年、纪念新兴版画60周年,授予张树云“新兴版画纪念奖”和鲁迅奖章。这一荣誉,既是其金色旋律中最高亢的乐音,也是张老版画艺术成就的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