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综合探讨

2022-07-19 15:56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许玉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电视广播口语化受众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许玉萍

当前居民的文化和精神需求持续增加,电视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节目质量与播音主持的素质密切相关,尤其在智能手机、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播音主持要通过个人魅力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节目,进而将节目内涵传递给受众,积累广大的受众群体。因此,播音主持要认识到时代发展和受众需求,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

1.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基本素质

1.1 思想道德素质

电视广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在节目播出中,播音主持起到传播媒介作用,其将节目的幕后制作成果展示给广大受众,进而更好地传播知识、新闻和信息。播音主持代表了电视台的整体形象,是传播党和政府相关政策方针的重要载体,因此,播音主持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首先,播音主持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将国家政策坚定不移地传递给广大受众,在大是大非事情前,要与国家立场保持一致,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和道德观,对受众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其次,播音主持要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热爱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具备坚定的信心;最后,播音主持要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做出违背自身形象的行为。

1.2 扎实的专业功底

专业功底是对播音主持最基本的要求,第一,播音主持需讲好普通话,可以将新闻信息正确的传递给受众,避免由于普通话不标准而造成信息误导;第二,播音主持的声音要悦耳动听,尤其对于广播播音员而言,声音是播音员与受众联系的唯一途径,通过悦耳的声音可以带给受众更加良好的收听体验;第三,很多电视广播节目都是现场直播,现场可能发生一些突发情况,播音主持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在面对突发情况中不慌张,可以妥善的处理,不影响节目播出质量;第四,播音主持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质,对新闻信息的内容了解透彻,进而才能将信息完整而准确的传递给受众。

1.3 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电视广播节目与以往不同,现场直播成为了主要形式,而播音主持面临的环境也复杂多变,具有较强的挑战性、随机性和灵活性,如果在直播中发生意外,则需要播音主持以强大的心理素质应对和处理,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然情况。尤其对于新步入播音主持岗位的年轻人员,其缺乏工作经验,遇到的突发情况较少,处理经验也不够丰富,而只有具备良好而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处理好每一次挑战。同时,在处理好突发情况后,播音主持要及时调整个人情绪,不能被外界因素干扰和打乱,保持声音的平和感和亲切感,不能在广大受众面前惊慌失措。

1.4 较强的生活感知力

当代受众的精神需求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对身边生活的事情更加关注,民生也是电视广播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播音主持,要具备较强的生活感知能力,进而拉近自己与广大受众的心灵距离。首先,播音主持要善于在节目中将个人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到节目中,通过赋予节目生活化元素,激发广大受众的思想和情感共鸣,促使受众对节目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次,播音主持要具备一颗感悟生活的心,热爱生活、尊重生活,在平时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愿意在节目中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最后,关注受众的生活需求,在播报新闻中传递有关民生的信息,对民生信息进行正确解读。

1.5 正确的职业素养

播音主持工作对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主持人面对的职业诱惑较多,而想要更好的为受众提供精神文化服务,则要具备正确的职业素养,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在平时以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播音主持还要注重在平时生活中加强学习,尤其在融媒体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只有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服务受众为自身的工作宗旨。

1.6 良好的新媒体素质

新媒体目前已经成为行业的宠儿,其所具备的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受到受众群体的欢迎和喜爱,基于新媒体下电视广播行业,对播音主持也提出新要求,主持人要善于使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将其融入到节目中,与广大观众加强互动,形成良好的新媒体素质。

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技巧

2.1 用情感感染受众

播音主持是一项具有较强人文属性、实践艺术和专业素养的工作,在传播新闻信息中,并非简单的将内容传递给受众,而是要通过情感交流唤醒受众的情感共鸣,例如在节目中与受众连线沟通、阅读听众来信中,都要注重用心沟通,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专心,与受众搭建其心灵的桥梁,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感染受众。首先,播音主持要具备人文情怀、理论功底以及业务素养,在节目中把握个人情感,不能感情用事、是非不清,导致自身情感失衡,而这一情绪会感染受众,对节目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其次,播音主持要注重加强情感实践,对待生活、对待友人、对待观众有一颗真诚的心,并且保持个人纯真,用真实的自己面对生活,在工作中端正个人态度,善于将情感传递给受众,尤其在节目播出中,要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节目中,对待观众的问题和困惑,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情感态度,不能对观众进行负面引导;最后,情感流露并非情感宣泄,情感流露需要把握自身情感态度,通过个人情感引领观众情感,情感表达要得体、合适、入理,而情感宣泄则是以事件或者某人为突破口,将情感不负责任地宣泄出来,这是一种对节目、对受众不负责任的表现,在任何情况下,播音主持都要合理把握个人情感,不能出现情感失衡的行为。

2.2 合理调控现场气氛

播音主持不仅是内容的传达者、主体的提炼者和政策的传递员,更是节目的贯彻者和引导者,通过与受众的交流、互动,用个人情感和态度,引导受众思维观念,进而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因此,想要提升节目的播出效果,播音主持要合理调控节目现场氛围。首先,播音主持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的引导促使受众沉浸在节目氛围中,尤其对于大型晚会现场,要根据晚会主题进行思想引领;其次,在氛围调控中要注重与现场观众的互动,因为观众是节目内容传递的主体,通过与现场观众的互动,不仅能够了解观众的情绪和需求,还可以集中观众的注意力,避免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在节目中;最后,对于直播节目而言,在播出中经常遭遇突发事故或者问题,播音主持要正确处理突发情况,不能受到干扰,保持现场气氛热烈。

2.3 根据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社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闻,新闻内容也千差万别,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不同新闻内容的主题存在差异,播音主持要根据新闻内容确定情感基调。例如在播报体育新闻中,要尽量使用口语化、有激情、欢快的表达方式,提升受众对节目的黏性,带给受众更好的情感体验;又例如在播报国家政策、党的方针、政府决策等新闻中,要使用肃穆和庄严的语调,突出内容的严肃性和政治性;再例如音乐类节目或者情感类节目中,要使用温柔、舒缓的语调,并且耐心听取受众的倾诉,给予观众以正确的情感引导。

2.4 注重加强观众互动

随着我国媒介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涌现对电视广播节目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更加注重对受众的互动沟通,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播音主持在节目中,也要综合考虑现代受众的需求,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通过科学的互动技巧,提升观众对节目的满意度和关注度。例如在互动中可探索多元化的互动模式,包括电话热线、观众来信、微博动态互动等,满足现代受众的倾诉需求;又例如在一些娱乐性或者音乐性节目中,可引入观众互动环节,激发受众的情感和思想共鸣,以贴近现代受众喜欢的方式创新节目。

2.5 形成独特的主持风格

对于一个节目来说,播音主持就是节目的灵魂,其个人素质和个人修养,与节目播出质量密切相关,例如赵忠祥、董卿等优秀主持人,其利用个人独特的魅力和风格,扩大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赢得广大受众的喜爱和欢迎。随着媒体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种类型的节目不断涌现,而想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取优势,主持人则要在工作中探索个人独特的主持风格。首先,播音主持要根据节目主题和定位,雕塑个人的主持风格,促使个人风格与节目风格相契合;其次,在主持语言、主持气场等方面进行探索,现代受众更加喜欢富有个性的主持风格,主持人要贴近受众的需求,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风格,进而将升华节目内涵;最后,不同节目对播音主持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例如在鉴宝类或者历史类等节目中,需要主持人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主持人也要不断学习,以贴近节目的风格特点,形成独特的主持风格。

2.6 合理处理主持细节

在电视广播节目主持中,受众的注意力都是播音主持身上,主持人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对节目整体质量带来影响,同时,播音主持属于公众人物,其一举一动也受到了受众的关注。因此,在节目中播音主持要注重合理处理相关细节。例如在播报新闻节目中,要根据内容信息调整个人的情感基调、语速,通过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对语言进行科学组织和提炼,促使语言更具客观性、准确性和公平性。同时,电视广播节目都具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播音主持要对播报时间进行科学把控,避免出现时间延迟或者缩短等问题,并且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2.7 合理应用口语化语言

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习惯使用新媒体接受信息,而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支持下,新媒体也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对电视广播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口语化语言是新媒体行业的重要标志,其通过短小精炼、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吸引了受众的关注。因此,播音主持要迎合当代受众的需求,在主持节目中合理应用口语化语言。首先,口语化语言具有严格的应用情境限制,例如在播报较为严肃的信息中,则不能使用口语化语言,容易促使受众对政策、方针形成误解,在播报一些重大事件中,也不能使用口语化语言,例如重大政治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其次,主持人在使用口语化语言中,要贴近当代受众的精神需求,通过对语言的精炼和提炼,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在播报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中,要尽量使用口语化语言,可以带给受众以亲切感。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入到全媒体时代后,电视广播面临的媒介竞争压力持续增加,而想要提升节目的社会影响力、美誉度和辐射度,则要注重播音主持培养,明确其岗位素质和能力标准,并且通过运用相关技巧,引发受众的情感和思想共鸣,进而赢得广大受众的好评,提升节目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电视广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电视广播口语化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电视广播发射设备与手机终端的互控操作技术应用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从NHK BS8K说起 聊聊8K电视广播发展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邢非的诗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