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发展对地方社区的意义
——以湛江“红树林之城”为例

2022-07-21 04:20胡淑卉
旅游纵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湛江红树林生态旅游

胡淑卉

(湛江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广东湛江 524000)

引言

“十四五”时期,湛江市将依托地方历史文化和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实施大文旅开发,完善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中国“红树林之城”,建设“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这一计划既明确了生态旅游在湛江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证明了生态旅游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越来越得到肯定。生态旅游对地方的发展,尤其是对平衡经济和生态等效益与社区参与及赋权有着重要价值。为探究生态旅游对地方社区的作用,提升其积极效应,以湛江“红树林之城”对地方社区的正向影响为切入点开展研究。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到相对未被打扰过或未被污染过的自然区域旅行,带有明确的研究、欣赏或观赏当地野生动植物,或现存当地文化的目的”。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由于研究者数量众多,研究关注点与角度各异,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也尚未达成一致。

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被视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且生态旅游的内涵也从传统旅游活动扩展到强调地方责任。张玉钧认为“生态旅游”包括生态旅游过程中的自然保护;强化生态、环境教育;促进旅游地的社区发展。陈抗甫则认为生态旅游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强调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惠及当地百姓。吴忠宏将“生态旅游”划分为5个指标:自然环境、环境意识、环境教育与解说、利益回馈地方和永续经营发展。

旅游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意识与环境伦理道德也不断被强调。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的责任明确为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2002年,《魁北克宣言》指出生态旅游应该具备这些要素:基于自然的产品、影响最小化的管理、环境教育、为保护做贡献和为社区做贡献;鲍威尔和哈姆总结了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环境保护、教育、经济收益和公平。

尽管不同研究者与机构尚未就生态旅游的具体定义达成一致,但关于生态旅游的核心已达成共识,即生态旅游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在旅游过程中强调当地社区参与并获益,对参与活动的旅游者有地方责任要求,追求旅游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旅游环境的系统性和高关联性,要实现生态旅游对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的提升,需要以整体和系统的思维保证区域协调发展,这与全域旅游的理念相得益彰。

二、生态旅游对地方社区的影响

由于各地本身社会经济情况不一,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与策略不同,对地方社区的影响也不一,主要体现在经济、心理、社会和政治4个方面。

(一)经济影响

就业收入是生态旅游最直接的经济效应,包括就业岗位与经营业主。一方面,由于地理空间与社会文化上的嵌入,当地人参与旅游业有着先天适配性,在从事导游、餐饮(特别是地方特色餐饮)、旅游零售等方面更能得到旅游者的认可。另一方面,传统生计模式下的资金积累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规模与当地人的旅游业参与程度,导致外来资本进入并控制地方旅游市场。虽然外来资本的引入扩大了地方的旅游业规模,但其对增加当地就业和收入的作用受到质疑。旅游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非致力于提升当地社区福利。与之相对,生态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成本(尤其是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成本)却由社区承担,如建设国家公园导致社区强制性搬迁、自然资源的限制利用(樵采、开矿等传统生计来源被限制)、野生动物对作物和家畜的损害等。

生态旅游除为地方社区提供直接就业收入,还能通过乘数效应将旅游业与地方产业相连接,为旅游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农业与服务业被带动起来,使未直接参与旅游的当地人也能够从生态旅游发展中获得间接收益。有研究者认为,地方利益相关者与旅游供应链的间接联系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影响可能比旅游就业收入更加重要,将当地企业纳入旅游供应链中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即地方介入旅游产业供应链程度越高,其获取的收益越多。此外,地方居民的消费集中于当地,生态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地方消费,促进地方经济整体循环发展。

(二)心理影响

旅游发展提高了居民对地方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强化了地方意识。一方面,由于自身的文化、自然资源和传统知识的独特性与价值受到外部(旅游客源市场)肯定,吸引了大量认同或追求当地文化与自然的游客。当地居民日益增强的信心与现代旅游接待的需要,促使其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培训。就业和收入机会的增加,在部分地区还能促进社会群体的自我发展,如促进妇女社会地位提高。但另一方面,部分社区居民不仅没有享受到旅游收益,还面临着由于使用保护区资源的机会减少而带来的生活困难,如某地为保护高山环境禁制当地人从事传统的矿石开采作业,而当地的旅游接待业无法容纳所有的失业人口,部分当地人只能外出谋生。被排挤在当地旅游业发展之外的居民对旅游感到迷茫、沮丧,对旅游开发漠不关心。

(三)社会影响

生态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平衡有着促进或维持作用。一方面,个人和家庭为旅游企业而共同工作,社区的整合度提升。此外,生态旅游的部分收益用于推动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如修建学校、医院及公共交通设施。旅游者、旅游企业带来了外来文化,促进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交流,推动本土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生态旅游也可能造成当地社区的不和谐与社会衰退。例如,部分社区居民全盘接受外来文化,否定一切本地传统文化。相对而言,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一定能公平地分享权益。个人、家庭甚至民族、社会经济群体间的不合作,为生态旅游收益分配而相互恶性竞争,社区充斥着负面情绪,导致社区关系紧张。

(四)政治影响

社区政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区群体的需求与利益,并提供了一个平台来解答生态旅游相关的政策问题。为发展生态旅游而建立的机构,在处理和解决不同社区群体(如妇女、青年与其他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同时,也为这些群体提供了参与决策的机会。此外,社区(尤其是外来资本主导旅游业的)会形成专制或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领导集体。为发展生态旅游而建立起来的机构将社区作为被动的受益者,限制地方社区参与旅游决策,导致社区内多数成员感到其在地方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话语权丧失。

地方社区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控制权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决策的合法性资格和必要前提。如不具备这一权利,社区参与旅游决策的依据将难以明晰。但社区土地资源往往由地方政府掌控,社区的资源所有权与控制权很低,社区的政治参与是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附属活动。地方政府对于地方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扮演着裁判、调解员和参与者三重身份,也担负着赋权地方社区的关键任务。

三、“红树林之城”概况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跨湛江市的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四县(市)及麻章、坡头、东海、霞山四区,红树林面积将近100 km。2021年末,湛江市提出打造“红树林之城”,并发布相应行动方案,明确要建设独具湛江特色的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将红树林旅游要素融入大文旅产业链之中。当前,湛江把打造“红树林之城”,建设“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列入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积极开发建设独具湛江特色的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使红树林生态旅游成为湛江旅游的新引擎。凭借四县四区的红树林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红树林精品旅游线路。

为全面建成“红树林之城”,湛江市相关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纷纷建言献策,并基于各自功能和服务推动区域红树林生态旅游发展。湛江市文广旅体局通过打造主题音乐剧、生态旅游线路和红树林精品旅游景区等方式,将生态旅游与地方海岛文化、军事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打造湛江特色的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中心支行联合当地金融主管部门,从体制机制建设、重点领域支持、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明确金融支持“红树林之城”建设的政策导向,另有地方高校和志愿团体从科研学术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推动湛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湛江“红树林之城”的建立对于地方生态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依托红树林自然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让居民参与旅游设计与开发,成为红树林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一部分,强化生态旅游对地方社区的积极作用,协调环境保护,推动地方全面发展。

四、“红树林之城”赋能地方社区

(一)践行生态旅游,打造生态经济

“红树林之城”的建造,将资源和发展焦点聚集到四区四县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红树林群落的生态健康基础上,强调发展红树林相关产业,尤其是红树林旅游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以红树林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为当地人带来直接就业收入和间接乘数效应经济的同时,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不仅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可持续的金山银山,还强调将金山银山留于当地,富于居民。

湛江湾实验室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与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积极保护、修复和利用红树林,组建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红树林生态预警监测及数字化、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团队,在理论、应用与示范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和资金保障,保障了红树林生态旅游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也表明了“红树林之城”的建造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同时发掘经济效益,实现共赢。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保障了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的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居民主人翁意识,建立地方自信

“红树林之城”将深入挖掘湛江本土文化,打造主题文化和旅游产品,如滨海文化、古书院文化和雷州文化等,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湛江历史文化渊源与地方文化特色。湛江本地人在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中有着天然的文化优势,本身亦是地方文化构成的一部分。湛江人讲湛江故事,引导游客体验湛江生活,建设湛江“红树林之城”,更能突显出地方文化特质,也有利于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建立地方自信,使当地人在旅游发展中能够获得经济效益以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自发推动生态旅游发展。

(三)保障收益共享,促进社区和谐

湛江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开展旅游景点、旅游特色村、南粤古驿道和汽车营地的支线道路路网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全面衡量居民在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与所承担的成本,通过物质与非物质奖励及集体收益来平衡内部发展。

猜你喜欢
湛江红树林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湛江美术
湛江鼓舞角逐“山花奖”
漫步湛江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神奇的红树林
走过红树林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