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部中国文学史
——海陶玮《中国文学论题》探析*

2022-07-21 04:26刘丽丽
国际汉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汉学论题著作

□ 刘丽丽

一、引言:世界范围内的首部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以博大精深、自成体系而持续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鉴赏、评论和研究,中国文学史书写也是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和尝试的课题,由此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种类繁多、类型各异的中国文学史。根据2008年王水照《中国自撰文学史第一部之争及其学术史启示》统计,世界范围内有近2000多部中国文学史著作(1)参见王水照:《中国自撰文学史第一部之争及其学术史启示》,《中国文化》2008年第27期,第54页。。与数量繁多的文学史相关的一个话题,就是世界范围内不同语种、不同国别的首部中国文学史的追溯、争论、考证和认定。

根据目前学界的研究和认识,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是1880年俄国王西里(Васильев Василий Павлович,1818—1900,又称瓦西里耶夫)所著《中国文学史纲要》(2)参见李明滨:《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的发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年第1期,第92—95页。另外,最早公开发表文章肯定王西里《中国文学史纲要》的还有郭延礼《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洋〈中国文学史〉的撰写》(《中华读书报》2001年9月26日,第22版)和康文《再谈“外国人所写之中国文学史”》(《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第9期第66页)。关于这部文学史的介绍,可参看陈金鹏:《俄国汉学家王西里与世界首部中国文学史》,南开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英语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是1901年英国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中 国 文 学 史》(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3)关于翟理斯《中国文学史》初版时间,在国内尚有不同表述,笔者采用大多数学者认定的1901年。,中国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是1904年林传甲《京师大学堂国文讲义中国文学史》(4)参见王水照《中国自撰文学史第一部之争及其学术史启示》,他认为中国自撰文学史能争第一的有三部:第一部是1904年林传甲《京师大学堂国文讲义中国文学史》;第二部是1905年黄人《中国文学史》,东吴大学、上海国学扶轮社出版;第三部是1906年窦警凡《历朝文学史》,东林书院线装铅印本。王水照认为中国第一部中国文学史应是1904年林传甲《京师大学堂国文讲义中国文学史》。。根据笔者排查和推断,美国汉学家海陶玮(James Robert Hightower,1915—2006)1950年初版的《中国文学论题》(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是美国第一部中国文学史。

二、美国首部中国文学史

王水照先生认为,能够成为文学史著作,至少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著作形态相对完整,非残缺杂乱的草稿;二是应有一定范围的社会传播和学术影响,于学术史有一定意义(1)《中国自撰文学史第一部之争及其学术史启示》,第57页。。

《中国文学论题》全名为《中国文学论题——纲要和书目》(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 Outlines and Bibliographies)(2)James Robert Hightower, 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 Outlines and Bibliographie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0.,1950年由洛克菲勒基金资助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初版。该著作从中国先秦古典文学叙述到20世纪早期的革命文学,属于一部通史型文学史。从体貌看,有前言、目录、正文、参考文献、作品索引等,是一部具有近代意义文学史规范与品质的严谨学术著作,完全满足王水照提出的第一个条件。从世界图书馆馆藏量考察《中国文学论题》的世界传播和影响情况可以看出,这部著作持续受到关注,其中1953年版影响最大,有300多家图书馆收藏了该著作。1951年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 Bodde,1909—2003)、恒慕义(Arthur William Hummel,1884—1975)和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Arthur David Waley,1889—1966)等学者为该著作撰写书评并给予积极评价。卜德认为,当时虽有大量中国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方语言,但是西方真正的中国文学研究才刚刚开始,所以海陶玮的著作令人欣喜,对中国文明研究非常有益(3)Derk Bodde, “Reviews on 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opics in Chinese Histo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71, No.1 (Jan.—Mar., 1951): 92.。恒慕义认为这本书无论对中国研究的初学者,还是对比较文学领域的专业学者,都非常有用(4)Arthur W. Hummel, “Review on 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0 (1951): 211—212; Arthur W.Hummel, “Review on 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10, No.2 (Feb., 1951): 211—212.。除书评之外,许多学者如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富路特(Goodrich Luther Carrington,1894—1986)、顾立雅(Herrlee Glessner Greel,1905—1994)等都在各自研究领域关注、评论或提及过该著作,可见该著作具有一定的社会传播和学术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学论题》出版后也在台湾地区流传并产生一定影响。中国音韵学家董同龢曾于1959年前后在中国台湾大学开设了“西洋汉学名著导读”课程,这门课只要求学生们精读海陶玮《中国文学论题》并撰写读书心得,时为研究生二年级的中国台湾学者林文月撰写了评论文章,认为《中国文学论题》是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学而作的具有“基石功效”的简要性、概括性著作(5)林文月这篇简评被董同龢先生推荐在《清华学报》刊出,后于2011年收录在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书中,见林文月:《简评海涛著〈中国文学讲论〉》,载《读中文系的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第143—146页、第202页。多年后,林文月在哈佛大学会见了已退休的海陶玮,还谈到自己这篇简评文章,见林文月:《害羞的学者——James Robert Hightower印象记》,见《交谈》,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第71—78页。。与台湾相比,大陆对该著作的关注是在半个世纪以后,但只有部分学者注意到这部著作的价值和贡献,多数学者仅把其当作国外参考文献,该著作至今没有中译本。

那么《中国文学论题》在美国汉学史上是否为研究中国文学史的最早著作?通过各种目录和文献排查可以看出,美国人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始于19世纪的来华传教士,1950年以前美国对中国文学整体上以翻译为主,学术研究著述较少,对中国文学有所涉猎的主要有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娄理华(Walter M. Lowrie,1819—1847)、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丁韪良(William A. P. Martin,1827—1916)、高克毅(笔名乔志高,George Kao,1912—2008)、赛珍珠(Pearl S.Buck,1892—1973)、王际真(Chi-Chen Wang,1899—2001)、赫芙(Elizabeth Huff,1912—1987)等,研究群体身份多样,研究内容零散,多为总括性介绍、个别作品的译介和讨论,没有整体性的宏观历史研究。程章灿曾排查美国著名汉学期刊《哈佛亚洲学报》1936年至1947年的论文后发现,纯粹的文学研究论文只有3篇。(6)程章灿:《岁月匆匆六十年:由〈哈佛亚洲学报〉看美国汉学的成长(上)》,《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1期,第98页。

美国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落后于其他国家,这与美国汉学总体发展状况有关。美国汉学起步较晚,“二战”之前美国汉学内容比较零散,且受欧洲汉学影响较大,对中国文学缺乏充分关注;“二战”之后兴起的以“地区研究”为研究模式的“中国学”带来大量的研究成果,但“中国学”是从美国现实需要出发,主要以近现代中国为研究重点。海陶玮《中国文学论题》的出现,第一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文学进行了整体考察与概述,应是美国最早的中国文学史著作。

三、《中国文学论题》内容与特征

《中国文学论题——纲要和书目》的完整书名基本概括了该著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是研究对象,海陶玮曾在论文《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World Literature”,1953)中这样介绍“中国文学”:“所有用中文写出来的文学作品以及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不论其文体是文言、白话或者是半文半白,一律认作是中国文学”(1)海陶玮著,宋淇译:《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载《英美学人论中国古典文学》,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3年,第254页。,所以《中国文学论题》介绍了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论题”(Topics)、“纲要”(Outlines)和“书目”(Bibliographies)集中概括了该著作的体例样貌和主要特征。

(一)“论题”:以“文类”切入中国文学史的叙述

“论题”指明了这部文学史的一个明显体例特征,就是关于文学类型、文种的中国文学分体史(2)由于对Topics这个词的理解不同,这部著作出现了如《中国文学专题》《中国文学纲要》《中国文学流派和题材》《中国文学中的一些题目、要点和书目》等不同译文。,正如序言所言:

这里的论题包含大部分的文学样式和文体。论题大体按照年代顺序排列,每个论题都试图阐述某种主题的历史演变过程,包括相关的文体。(3)Hightower, op.cit, Preface, vii. 原文如下:“The topics here outlined are for the most part literary styles or genres. The sequence of topics is roughly chronological, and the treatment of each topic attempts to give a historical survey of the subject, including related genres.”

海陶玮用“论题”这个概念主要用来概括他所论及的文学主题(Subject),具体体现在设置章节时使用的标题名称,它既包括一种文体和文种(Genres),如“骈文”“律诗”“绝句”“词”“戏剧”等,也包括相关文体和文种的总括,如“楚辞和赋”“乐府与五言诗”“传奇和小说”等,还包括文学样式和文学事件等,如“六朝文学评论”“文学革命”等。著作基本涵盖了中国文学的基本文学类型,每一章的正文部分始终围绕某种文体、文类进行介绍和讨论,并按照文学发展的历史演变展开叙述,这就使得该著作明显突出了文学的文体、文类和风格。

该著作1950初版的内容目录共分15章,1953年再版目录分为17章,目录和标题见表1:

表1 《中国文学论题》目录

(续表)

从以上目录可以看出海陶玮对中国文学的基本认识和对文体、文类的划分,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认为该著作“抓住了中国文学中的诗歌、小说、戏剧等主要文体形式,对中国文学的考察持续到当下时期”(1)A. Waley, “Review on 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1/2 (Apr., 1951): 114. 原文如下:“There are sections on the main forms of poetry, fiction, and drama. The survey is carried down to the present day.”,这种评论是恰当的。当然,从1950年初版到1953年修订版的目录也有所调整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把1950年版第七章的“乐府与五言诗”更换为“楚歌和乐府”,然后增补了第八章“五言及七言诗”;二是新增“宋诗派别”章节,以上变化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学文体演变的重新认识和调整规划。

这种重新规划可以看出海陶玮对中国诗歌的重视,他把诗歌分为五言及七言诗、律诗、绝句和宋诗派别等四个章节加以介绍,并对其发展历史分别进行了简要梳理,他认为“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抒情诗歌”(2)《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第254页。,中国诗歌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学价值和趣味、最能代表中国文学特质的体裁类型。在论文《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中,海陶玮这样介绍中国诗歌:

诗歌的传统始于公元前数百年,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不会间断,虽然其全盛时期远在唐(公元六一八至九○六年)宋(公元九六○至一二七八年)二代。历年积累下来的诗歌多得不可胜数,恐怕一千多年来没有任何读者能够终其一生把过去的诗歌全部读完。诗的形式有时异常繁复,可是写作技巧始终维持着极高的水准。至于在各时期中,能以诗入选而传世的诗人更不胜枚举。从量的方面说来,没有任何欧洲诗坛能出其右;从质的方面说来,中国诗歌虽然范围较狭,也可以同欧洲同类形式文学作品相颉颃而无愧色。有些中国诗歌与散文的形式是西方文学中找不到的体裁。(3)同上。

《中国文学论题》不仅是英语世界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整体著作,也是关于某一类文体史最早的专题著作,直到今天梳理西方对中国文学某一文体研究的历史,仍然需要追溯到这本著作。海陶玮的学生、以研究辞赋盛名的美国汉学家康达维(David R. Knechtges)评价说:“直到今天(2014),这本书(《中国文学论题》)仍然是中国简短赋学史的最佳英文著作。”(1)康达维:《欧美赋学研究概观》,《文史哲》2014年第6期,第117页。。

汉学家韩南(Patrick Hanan,1927—2014)认为该著作“事实上形成了中国文学历史研究的基础,是西方语言在这一领域的第一本学术著作”(2)Patrick Hanan, et. al., “Memorial Minute—James Robert Hightower (1915—2006),” Minutes of Meeting of the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arvard University, (1 May, 2007),原文如下:“…in fact forms the basis for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first scholarly work of such a scope in a Western language.”。这里所指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其实是指“他(海陶玮)发展了一种影响极大的中国文学研究方法”(3)Ibid., 原文如下:“He developed an approach to Chinese literature that has been extremely influential.”,即以文类作为切入点来撰写中国文学史的方法。

(二)“纲要”:简明扼要的中国文学史

该著作只有100多页,可以说是一本简明扼要的文学史纲要,作者主要是想勾勒出中国文学样貌的轮廓,而不着力塑造成一部蕴涵丰富、铺陈华丽的文学史巨著。为了从时间上体现由古至今的历史过程,在内容上涵盖文学史上重要的文体演变,并照顾到整本著作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海陶玮除了在总体上宏观概述、语言上精练简短之外,完全摒弃了一般文学史以作家作品赏析评论为主的体例,“把作家作品的介绍降到了最低,所以在正文叙述中,几乎看不到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除非是上下文叙述提及的需要”(4)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 Outlines and Bibliographies, Preface, vii. 原文如下:“Titles of books and their authors have been kept to a minimum; not all of the important ones are mentioned; but those which do occur are to be considered significant in their context.”,“一种文体只用三到六页简单、可读性很强的散文给予介绍,不被具体的文学作品角色和特定的文学文献所干扰”(5)“Review on 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 p. 211. 原文如下:“Each form is discussed in three to six pages of simple, delightfully readable prose, unmarred by the intrus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of by specific documentation.”,这一点在早期文学史写作中是独特的。比如在介绍《戏剧》(“Drama”)一章时,海陶玮用精练的语言简要叙述了中国戏剧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历程。他认为,戏剧在中国文学中出现较晚,虽然在唐代及更早时候也有关于戏剧表演的记录,但是第一部完整的戏剧文本是从元朝(公元13世纪末期)开始的,元杂剧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形式,在明代(15世纪早期),它被更为普遍的南戏(或戏文)所代替,南戏代表着一种独立的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晋的枣据(约232—284),经历了四个世纪的主导之后,于19世纪之后让位于京戏,流传演出至今。他总结了“元杂剧”“明南戏”和“京戏”具有的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也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介绍了这三种主要古代戏曲类型的历史演变过程,对各个阶段的历史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描述。

当然,海陶玮在简要勾勒中国戏曲发展演变时,除了照顾到总体的全面与均衡外,对重点的曲种和剧目也给予了关注,在介绍南戏系统下的曲种之一——昆曲的时候,他介绍了昆曲的历史溯源、艺术特征和发展演变,也点出了魏良辅在昆曲改良发展史上的作用和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和洪昇《长生殿》等昆曲名剧。

海陶玮介绍戏剧章节时参考了钱锺书《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1935)、姚莘农《昆曲沉浮》(193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1915)、吴梅《元曲研究》(1929),还有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1930)和《元人杂剧序说》(1937)、郑振铎《论北剧的楔子》(出自1927《中国文学论集》)、《中国文学史》(1932)和《中国俗文学史》(1938)以及吉川幸次郎《元杂剧研究》(1948)等著作,其中郑振铎、青木正儿和吉川幸次郎的著作是重点参考,这些著作保证了海陶玮论述中国戏曲发展基本史实的权威性,同时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始终坚持自己的思考和选择,避免了对文体历史演变的不同看法引起的讨论。

与戏剧章节类似,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看作是某种论题发展历史的简要叙述,也是介绍中国文学各种文体演变的最早英文著作,成为众多英美学者了解中国文学的门径之作。海陶玮的学生、编著《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的梅维恒(Victor H. Mair)评价说:“对于想了解中国文学概况的读者来讲,这本书仍然是最好的中国文学简史”(1)Victor H. Mair, “Bibliographical Note,”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xxxiv. 原文如下:“This remains the best brief surve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or someone who desire a perceptive overview of the field.”。

(三)“书目”:提供世界范围内的中国文学研究“书目”

该著作每章结尾都列有和这一章相关的参考书目(Bibliographies),体量大约占到全书的一半(如1950年版主体共119页,其中正文66页,书目54页),个别章节书目体量大于正文。书目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权威文献(Authorities),一部分是译本书目(Translations),“权威文献”涉及日文、中文和西文的书籍,重点参考文献都做了星号标注;“译本书目”列出了章节正文所述文体的代表性作品的外文译本,实际上是给不了解中国文学的外国读者推荐的按文体分类的阅读书目,以英译本优先,还涉及法文、德文译本。可以说,由这两部分构成的参考书目一方面弥补了正文“纲要”内容过简的遗憾,另一方面也极大扩充了著作容量。比如在第五章“骈文”后附“权威文献”中,海陶玮参考了金秬香《骈文概论》(1934)、刘麟生《骈文学》(1934)和《中国骈文史》(1936),译本主要推荐了奥地利赞克(Erwin von Zach,1872—1942)《汉学文稿》(Sinologische Beiträge,1933),英国白英(Robert Payne,1911—1983)《白驹集》(The White Pony,1947)和 法 国 乔 治·马 古 利(G. Margouliès,1902—1972)《中 国 古 文》(Le kou-wen chinois,1926)等。

书目是治学之门径。海陶玮《中国文学论题》每章后附的参考书目是西方世界较早的关于中国文学的专题性目录,对了解1950年之前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状况大有裨益,也显示了海陶玮对中国文学研究状况的熟稔。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评价该著作“熟练地选择参考文献,是撰写参考指南著作的典范”(2)Waley, op.cit., 114. 原文如下:“The bibliographies are skillfully selected and the whole work is a model for what a student’s handbook should be.”。美国汉学家白之(Cyril Birch,1925—2018)则指出,《中国文学论题》“在纲要、释义和书目辅助方面具有精确和较高的信息量”(3)Cyril Birch and Donald Keene,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Early Times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5, p. 489. 原文如下:“Accurate and highly informative outlines, definitions and bibliographical aids.”。

四、海陶玮——美国本土第一位研究中国文学的专业汉学家

海陶玮生前在哈佛大学执教。除《中国文学论题》外,主要著述还有《韩诗外传:韩婴对〈诗经〉教化作用的诠释》(Han Shih Wai Chuan:Han Ying’s Illustrations of the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the Classic of Songs,1952)、《陶潜诗集》(The Poetry of T‘ao Ch‘ien,1970)和《中国诗词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与叶嘉莹合著)等,此外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各类译作200多篇,书评20多篇。

为什么海陶玮能写出美国首部中国文学史?为什么海陶玮要写这部中国文学史?第一个问题与海陶玮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学术训练有关,第二个问题与他在美国较早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需求有关。

第一,海陶玮是美国本土第一位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的专业汉学家。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对中国文学有所涉猎的主要是以传教为使命的传教士,他们对中国的关注主要是汉语学习、个别作品译介等,并没有明确的文学研究的意识,也不是专门从事文学研究的汉学家。1877年耶鲁大学设立汉学讲席,美国汉学进入专业研究,但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仍发展缓慢。为了改变美国汉学落后于其他学科的局面,美国1928年建立了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1929年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又专门成立了“促进中国研究委员会”(Committee on Promotion of Chinese Studies),美国专业汉学开始真正走向发展正轨,哈佛燕京学社等机构派遣年轻的研究生及学者赴华留学,他们成了美国汉学的中坚力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批科班出身的汉学家,也是美国第一代专业汉学家。这批留学生在回国之后的著述和活动为美国“二战”后的汉学(中国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美国汉学发展的奠基者,在各自研究领域都处于非常领先的地位,海陶玮就是这批学员之一(1)参见顾钧:《美国第一批留学生在北京》,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年。,他是这批学者中较早把自己的学术领域锁定在中国文学研究的,成为美国本土“第一位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2)康达维:《二十世纪的欧美“文选学”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第55—56页,下同。,是“美国汉学界的泰斗”和“研究中国文学著名的权威”。

海陶玮20世纪30年代本科阶段是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习医科化学专业,因阅读庞德(Ezra Pound,1885—1972)英译中国古诗对中国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之后弃医从文,曾游学德法,学习中文和诗歌创作,后考到哈佛大学学习,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于20世纪40年代两次到北京(北平)进修,接受了全面系统的汉学训练,受教于一批国学名师,文学史家郑振铎曾对海陶玮的文学史书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欧美赋学研究概观》,第118页。,《中国文学论题》重点参考了郑振铎《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和《论北剧的楔子》等著述。

第二,海陶玮写这部文学史的直接原因是他在哈佛大学教授中国语言文学课程的客观需要。该著作序言开宗明义地说“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些能够反映中国文学史对外传播所依据的客观资料”(4)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 Outlines and Bibliographies, Preface, vii. 原文如下:“The purpose of these outlines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some of the factual data on which a historical survey of Chinese literature may be base.”,康达维也指出这本书“主要是为哈佛学生准备的中国文学史教材”(5)《欧美赋学研究概观》,第117页。,可知这部文学史是为了教学需要而编写的讲义型文学史。

专业汉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非常缓慢,美国几所大学的中文课程并无合适的美国教授可以胜任,几乎都是从中国或者欧洲聘请担任,哈佛大学的汉语教学情况也大抵如此。1879年开设了汉学教席,担任教学任务的是来自中国的学者戈鲲化(Ko K’un-hua,1836—1882),遗憾的是他1882年未完成工作合约就因病去世,之后哈佛大学汉语课程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16年才得以恢复。20世纪20年代,由赵元任、梅光迪等中国人担任教席,这种局面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才有所改观。

1948年,33岁的海陶玮携眷从北平回到母校哈佛大学,被任命为助理教授,开始在哈佛大学远东语言系任教。当时系里师资力量薄弱,能够进行汉语和中国文学教学的学者非常少。据李欧梵(Leo Lee)回忆:“在我做研究生时代,系里教授中国文学的只有海涛尔(即海陶玮)和Achilles Fang(方志彤)二人。”(6)李欧梵:《在哈佛做访学教授》,《粤海风》2005年第5期,第74页。海陶玮是中国语言文学课程的教授,也是哈佛大学中国文学课程的开先者之一,《中国文学论题》就是他授课时采用的基本教材。

海陶玮先后教授过“初级汉语”“中级汉语”和“中国文学史”等课程,但是当时并没有一部合适的中国文学教材。戈鲲化在教学中使用的是自编教材《华质英文》(Chinese Verse and Prose),完全是手抄本,之后赵元任、梅光迪等人所使用的教材也都是自编自研或借用中国传统教材为主,还有一些美国本土产出的教材都以汉语学习为主,难以满足中国文学的授课需要,海陶玮就自己着手编写教材,出版了这部《中国文学论题》,这也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专著。依据这本教材及其修订版,海陶玮在哈佛大学从事了长达30多年的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生涯,作为教材的这部中国文学史著作,的确在他中国语言文学教学以及美国汉学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经受教于海陶玮的学生都在中国文学研究的某些领域继续耕耘,成为美国汉学界研究中国文学方面的汉学家,如康达维对《文选》的翻译和汉魏六朝文学的研究,艾朗诺(Ronald Egan)对宋代文学和《管锥编》的研究,梅维恒对唐代变文和敦煌学的研究等等。

五、结 语

美国汉学以《中国文学论题》为起点,开始了对中国文学史专业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延续至今的美国中国文学史写作序列,比如陈绶颐1961年《中国文学史纲》(Chinese Literature: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和柳无忌1966年《中国文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Literature),2001年由梅维恒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和2010年由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孙康宜(Kang-i Sun Chang)等学者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等,但是国内学者在论及美国中国文学史研究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其后的著作,海陶玮《中国文学论题》作为美国首部中国文学史长期被人忽视。(1)如农玉红、李茂君《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述评》、孙太《比较视域下的重写中国文学史策略——以哈佛学者的中国文学史书写为例》等论文,都未提及《中国文学论题》。

关于美国首部中国文学史的话题,笔者并未发现有国内外学者专门论及。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早在1901年已经出现了自称世界首部中国文学史而实际上是英语世界首部中国文学史的翟理斯《中国文学史》,它已经“第一次以文学史的形式,向英国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学在悠久发展过程中的全貌,向世界上说英语的人们解释了中国文学的深奥与魅力”(2)张弘:《中国文学在英国》,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年,第83页。。

尽管当时英语世界已经有了一部广为人知的中国文学史,提出美国首部中国文学史的话题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海陶玮《中国文学论题》开创了美国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从此摆脱了美国学界只能通过欧洲汉学著作来了解中国文学史的状况,有了自己关于中国文学历史的研究。另外,对国内学者而言,区分不同国别视阈下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意味着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被关注、接受、研究及其影响的历史状况,也意味着对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深化和细化。

猜你喜欢
汉学论题著作
柴文华著作系列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女儿眼中的汉学泰斗饶宗颐
李帆著作系列
对“欧美汉学通史”的一种追求
最佳辩手请出题(二)
最佳辩手请出题(一)
最佳辩手请出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