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诞生于近代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以救人民于水火为己任,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坚守理想、践行初心、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影响郭兰英的最朴素的共产主义精神。郭兰英吃过旧社会的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体验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她牢记党的教诲,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我为人民唱”奉为行动准则。她的身影不仅出现在舞台上,还出现在田间、厂房、海岛……只要有人爱听,她就乐于为人民一展歌喉,用歌声传递振奋人心的力量。
作为一名艺术家,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对人民的无私奉献,一直激励着郭兰英前行。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年纪不再适合登上舞台时,转而创办艺术学校,把为祖国培养更多艺术人才作为新的追求,继续为祖国的文化艺术增光添彩。
在引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道路上,伟大建党精神永远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无论身居何种岗位,在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时,都要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摒弃狭隘之小我,甘于为人民奉献、为祖国奋斗,方能为共产主义事业发光发热,实现人生的大格局、大气象。
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郭兰英:花篮的花儿香》作者 陈梦敏
郭兰英,1930年生,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民族声乐教育家。在数十载的艺术生涯中不懈地努力探索,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和民族演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是广泛传颂的“时传祥精神”。这种精神在人民的嗅觉里,是最香的共产党员气息。
时传祥虽然只是个没读过书、不识字的穷孩子,是个人见人躲的淘粪工,但伟大建党精神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使他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传承弘扬奉献精神,站稳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不仅把淘粪作为应尽的工作职责,更是把淘粪当作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伟大建党精神不但时时激励着每个共产党员,而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得到延伸。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不管是工人还是农民,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只要像时传祥一样,把自己“卑微”的工作当作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只要心中装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尽心竭力奉献,就能为党添“香气”,在任何岗位都成为“香饽饽”。
社会主义新时代万马奔腾、轰轰烈烈,社会主义中国前进的步伐势不可挡。在这种时代环境下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将像核裂变一样迸发永无穷尽的民族能量。
辽宁省铁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时传祥:最香最美的淘粪工》作者 肖显志
时传祥(1915—1975),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曾在北京市原崇文区清洁队当淘粪工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20年里,无冬无夏、挨家挨户地给群众淘粪扫污,不仅成了百姓尊敬和信赖的朋友,还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伟大建党精神鼓舞着每一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坚守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孔繁森远离故土,两次踏上青藏高原,以行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
他不顾高山反应,为老人问诊送药,看望边远地区的孩子;他收养了3个孤儿,几次卖血给孩子们买营养品。他去世时只有8元6角钱的“遗产”,但他救济过的人不计其数。他身上凝聚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一名模范共产党员对祖国、对人民的绝对忠诚和无限热爱。“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建党精神扎根于孔繁森心中,孔繁森像红柳树一样扎根于青藏高原,更扎根于人民心中。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百折不挠,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进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踏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深刻影响了世界的文明和进步。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强大的动力,是前进的号角,是胜利的根源,必将感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进、创造辉煌。
山东省青岛市青少年阅读联盟主席、《孔繁森:高原上的红柳树》作者 张吉宙
孔繁森(1944—1994),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原书记、政协原主席。
伟大建党精神不是虚幻的,而是体现在一代代前赴后继的共产党员身上。虽然时代不同,但是精神一脉相承。他们都心系群众、充满正能量,都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
张海迪小时候为村民针灸,长大后捐资助学,用自己的作品鼓舞他人。后来,她出任中国残联主席,为更多残疾人呼吁、谋求改变。当我打电话给她,说要为她写故事时,她说:“素兰,不要为我写,请你为我们的残疾人写,写一写他们的故事,我们需要更多反映残疾人生活的故事。”她总是想着自己能为国家、为民族做些什么。在张海迪的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海迪:轮椅上的远行者》作者 汤素兰
张海迪,1955年生,身有残疾,却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坚持关心帮助他人。
为写作黄文秀的故事,我成为第一个走进广西百色采访黄文秀家人的作家。
听黄文秀的爸爸、妈妈、哥哥和姐姐讲述她的故事,深深感到,她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哥哥姐姐的好妹妹;善良开朗的她,身上有一股勤奋、坚强、不怕吃苦的韧劲儿。听黄文秀的老师说起,学生时代的她阳光开朗、积极上进。听黄文秀的同事说起,驻村扶贫的她是一个乐于助人、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有担当的书记。
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年仅30岁的她,把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用美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她是时代楷模,是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先锋人物,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文秀:青春之花》作者 王勇英
黄文秀(1989—2019),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因公殉职。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辉煌灿烂的百年历程,这一路,经历千难万险,前仆后继,锲而不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员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优秀品质。
在江南长大的樊锦诗,1963年以北大历史系毕业生身份来到敦煌,一待就是50多年,再也没有离开。她矢志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为世俗喧嚣所扰,一生只做一件事,把它做好;她勇于创新,高瞻远瞩,以科技手段保护石窟、守护敦煌。可以说,她就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终身实践者。
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樊锦诗的精神之光也将给予后来者智慧与力量。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得主、《樊锦诗:敦煌的女儿》作者 顾抒
樊锦诗,1938年生,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
导演谢晋是一位革命艺术家,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站在党的立场、为人民发声,体现出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他始终与时代同步前进,用电影表现各个时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展现出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他的一生有坚守、有担当,不怕困难曲折,对党和人民竭尽忠诚。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忠诚于党的事业的艺术家的精神与品质。
我也是一名作家和导演,谢晋是我的榜样。从20多岁起,我就数次重走长征路。在40年艺术历程中,我关注的基本都是红军题材,作品大多反映苏区历史。红军的精神贯穿在伟大建党精神之中。
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我必须学习谢晋,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延续精神血脉,尤其要把握历史主动,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全景式呈现。
海南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谢晋:用光影书写中国》作者 张品成
谢晋(1923—2008),导演,拍摄了《牧马人》《芙蓉镇》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电影。
早在1976年,许海峰还是一个19岁的知青时,他就写了入党申请书。从这一刻起,他对党的信任和向往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正式入党后,他总是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在他看来,成为党员,必须提高自我约束力,培养高度自觉性。正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要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负国家培养。
他曾经自豪地说:“在党员的表率作用下,我们射击队每年都是国家体育总局的政治思想先进单位。这些年来,我们队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在世界大赛中夺得金牌,是与我们这个集体的思想氛围不无关系的。思想工作是我们队夺金牌的‘秘诀’之一。”
许海峰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金牌获得者,就是因为他在面对困境时,能够秉持伟大建党精神,坚守理想,践行初心,勇于担当。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许海峰:从“弹弓大王”到世界冠军》作者 郭凯冰
许海峰,1957年生,前中国男子射击队运动员,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也是中国体育射击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等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