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装置艺术在电视剧《女心理师》中的多元呈现

2022-07-20 09:13张婷婷陈红梅
艺术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装置心理艺术

张婷婷 陈红梅

摘要:装置艺术在大众印象中普遍存在于展览馆、公共空间中,而它在影视领域的运用往往被忽视。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女心理师》作为国剧中首次涉猎心理咨询题材的剧集,积极汲取当代艺术的创新思维方式,将装置艺术运用于来访者心理描绘与治疗的呈现过程中,通过沉浸式装置营造现场感,形象性装置加强视觉冲击力,再媒介化装置重构空间意义,有效开拓了角色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与情景再现的形式,完成了从场景到场域的转换,满足观众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关键词:装置艺术《女心理师》场域流动多元呈现自我认知

由宇乐乐、优酷出品,杨紫、井柏然领衔主演的都市暖心疗愈剧《女心理师》根据毕淑敏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时隔十四年的辗转创作于2021年11月上线。该剧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打破传统的独白与回溯模式,创造性地融合装置艺术,成功地把枯燥无趣的心理咨询具象化,让观众“沉浸式”观剧,形象呈现了心理咨询师工作过程的专业度,深度剖析了来访者潜意识世界里的秘密,以艺术的形式直观地折射出教育焦虑、校园霸凌、代际创伤、人际矛盾等诸多现实问题,旨在关注普通人的心理问题,提升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装置艺术在《女心理师》中的融合运用颇具实验性,是国内对于心理咨询题材剧集的一次大胆尝试,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

一、装置艺术的概念及其在影视中的运用

装置艺术指的是艺术家在特定的空间环境内,运用组合、安装的方法将已有的材料或现成品置换成一个表达艺术家情感观念的“场域”化的艺术作品。①“场域”在装置艺术中可解释为不同材料经过布置后所形成的视觉造型和空间关系,这与电影美术中的“场景”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都是通过对某些具体物品的陈列摆放达到构筑空间环境的目的。而场域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场景,与被置于背景为人所用的静态化场景相比,它往往超越真实的生活空间场景,更侧重于以造型和意象动态地向观众传递某一观念或表达某种主题。

后来,装置艺术被运用于影视创作中,与情节内容紧密融合,摆脱了执着于还原现实生活化场景的传统观念。比较经典的案例就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2002)结尾处,秦军万箭齐发射向无名,钉在宫门上的密箭形成了人形空白,这一巨型装置显然不符合史实,但是导演正是跳脱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美学,把古代的“万箭穿心”刑罚通过装置艺术表现出来,具有强烈的形式感与冲击力,呈现出装置艺术特有的“场域”感。

装置艺术的核心策略就是赋予生活中的现成品特殊的意象,来达到对于物品本身的超越,颠覆性解读大众习以为常的东西,把看似平平无奇的物件进行复杂化处理,打破人们原有的认知观念,对作品进行多重解读。对于观者来说,装置艺术并非单一的作品展示,而是一种完整的体验。②装置艺术应用于影视创作不论是对于影像表现力的提升、故事情节的推动、还是主题的升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融合多元艺术的创新性发展。

二、影像装置艺术在《女心理师》中的多元呈现

作为国剧中首次涉猎心理咨询的题材剧集,《女心理師》被称为是“关注当代人心理压力的现实主义职业剧”。在播放量一路走高的情况下,该剧的讨论度,微博#电视剧女心理师#话题阅读量高达31亿,讨论达611万;在抖音,#女心理师#话题播放量突破46亿次。③《女心理师》用单元剧的形式系统化阐释了当下社会普遍存在却易于被人们忽视的心理问题,给观众打开了一扇认识心理学、探索内心世界的窗户。在表现心理咨询师贺顿(杨紫饰演)帮助来访者们走出困境的过程中,该片通过选取特定的拍摄场地或是技术合成的虚拟空间、对现有的道具材料进行重组排列,并在这一过程中融入导演强烈的情感指向,形成装置艺术在影视中的多元化表达,以此视觉化呈现人物的心理世界,搭建起剧中人物和观众之间的心灵互动,提升了观众的在场感与剧情的氛围感,有利于画面背后深层寓意的传达,完成了从场景到场域的过渡。

(一) 沉浸式装置情景再现:“同频共振”营造在场感

心理师这个职业在其他影视作品中虽有提到,但都是以配角形式存在,对情节的推进作用微乎其微。而《女心理师》把这样一个专业、冷门的职业设置成为主人公的主体性背景,以此展现其人物形象与身份,就难免在剧情上要呈现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以及谈话咨询的具体过程。为了避免叙事节奏缓慢、专业性过强而可能产生的枯燥感,剧中除了运用闪回的方式把女主化身为事件的旁观者进行分析推理外,还采用了与装置艺术相结合的方式,重塑来访者们的心理空间,让观众与来访者“同频共振”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的独白,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尤娜案件”中,贺顿在与尤娜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的起因在于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镜头一转来到了尤娜父亲的工作室,尤娜爸爸笔直的坐在雕塑前,各式各样的雕塑整齐排列围成一个半弧形把他包围起来。这一装置艺术的排列传达给观众一个重要信息,即雕塑在尤娜爸爸心中的重要地位,他的生活已经被他热爱的雕塑占据了,自然漠视了对于家庭的照顾。而且他面向雕塑背对观众的镜头也暗示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逃避,由此,家庭矛盾便不可避免。位于尤娜爸爸正对面的雕塑,其上半身是空心的,镜头从这个矩形的缺口穿过、逐渐推近尤娜父亲的脸,隐喻了他与这些雕塑的照应关系。因为尤娜母亲的强势,他在家庭中渐渐失去了话语权,就像这尊失心的雕塑空洞又无奈,唯有沉默能够避免争吵。

给蒋静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贺顿运用 OH 卡牌帮助蒋静认识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OH 卡牌在心理学上叫潜意识直觉卡,是一种心理投射测试工具,也被称为“心灵的镜子”。它由88张字卡和88张图卡组成,能投射出人们的思想、心理和情绪,帮助参与者说出内心深处平时意识不到的声音,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直觉联想工具。④在影视化的表达中,如果画面仅仅按照人物现实动作本身那样,呈现出贺顿递给蒋静一副带有不同图案的卡牌这一实然过程,那么不但剧情看起来平铺直叙,而且也无法体现贺顿这一动作的独特意义。于是《女心理师》巧妙地以戏剧舞台式的装置艺术来呈现心理测试的全过程,同样是现实中的沙发与摆设,但灯光只聚焦于主体人物,抹去了周围冗杂的一切。人物上方悬挂了密密麻麻可供选择的卡牌,这一装置暗喻蒋静内心世界的镜子,把蒋静在选择卡牌时的潜意识活动以及认清自我的经过进行可视化呈现,观众被视觉震撼的同时,也真正走进了蒋静当时的“心理仓库”,关注着她会怎样选择,与她一起经历着内心从杂乱到有序的变化过程。蒋静在讲述母亲强迫自己练琴的往事时,剧中同样以装置艺术的方式重塑当时的情境,硕大的空地上只有一架钢琴和她们母女二人,周围漆黑一片,构造了一个令人压抑窒息的装置空间,同时也影射了在蒋静的童年世界中只有她和母亲二人,她的生活完全被母亲掌控的现实。这一由母亲、孩子和钢琴构成的简易装置是现实社会亲子关系的缩影,“钢琴”承载了父母对子女的未来规划与期待,也代表了对孩子的禁锢与规训,成为无数孩子的童年阴影。但是真正使孩子产生心理不适的并不是这架“钢琴”,而是父母只注重成果而忽略关心孩子的行为态度。观众通过这一装置同蒋静一道在她的回忆深处走访回溯,感受她厌烦束缚却又被迫顺从的复杂心理,寻找问题的来源并产生自己的思考。这种利用简单的装置艺术进行情景再现的方式,在剧中还有很多次呈现,包括蒋静回忆男同学给她传小纸条时的模拟教室装置、李薇被同事说闲话的模拟办公室装置等等,这种方式不仅以独特的视觉奇观聚焦观众的注意力,更营造了强烈的在场感和共鸣感,为观众沉浸式地感受人物内心世界进而审视自己、剖析自己创造了条件。影视剧借用“装置”的语汇与涵义,在物体折射出的现实关系中,通过物体自身意义及关系所引起的联想阐释了新的概念,反映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⑤

(二) 形象性装置多重解读:“文戏武拍”加强冲击力

装置艺术本身是前卫的(打破架上艺术的束缚),不拘泥于任何的空间、时间、材料等,其诞生之初就带有交互思维,即运用新的媒介方式,让作品围绕观众的情感体验展开与人、空间之间更为直接、高效、及时的互动,从而传递信息。当一件装置艺术作品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创作的,那么它大概率能够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的基本条件。⑥将形象化的装置艺术运用于电视剧《女心理师》中,主要表现为对来访者的心理治疗干预,让原本抽象的心理治疗有了具象化的表征,使原本安静的心理咨询产生了动感,也就是所谓的“文戏武拍”,给观众带来了新奇化视觉体验的同时,也便于他们更清晰地了解治疗的方法以及产生的效果,从而对这一职业有更全面的认识。

在不同的案例中,女主贺顿运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些过程导演几乎都是通过装置艺术来表现的。在对荀总进行棋盘测试时,他手中选择的棋子和放置的位置被建构成一个装置艺术的虚拟情境,在这一空间里只有硕大的黑黄蓝三枚棋子以及渺小的荀总和贺顿。橙色和蓝色棋子分别代表去世的妻儿,荀总把他们放置在了距离他很远的位置,并且背对着他,表明荀总在潜意识里总是在回避着他们,内心世界无法靠近对方。他自己选择的黑色则代表了生命中的疏远与悲哀,失去亲人的痛苦最难消解,所以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小儿子荀浩身上,给他加倍的爱与约束,二者的矛盾也便由此产生。导演通过“文戏武拍”的技术手段把装置变得更具互动性,角色当下的心情和与至亲人物的关系通过不同颜色的棋子来表达,而不同颜色棋子的位置又代表了其内心深处的意向,不同的拍摄手法则从多个角度暗示着装置的深层寓意,不仅动态地展现了来访者的心灵困境,也有效加强了装置带给观众的互动体验。

在第8集中,新娘莎莎与妈宝男丈夫小元闹矛盾,在结婚当天闭门不出,贺顿引导莎莎把心里所想用画来表达,进行了心理学中的“房树人绘画测试”。美国心理学家 Buck J.H 认为,在房树人绘画测试中,房子投射的是被试对家庭的认知、情感和理解,树代表被试对环境感知的投射,通过对绘画者所描绘的树的大小形状等可以了解绘画这对环境的感知,人代表被试的自我认知,所描绘的人的形象反映了绘画者对自己的认识。通过房树人测试,可以投射出个体的心理状态,有系统地把个体的潜意识释放出来。⑦剧中运用数字技术将莎莎平面的绘画作品转变为立体的空间装置,将网络互动游戏的表现手法运用于视觉造型中,莎莎被置于自己画的房子中,可以随意走动,镜头也跟着不断变换视角。房子内部结构稳定,说明莎莎具有很强的防备心,但是房子还留有窗户,表明她有和别人交流的欲望,屋顶的烟囱在冒烟,意味着家庭矛盾非常严重,很快就爆發了。该片段颇具想象力地通过技术手段完成平面向立体化装置的转换,在借鉴传统装置艺术的基础上展现了与当下网络互动游戏模式的融合创新,在快节奏中吸引观众沉浸式观影,这一“文戏武拍”的手法加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枯燥的咨询过程更具趣味性与代入感。

另外,通过意象化的效果来呈现写实的故事,也是该剧“文戏武拍”理念下的具体表达。在治疗蒋静的案例中,贺顿使用的测试装置是卡牌,当她拿起一张手捧爱心的卡片时,一个玻璃中装着鲜活心脏的装置艺术出现了,一群摄影师围着这颗拼命跳动的心脏拍照,蒋静厌恶他人对于心脏的把玩和观看,因为在她看来,这颗被凝视的心脏像极了母亲对自己的约束。紧接着有个黑衣人打破了这个玻璃装置,镜头反转打碎它的人正是蒋静的另一个自我。这一装置向观众阐释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又独特的个体,别人的讽刺和议论并不能击垮你,真正击垮你的人是你自己。《女心理师》对装置的形态性使用,有利于对剧中不同故事中不同人物具体心理疗愈过程的展现,直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把来访者的记忆如梦境般展现在屏幕上,剧中人物自我疗愈的过程也引领观众完成了一次治愈之旅。同时,“文戏武拍”的表现方式让静态的过程变得更加鲜活灵动,使观众沉浸于剧中人物的潜意识对话中,在加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互动性、满足观众期待视野的同时,也丰富和强化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三)再媒介化装置扩充表达:“场域流动”重构空间意义

法国学者莫罗·卡波内(MauroCarbone)以电影媒介的屏幕和绘画为例,提到了两种视觉呈现机制,窗口模式和屏幕模式。窗口模式将空间分割为内与外两部分,以窗口为观看方式,产生了观察主体与观察对象的分离;而电影屏幕和后电影屏幕则提供了视线的包裹,并且是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内与外的界限已然消解,它打破了空间的区隔,身体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真实和拟像纠葛在一起⑧,“这样的屏幕邀请着我们进入其中”⑨。在电视剧中,以观众的视觉为基点,观众透过屏幕模糊了现实与影像的区隔,卷入剧中人物的世界中,而影像装置嵌入影视中,形成了一块新的“子屏幕”,将装置再媒介化,使观众与剧中人物形成跨越时空域界的在场性,造就了跨媒介的场域流动。“场域流动”体现在装置艺术上可以解释为原本封存的记忆档案通过再媒介化的方式,超越当下的场域空间,重构了空间与意义,达到装置、影像与观众之间的域界流通。“再媒介化”的过程是一个再次复制的过程,从录像装置转变为电影的一部分,再媒介化让“作品经历了‘时间中的重设’,这个过程让‘作品的尺度’在时间中被重新设定”。⑩

詹璐这一单元表现的产后抑郁问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哺乳、漏尿、焦虑、求职等等产后女性需要面临的生理与心理上的问题在剧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詹璐是一名文学系的高材生,因为生儿育女不得不放弃工作,在生下二胎后,她的生活再次被解构,认为自己像保姆一样被家庭操控的心理认知使她患上了产后抑郁。剧中贺顿在对詹璐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百多面白墙整齐划一地出现在人物身后,构成庞大的装置艺术,白墙上起初映射的是心理咨询师和詹璐二人,紧接着装置再媒介化,呈现出了一幕幕詹璐当下和过去重要时刻的影像。装置的这一转变表明了詹璐需要的并不是和心理咨询师二人之间的沟通,而是要和过去以及现在的自己和解。同时,影像装置的呈现打破了当下的时空域界,把詹璐从小学到结婚生子等多个不同时空的回忆档案从原本连续的空间叙事中解构出来并进行重组,从而完成了场域的“流动”,扩充了詹璐人生经历的叙事表达。把对来访者过往的回溯以装置艺术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将原本在简单空间中平铺直叙的交流过程变得立体化和具象化,生动展现出来访者内心最真实隐秘的一面,在心理师贺顿、来访者以及观众三方之间建立了互动关系,更有利于阐释深刻的主题。这一影像装置动态地表达了主体对自我的审视:从生命线出发,看当下的自己,审视过去的自己,同时想象未来的自己。妻子、母亲、儿媳,这都是附加的身份,而你就是你自己,也只有你可以改变你自己,不但要直视问题,也要学会发现身边的温暖,勇敢打开自己的内心。

三、影像装置艺术的内心指向:“认识你自己”

作为影视剧作品,将心理问题这个抽象概念,进行具体的视觉化呈现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装置与影像的结合既符合单元主题的观念色彩,传达出了溢出画面表层的更为深刻的诗意隐喻,同时,每一次装置艺术化的加工都在向观众传达着心理治疗的本质:心理咨询师改变不了任何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这正如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着的那句最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人类哲学、文学等诸多学科的永恒主题。目前人类相较古人或许在看清和改造外部世界方面已具有了足够的能力,然而当我们看向自己的内心时,却仍旧像是隔着一层模糊的玻璃。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在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最终指向是要认识人类自己。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之下,人们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不可忽视,但是由于大部分人缺乏相关的心理知识,又无法准确地认识自己,往往很难自我察觉。《女心理师》在以凝炼真实的案例故事、形象生动的内心展示向广大观众进行心理按摩的同时,也间接进行了相关心理知识的科普,帮助观众认识自我,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这正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高文斌等心理学专业人士对于该剧的评价:“《女心理师》能做到面向用户呈现心理咨询,并引导大家关注心理健康问题,非常值得鼓励。”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发文肯定了《女心理师》积极的社会价值。O1l

埃尔基·胡塔莫(ErkkiHuhtamo)曾提出“屏幕学”的概念,在追溯屏幕历史的同时,他指出有关屏幕的研究不能和它们所属的装置系统分离开来。装置系统由技术系统和观看情境的要素构成,其中就包括屏幕和观众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身体的,也是想象的。观众在观看的物理空间中和屏幕产生了关联,同时和屏幕上所呈现的世界又产生了精神上的联系O12。而海迪·沃森( HaideeWasson)也认为:屏幕是精心设计的技术装置的构成部分,参与影像经验和审美的形塑。通过由尺寸、颜色、形状、清晰度和含混的抽象构成的动力学,屏幕不是空白的框架,而且积极的力量O13。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家在特定的空间环境内,通过装置艺术将现成品置换成一个表达艺术家情感观念的“场域”化的艺术作品,而在虚拟的影视作品中,技术的赋能使其将装置艺术的效果呈现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达到了装置艺术双层叠加进化的境界,而经由这种叠加境界,创作者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呈现也便达到了任何现实艺术都无法达到的高度,它将人类原本模糊阴暗的心理过程以动态、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观众在这种动态展示中隐身了自我的身体,从而自由地在不同的装置空间中穿梭,这种展现或者明晰明了,或者委婉含蓄,但有一点无可质疑,这种作为装置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已经明白无误地开启了人们新的观影经验,打开了一个让人们认识自我内心世界的新窗口。

四、结语

影视剧中融入装置艺术的手法是影视理论观念和实践探索上的一次进步,它摆脱了以往完全依赖现实场景创作的局限性,转而追求多元化、深层次的境界表达。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创作在与装置艺术相互借鉴融合的过程中,也从数字技术、网络空间互动艺术中获得灵感并进行后期优化,以创新的影像形式区别于传统的装置艺术,是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影视创作者们应该根据影视剧题材与类型的不同,大胆运用已有的艺术资源,打开多元跨界融合的创作新思维,积极探索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以适应与满足当下观众不断变化发展的观看需求与审美诉求。

注释:

①邢悦仪.从场景到场域:浅谈空间装置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影响——以电影《一步之遥》为例[J].戏剧之家,2019(34).

②顾文博.新媒体装置艺术及其特性研究[J].文化产业,2021(32).

③广电独家.《心理题材剧的功能与价值—从<女心理师>说开去》, https:// www.sohu.com/a/511606882_613537。

④李丹,孙黎黎.运用 OH 卡牌提升亲子关系的個案报告[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9).

⑤朱珠.符号与意象——试析姜文电影中场景及道具的装置化倾向[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3).

⑥韩新禹.信息化时代下的装置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21(21).

⑦马晓晴.房树人测试的理论基础与应用现状分析[J].知识文库,2021(18).

⑧黄华.身体和远程存在:论手机屏幕的具身性[J].现代传播,2020(9).

⑨【法】莫罗·卡波内,曲晓蕊译.屏幕,画布与窗口——以及其他四方形垂直表面[M].人民出版社,2014.

⑩李啸洋.界与域:装置艺术在电影中的再媒介化[J].当代电影,2018(8).

O1l《心理题材剧的功能与价值—从<女心理师>说开去》, https://www.sohu. com/a/511606882_613537。

O12O13黄华.身体和远程存在:论手机屏幕的具身性[J].现代传播,2020(9).

注:本文系2020级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生态女性主义在影视剧中的呈现与问题研究”(项目号:2021XKT0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装置心理艺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纸的艺术
轰趴装置指南
一种新型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装置与应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