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丫欢子 丁继军
摘要: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将村落整治与规划推上热潮,人们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意识大大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离不开对乡土元素的研究,在村容村貌建设中,乡土元素是景观人运用的热点。然而设计者在对于村落原始景观的解读普遍缺乏针对性,流于符号化的浅层设计导致村落建设及发展出现“千村一面”“同质化”的现象。对于乡土景观元素的分解与剖析不仅可以使设计者更加全面、透彻的理解村落的风俗特点及文化属性,也能更加科学化的进行传统村落的保护,对于乡村振兴浪潮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及规划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鑒意义。
关键词:乡土景观乡土景观元素传统村落
一、相关概念
乡土景观是指能够充分适应特定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在特殊人地关系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乡村复合生态系统,在不同尺度的乡村聚落景观系统、农田景观系统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中,呈现出不同的物质空间形态和组合特征。乡土景观是乡村生态景观、生产景观、生活景观、生命景观的集合。其地域性以及不可复制性使得乡土景观成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重点。
乡土景观元素是源自特定地域生产、生活过程中,构成乡土景观的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的元素与符号。乡土景观元素是构成乡土景观的单元及因子,与乡土景观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乡土景观元素主要分为乡村自然景观元素、乡村文化景观元素、乡村社会环境元素,其中文化景观元素包括物质形态元素与非物质元素的内容。
传统村落是指我国早期形成的,保留了较多的民俗文化,传承了当地人文气息,拥有景观、生态、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作为乡土景观的主要物质载体,传统村落是乡土景观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传统古村落大多因为处于偏远山区,交通及区位条件较差,其传统乡土风貌保留的较为全面,系统性较及乡土性较强,研究价值及潜力较大。
二、库村村落概况
库村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筱村
镇,距离泰顺县城约24千米,是浙江省与福建省的交界地带。库村建于唐德宗贞元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建村历史,是泰顺唐宋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唐宋遗风。历史上的库村拥有空前的耕读文化、独特的传统建筑形式,是南浦溪历史人文的核心载体。2016年库村被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三、生态景观元素
库村属于典型的浙南古村落,自然环境优美、依山傍水,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称谓,优质的生态资源也促进了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是十分宝贵的乡土资源。库村的生态景观元素包括地理格局元素、地形气候元素、地方材料元素等等。
(一) 村落格局及地形气候元素
不同的地理格局及地形气候是造成村落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与当地地理格局、地形气候紧密相连。
库村整体格局上来看座北朝南,整体呈半月形建在缓坡上,村中街巷以东西向的包宅巷,南北向的吴宅巷和世英巷为主,呈倒“F”字状,构成村落骨架,街巷两侧古民居依脉而生。
库村位于温州南部的丘陵地带,属雁荡山山脉。库村所处地势中间低,南北两侧高,背靠白云山,左右群山环抱,村南有新浦溪流过,水质较好,生态环境资源丰富。库村所属区域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夏雨热同步,秋冬光热互补。库村所在区域常有风、涝、寒等自然灾害。每年的7、8、9月为台风的多发时期。暴雨主要是梅雨、台风、雷雨等因素形成,5-9月为多发时期。冰冻灾害主要为大雪及倒春寒灾害。
(二) 植物景观元素
库村作为浙南山区古村落,气候条件优越,地理环境复杂,植被种类及数量多,是浙江省的植物富足地,同时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较为常见的野生观赏植物种类有:豆科、蔷薇科、乔本科及各种观花、观叶及藤本植物。
(三)田野景观元素
库村丘陵地带的地理环境使其农田位置及排列方式不同于平原地带棋盘形的“块状”,呈现出依附山体而成的梯田式“曲块状”,面积小,数量多,形式优美。造型别致的梯田元素与山体连绵起伏的形式相连接,营造出极强的形式美感,点缀远处的乡土农屋,田园野趣之风浑然天成,无处不展示着传统村落自然朴素的乡土之美。
(四)乡土材料元素
乡土材料是村民创造物质文化的基础,是极具乡土特性的物质载体。人们利用自然所赋予的材料进行村落建设、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朴素观念及生态智慧。是传统村落乡土景观空间中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性元素。
古时的库村周围山环水绕,石材资源优质且丰富,同时因为人烟稀少,人们为躲避战乱防止猛兽进犯保护村民安全,就地取材,将石材作为建筑材料,将河道卵石堆砌为山墙,构建房屋、街巷,形成了“石头村”,将石材进行加工,构建石门楼。展现当地独有的乡土风貌。其中现存较为著名的有“世英门”,是完整保存了明代建筑构件形制的石门楼,也是浙南石门楼建筑的典范。由于库村森林众多,木材资源丰富,木材也成为建筑的重要乡土材料,古时的木作技艺留存下来,至今仍旧能看见众多木结构房屋,技艺精湛,南宋木作遗风依稀可见。同时其黏土资源、砖瓦资源丰富,库村的先民中有将木材、生土、石头一起使用的情况,经过长久的时间沉淀,与库村自然环境、人文气息相互衬托形成了独具库村乡土气质的生态景观。运用当地乡土材料所营造出的宅院景观与自然的田野景观协调共生,体现出库村人豁达宽阔的山野本性与朴实无华的乡土本质,催生出库村独特的乡土精神。
四、文化景观元素
传统村落中文化景观元素是村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界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的景观元素类型,主要分为物质文化景观元素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元素两大类。
(一) 物质文化景观元素
村落物质文化景观元素是村落中可直接感知的物质形态元素,包括村落乡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装饰小品、手工艺品等等。
1.建筑文化元素
库村拥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及居民建筑团体,全村现存历史建筑和环境共39处,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吴畦墓碑,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包括衣德堂、树德堂、恒德堂、食堂、吴时通民居、五榴厝、包宅土楼、红粬加工(炼油厂遗址)等。库村作为从隋唐时期就隐逸在浙闽交界的山区古村落,其古建群反映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例如隋唐时期的蛮石意向,宋朝时期的木作遗风。这些乡土建筑元素使得库村乡土景观具有原始的生命力。
从具体建筑形制来看,库村的建筑整体依缓坡而建,形式较为多样。村内住宅主要由一进到两进的院落组成,整体建筑呈中轴对称,主次分明,主要房屋及院落沿中轴线而建,房屋之间以檐廊连接,同时作为公共活动空间数量多并且宽。库村没有建寨墙,其院落围墙普遍高大,具备极强的防御性。从其建筑材料来看,村内建筑可以分为纯卵石、卵石与生土相结合的建造形式,其中以纯卵石砌成的构筑物中,由于底部承重压力较大,墙体大多呈现下宽上窄的形式,例如库村书院外墙、吴宅戏台外墙、村内巷道。卵石与生土相结合的形式中,建筑高墙底部的基座矮墙为鹅卵石堆砌而成,中部及上部的墙体大多用黄土夯筑,例如炼油厂、包宅土楼等。清代以来的历史性建筑大部分为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砖木结构以及木结构的形式,例如食德堂、吴时通民居、木廊桥等。总体建筑无复杂的木雕和砖雕,墙面未着装饰,较为朴素。有特色的是库村传统民居中,正脊下方的博风板下两侧大多装饰“悬鱼”,间隔一米到半米左右,体现了村民祈求和平、财富美好愿望,同时也有防火、多子多福的寓意,库村“悬鱼”整体造型细长,材料以木制为主,在主体“鱼”的顶端皆刻有圆形“寿”“水”等吉祥的字样。同时尺寸考究,形式独特,极具艺术性及观赏价值,是库村特有的文化元素。
2.历史环境元素
库村历史环境要素类型丰富,有古井、古道、古河道、古树等等,例如“清阴井”,相传为宋代所掘,以蛮石垒筑墙体,滋养了吴宅族人数十代,历经千年不枯竭,至今仍为村中居民主要水源,清阴井前的小型广场为村民日常交流活动的公共空间也是村子的中心区域。同时村内古树参天,品种较多。共有古树约十几株,树龄一般在300-800年,树种有柏树、苦储和枫香等。
(二) 非物质文化景观元素
非物质文化景观元素,是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非物质形态元素,是形成乡土景观风貌必不可少的文化景观元素,包括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民风民俗等。
1.耕读文化元素
库村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唐宋时期的耕读文化尤为鼎盛,从库村古民居的命名上可以窥见村内文风浓郁,例如“恒德堂”“食德堂”“树德堂”等等,皆体现了库村人以德育人、注重“德”性的教化思想。库村居民系包氏始祖包全(唐德宗貞元元年进士)、吴氏始祖吴畦(唐咸通元年进士)后裔子孙,他们长期隐居库村,创学授业、垦荒种植,两宋时期多进士、科举及第者,更有流传千古的库村“三友”吴驲、包湉、吴泰和,如此多人才的涌现与库村的书院培养制度分不开,其中侯林书院、中村书院、石镜书院文风最为兴盛。
2.宗族文化元素
宗族文化是同姓亲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内部统治、管理、约束的人类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在传统村落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包氏和吴氏是库村最主要的两大家族,也泰顺县最早的宗族聚落,在历史上经济实力雄厚、人才辈出,千百年来子孙昌盛,库村人不断对包氏宗祠和吴氏祠堂集资翻修,用以节日纪念、缅怀先祖,拉近氏族关系。包、吴两氏的宗族文化对于研究泰顺的聚落分布、建筑形制、人口迁徙、社会人文具有重要意义。
3.传统民俗元素
泰顺素有“木偶戏之乡”的美称,木偶戏一直是库村经久不衰的传统民间艺术,泰顺地区的木偶戏起源于宋代,宋室南渡使得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转移到临安地区,宋末明初,南宋杭州文人、艺人为躲避战乱纷纷逃向浙南山区,再加上泰顺自古耕读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使得木偶戏在泰顺地区的产生发展成为可能。而进入21世纪,泰顺县木偶戏却呈滑坡态势。但在库村及周边仍活跃着近十支扁担戏(木偶剧种之一)。每年春节,演员们便在各个村来回巡演上一个多月。库村的戏台到现在依然保存完好。另外库村也有传统工艺(编竹篮等竹制品)、民风民俗(六月禳神节)、传统作坊(乌衣红粬作坊)、口述文化(传说)、地方风物特产及造法技艺(九层糕、番薯干)等传统文化遗存。
五、乡土景观元素的营造与表达
对于村落中既存的乡土景观元素进行有效的营造与表达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重点,也为乡土景观设计的识别、提升与开发提供了实现基础。库村乡土景观元素的营造与表达主要运用了以下手法。
(一) 利用生态资源,营造特色乡土风貌
库村所处的泰顺地区多山多水,是典型的丘陵地形,植被丰富、草木兴盛,同时水系萦绕,土壤肥沃。库村在乡土生态景观的营造中利用其山体、水系、农田等打造具有库村特色的乡土景观风貌。较为著名的景点有,“一线天”“喊泉”“连心桥”等。库村同时因为选址考究,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成为避世隐居的理想场所,吴氏始祖吴畦就是有感于库村的自然环境宜人,因此选择隐居于此,到了现代库村依旧是现代人逃离城市、追寻山田野趣的绝佳场所。近年来库村旅游业迅速发展,于2019年创成 AAA 级景区村庄,打造现代文人写生创作的基地,年接待旅游人次突破10万人。总体来说库村将其特有的乡土生态景观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活化利用。
(二) 保护历史建筑及环境要素,活化利用传统公共空间
2013年以来,泰顺县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先后投入1800万配套资金进行库村的修缮保护工程,对库村村内传统建筑及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同时,库村对于传统空间进行了有效的功能置换及活化利用,例如将食德堂、恒德堂、衣德堂等几处大屋和粮食仓库置换为文化展示和体验点;将村内小广场南侧建筑作为“农家乐”旅游服务点,以餐饮为主;将供销社置换为印象库村展览馆及旅游服务管理用房;保留了清末明初商业老街的基本格局,对建筑立面以及沿街绿化景观进行了整体改造,真正实现了库村传统村落建筑环境的保护与空间功能的现代化激活利用。
(三)重组乡土材料,突出乡土色彩
乡土材料具有优良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对于乡土材料的有效运用能体现出乡土景观的独特性。石材、木材、生土是库村历史性建筑的主要材料,到了现代,卵石、木材、生土成为营造库村乡土景观的独特素材,例如在院落空间及围墙的塑造中在保留原有的风貌的同时运用大量卵石,以排列、叠加的手法打造具有乡土色彩的围墙、拱门及花坛,在古道修复及人行步道改造中也运用了大量卵石材料。在游客中心的建造中运用生土为主要材料意在与传统生土建筑相互呼应,突出库村的传统建筑风貌。在商业街建筑立面的建造中运用生土与素木相结合营造古色古香的乡土景观氛围。
(四)挖掘乡土文化,渲染特色文化氛围
书院功能激活,传统耕读文化重绎。古时的库村耕读文化兴盛,书院制度完善。到了现代,库村人对于古人耕读文化的传承热情不减,著名作家包登峰老师回归库村带头创办库村书院、举办公益文化品牌,重新激活了百年前库村的书院功能,以耕读文化为核心,弘扬库村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库村,了解库村的耕读传统。
六、结语
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之下,库村为代表的传统古村落因为保护不力,规划实施不到位等种种原因其乡土景观及乡土精神正在被不可补救的破坏损毁。同时乡土景觀作为近年来环境设计的热点,备受专家及学者的关注,而传统村落中的乡土景观极具代表性意义,库村作为典型的浙南古村落,虽然其设计更新与村庄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其自然环境及文化景观元素遗存丰富,是乡土景观典型的活态化场所,具有极强的保护价值及发展潜力。对于其乡土景观资源的系统化挖掘与梳理将有利于宣传传统村落文化,营造特色的乡土景观及文化体验场所,为传统村落景观的规划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岳邦瑞,郎小龙,张婷婷,左臣.我国乡土景观研究的发展历程、学科领域及其评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12).
[2]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8,24(8).
[3]马雪梅,尹娜.乡土景观元素在小城镇景观提升中的应用探究——以北票市大板镇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6).
[4]李根有,楼炉焕,吕正水,沈士华,陆锦星.泰顺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4(4).
[5]孟福利.乡土材料在传统聚落营造中的生态智慧及启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6]金濡欣.石和木在乡土建筑中的综合运用——中国传统民居的启示[J].中华民居,2011(11).
[7]任光淳,王爱霞,金太京.韩国乡土景观资源的利用及其对我国浙江省传统村落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