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的健康“大问题”

2022-07-20 09:18高维新
食品与健康 2022年7期
关键词:肥胖率肥胖症体重

高维新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达到10%,男孩多于女孩。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很好的干预,预计到2030年,儿童肥胖人数或将超过5000万。

肥胖是一种以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如果儿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即可视为患有肥胖症。2岁以上儿童标准体重(千克)=2×年龄+8。按照此公式计算,一个6岁儿童的体重应为20千克。如果该儿童体重达到25千克,体重超标25%,则为儿童肥胖症。

儿童肥胖症的病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疾病。如果父母明显超重,子女出现肥胖的概率约为67%。如果双亲中一人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约为40%。高热量膳食、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不吃早餐、喜欢含糖饮料和快餐等)、低身体活动水平和静态生活方式等,被普遍认为是导致肥胖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此外,患有脑炎、下丘脑疾病和遭遇情绪创伤的儿童,也容易发生儿童肥胖症。

肥胖本身是一种疾病,也是多种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儿童肥胖会危害儿童当前及成年期的多个身体系统。

肥胖与儿童高血压存在密切关系,约50%的儿童高血压患者伴有肥胖问题。有研究显示,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三种不同体重状态的7~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14%、32%和41%。超重和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4倍。有学者曾对410名6~18岁超重肥胖儿童进行超声检查发现,孩子们的心脏结构均有受损表现,并出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征象。

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儿为超重或肥胖。研究发现,儿童期肥胖或体脂超标,成年后仍然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多项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国内曾对近两万名6~18岁学龄儿童进行青春期发育与超重肥胖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女童身体质量指数、体脂肪含量与青春期早发育呈正相关。

一项对国内100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的研究显示,儿童哮喘与肥胖密切相关。随着身体质量指数的升高,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明显下降。肥胖儿童睡眠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较高,肥胖儿童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每小时睡眠时间内呼吸暂停加低通气的次数)明显大于超重和正常体重儿童。

除此以外,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骨骼發育,对心理、行为、认知、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危害其他器官和组织。

“生命早期1000天”是指从受孕开始至宝宝2周岁这段时间。研究表明,在这段时间内,母亲孕期的身体质量指数、新生儿出生体重、婴幼儿喂养方式及其肠道菌群状况,均与儿童期肥胖的发生风险关系密切。所以,预防儿童肥胖应从孕期开始,如孕妇合理膳食,防止孕期营养过剩,体重增长过快,从而降低“高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总能量摄入过多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儿童超重肥胖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帮助肥胖儿童减肥,进行总能量控制,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以肥胖儿童无饥饿感为原则,逐渐减少肥胖儿童三餐中的高脂肪食物。也可通过改变进食顺序,如先吃低热量食物,后吃高热量食物,增加膳食中粗杂粮和果蔬比例,来减少儿童的热量摄入。

对于肥胖儿童来说,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十分重要,理想的运动频率是每周7次。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注重安全性、有效性和趣味性,以便能长期坚持。

行为干预内容包括减缓进食速度,减少非饥饿状态下进食、睡前进食,控制高能量零食摄入,减少在外就餐次数,每天按时吃早餐,在烹调方式上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远离油炸、甜点、含糖饮料等。

有研究中运用“5-2-1-1-0”行为干预模式改善儿童肥胖,即每天吃5个成人拳头大小的蔬果,每日静态活动时间不超过2小时,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每天吃肉不超过1份,不喝含糖饮料。结果显示,干预组较对照组儿童的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和腰围身高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说明行为干预对儿童肥胖改善效果良好。

肥胖儿童除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健康行为习惯外,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研究发现,多数肥胖儿童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不爱交际、社会适应能力差,常常表现出不满足和不快乐。数据显示,肥胖儿童抑郁症、多动症、强迫症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儿童。因此,相应的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如引导儿童正视自己的体重,帮助其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受自身体质和外界,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故儿童肥胖的控制和预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项家庭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干预组的肥胖儿童的身体质量指数、体重、体脂百分比均较不干预组降低。

国内有专家采用“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模式对小学生肥胖进行干预。1年后,干预组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及肥胖相关生化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干预组的肥胖知晓率明显提高,对肥胖的态度也有明显改观。

猜你喜欢
肥胖率肥胖症体重
高蛋白饮食结合运动方案在肥胖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运动减肥
我国北方肥胖率明显高于南方
体重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澳大利亚医生呼吁征税含糖饮料对抗肥胖症
澳大利亚医生呼吁征税含糖饮料对抗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