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子源 李纪军 尹守恒 陈建华
(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韭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平顶山 467000)
2019年的《中国韭菜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蔬菜市场上韭菜的消费量巨大,据统计我国总栽培面积超过40万hm2,在特色蔬菜中仅次于辣椒、大蒜和大葱。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等均是韭菜主产省份,其中河南省常年韭菜栽培面积超过4万hm2。近20年来,韭菜的栽培技术也日臻完善,河北乐亭、辽宁义县、山东寿光等地均有万亩以上的鲜韭生产基地。在生产中,人们普遍采用先育苗再移栽的方法来保证韭菜大田的种植密度和整齐度。然而,在育苗时由于不了解不同类型韭菜的生长特点,或育苗条件不达标,或滥用、误用农药化肥,容易发生出苗率低、肥害或农药污染等生产事故,从而损害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挫伤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妨碍韭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作者旨在结合河南省及周边产区实际情况,全面阐述了韭菜育苗过程需要明晰和注意的技术要点,为韭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光照充足、通风条件良好、前茬作物非葱蒜类[1]的地块。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灌溉水质均符合NY/T 391的规定。若采用穴盘育苗,宜在温室、塑料大棚、中拱棚或小拱棚内进行。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且抗性好、耐寒、耐热、分蘖力强、外观好、品质优的品种。若进行设施栽培秋延后或越冬栽培宜选用浅休眠品种,春提前栽培宜选用休眠品种[2]。浅休眠品种是指入冬后老叶逐渐枯萎但新叶仍持续萌发和生长的韭菜品种。休眠品种则是指入冬后随着气温的降低,老叶逐渐枯萎的同时不再萌发新叶,只留鳞茎盘、根状茎和根系越冬的韭菜品种。这类品种进入休眠期后,即便给予适宜的生长条件也不会萌发和生长[3]。
应符合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所有部分)的规定。
种子处理的完整流程为晒种—浸种—催芽,但只完成第一步,或只完成第一、二步也可播种,即可以干籽播种,也可以浸种后便播种,还可以催芽后播种。干籽播种省工省时,在规模化生产中宜优先采用。浸种催芽后播种,出芽率高,适合于种子量少珍贵的品种,但目前不适合机械播种。
1.4.1 晒种播种前1~2 d,选晴好天气晒种3~4 h。
1.4.2 浸种将40℃的水倒入盛放种子的容器内,待水自然冷却,浸种20~24 h。除去秕籽和杂质,洗掉种子上的黏液。
1.4.3 催芽种子控干水分,用干净的湿棉布包裹,堆放厚度为1~2 cm,置于15~20℃的温度条件下,每天翻动1~2次,待3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根据定植要求,提前70~90 d播种。一般春季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秋季播种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
2.1.1 苗床苗床既可选择在设施内,也可在露地上布置。若在设施内,需提前使用杀菌剂、杀虫剂对设施进行消毒处理。设施内和露地苗床的穴盘均可摆放于地面或床架上,若摆放于地面,需将土地整平压实,做宽1.5 m、长40.0~50.0 m的畦,畦埂高10~15 cm、宽30 cm,畦内铺设园艺地布。畦和埂的宽度要方便人工管理,畦的长度要兼顾机械化操作。
2.1.2 穴盘选50穴或72穴的黑色穴盘,规格为540 mm×280 mm。若用旧穴盘,先要清除穴盘内残留的基质,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50%多菌灵500倍液中浸泡4~5 h进行消毒,晾干备用。
2.1.3 基质处理育苗基质应符合NY/T 2118的规定。使用商品专用基质,或用草炭、珍珠岩、蛭石按3∶1∶1的比例自行混配。基质加水搅拌至相对湿度为55%~60%。
2.1.4 播种将预湿好的基质呈疏松状填满穴盘,刮平表面,压出约1 cm深的穴窝。每穴播7~8粒种子,用纯蛭石或混配的基质覆盖并刮平表面。将穴盘整齐摆入苗床,浇透水,至底部排水孔有水渗出。最后在穴盘上覆盖一层地膜以保湿。若露地育苗,则需将地膜四周压实,以防风雨。
2.1.5 苗床管理苗床温度控制在12~25℃,超过25℃时搭盖遮阳网。60%种子出苗时即可揭去穴盘上的地膜,见干则浇、小水勤浇。出苗后至3叶期,喷施0.1%~0.2%全溶性复合肥(N、P、K比例为20∶20∶20)1~2次。3叶期后,追施复合肥(N、P、K比例为15∶15∶15)1~2次,每次150~225 kg/hm2。定植前10~15 d,控水炼苗,定植前1 d浇足水。
2.2.1 整地做畦每公顷撒施腐熟有机肥15 000 kg和复合肥(N、P、K比例为15∶15∶15)450 kg,旋耕18~20 cm深,整平,做宽1.5 m、长40~50 m的畦,畦埂高10~15 cm、宽25~30 cm。
2.2.2 条播选择适宜精播机,用晾晒后的干籽播种,行距12~15 cm,播种深度1~2 cm,每公顷播75~90 kg种子。播完镇压、浇透水。若人工播种,干籽或湿籽均可。
2.2.3 苗床管理土壤育苗的温度和肥水管理基本同穴盘育苗,但关键的是要防除杂草。因为韭菜出苗慢、出苗晚,前期生长较缓,而田间杂草发芽快、生长迅速,容易造成草害,所以播种后要立即采取防草措施[4]。
(1)温度管理:苗床温度控制在12~25℃,超过25℃时搭盖遮阳网。
(2)肥水管理:出苗前保持苗床湿润,60%种子出苗后见干则浇、小水勤浇。出苗后至3叶期,喷施0.1%~0.2%全溶性复合肥(N、P、K比例为20∶20∶20)1~2次。3叶期后,追施复合肥(N、P、K比例为15∶15∶15)1~2次,每次150~225 kg/hm2。定植前10~15 d控水炼苗,定植前2~3 d浇足水,比穴盘育苗提前1~2 d浇水,以保证土壤有充分的时间渗透水分而不过湿。
(3)防除杂草:除草的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人工拔除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播种覆土后,喷施33%二甲戊灵乳油1.50~2.25 kg/hm2。待韭苗长出2~3片叶时,若出现单子叶杂草,可用5%精喹禾灵乳油500~800倍液均匀喷施于杂草茎叶上;若出现阔叶杂草,采用人工拔除,最好不用化学药剂防除。
韭菜苗期的主要病害是灰霉病和疫病,主要虫害是韭蛆和潜叶蝇。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选用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在洁净无病原菌的场地混配育苗基质;对育苗所用的基质、种子和工具等进行消毒;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保持育苗环境卫生,清除育苗场地内及周边的杂草;合理灌溉施肥,提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用生物菌肥和植物抗菌剂等防治病害,用害虫天敌防治虫害。
3.4.1 糖醋液诱杀糖、醋、酒、水按3∶3∶1∶10的比例配成溶液,每公顷放置60~90盆,随时添加保持不干,诱杀韭蛆和潜叶蝇成虫。
3.4.2 灯光诱杀每公顷设1台频振式杀虫灯,灯管底部距地面1.4~1.5 m。
3.4.3 粘虫板诱杀每公顷距地面20 cm处悬挂300张25 cm×20 cm的黄板或600张25 cm×20 cm的黑板以诱杀成虫。根据板上粘虫数量及时更换新板。
使用农药应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20)[5]的规定,韭菜主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方法见附表。
附表 韭菜主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方法
韭菜幼苗健壮是成株健壮的基础。若幼苗过小,特别是鳞茎过小时,根茎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少,难以满足定植后重新生根的需要,不仅缓苗慢,而且幼苗成活率低;若苗龄过大,一是延误生产,二是气温过高或过低不适宜定植后的幼苗生长。因此,壮苗指标一般为苗龄70~90 d,株高20~25 cm,假茎粗0.3~0.4 cm,叶片达到4~5片,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记录育苗过程中每日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及大风、降雨等特殊天气状况。
记录育苗基质、种子、肥料、农药等的种类、来源、使用时间和方法等。
记录播种、浇水、调温等管理措施,以及叶龄、株高、假茎粗等苗情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