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娜
真正考虑以后要做什么工作,小诗是从高三才开始考虑的,“这么多年来,我们读的都是一样的书,可高考结束就要选择不同的路了。但是好像从来没有人跟我们说过,该怎么选择以后的职业。”
填报湖南某985高校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她更多的是看中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然而大一半学期的学习下来,她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实在提不起兴趣。考虑再三,她决定转专业,最后在几个感兴趣的专业中选择了新闻学。
好工作到底是什么?小诗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得是自己感兴趣的。转学新闻之后,小诗觉得找到了一些方向。大二把落下的功课补完,她开始思考以后要从事什么媒体工作,纸媒?电视媒体?新媒体?她想,那就先去实习尝试一下。
大三那年暑假,小诗去某互联网视频平台实习,被分到一个剧本杀栏目组做策划。可将近5个月的实习里,小诗感到自己的参与度低,没有成就感。不过这次实习经历让她确定,自己不太适合做电视媒体,大四再实习时,她选择去一家杂志社。
转眼快毕业了,想继续深造的她发现传媒专业考研“太卷了”,于是想“换个赛道”出国留学,可国外疫情严重,不得不将这个计划搁浅。
去年年底,小诗申请了香港几所大学的研究生,没想到,很多无法出国留学的人都做了和她同样的选择,“我报的专业只收90人,有1000多人报名,太难了!”
小诗的申请最终没有通过。时间来到今年4月,此时已经错过学校的春招,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于是抓紧时间在各大招聘网站投简历。
听说小诗不打算考研要找工作,妈妈第一个表示反对:“你看那谁谁家的小孩,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的,现在回来几年了都找不到工作。”较真的小诗反问道:“到底是谁家的小孩?你把他的电话给我,我去问问怎么就找不到工作了。”电话那头的妈妈不说话了。
尽管找工作的心情有些焦灼,但小诗没有乱了阵脚,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她会根据岗位要求对简历做相应调整再发送,“不能一份简历用到底,得让别人看到我和岗位相匹配的地方。”但在投了20多份简历却只收到1份通过初筛的邮件之后,小诗陷入了自我怀疑,觉得不考研真的会找不到工作。一个多月后,小诗收到了老家重庆的一家青少年杂志社的复试通知。视频面试时,负责人问到她对纸媒的看法。小诗结合自己在杂志社实习的经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转正后月薪7500元,提供午餐、工作环境好、离家近,尽管只是一家民营企业,小诗已经很满意了,反而是妈妈让她再想想,“找个稳定点的,工资低一点也没事。”
找工作真的那么难吗?小诗觉得,“找不到工作”很多时候是一种社会焦虑,“找不到”和“找不到預期的”是两码事。“可以理解大家有更高的预期,但我们首先得去做才会有收获。”
7月中旬,小诗就要奔赴职场了。从选择专业到选择实习,她很庆幸自己一直在不断尝试,一点点找寻到自己喜欢的那个领域。接下来,她只想好好工作,把一切,都交给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