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琴
泥绘是紫砂壶创作中非常重要且具有较高难度的装饰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一样,泥绘所用到的工具为毛笔,只不过不再以墨作画,而是以泥作画。紫砂泥虽然是比较稀少的泥种,但是在种类上还是比较丰富的,不同种类的泥料有着不同的颜色,所以这是能够运用泥绘工艺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泥绘也能生动地展示紫砂泥种类的多样性。由于不同泥种的性质存在着差异,泥绘作品美则美矣,保存起来却非常的困难,极易剥落,故传世精品较少,因此每一幅能够展示在人们面前的精美泥绘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其所表达的不仅是创作者的思想,也是对泥绘工艺的传承。
《猫蝶同春》这件作品中的泥绘装饰精美且充满意趣,更包含着独特的中华民族思想与情感。作品红润的泥料古色古香,精简的造型灵活巧妙,为泥绘装饰的呈现提供了一块完美的“画布”,衬托着泥绘装饰的与众不同,注入紫砂壶特有的韵味。
首先,泥绘与传统绘画一样,讲究空间的合理分配与布局的安排。画面中的主角是可爱、顽皮的小猫,位于壶面中央,且顶部留白。右侧上方有一只美丽的小蝴蝶,与猫的身体连接起来在一条直线上,画面布局严谨、规整,这是中国传统绘画在结构安排上的独特痕迹。整个画面空间有着充分的留白,不会造成拥挤感,凸出了猫与蝶的形象。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在进行泥绘之前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创作者需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情致、韵味有着准确的把握,才能为泥绘的呈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就是那精彩的泥绘设计了。泥绘就是将泥浆先堆画在壶坯体之上,再用毛笔细细勾勒,其源于传统绘画,又具有传统绘画所不能达到的浅浮雕、薄意雕的效果,所表现的形象也就更加生动。这幅泥绘首先在色彩上非常鲜明,黑白花纹的小猫、纯白的蝴蝶、棕黄色且带有绿色嫩芽的山石,使整幅画面非常明亮,显示出猫与蝶所具有的生命活力。在具体形象的勾勒上,创作者一方面重视“形”的表现,小猫神形圆润,肌肉线条清晰,尤其是毛的纹理与黑色的斑纹感表现得相当精彩,让人一看就能感觉到小猫那毛茸茸的可爱模样。小猫所卧的山石具有坚硬感,绿色的小嫩芽又具柔软之美。在形象表达上,可见泥绘工艺的细致,无论是大的轮廓还是细致的毛尖,都描绘得十分逼真。
另一方面,创作者重视“神”的表现。小猫的表情十分机警,大大的眼睛转向一侧,毛尖的竖立也能显示出小猫蓄势待发、准备好扑蝶的状态。而蝴蝶则在小猫身后翩翩起舞,如同仙子,与小猫的表情之间形成了对比,让人忍俊不禁。泥绘不仅是在表现小猫与蝴蝶,更是赋予二者以艺术生命力,在这幅泥绘中,人们所能感受到的是自然生命的真实、可爱与美好,自然意趣与泥绘雅趣相结合,彰显了泥绘工艺对古典绘画美的延续与嬗变。
从这幅《猫蝶同春》之中,人们能够感受到紫砂壶艺术活泼有趣的一面,这与古雅庄重是不冲突的。那细致的泥绘笔触中体现的是创作者精益求精的艺术真心,这也是一种庄重,是《猫蝶同春》得以完美展现最不可缺少的。
最后,《猫蝶同春》中体现了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寓意。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讲究“移情”,所以表现对象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充分思考了其背后的文化寓意。“猫蝶”二字与“耄耋”谐音,而“耄耋”二字则代表着长寿,猫与蝶的活泼与可爱也象征着健康,春天则表示“一年之计在于春”,同样代表着青春、年轻。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猫的形象已经进入到中国传统绘画当中,到了宋代,以猫为主题的画作就更加丰富了。至明代,“猫蝶图”真正开始形成,不仅具有文人雅趣,也包含着美好的祝福之意,深受人们喜爱。巧合的是,紫砂壶创作也是从明朝时期开始形成规模的,泥绘工艺又为紫砂壶创作所独创,所以《猫蝶同春》这一传统图样在紫砂壶艺术中得到了新的发展,紫砂壶也借这一图样表达了生动的自然意趣与美好的文化寓意,泥绘在赋予传统艺术形式以魅力的同时也传递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结语:此壶中的《猫蝶同春》比之传统画作更加生动、可爱且充满灵性,可见泥绘的艺术表现力。泥绘工艺展现了紫砂泥的优势,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移植。泥绘不仅精美,更包含着丰富的意趣,是对中国审美的延续,是中国工匠创造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