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有的商家不惜铤而走险,生产销售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成分的保健食品,这种做法不仅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产者也会受到法律制裁。”近日,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检察院检察官夏娟对她办理的陈某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进行剖析时表示,检察机关要用法治的力量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治标又治本,无副作用、无依赖性”“重新激活男性肾功能,让身体永远保持年轻状态”……在经销商的鼓吹下,湖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予锦囊淀粉囊装玛咖黄精粉(以下简称“予锦囊”)、予颜蕊黄精葛根固体饮料(以下简称“予颜蕊”)、草本朴真牡蛎黄精固体饮料(以下简称“草本朴真”)等产品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但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反馈,食用后有全身红肿、腰酸背痛等不良反应。对此,产品销售商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宣称他们的产品有打通经络的效果,服用之后出现疼痛恰恰说明产品起效了。
果真有如此奇效的“灵丹妙药”吗?2019 年,有群众向常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称怀疑“予锦囊”有问题。接报后,该局将举报人提供的胶囊送到常德市食品检验所进行快检快筛,结果为那非类阳性。随后,执法人员将该胶囊的样品送往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做成分和定量的检验,检验结果同样呈那非类阳性。
检察官在审阅案卷
“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是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等病症的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当服用可能会伤害消化系统、血液和淋巴系统、神经系统等,对服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承办检察官介绍,早在2012 年,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就已被列入《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余盒,销售金额64 万余元。而孙某同样在明知产品含有违禁成分的情况下,仍通过网络平台向外销售了760 余盒,销售金额17 万余元。
在证据面前,作为企业负责人的陈某对于犯罪事实无力辩驳。但有一个难题摆在了检察官面前,经销商刘某、孙某二人谎称“对添加非法物质毫不知情”“对非法物质可能造成的伤害也毫不知情”,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常德市检察院及时组织召开行刑衔接会,引导公安机关从产品的危害后果着手,查实了已有多名消费者向刘某、孙某二人反馈,在食用后出现了全身红肿、腰腿疼痛等症状。
同时,经清理刘某与陈某的微信聊天记录,检察官发现二人多次聊到产品配比问题,陈某提出过对产品安全问题的顾虑,而刘某却多次要求增加西地那非等物质的剂量。孙某是学医出身,对食品保健品类法规政策熟稔于心,更不可能“毫不知情”。孙某在接到那非类物质呈阳性的检测报告后,第一时间反馈给了刘某。可案发后,二人仍然以陈某提供了产品合格报告为托词坚称不知情。
长期从事保健品销售、多次交流产品添加剂量及安全问题、收到产品含西地那非的检测报告后仍继续销售、销售过程中不断收到不良反馈……根据以上种种,检察官综合认定了刘某、孙某具有主观明知。
2021 年7 月,武陵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4 年,并处罚金1600 万元;陈某甲有期徒刑6 年,并处罚金30 万元;陈某乙有期徒刑6 年6 个月,并处罚金50 万元;刘某有期徒刑10 年,并处罚金130 万元;孙某有期徒刑3 年,并处罚金35 万元;薛某有期徒刑1 年6 个月,缓刑2 年,并处罚金5 万元。
一审判决后,陈某等人提出上诉。2021 年12 月,常德市中级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