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2022-07-22 09:04:47李楠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用工资源管理劳动

李楠

摘 要: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结合人力资源开发视野,以为企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及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制度化保障。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是企业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要举措。本文概述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引出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总结了如何创建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和谐劳动关系,以为稳定社会关系,促进企业长治久安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开发创建和谐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LI Nan

(Yantai Zhifu District Human Resources Examination Center, Yantai,Shandong Province,264000 China)

Abstract: To build a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hip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 market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vision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institutionalized guarante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building of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enterprises is a necessary measure for enterprise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hinese enterprises, draw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creat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and summarizes how to creat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a feasible reference for stabilizing social relations and promoting long-term stability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Labor relation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Establish; Harmonious

目前,我国的一线城市中,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比例仅为9.2%,其中低于一般的劳动关系为8.4%,部分地区矛盾劳动关系甚至占据了20.2%[1]。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多侧重强调工具价值、理念价值等逻辑假设层次上,以强调员工参与认同为主模式,但在实际的人事管理上,以單向沟通为主、无制度化作为根本保障。尽管在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实现企业内部职工分工协作、在职工中达到有效沟通、企业文化整合等方面初具规模,但在人员获取、人员配置、培训开发、绩效与薪酬管理及其员工经济利益管理模块上,衔接度严重不足。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是企业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要举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展开,需要以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基础;企业应当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通过协调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企业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突出的贡献[2]。由此,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中,构建以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尝试,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情况阐述如下。

1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劳动关系包括:劳动关系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任一环节都会出现多多少少的劳动纠纷,而易出现纠纷或引起纠纷较多的莫过于劳动关系解除。当用人单位/劳动者觉得对方已不适合自己时,有的很人性化地进行后道程序,有的给予赔偿严重偏离员工贡献。故种种的劳动纠纷,使得劳动关系日益重要。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探索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方式,为劳动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指引[3]。劳动关系的完善,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葆有充足的优势,更好平衡双方的均衡点,需要不断完善流程,不断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并进行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管理。建立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劳动关系,这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在企业的组织状态下,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应是合法参与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诚信公平的社会关系。

当前劳动关系中,受劳动用工多元化的影响,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使得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凸显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资分配、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造成了企业用工层面的风险。而法治劳动新常态下,随意用工情况已得到明显遏制。劳资争议上,受当下劳动者的数量规模、增长速度、维权意识、信访、争议处理等影响,多处于部门众多、权责不明的困顿局面。

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促进企业和员工关系和谐、保障双方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市场经济发展大局的整体体现,是减少企业招聘的员工出现纠纷时的连带责任、降低劳动合同风险、合理维权、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避免企业被拉进诚信黑名单的基本前提。

2 创建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2.1 职业监督,加强企业和员工的和谐管理

劳动关系管理属员工关系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内部的职业监督机制以《劳动法》作为基准法律体系,协同工会,合理制定工资法,保障企业的权益及其集体劳动权利,合理设置工资增长比例,在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中,实现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劳工权利保障法制的建设和完善,是企业践行人力资源管理规范、激发劳工权利保障法制动力的前提。外部刚性约束条件下,通过健全我国劳工权利保障法制度,降低政府惩罚损失等的违法成本。通过提高职业准入门槛,规范从业以形成职业监督机制。

为进一步破解劳资隐患,集中解决企业用工不规范、劳动合同未约定或约定不清、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梳理出实践中易发生劳动用工风险点,针对性设计出一套方便企业适用的评估监督流程,在企业自我评估整改环节,不断排查总结,根据评估情况,梳理出风险点,在次年开展用工风险评估监督行动时予以对照重点督察,持续质量改进。严格程序,确保监督评估工作取得新实效。工作重点上,针对未建工会组织的,以及受到职工投诉、举报的,或近3年曾发生劳动争议案件的企业,每年均作为监督评估的重点。制定整改措施,督促企业落实到位。推动劳动用工风险评估新发展,将劳动用工隐患防控在萌芽阶段,完善评价体系,推动风险评估监督行动。借力行政资源,提升评估行动层次;整合社会资源,扩大评估行动力量,及时申报和征集评估监督中涌现的典型案例并下发给基层、企业。维权思维上,运用三方平台,更有力地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建立长效监督的工作机制,促进本市劳动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

2.2 加强宣教,树立正确的理念

通过加强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在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上营造重视的氛围。这就要求企业正确对待员工的合法利益,在社会层面形成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作为现代企业,应该具备足够的法律观念和意识,而不能只从企业的利益考虑,为了节约人力成本,造成员工情绪上的反抗。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对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及时签订和认真履行。《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通过规范劳动合同变更、续订、终止、解除等问题,可在源头上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全面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和谐劳动关系,离不开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其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利益,协商实现对企业劳动条件、劳动标准与劳动关系等的确定。妥善处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转变观念、作风,以全局的视角审视问题,深入基层、聆听员工心声,了解其疾苦,协调解除员工的忧虑,使其在岗位上贡献自身力量。

2.3 尊重员工,形成以人为本的大环境

企业发展和员工进步均离不开和谐的劳动关系,要建设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将员工作为“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诱因,尊重员工,让员工拥有更高的职业认同感及其归属感。为进一步改善劳动条件,除了在用工环境上让员工更舒心外,还需大力引进新设备及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以通过减少工时、提高效益的方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使其迈向更良性的轨迹。

2.4 绩效考核,探求激励机制解决办法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言,挖掘人的主观潜能,进一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是夯实企业素养、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更是企业多措并举、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氛围的保障。薪资激励上,在固定工资基础上,对年薪、持股、资金分配、津贴等进行完善。职务升迁上,公平竞争,轮岗实习。实现员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举,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4-5]。

将民主管理作为维护员工利益的保障,以员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在企务公开、大事播报、民意竞选中,完善员工企业内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集中发挥员工的个人才智。管理格局上,构建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协调、员工参与的模式,在新型劳动关系体制制度中,保持劳动关系长期和谐,并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

2.5 注重培训,实现员工的终身学习

强化对员工再教育体系的构建,全面提升其学习素养。在企业内部,形成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一体化员工职业培训体制,确保员工素养在不断学习中得以提升。助力员工的自身发展,将个人的职业成就和企业战略发展协同起来。

“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需要有效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并将保障员工工资支付时效性作为关键,杜绝“欠薪”。加强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大量选聘各种技能型人才,并有效解决劳动者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权益等问题。企业把“持续创新,终身学习”的理念贯彻到底,把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来抓,结合企业实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式的职工培训活动;通过理念灌输和专家的言传身教,促进员工的成长。

2.6 三方机制,完善和建立劳动关系

稳妥发展街道、乡镇、社区和工业园区三方机制,坚持责任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将劳动纠纷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和预防作为部门维稳的重要工作加以分解,扎实开展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和集体合同的审核工作,从源头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把握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工作,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

在维护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调解仲裁工作的重要作用,不断充实和优化仲裁队伍,提高办事效率。企业应始终坚持纠纷提前排查化解矛盾机制,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贡献力量,将相关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实践中,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幸福劳动。劳动标准体系保障上,增加新的劳动标准,如劳动定额标准、工时制度、特殊工时管理等内容,保障职工享有充分的监督权和知情权。

3 经验中的借鉴

建立健全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能够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发展。从企业层面加强公司劳动关系的机制、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企业和职工共同参与企业管理的工作机制,使企业劳动用工更加规范、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劳动条件不断改善、职工劳动生活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人文关怀日益加强[6]。企业发展中要始终站在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线,切实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创新思路,创新载体,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利益,協调企业和职工的矛盾关系,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彰显作用,努力营造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4 结语

我国劳动关系总体趋于稳定,但在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仍旧面临着新的业态模式,也使得劳动关系更复杂,因此,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更为迫切和必要,而探寻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仨.浅谈企业如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J].财讯,2021(19):73-74.

[2] 韩静.浅谈企业如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20(26):65-66.

[3] 詹莉.从人力资源出发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分析[J].品牌研究,2021(23):105-107.

[4]付展硕. 吉林省白城市税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制度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21.

[5]任栋. 基于5P模型的C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

[4] 原建英.H公司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企业层面的策略研究[J].经营者,2019,33(12):115.

[5] 陶春光,刘春华.论依法治国理念下的茶企和谐劳动关系的创建[J].福建茶叶,2017,39(11):1-2.

[6] 郭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2020(36):79-80.

猜你喜欢
用工资源管理劳动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公民与法治(2022年3期)2022-07-29 00:57:08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