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奇观:红色戏剧的一种成功密码

2022-07-21 08:38□李
上海戏剧 2022年3期
关键词:戏剧舞台文化

□李 然

■(左起):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浪潮》、话剧《前哨》、非虚构戏剧《辅德里》

近年来,沪上戏剧舞台出现了一批以革命英雄、党史故事等为题材,以讴歌革命先烈,弘扬建党精神为主题的主旋律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红色戏剧”一反前些年的主旋律戏剧难以共鸣、缺乏商业性的刻板印象,出现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爆款”。例如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取材自同名经典电影,讲述李侠烈士在上海解放前壮烈牺牲的故事,至今演出400余场,火遍全国,成为近年来上海文化创作和演出市场的现象级作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浪潮》,根据“左联五烈士”的故事创作,在革命历史题材与当代年轻观众之间建立连接,首演便大获成功,之后数轮重演、巡演,始终好评不断。上海戏剧学院的《前哨》,同样是“左联”题材,首轮演出便引起热烈反响。而由静安区委宣传部、静安区文旅局出品的非虚构戏剧《辅德里》,以第一部党章的诞生与守护为脉络,反映中共二大历史,呈现百年前革命者的人生故事,形式新颖,审美独特,自上海出发巡演全国。以上这些作品不止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更在社交媒体中口口相传,好评连连,获得众多口碑称赞,为近年来的上海戏剧舞台带来一片亮眼的红色。

在人们的印象中,“主旋律”或“红色”的文艺作品常被打上“不好看”的标签,似乎此类题材作品难脱说教、僵化的套路,总是与观众有距离,难以获得市场认可。甚至即便是上述这些作品,在立项和宣传之初,也受过一定的质疑。但是最终,精彩的演出效果不仅让观众心悦诚服地为创作者鼓掌喝彩,同时也引发了热烈的思考和讨论:这些“红色戏剧”是怎样做到让当代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接受和欢迎的呢?

笔者认为,这些在题材、体裁、内容、风格上各不相同的作品,除了都具有“红色”这一主题底色、严谨的历史考据、扎实的剧本编撰、年轻化的叙事视角等共同因素之外,还体现出一个相同的特点——在当前视觉文化潮流的影响下,这些新生代的戏剧作品通过各种手法在舞台上创造出视觉的“奇观”,强化了舞台呈现的视觉性。这种视觉化的美学选择,是这些“红色戏剧”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所谓“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是从20世纪末兴起,在新千年迅猛发展的文化潮流。在这一文化大潮中,各种以诉诸视觉为主的信息充斥着生活的每个角落,无数的图像、影视、广告、设计、短视频……将人们淹没在视觉信息的海洋中。这一变化不只是简单的传播与接受方式的改变,比如以前人们习惯于阅读,现在习惯于观看,以前多看文字,现在多看图像影像等等,更重要的是以视觉为主导的文化形态迥异于曾经以语言为主导的印刷文化形态,它实质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消费行为乃至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一个共识是:视觉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形态,往往比抽象的语言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和表现性,更容易影响认识主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正如海德格尔等先哲预言的,视觉文化开启了一个“世界图像时代”,其特征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社会越来越趋向于“奇观的社会”。在当下视觉文化的时代,人们不再热衷传统的静观式的审美,转而追求震撼、刺激的视觉冲击;由印刷文化的特质所带来的线性的、理性的思考,也让位于瞬时的、感性的印象和体验;此外,伴随着消费主义文化生长,“看”这一行为渐渐成为生产力本身,能否满足人们“看”与“被看”的欲望成为商业价值的重要体现。在这一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当我们考察社会生活形态的各个方面时,就会发现众多的变化:书报中的绘本和插画越来越多,社交媒体中层出不穷的表情包,追求视觉特效的系列电影大片,博物馆、新异的建筑、“网红”消费场所成为人们的打卡地——所谓打卡,无非还是拍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舞台上的戏剧演出,无疑也受到这一文化潮流的影响。

■(左起):话剧《浪潮》、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非虚构戏剧《辅德里》

戏剧本来就是演员在现场表演给观众“看”的艺术。除了诉诸听觉的台词、音乐和音效之外,还可以看到演员形象、身体动作、舞美装置、灯光、服化、多媒体等等视觉信息。虽然戏剧中不乏视觉性的因素,但是我们可以认为,传统的主流戏剧形态,通常是建立在文学性的审美范式之上的。这一范式注重安排有逻辑的情节推进,要求巧妙铺垫和激发矛盾冲突,强调台词的生动、准确与华彩等等。戏剧需要通过这些偏重线性的、文本的、叙事的元素来传递信息、启发受众;而其他视觉性的元素则处于辅助性的次要地位。但是,当我们考察上述“红色戏剧”的舞台呈现,可以明显地发现视觉性的元素在不断加强,甚至形成了某种舞台的“奇观”,影响着这些作品的美学风格和表现效果。

“奇观(spectacle)的本意是宏大的、精美的、具有震慑力的景象,它引发人们的注意、惊叹和崇拜” ,这个德波、穆尔维等人率先开始探讨的概念是视觉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话题。奇观的兴起带来了消费主义主导下的文化转型和叙事重构,这一现象在文化批评、电影研究、媒介研究等众多领域被广泛探讨。笔者认为,戏剧中的“奇观”可以理解为:超越日常经验和戏剧文本框架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和刺激效果的舞台形象或者视觉表达。在上述几部“红色戏剧”中,奇观化的视觉呈现已经成为作品的重要特点。

首先是对空间、舞美、服装等视觉呈现的奇观化设计。在《浪潮》中,“左联五烈士”牺牲后的“灵魂”不断追问和讨论自己究竟为何牺牲,从而展现他们建立自己信仰的心路历程。主创采用新颖独特的舞台装置——巨大的水池上空悬浮的九宫格钢板,钢板可以各自独立升降,改变高度,灵活地组成不同的舞台空间,舞台的调度完全根据钢板的空间位置来安排散点透视的五条叙事线索。此外,演员在水池中摸爬滚打,水花四溅,可以说“水”这一视觉化的设计,本身就是“浪潮”这一概念的具象化呈现。此外,那只在水池中漂浮的大白鹅,虽然引起很多争议,却也是本剧为人津津乐道的视觉记忆。《永不消逝的电波》采用了三层26条轨道的可移动条屏景片,通过机械编程进行快速连续变化,为导演提供丰富的选择,通过景片对空间的分割与重组,写意化地展现出老上海烟火人家的里弄风情,地下工作的你死我活,斗争环境的严酷恐怖,革命者缠绵悱恻的情感纠葛。《前哨》的最后高潮,五位烈士在龙华聚会,舞台上漫天落下的桃花之浓密,几乎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这密集的桃花雨与史料、人物、剧情无关,就是要通过制造强烈的视觉刺激来传达此刻戏剧情境的情绪:革命之浪漫、青春之激情、理想之灿烂。

其次是对身体的奇观化展示。视觉文化视野下,身体本身成为视觉消费的热点,成为“看”的重要对象和快感的资源。《浪潮》里演员们在满台的水池中奔跑舞动,甚至躺倒浸泡在水里、浑身湿着进行表演,这是传统主旋律话剧舞台上极少见到的表演方式。非虚构戏剧《辅德里》全景展现了中共二大前后的革命故事,几乎没有编造剧情,忠实叙述了历史,但是剧场效果依然动人。这一方面是革命历史本身具有的丰富戏剧性和感召力,以及剧中动人的旋律和演员的精湛演出,同时也离不开主创创造性地采用了一套全新的视觉语汇来表现王会悟、李达、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人物形象,他们的头发和服装统一是极简的汉白玉颜色,动作设计充满力量感,这使得静态造型如同纪念碑一样肃穆和凝重,而大量的舞蹈动作,例如奋力跺脚,却又充满能量和冲击力。这种另类的具有当代艺术感的视觉设计,建构起本剧特有的美学风格,让观众过目难忘。而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天然就是以身体动作作为语汇。舞台上演员以精湛的舞姿塑造了各类人物形象,无论是里弄中的市井百姓、裁缝店里的旗袍美女、街巷中殊死搏斗的革命者与步步紧逼的特务,各种曼妙身影和高度技巧性的动作,使得观众在观看革命地下斗争故事的同时体验身体表演的视觉快感。

此外还有多媒体呈现的跨媒介奇观。当代戏剧中大量使用多媒体来配合现场表演,早已司空见惯。在这几部“红色戏剧”中,融合了图像、影像、动画、文字等各种媒介的多媒体设计,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辅德里》中的背投影像既包括上海的旧城改造、建党初期的历史画面,更以充满设计感的文字、图像撑满整个背景,与演员的表演和台词形成互文,譬如顶天立地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文字符号,有效强化了戏剧表达的力量。《前哨》在开场的时候放映了一段微电影,从年轻人的视角切入故事叙述,同时也通过影像的切换来实现转场,并与舞台道具相配合,定义叙事空间。《浪潮》的背景同样是巨大的屏幕,播放着各种画面和文字,配合前场的表演,丰富视觉内容,协助阐释主题。《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多媒体设计,采用厚重历史感的背景质地和庄重冷峻的色调,辅以文字、相片、图像,或是数字雨急促飘落,或是报纸、照片匆匆显影,或是说明性的文字此起彼伏,这些都在帮助舞剧阐释故事情节,同时出色地渲染舞台氛围。当多媒体在灯光配合下打出“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这句烈士的遗言,以及结尾“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仰永存”的主题词显现时,全场热泪盈眶,掌声雷动。此外,我们可以发现,《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画面呈现、转场调度、结构编排等方面,有着鲜明的蒙太奇思维,是一部立足影像语法来结构舞蹈场面进行叙事的舞剧作品,可谓别开生面,为当代舞剧艺术的表达探索了新的路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奇观化的视觉元素对这几部“红色戏剧”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在视觉文化的时代,主旋律戏剧除了通过台词、故事、矛盾冲突等等文学性的元素来完成讲述革命故事、塑造英雄形象等功能之外,如今还可以通过视觉元素的奇观化,将红色文化、革命激情、家国情怀以感性的形态植入观众眼中和心中。毕竟,今天的观众已经不甘于甚至不耐烦于聆听教诲、推测剧情、接受灌输,而更乐于被富有内涵能满足视觉快感的形象直击心灵,被眩目的画面感染情绪,被具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唤起认同。

所以,通过视觉化奇观丰富新时代主旋律戏剧作品的表述方式,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通过感性的、直接的形态呈现在观众眼前,或许是未来此类创作的一个路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革命历史叙事和爱党爱国精神被感性化、具象化,同时观看主旋律戏剧这一行为也得以市场化和娱乐化。这样的作品更符合当代的文化消费习惯,更符合青年人的欣赏趣味,更有效地发挥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巨大影响力和时代价值。

主旋律题材的文艺作品,本来就应该具有激荡人心、弘扬正气、激发理想和情怀的作用,理当受到观众的欢迎。只要创作者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尊重艺术规律、把握观众心理、积极思考和创新,就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猜你喜欢
戏剧舞台文化
军迷大舞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军迷大舞台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谁远谁近?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我们的舞台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