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BR联合贝伐珠单抗对结肠癌脉管系统的影响*

2022-07-19 06:33岳宏程祝德许加华何海林张洪洋岳兴家张建文熊良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13期
关键词:贝伐珠空白对照结肠癌

岳宏程,祝德,许加华,何海林,张洪洋,岳兴家,张建文,熊良庚

(1.巴中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四川巴中 63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四川泸州 646000;3.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肿瘤科,重庆 401320)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1],该肿瘤组织中微血管(Microvessel, MV)、淋巴管(lymphatic vessel, LV)、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等脉管系统丰富,肿瘤通过其获取营养,并发生侵袭和转移。贝伐珠单抗为传统的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药物,其通过抑制肿瘤MV 生成,从而阻断肿瘤血液供应,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但贝伐珠单抗对LV、VM 无效。肿瘤对贝伐珠单抗的敏感性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探索抑制结肠癌的综合治疗方式成为当前结肠癌治疗的研究热点。放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在乳腺癌、大脑胶质瘤的治疗中获得了理想的疗效,毒副作用较轻[2-3]。但尚未见二者联合治疗结肠癌的报道。本实验通过复制结肠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单次近距离放疗(singlefraction brachytherapy, SFBR)联合贝伐珠单抗对结肠癌脉管系统和肿瘤生长的影响,为结肠癌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结肠癌CT26 细胞株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提供;BALB/c 小鼠36 只,雌性,4~5 周龄,体重16~22g,购自重庆腾鑫华阜实验动物销售有限公司(合格证编号:11401300024918),饲养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动物房;Ir192三维后装近距离治疗机(荷兰Nucletron 公司);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0 mg/4 mL);抗小鼠CD31、D2-40 单克隆抗体、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试剂盒(美国Bio World 公司)。

1.2 方法

1.2.1 模型复制及处理取对数生长期的CT26 细胞接种于BALB/c 小鼠右侧后腿皮肤,约8~10 d 后成瘤(可以触及直径约5 mm 瘤结节)。成瘤后隔天检查移植瘤生长状态,测量移植瘤长短径,计算其体积(V)。待移植瘤直径达8~10 mm 时将小鼠随机分为4 组。①空白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 mL,注射1 d;②SFBR 组:将放疗插植针沿肿瘤长轴插入肿瘤内,对小鼠进行CT 扫描,并勾画靶区GTV,制定放疗计划。连接后装放疗机,释放放射源进入插植针中,对肿瘤进行近距离放疗,剂量(Dt)=10 Gy/F×1 d。③贝伐珠单抗组:经尾静脉注射贝伐珠单抗5 mg/kg,0.2 mL,注射1 d。④联合组:在同一天分别进行SFBR 和贝伐珠单抗的注射,方法同前。治疗后第14 天处死小鼠,剥去肿瘤,切取部分肿瘤组织用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余部分立即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2.2 移植瘤体积检测从肿瘤接种后第10 天开始,每2 天测量小鼠移植瘤的长径(a)与短径(b),按公式计算移植瘤体积:V=1/2(a×b2),并求各组肿瘤体积平均值。待移植瘤直径达8~10 mm 时将小鼠随机分组并进行治疗,治疗后第14 天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tumor growth inhibition rate, TGIR)。TGIR=(对照组肿瘤V-实验组肿瘤V)/对照组肿瘤V×100%。

1.2.3 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检测先通过尾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将小鼠麻醉,再进行18F-FDG micro PET/CT 扫描(电压80 kV;电流500 μA;层距1.5 mm)。采用2D FBP 重建技术获取肿瘤18F-FDG 分布融合图像并计算SUVmax。

1.2.4 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按免疫组织化学SP 法进行CD31 染色,结果由两位高年资的病理医师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判读,内皮细胞染成棕黄色或棕褐色的管腔结构为肿瘤MV,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 个高倍视野,计数每个视野MV 个数,计算5 个视野MV 的平均值即为MVD。

1.2.5 肿瘤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检测按免疫组织化学SP 法进行D2-40 染色,结果由两位高年资的病理医师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判读,内皮细胞染成棕黄色或棕褐色的管腔结构为肿瘤LV,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 个高倍视野,计数每个视野LV 个数,计算5 个视野LV 的平均值即为LVD。

1.2.6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asculogenic mimicry density, VMD)检测先按免疫组织化学SP 法进行CD31 染色,再用浓度为0.5%的过碘酸氧化10 min,蒸馏水清洗后,用雪夫液(PAS)于避光条件下染20 min,吸取0.5%偏重亚硫酸钠冲洗2 次,每次持续2 min。结果由两位高年资的病理医师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判读,VM 为CD31 阴性而PAS 阳性(红色)的管腔结构。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 个高倍视野,计数每个视野VM 个数,计算5 个视野VM 的平均值即为VMD。

1.2.7 肿瘤细胞Ki-67阳性表达率检测按免疫组织化学SP 法进行Ki-67 染色,结果由两位高年资的病理医师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判读,细胞核呈黄色或棕黄色为Ki-67 阳性细胞,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 个高倍视野,计数每个视野Ki-67 阳性细胞占该视野肿瘤细胞的比例,计算5 个视野Ki-67 阳性细胞所占比例的平均值,即为肿瘤细胞Ki-67 阳性表达率。

1.2.8 肿瘤细胞凋亡率检测取新鲜的肿瘤组织研磨、离心制成悬浮液。悬浮液中加入200 μL 的Binding Buffer 缓冲液,调整细胞密度为1×106个/mL。吸取195 μL 细胞悬液到流式细胞管中,向管中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 试剂。5 min 后向管中加入10 μL 碘化丙啶(PI)试剂,室温下避光孵育10 min。孵育结束后向流式细胞管中加入300 μL 无菌PBS液,当管中液体充分混匀后将流式细胞管放置流式细胞仪上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移植瘤体积比较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小鼠移植瘤体积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移植瘤体积有差异(F=11 813.804,P=0.000)。②各组的移植瘤体积有差异(F=398.226,P=0.000),联合组移植瘤体积最小。③各组移植瘤体积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有差异(F=393.829,P=0.000)。见表1和图1。

表1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移植瘤体积的比较 (n=8,mm3,±s)

表1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移植瘤体积的比较 (n=8,mm3,±s)

组别空白对照组SFBR组贝伐珠单抗组联合组0 d 309.25±12.45 312.25±13.06 316.13±12.83 315.62±13.96 2 d 588.13±26.16 535.38±20.49 577.75±23.35 480.63±24.73 4 d 827.25±23.41 712.25±24.95 797.63±35.74 517.25±37.24 6 d 1 178.13±37.77 968.75±31.90 1 073.38±43.01 688.38±38.98组别空白对照组SFBR组贝伐珠单抗组联合组8 d 1 543.88±46.33 1 167.75±37.23 1 278.38±41.52 742.38±50.47 10 d 1 790.13±47.31 1 364.88±42.32 1 529.37±49.50 901.25±55.11 12 d 2 053.75±40.66 1 478.63±47.87 1 621.88±47.39 1 096.38±62.37 14 d 2 247.75±36.13 1 734.87±74.14 1 705.63±52.83 1 192.25±56.30

图1 各组肿瘤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2 各组小鼠移植瘤终体积、TGIR及SUVmax的比较

各组小鼠移植瘤终体积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8.948,P=0.000),联合组移植瘤终体积小于SFBR 组和贝伐珠单抗组(P<0.05),SFBR 组与贝伐珠单抗组间无差异(P>0.05)。各治疗组TGIR 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086,P=0.000),联合组TGIR 高于SBRT 组和贝伐珠单抗组(P<0.05),SFBR组与贝伐珠单抗组间无差异(P>0.05)。各组SUVmax阳性表达率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586,P=0.000),联合组SUVmax低于SFBR 组和贝伐珠单抗组(P<0.05),SFBR 组与贝伐珠单抗组之间无差异(P>0.05)。见表2和图2。

表2 各组移植瘤终体积、TGIR及SUVmax比较(n=8,±s)

表2 各组移植瘤终体积、TGIR及SUVmax比较(n=8,±s)

注: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②与SFBR组比较P<0.05;③与贝伐珠单抗组比较,P<0.05。

终体积/mm3 2 247.75±36.13 1 734.88±74.14①1 705.63±65.86①1 192.13±52.20①②③428.948 0.000 SUVmax 3.87±0.34 3.46±0.36①3.62±0.32 2.11±0.27①②③46.586 0.000组别空白对照组SFBR组贝伐珠单抗组联合组F 值P 值TGIR/%-22.82±3.30 24.12±2.93 46.96±2.32②③180.086 0.000

图2 各组18F-FDG micro PET/CT扫描图

2.3 各组移植瘤组织MVD、LVD及VMD比较

各组移植瘤组织MVD 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269,P=0.000),联合组MVD 低于SFBR 组和贝伐珠单抗组(P<0.05),贝伐珠单抗组MVD 低于SFBR 组(P<0.05)。各组移植瘤组织LVD 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587,P=0.000),联合组LVD 低于SFBR 组和贝伐珠单抗组(P<0.05),SFBR 组LVD 低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各组移植瘤组织VMD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89,P=0.000)。联合组VMD 低于SFBR 组和贝伐珠单抗组(P<0.05),SFBR 组VMD 低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见表3和图3、4。

表3 各组移植瘤组织MVD、LVD及VMD比较(n=8,个/视野,±s)

表3 各组移植瘤组织MVD、LVD及VMD比较(n=8,个/视野,±s)

注: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②与SFBR组比较P<0.05;③与贝伐珠单抗组比较P<0.05。

VMD 6.38±1.41 3.50±1.19①5.75±1.04②2.38±0.52①②③23.789 0.000组别空白对照组SFBR组贝伐珠单抗组联合组F 值P 值MVD 12.63±1.69 10.38±1.51①8.63±1.41①②4.75±1.39①②③39.269 0.000 LVD 10.13±1.25 7.25±1.28①9.00±1.07②3.75±1.38①②③39.587 0.000

图3 各组移植瘤组织脉管系统比较

图4 各组脉管系统表达情况

2.4 各组移植瘤细胞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

各组移植瘤细胞Ki-67 阳性表达率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Ki-67 表达率低于SFBR 组和贝伐珠单抗组(P<0.05),SFBR 组低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见表4和图5)。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细胞凋亡率高于SFBR 组和贝伐珠单抗组(P<0.05),SFBR 组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见表4和图6)。

图6 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

表4 各组移植瘤细胞Ki-67阳性表达率及凋亡率比较(n=8,%,±s)

表4 各组移植瘤细胞Ki-67阳性表达率及凋亡率比较(n=8,%,±s)

注: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②与SFBR组比较P<0.05;③与贝伐珠单抗组比较P<0.05。

组别空白对照组SFBR组贝伐珠单抗组联合组F 值P 值Ki-67阳性表达率83.13±6.81 46.25±7.06①73.00±6.82①②26.13±8.89①②③96.493 0.000凋亡率2.11±0.18 4.22±0.24①3.53±0.30①②6.68±0.28①②③455.767 0.000

3 讨论

结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结肠癌易发生脉管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传统的外照射治疗结肠癌,由于放疗时间长,肿瘤周围正常器官受到的照射剂量高,放疗后不良反应重[4]。近距离放疗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放疗技术。它将放射源直接放置到肿瘤组织内部,在提高肿瘤放射剂量的同时,周围的正常组织接受的放射剂量却大大降低,有效地保护了周围正常器官[5],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减少[6-7]。目前近距离放疗已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妇科肿瘤的治疗[8]。

肿瘤MV 不仅向肿瘤供应营养物质,其内皮细胞分泌的降解酶还可诱导肿瘤细胞进入MV 向远处转移。肿瘤组织中LV 与MV 呈交联短路式生长,这种结构有利于肿瘤发生LV 和MV 转移,肿瘤的进展与肿瘤组织中MVD 和LVD 密切相关[9-10]。JANI 等[11]发现单次高剂量的射线可直接杀伤MV 的内皮细胞,同时使MV 渗漏,管腔塌陷,抑制肿瘤MV 的生成。本实验以单次10 Gy 的高剂量照射肿瘤后,MVD 明显减少,符合相关研究[12]。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1(IGG1)单克隆抗体,通过与MV 内皮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A(VEGF-A)结合,抑制其与VEGF 受体-2(VEGFR-2)结合,从而抑制MV 生成[13]。结合本研究表明,单次10 Gy 的近距离照射对MV 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尚不如贝伐珠单抗对MV 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本实验结果表明贝伐珠单抗能抑制MV 的生成,但对LVD 的生成无明显抑制作用,单次10 Gy 的近距离照射却能抑制LV 的生成。联合治疗相对于单独使用SFBR和贝伐珠单抗能有效地抑制肿瘤LV 的生成。其机制除了射线直接导致LV 内皮细胞坏死、凋亡外,射线和贝伐珠单抗同时作用于肿瘤MV,在抑制肿瘤MV 生成的同时,高剂量的射线使残存的肿瘤MV 发生塌陷闭塞,阻断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等促LV 生成的细胞因子进入肿瘤组织内诱导LV生成[14]。

肿瘤VM 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组织中特殊的管道,是由肿瘤干细胞围成的类似于血管的管腔结构,为肿瘤提供血液供应[15]。目前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对VM 无效。当MV 的生成受到抑制时,肿瘤组织内部呈乏氧环境,可促进VM 的形成,肿瘤细胞通过VM 继续获得营养并通过其向远处转移[16-17]。肿瘤组织中VMD 与肿瘤的预后呈负相关[18-19]。TURESSON 等[20]发现射线可直接破坏肿瘤干细胞DNA 双链,导致细胞死亡。同时残存的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等亚单位肿胀坏死,失去增殖能力,呈亚致死状态,若细胞亚致死状态不能逆转,将发生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本研究表明,单次10 Gy 近距离照射可抑制LV 的生成,而当近距离照射与贝伐珠单抗联合时效果更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高剂量的射线使VM 的干细胞发生坏死,同时联合治疗有效地抑制了肿瘤MV 与LV 的生成,使亚致死损伤的干细胞因缺乏相应原料不能自我修复进而发生凋亡。

SUVmax是评价肿瘤代谢活性的重要指标。常用来评估肿瘤治疗效果和预测肿瘤的预后,其数值的大小与肿瘤代谢活性成正比,SUVmax升高常提示预后不良[21-22]。Ki-67 是一种增殖的细胞标志物,只表达于细胞周期的活跃阶段。Ki-67 的表达反映了肿瘤的增殖率。Ki-67 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23-24]。本研究发现,联合治疗除直接损伤肿瘤细胞外,可同时抑制肿瘤MV、LV 和VM 的生成,使肿瘤细胞能量供应不足,抑制肿瘤的代谢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能力。

综上所述,SFBR 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有效抑制结肠癌脉管系统的生成,降低肿瘤细胞的代谢活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抑制结肠癌生长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抑制脉管系统生成的具体机制以及SFBR 与贝伐珠单抗最佳的结合方式和时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贝伐珠空白对照结肠癌
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疗效和预后分析*
小麦不同肥力下经济效益试验研究
外源性透明质酸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成牙骨质、成纤维分化的影响
对大理白族地区大肠癌合并血吸虫感染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贝伐珠单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例析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镜像治疗截肢后幻肢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