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江 文中平 王占伟 翦 阳 李玉华 徐 文
(1.湖南省桃源县农业农村局 湖南桃源 415700;2.常德市武陵区农业农村局 湖南常德 415000)
我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炭疽病是柑橘最常见的病害,在湖南省具有为害广和为害时间长的特点,主要为害果树的叶片、枝条、花、果实和果柄等,常造成蜜橘和橙类等柑橘品种大量落叶、枝条枯死、落花、落果和果实腐烂[1],导致柑橘树势衰弱,影响当年甚至第二年的产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带病果在储存、运输期间常发生腐烂,所以该病也是一种重要的储藏病害[2]。防治炭疽病菌潜伏侵染的关键性措施是在春、夏梢抽发期各喷药一次,落花后1个月内喷药3次以上,每次间隔10~15 d,可以防止炭疽病菌侵入幼果。苯甲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是近几年湖南防治柑橘炭疽病的主要抗菌配方药剂,由于不同区域柑橘炭疽病的发生程度有差异,防治时使用的浓度也不同。对此,笔者选择发病较重的柑橘园开展了不同浓度药剂防治柑橘炭疽病的试验,探讨不同浓度药剂对柑橘叶片发病率、梢发病率、落花落果率及安全性的影响。
柑橘品种为山下红蜜桔,栽植密度75株/亩,树龄10年。供试药剂:大榜(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科迪华公司)、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巴斯夫公司)。
试验于2021年3~7月在湖南省桃源县盘塘镇莲蓬岗村六房湾组六合湾(北纬29°22′,东经111°52′)进行。试验田面积726.0 m2,沙质壤土,有机质含量2.4%,pH 5.5,土壤肥力中等。常年发生柑橘炭疽病,试验地2020年中等发生,5~6月高温多湿,夏梢抽梢期有利于其发病,炭疽病平均病株率11.6%,最高病株率达到44.1%。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大榜(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设1 500倍液、2 000倍液、2 500倍液、3 000倍液4个不同浓度处理,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处理1个,不施药空白对照处理1个(表1),每个处理选成龄果树3株,3次重复,共设18个小区。
表1 各处理供试药剂及稀释倍数
试验共施药6次,每次用水量2 250 L/hm2,采用3WBD-20A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工作压力0.2~0.4 M P a。3月22日第1次施药,天气阴,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7℃,施药时气温15℃,相对湿度69%,风速0.8 m/s;4月22日第2次施药,天气多云,最高气温23℃,最低气温16℃,施药时气温21℃,相对湿度71%,风速1.2 m/s;5月4日第3次施药,天气多云,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17℃,施药时气温26℃,相对湿度46%,风速0.7 m/s;5月20日第4次施药,天气阴,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18℃,施药时气温25℃,相对湿度46%,风速0.7 m/s;6月4日第5次施药,天气多云,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19℃,施药时气温28℃,相对湿度45%,风速0.6 m/s;6月24日第6次施药,多云转晴,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4℃,施药时气温32℃,相对湿度51%,风速0.2 m/s。
每小区调查2株,每株分东、西、南、北、中5个方向各固定2个点,每点调查5个果实,每个小区共计调查2株100个果实,对每个果实的感病严重程度进行调查;每小区调查2株,每株取5个方向,每个方向调查20个枝梢的发病率,出现明显炭疽病症状的后期调查落花落果率。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果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果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由表2可知,施药后观察的落花落果率情况,以处理1为最高,落果率为75.56%,落花率为58.33%。各个处理区的柑橘长势、新梢生长情况良好,花穗、幼果未见药害症状,可见对柑橘安全[3]。
表2 各处理区落花落果率调查
由表3可知,叶片炭疽病的调查情况,各处理区6月27日的炭疽病病情指数为2.09%~2.85%,防效为82.25%~86.99%。其中处理5的防效最高为86.99%,其他处理的防效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1(防效为85.51%)、处理2(防效为84.32%)、处理3(防效为83.73%)、处理4(防效为82.25%),各处理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由表4可知,果实炭疽病的调查情况,各处理区7月25日的炭疽病病情指数为2.76%~6.75%,防效为81.07%~93.15%。其中处理1的防效最高为93.15%,其他处理的防效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2(防效为90.12%)、处理5(防效为89.60%)、处理3(防效为86.89%)、处理4(防效为81.07%),处理4的防效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
6月27日的调查数据显示,各处理的叶片发病率在6.2%~7.7%之间,差异性不显著,比对照(CK)10.5%的叶片发病率低,与对照(CK)9.17%的梢发病率呈现差异性显著;在谢花第15 d,落花率较低的是对照(CK)为41.67%,较高的是处理1为58.33%;谢花后第30 d,落果率较低的是对照(CK)为53.83%,其他处理均超过60%,最高的是处理1为75.67%。
表3 各处理叶片发病程度和防治效果
表4 各处理果实发病程度和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2种杀菌剂不同浓度处理对柑橘叶片和果实炭疽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单剂在湖南柑橘上已经应用多年,但其复配后的防治效果依然表现优异。对果实炭疽病的防治,建议使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复配制剂,在偶发区或轻发区,推荐剂量为2 500倍液,施用倍数在3 000倍液或者更大时,对柑橘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下降;在中等以上发生区,最低施用倍数为2 000倍液,低于1 500倍液时防效虽然最好,但柑橘落花落果会增加。对叶片炭疽病的防治,在偶发区或轻发区,推荐施用3 000倍液;在中等以上发生区,建议最低施用倍数为2 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