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青,马 丽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情绪管理是指个体通过对情绪进行合理利用与调节以达到与他人的共情式人际互动,是护士为患者提供照护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心理感知能力,可通过后天培养与实践逐步形成[1]。护理专家Watson[2]明确了护理人文关怀品质的内涵,即经过相关护理教育后具备的稳固的职业秉性和个人特质。随着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提出,要求护士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文关怀,在执业过程中需对自身和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有效识别与处理,以达到合理调节自身情绪和满足患者诊疗需求的目的。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高职实习前期护生情绪管理和人文关怀品质进行探讨,旨在为院校制订相关干预措施培养优质护理人才提供参考。
2021 年6—9 月选择3 所三级甲等医院的高职实习前期护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2)实习时间为1~3 个月;(3)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既往有实习经历者;(2)调查期间休假者。
1.2.1 调查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表:经研究者对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后形成,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护理专业的态度等。
(2)护士情绪管理评定量表:由我国学者付伟[3]修订而成,包括4 个维度18 个条目。各条目均按照Likert 4 级评分法分别赋分1~4 分,量表总分18~72 分,得分越高表示情绪管理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35。
(3)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由我国学者刘于皛[4]结合国内语言环境和表达习惯汉化而成,包括4 个维度29 个条目。各条目均按照Likert 5 级评分法赋值1~5 分,量表总分29~145分,得分越高表示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2。
1.2.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由专人负责问卷的发放、解释和回收,所有护生均匿名填写并当场提交问卷。共发放问卷372 份,回收有效问卷356 份,有效回收率为95.7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 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应用Pearson 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的356 名高职实习前期护生一般资料如下:(1)年龄:<20 岁32 名(8.99%),20~22 岁271 名(76.12%),>22岁53 名(14.89%);(2)性别:男生67 名(18.82%),女生289 名(81.18%);(3)家庭居住地:城镇121 名(33.99%),农村235 名(66.01%);(4)是否担任班干部:担任班干部82 名(23.03%),未担任班干部274 名(76.97%);(5)是否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109 名(30.62%),非独生子女247 名(69.38%);(6)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喜欢103 名(28.93%),一般204 名(57.30%),不喜欢49 名(13.76%)。
调查分析显示,高职实习前期护生护士情绪管理评定量表总分为(43.54±9.72) 分,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总分为(82.38±17.69)分,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高职实习前期护生护士情绪管理评定量表与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得分情况(n=356)
高职实习前期护生护士情绪管理评定量表与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2)。
表2 高职实习前期护生情绪管理和人文关怀品质的相关性分析(r)
首先,将高职实习前期护生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赋值方法如下。性别:男=1,女=2;是否担任班干部:是=1,否=2;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喜欢=1,一般=2,不喜欢=3。共有两个自变量进入方程,此时拟合程度R2为29.4%。然后将高职实习前期护生护士情绪管理评定量表得分也作为自变量纳入方程,此时拟合程度R2为51.7%。综上,经计算,高职实习前期护生情绪管理可以引起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得分22.3%的变异。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高职实习前期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356 名高职实习前期护生护士情绪管理评定量表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在量表的4 个维度中,得分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情绪表达、情绪调整,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情绪管理反映的是个体对于自身情绪变化的感知与调控能力,有研究指出护士是存在情绪隐患的高危群体[5],而实习前期护生刚接触高强度、高负荷的临床工作,更易引发工作疲劳感,造成负性情绪的积累,进而出现情绪感知与处理失调,因此情绪管理水平欠佳。(2)本研究调查对象以女生居多,相对男性,女性更偏向于向同伴抒发情绪,从而具备较高的情绪疏导能力,因此情绪表达维度得分率较高。由于实习前期护生仍处于对实习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对于情绪变化进行适时调整的能力不足,因此情绪调整维度得分率较低。有研究指出,个体情绪管理失调是情绪障碍的预警先兆,如不及时处理将引发不良后果[6]。因此,建议医院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在培养护生能力的同时,也应重视其情绪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护理工作环境。
经统计分析,356 名高职实习前期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得分处于中度以上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量表的4个维度中,得分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关怀感知、关怀能力,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对于高职实习前期护生而言,刚进入真实的护理情境,在带教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步开展一系列护理工作,这使得护生能够切身体验到自己给患者带来的帮助,有利于获得较高的职业成就感,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关怀意识,因此关怀感知维度得分较高。(2)有研究提出,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在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护生不能将人文关怀知识与人文关怀能力有效转化为人文关怀行为[7]。同时,由于临床关怀型教师缺乏,加之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品质不重视,使得护生可能在院校培养和临床实践过程中不能接受系统化的人文关怀教育,因此关怀能力欠佳。基于以上因素,建议院校立足实际明确培养目标,将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中,以促进护理人才的职业成长与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实习前期护生情绪管理与人文关怀品质呈正相关关系(P<0.05),且情绪管理可以引起人文关怀品质22.3%的变异(P<0.05),提示提高情绪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高职实习前期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高职实习前期护生正处于学生和护士角色的转变时期,不仅受到职业转型冲击,而且要承受实践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引发的压力,以上均会导致护生出现心理资源的消耗,引发情绪管理失调。而具有较高情绪管理能力的个体具有较强的情绪感知能力,对于自身及患者的情绪变化较为敏感,从而能够及时满足患者的照护期待和共情需求,逐渐将人文关怀品质内化为稳固的职业素养,实现良性循环。在现代医学模式整体推进的背景下,护患之间的矛盾不断放大,且高负荷的工作使得护理人员易出现不良情绪感知和情绪应对紊乱,以上均不利于护患满意度的提升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本研究结果一方面说明院校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有待完善,建议通过院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加强关怀实践与理论教学的融合,培养护生的关怀品质;另一方面也建议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使高职实习前期护生掌握情绪调整和心理减压等方法,将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的积极情感体验逐步内化,并强化情绪管理能力和人文关怀感知,在环境和教育的协同作用下更好地适应临床实践,提高职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