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新桥社区门诊伤害监测情况分析

2022-07-21 07:34:56陈勇辉王云辉张端平
上海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松江区社区卫生人群

陈勇辉 王云辉 张端平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上海 201612)

伤害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2%,是全球第3 位主要死因[1]。本文旨在分析2020 年上海松江区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伤害监测结果,为上海市新桥镇社区制定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监测资料来自《上海市伤害监测管理系统》中2020年1 月1 日—12 月31 日上海新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监测的首次因伤害就诊病例。伤害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ICD-10)编码范围为S00~T98。

1.2 方法

收集信息内容包括伤害患者一般情况、伤害发生的时间、原因、地点以及伤害的性质及临床特征等。

1.3 审核与质控

伤害报告卡为上海市统一制定,并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询问后填写,填报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审核质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对数据库清理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伤害人群分布

2020 年上海松江区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伤害病例2 065 例,其中男性1 316 例,占比63.7%,女性749 例,占比36.3%,男女比为1.76 ∶1。监测人群平均年龄(42.87±18.29)岁,年龄的中位数为43 岁。伤害病例中,本市户籍有550 例,占26.6%。非本市户籍1 515 例,占73.4%。

男性在15~44 岁年龄段伤害的占比较高,女性在14岁及以下和45 岁及以上年龄段占比较高。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69,P<0.001,表1)。

表1 伤害监测人群的年龄分布[n(%)]

2.2 伤害时间分布

伤害发生时间以6 月最高,为247 例(11.76%)。2月伤害报告例数最少,为43 例(2.05%)。伤害时间分布见图1。

图2 上海松江区新桥社区监测伤害发生时间分布

2.3 伤害病例的文化程度

在本次监测的伤害病例中,以初中文化程度的伤害病例最多,有742 例,占总例数的35.9%,伤害例数最少的是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例数的2.8%。男性和女性不同文化程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19,P<0.001,表2)。

表2 监测伤害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分布[n(%)]

2.4 伤害病例的职业特征

伤害病例职业分类前三位的分别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相关人员为663 例(占比32.1%)、离退休人员450例(占比21.8%)和办事及相关人员362 例(17.5%)。男性伤害病例职业分类前三位的分别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相关人员、办事及相关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女性伤害病例职业分类前三位的分别为离退休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相关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男性和女性的职业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63,P<0.001,表3)。

表3 监测伤害人群的职业分布[n(%)]

2.5 伤害发生地点的分布

伤害发生地点中,伤害发生前三位的地点分别是工业和建筑场所、家中、公路街道,分别占比为41.3%、34.9%、11.2%。不同年龄伤害发生地点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00,P<0.001,表4)。

表4 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发生地点分布[n(%)]

2.6 伤害发生原因

伤害发生原因的前三位的分别是钝器伤、刀/锐器伤、跌倒/坠落,分别占比为36.6%、28.8%、24.0%。

不同年龄伤害发生地点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1.68,P<0.001,表5)。

表5 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发生性质分布[n(%)]

2.7 伤害发生时的活动

伤害发生活动分布中,伤害发生居前三位的活动分别是工作、家务、休闲活动,占比49.9%、22.3%、10.4%,不同年龄伤害发生时活动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7.17,P<0.001,表6)。

表6 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发生时的活动分布[n(%)]

3 讨论

新桥镇地处上海西南方,在松江区和闵行区交接地域,交通方便,且东、南、西三面均由工业区包围。由于地域特点,新桥镇居民以流动人口居多,且均为在工业区上班的年轻人。新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新桥镇辖区内唯一一家公立的社区综合性医院,且坐落于新桥镇镇中心,交通便利。

本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这与2017 年深圳市某区伤害研究结果相近[2],低于2017 年上海新虹社区的研究结果[3]。本次监测人群的年龄中位数为43 岁,这与2016 年上海市松江区方松社区研究结果相近[4],也与计雨燕等[5]的研究结果类似,高于2019 年金华市的研究结果[6]。

本次监测的伤害病例中,外省市户籍占比最高,为73.4%,这和新桥镇本身的地域特点相符,新桥常住人口将近20 万,其中80%多属于外来导入人口。伤害发生时间看,2020 年2 月与3 月的病例数最少,这和2020年初期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疫情初期,许多单位停工,居民以居家为主,在家庭以外的伤害发生大大减少。4 月份开始,随着国内疫情的控制,居民的生活渐渐恢复正常,所以从4 月份开始伤害病例数也逐渐增加。

本次监测的伤害病例中初中文化程度的最多,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伤害发生最少,这与2019 年广州市白云区伤害研究结果相似[7],这可能是因为工厂作业工人主要以初中文化人群为主,这类人群接触机械的机会较大,发生伤害的概率较大,大学及以上文化的人群主要在办公室办公,发生伤害的机率较小。

本次监测的伤害中是以45~64 岁年龄组为主,是新桥社区预防伤害干预的重点人群。职业人群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相关人员发生伤害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主要因为新桥镇工业发达,辖区内有多家大型工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伤害病例中出现性别差异可能与男性职业多为户外工作和重体力劳作,且暴露在伤害危险因素下的机会较大有关。因此男性重体力或户外劳动者将是社区伤害防治的重点。

上述结果提示新桥镇的伤害健康教育宣传或干预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对女性而言,平衡能力较差,家务活动较多,因此要适当锻炼,同时减少家庭中一些危险因素,比如物品摆放要合理。对老年人而言,要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运动可提高平衡能力和增强体质,防滑防跌落。另外,教育还应针对伤害的高发季节,针对小区居民的文化背景和职业特点开展,对于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可以开展居家环境的危险因素干预;而对于职业人群则应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知识宣教和工作场所环境评估及干预工作[8]。健康教育可以改变人们对待危险和安全的态度。另外,开展伤害社区干预手段,发挥社区职能,改善社区居民居住环境也是社区伤害预防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松江区社区卫生人群
行政法漏洞的认定与填补——以上海市松江区“天价砍树事件”为例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5:08
在逃犯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学四史”主题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1年9期)2021-11-05 07:30:56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百花洲(2018年1期)2018-02-07 16:34:52
财富焦虑人群
郊外の学生街・松江区で暮らす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22
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5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