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宇 董园园 赖清云
(常州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常州 213200)
江苏苏南地区水稻产量较高,每年产生大量稻秸秆,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稻茬小麦播种的农机农艺相互融合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作者探讨前茬稻秸秆采用不同还田方式、小麦采用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苏南稻茬小麦机械化秸秆还田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的创新提供支撑。
小麦品种为扬辐麦4号;播种机采用丹阳良友2BFG-14(8)(230)A复式条播机(以下简称“四位一体”复式条播机)一次性完成埋茬、施肥、条播、镇压4道工序,犁耕机械采用常州汉森1LYQ-1230型圆盘犁,旋耕机械采用常州汉森1GKN-230型旋耕机,动力机械采用常州东风DF904-9型拖拉机。
试验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建春村进行,试验地土质为乌栅土,肥力中等。
1.3.1 试验处理试验采用大区试验,播种茬口为水稻茬,设3个处理,处理一:10月30日,犁耕机秸秆深埋至土层12 cm左右,10月31日拖拉机浅旋平整后,按行距0.25 m、株距0.1 m,亩播2.67万穴,每穴3~4粒,人工穴点播。处理二:10月30日,犁耕机秸秆深埋至土层12 cm左右,11月1日,利用四位一体复式播种机条播。处理三:11月1日,四位一体复式播种机直接板茬田条播。所有处理在前茬水稻收割后秸秆切碎匀抛,秸秆切碎长度≤10 cm,秸秆全量还田。各处理用开沟机统一开沟。
1.3.2 播种量处理一:4.1 kg/亩;处理二:6.5 kg/亩;处理三:9.5 kg/亩。
1.4.1 肥料运筹播种的同时施用基肥,亩施复合肥(16∶18∶8)25 kg,12月15日亩施尿素5 kg,3月9日亩施拔节肥复合肥(18∶7∶10)20 kg,3月29日增施剑叶肥,亩施尿素7.5 kg。混合喷施氨基酸叶面肥50 g/亩防治赤霉病。平均亩施氮肥17.95 kg、磷肥5.9 kg、钾肥4 kg。
1.4.2 植保措施2020年11月10日,亩施47%异隆丙(凯扑)200 g,进行封闭除草。12月12日亩用双氟·二磺100 mL进行第2次封闭除草。2月4日,用70%异丙隆200 g+锐超麦5 g/亩进行春季化除。2月24日,亩施麦草星140 g+大能80 mL进行第2次春季化除。3月25日,亩施5%井冈霉素200 mL+25%三唑酮4.5 g防治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4月6日,亩施7.5%氯氟吡虫啉30 g、40%丙硫菌唑·戊唑醇40 mL及叶面肥50 g防治小麦赤霉病。4月15日,亩施40%丙硫菌唑·戊唑醇40 mL进行第2次赤霉病防治。
2020年小麦全生育期间(10月25日至翌年5月25日)有效积温、降水较2019年略减,日照时数略增。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 533.4℃,同比增加20.1℃;日照时数981.5 h,同比增加3.8 h;降水359.9 mm,同比减少59.3 mm。
播后至越冬期(10月25日至12月20日)雨水较2019年略有增加,为76.6 mm,相应日照时间和有效积温较2019年均有所减少;越冬至返青期(12月21日翌年至2月20日)降水较2019年大幅减少,只有53.5 mm;返青至成熟期(2月21日至5月25日)虽降雨较2019年略增,有效积温及日照时间减少,但总体气候较好,有益于小麦灌浆结实。
1.6.1 秸秆覆盖率耕作前后,在相同的测定区的对角线上取5点,每点用1 m×1 m的框架框住,将框内露出的秸秆齐地面剪下,称其质量,算出5点的平均数,计算秸秆覆盖率Fb。
式中:Fb——秸秆覆盖率(%);Wq——耕前秸秆平均值(g);Wh——耕后秸秆平均值(g)。
1.6.2 小麦生长性状测定从小麦基本苗形成开始,定期检查不同处理各时期的苗数动态。
1.6.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于小麦成熟期每个小区框取3个1 m2面积,测其穗数;随机取20个穗,测定穗粒数。人工计数,按13%水分计算千粒重,重复3次。成熟期每个大区用收割机单收单脱烘干核准实产。
不同处理秸秆覆盖率测试结果见表1。处理一秸秆覆盖率最高;处理三只能利用条播机自身旋耕功能浅旋灭茬,秸秆覆盖率相对最低。处理一、处理二秸秆覆盖率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处理三。
表1 不同处理秸秆覆盖情况测试结果
2.2.1 苗情动态由表2可知,根据亩播种量及出苗率85%计算,处理一基本苗8.9万/亩、成苗率100%;处理二基本苗12.8万/亩、成苗率92.7%;处理三基本苗12.5万/亩、成苗率61.9%,人工穴播处理成苗率最高。越冬苗,处理一亩茎蘖数14.01万,单株带蘖率57%;处理二亩茎蘖数13.9万,单株带蘖率8.5%;处理三亩茎蘖数12.8万,单株带蘖率2.4%,人工穴播单株带蘖率明显较高,实现冬前壮苗。返青苗,处理二比处理三多10.8万/亩,差异明显,犁旋秸秆深埋后的土壤疏松程度有利于根系发育,返青期苗数足。高峰苗处理二比处理三多1.5万/亩,苗数差异不大,处理三后期苗数增长较快,但多为无效分蘖。处理一高峰苗54.4万/亩、有效穗27.5万穗/亩、成穗率50.6%;处理二高峰苗52.4万/亩、有效穗26.4万穗/亩、成穗率50.4%;处理三高峰苗50.9万/亩、有效穗25.8万穗/亩、成穗率50.7%,不同处理的高峰苗和有效穗呈递减趋势,但成穗率差异不大。
表2 不同处理的苗情动态
2.2.2 成熟期考察影响小麦开花后干物质积累的最后3张功能叶中,处理一的剑叶长、倒二叶长、倒三叶长均高于处理二和处理三,干物质积累量大;3个不同处理的倒一节间长、倒二节间长、倒三节间长和株高呈递减趋势;处理一穗长明显大于其他处理,其穗粒数相对较高;处理一和处理二的茎粗大于处理三,说明抗倒伏能力强于处理三(表3)。
表3 不同处理成熟期植株性状考察
由表4可知,在不同种植方式下,产量构成三要素中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表现为犁翻旋耕灭茬人工穴播最高,其次是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处理,板茬田机条播处理最低;其中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穗粒数比板茬田机条播多9.1粒,差异最显著,也是影响机播产量的最重要因素。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更利于小麦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根系发达,下扎稳、牢,促进地上部生长,光合产物累积多,物质转运率高,易形成大穗。千粒重犁翻旋耕灭茬人工穴播处理最高,为39.5 g,其次为板茬田机条播处理为39.1 g。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呈递减趋势,其中处理一理论产量538.8 kg/亩,实际产量495 kg/亩,处理二比处理三的理论产量高99.1 kg/亩,实际产量高85.0 kg/亩,差异较显著。
表4 不同处理小麦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分析
通过本次试验表明,犁翻旋耕灭茬结合人工穴点播不仅成苗率高,对小麦苗体素质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同时对最终的产量也有大幅的提高作用。人工穴点播不仅播种量较低,且产量较高,对以后发展机械化点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在同等基础条件及播种措施下,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和板茬田直播机条播,小麦成苗率差距明显。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基本苗12.8万/亩,成苗率92.7%;板茬田直接机条播基本苗12.5万/亩,成苗率61.9%,相比提升30.8%。在产量构成三要素中,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比板茬田机条播高,理论产量高99.1 kg/亩,实际产量高85 kg/亩,差异显著。由于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小麦根系发育较好,更易实现冬前壮苗,返青期苗数足,而板茬田直接机条播后期无效分蘖较多,对穗数和穗粒数产生较大影响。综上所述,小麦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相对板茬田直接机条播具有一定有优势,更能满足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